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浇开创新花――邓州市电业局创新管理纪实
2010-12-16 13:37:1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这样说过,“企业要发展,唯一关键的事情就是创新。”企业要创新,应制定一个创新型战略目标,拿出创新的勇气和魄力,营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提高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大胆探索实践,积极构建全方位创新管理体系。
11月16日,邓州市电业局的应急灯型防盗报警器等三项实用创新发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即将取得专利证书。邓州市电业局结合新时期国有企业的现状,不断强化创新管理,培育创新文化,将创新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的紧密结合,推动了企业不断良性快速发展。
管理创新是基础,该局从制度上增强员工创新意识,完善创新管理激励机制,在全局范围内成立了19支QC攻关小组,使一项项创新成果在职工们的不断努力下不断转化为企业的实际生产力。
针对农村偏远地区变压器和线路易被盗的情况,这个局的职工自发组织起科研小组,深入农村,仔细分析原因,从技术的角度寻找防范的措施。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他们研制出了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应急灯型防盗报警器,并运用到台区管理中。自该设备投入运行后,从未发生线路设备被盗现象,有效遏制了犯罪的发生,保证了客户用上放心电。
刘反修便是在邓州电力这个广阔创新舞台上,涌现出的典型。刘凡修工作20年来,一直在机关从事行政事务,平时除了做好本职,最大的兴趣就是研究各类电器,看看电子类的书籍。2006年,认真细致的他在派车巡查工作中发现,连续几个星期,每天都有车辆外出用语处理电力设备被盗案件。作为电力企业,室外设备夜间管理一直是我们的软肋,一旦被盗,至少3天才能恢复供电。通过查询了解到,仅电力设备被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竟高达5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供电损失。于是,刘反修同志便下定决心,要填补电力设备夜间管理的漏洞。他首先到被盗现场实地察看,时值深冬,野外的风像刀子一样刺在人脸上,做记录的手也不听使唤,通过一段时间的仔细勘察,运用自己平时学习积累的电子知识,一个电力设备声、光防盗报警器的模型在脑海中逐渐成熟。为了调试报警器的准确性和灵敏性,他反复的做着实验,手头上的电子书籍与他形影不离,遇到难题,马上翻书,这本不行,再翻那本,常常是一个难关刚攻破,又一个难题摆在面前。就这样边学习、边实践,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声、光电子报警器终于研制成功,经过半年的投入使用、效果良好。2007年上半年设备被盗,仅是2006年同期的十分之一。报警器的成功研制有效的改善了夜间管理的不足,为提高了供电可靠性,避免了因设备被盗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QC成果发布会,有来自电力系统、烟草系统、石油系统等13个行业87家单位参加,竞争十分激烈。共发布QC成果57个,其中创新型成果占30%,该局QC小组作为首次参加市级管理成果发布会的小组,经过积极准备,激烈角逐,由苗蕾撰稿的创新型成果《真空泡外衣的研制》以总分84.6分的成绩获得了三等奖。
该局QC小组将以发布会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QC创新活动,创造更多的QC成果,为该局节能降损、生产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贡献。
近年来,该局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职工的创造性,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制定奖励措施,鼓励科技创新,借助QC小组这个平台,立足基层实际,运用小发明、小创新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使设备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近日,在南阳市2010年质量管理成果发布会上,邓州市电业局的质量管理成果《真空泡外衣的研制》再次获奖,使该局在创新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该局目前有QC小组12个,共推出各类创新成果17项,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40余万元。
11月16日,邓州市电业局的应急灯型防盗报警器等三项实用创新发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即将取得专利证书。邓州市电业局结合新时期国有企业的现状,不断强化创新管理,培育创新文化,将创新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的紧密结合,推动了企业不断良性快速发展。
管理创新是基础,该局从制度上增强员工创新意识,完善创新管理激励机制,在全局范围内成立了19支QC攻关小组,使一项项创新成果在职工们的不断努力下不断转化为企业的实际生产力。
针对农村偏远地区变压器和线路易被盗的情况,这个局的职工自发组织起科研小组,深入农村,仔细分析原因,从技术的角度寻找防范的措施。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他们研制出了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应急灯型防盗报警器,并运用到台区管理中。自该设备投入运行后,从未发生线路设备被盗现象,有效遏制了犯罪的发生,保证了客户用上放心电。
刘反修便是在邓州电力这个广阔创新舞台上,涌现出的典型。刘凡修工作20年来,一直在机关从事行政事务,平时除了做好本职,最大的兴趣就是研究各类电器,看看电子类的书籍。2006年,认真细致的他在派车巡查工作中发现,连续几个星期,每天都有车辆外出用语处理电力设备被盗案件。作为电力企业,室外设备夜间管理一直是我们的软肋,一旦被盗,至少3天才能恢复供电。通过查询了解到,仅电力设备被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竟高达5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供电损失。于是,刘反修同志便下定决心,要填补电力设备夜间管理的漏洞。他首先到被盗现场实地察看,时值深冬,野外的风像刀子一样刺在人脸上,做记录的手也不听使唤,通过一段时间的仔细勘察,运用自己平时学习积累的电子知识,一个电力设备声、光防盗报警器的模型在脑海中逐渐成熟。为了调试报警器的准确性和灵敏性,他反复的做着实验,手头上的电子书籍与他形影不离,遇到难题,马上翻书,这本不行,再翻那本,常常是一个难关刚攻破,又一个难题摆在面前。就这样边学习、边实践,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声、光电子报警器终于研制成功,经过半年的投入使用、效果良好。2007年上半年设备被盗,仅是2006年同期的十分之一。报警器的成功研制有效的改善了夜间管理的不足,为提高了供电可靠性,避免了因设备被盗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QC成果发布会,有来自电力系统、烟草系统、石油系统等13个行业87家单位参加,竞争十分激烈。共发布QC成果57个,其中创新型成果占30%,该局QC小组作为首次参加市级管理成果发布会的小组,经过积极准备,激烈角逐,由苗蕾撰稿的创新型成果《真空泡外衣的研制》以总分84.6分的成绩获得了三等奖。
该局QC小组将以发布会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QC创新活动,创造更多的QC成果,为该局节能降损、生产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贡献。
近年来,该局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职工的创造性,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制定奖励措施,鼓励科技创新,借助QC小组这个平台,立足基层实际,运用小发明、小创新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使设备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近日,在南阳市2010年质量管理成果发布会上,邓州市电业局的质量管理成果《真空泡外衣的研制》再次获奖,使该局在创新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该局目前有QC小组12个,共推出各类创新成果17项,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40余万元。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