智能农网的“蒲城模式”
2011-01-13 11:49:03 来源:浮婷
A-
A+
电力18讯:
12月29日,渭南市蒲城东陈供电所政府变台区智能监控终端及300块单项智能电度表等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完成,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主站软件系统成功上线运行,标志着陕西省电力公司农网智能化试点首个综合智能单元建成并投入运行。
智能农网蓝图绘就
蒲城农网智能化综合试点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在所属直管县确定的唯一智能化试点,智能化按照可复制的模式来建设,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该试点工程主要分为生产控制和管理应用两部分,包含配电自动化、智能配电台区、用电信息采集、农网统一数据与集中监控平台和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4个单项工程,通过建立农网统一数据采集和集中监控平台,形成实时数据综合数据库,实现配电台区、用电信息采集、用电需求侧、用户互动、运行维护等管理功能。
在项目开展伊始,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农电部的领导多次赴陕现场指导工作,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2010年3月,《蒲城农网智能化建设试点工程实施方案》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组成专家组评审。专家组在评审方案时认为,蒲城试点实施方案符合“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方向,体现了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的基本特征,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农网智能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坚强领导扎实推进
为全面加强蒲城农网智能化试点工作的建设,陕西省电力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任组长领导小组。吕春泉总经理多次与领导小组成员赴蒲城电力局,针对试点工程工作的可行性、所开展项目预期效益等做出明确指示。要求该项目建设要以提升精益化管理为目标,注重可行性,提高实用性,整合信息资源,强化数据分析,提升农电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010年6月,蒲城智能农网建设试点工程初步设计通过省公司组织的审查,8月对4个单项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12月11日,来自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的专家和多个供货厂商来到蒲城,确定了工程的总体进度安排,并就工程技术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协商。
在今年的工程的总体进度安排中, 1月至3月将完成智能设备的安装和光线架设,4月将全面完成现场设备安装消缺及系统调试,并将在7月最终完成项目验收工作。目前,已建成的东陈供电所政府变台区智能单元实现了通过配电台区智能监控终端,对配电变压器运行信息进行采集、双向传输和智能化综合管理,并可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和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该智能单元的投运,将为试点工程全面实施提供建设模板。
优势突出成果显著
渭南蒲城电力局能够赢得该智能农网试点项目绝非偶然。作为国网首批命名的县级一流供电企业,蒲城电力局在2009年被国网公司授予综合管理标杆单位。全县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5座,均达到双变双电源供电,实现了无人值守,10千伏城区线路全部实现手拉手供电。该局在2007年就提出“数字电力”构想,先后完成农网线路应用故障诊断及运行监控系统,建成覆盖全县50%用电客户的集抄及营配自动化系统,并应用“SG186”综合数据平台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在蒲城智农网试点工程启动实施过程中,陕西公司项目部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完成了《适应智能化农电综合管理模式研究》、《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监控技术研究》、《营配一体化分析与管理技术研究》、等专业课题研究,解决了农网智能化中的基础性关键技术问题,为下一步农网大规模推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上下一心,努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过程中,蒲城智能农网试点的引领、示范和辐射的作用,必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随着蒲城智能农网试点工程建设的推进,陕西省农配网发展方式和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方式将发生深刻的转变。按照“三集五大”的要求,配调一体化管理将成为构建县级供电企业大生产、大运行体系的突破口,而营配一体化管理将为构建大营销体系搭建全新的平台。届时将建立起指挥灵便、协调顺畅、运作高效的专业化组织管理体系,满足农村用户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浮婷)
12月29日,渭南市蒲城东陈供电所政府变台区智能监控终端及300块单项智能电度表等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完成,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主站软件系统成功上线运行,标志着陕西省电力公司农网智能化试点首个综合智能单元建成并投入运行。
智能农网蓝图绘就
蒲城农网智能化综合试点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在所属直管县确定的唯一智能化试点,智能化按照可复制的模式来建设,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该试点工程主要分为生产控制和管理应用两部分,包含配电自动化、智能配电台区、用电信息采集、农网统一数据与集中监控平台和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4个单项工程,通过建立农网统一数据采集和集中监控平台,形成实时数据综合数据库,实现配电台区、用电信息采集、用电需求侧、用户互动、运行维护等管理功能。
在项目开展伊始,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农电部的领导多次赴陕现场指导工作,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2010年3月,《蒲城农网智能化建设试点工程实施方案》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组成专家组评审。专家组在评审方案时认为,蒲城试点实施方案符合“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方向,体现了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的基本特征,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农网智能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坚强领导扎实推进
为全面加强蒲城农网智能化试点工作的建设,陕西省电力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任组长领导小组。吕春泉总经理多次与领导小组成员赴蒲城电力局,针对试点工程工作的可行性、所开展项目预期效益等做出明确指示。要求该项目建设要以提升精益化管理为目标,注重可行性,提高实用性,整合信息资源,强化数据分析,提升农电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010年6月,蒲城智能农网建设试点工程初步设计通过省公司组织的审查,8月对4个单项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12月11日,来自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的专家和多个供货厂商来到蒲城,确定了工程的总体进度安排,并就工程技术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协商。
在今年的工程的总体进度安排中, 1月至3月将完成智能设备的安装和光线架设,4月将全面完成现场设备安装消缺及系统调试,并将在7月最终完成项目验收工作。目前,已建成的东陈供电所政府变台区智能单元实现了通过配电台区智能监控终端,对配电变压器运行信息进行采集、双向传输和智能化综合管理,并可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和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该智能单元的投运,将为试点工程全面实施提供建设模板。
优势突出成果显著
渭南蒲城电力局能够赢得该智能农网试点项目绝非偶然。作为国网首批命名的县级一流供电企业,蒲城电力局在2009年被国网公司授予综合管理标杆单位。全县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5座,均达到双变双电源供电,实现了无人值守,10千伏城区线路全部实现手拉手供电。该局在2007年就提出“数字电力”构想,先后完成农网线路应用故障诊断及运行监控系统,建成覆盖全县50%用电客户的集抄及营配自动化系统,并应用“SG186”综合数据平台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在蒲城智农网试点工程启动实施过程中,陕西公司项目部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完成了《适应智能化农电综合管理模式研究》、《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监控技术研究》、《营配一体化分析与管理技术研究》、等专业课题研究,解决了农网智能化中的基础性关键技术问题,为下一步农网大规模推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上下一心,努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过程中,蒲城智能农网试点的引领、示范和辐射的作用,必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随着蒲城智能农网试点工程建设的推进,陕西省农配网发展方式和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方式将发生深刻的转变。按照“三集五大”的要求,配调一体化管理将成为构建县级供电企业大生产、大运行体系的突破口,而营配一体化管理将为构建大营销体系搭建全新的平台。届时将建立起指挥灵便、协调顺畅、运作高效的专业化组织管理体系,满足农村用户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浮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