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 超越 卓越――吉林省四平供电公司“十一五”电网建设回眸
2010-12-16 16:22:38 来源:胡少华
A-
A+
电力18讯: 五年,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
然而,对于四平供电公司电网建设来说,却是跨越发展、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重要节点。
五年间,他们迸发创新激情,跨越发展。他们不断超越,刷新企业记录。他们追求卓越,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他们,正是一个魅力无穷,敢为人先,在电力史上不断创造奇迹的骄子。
跨越――顺应时代的要求
四平的电力史是从1919年的第一台60千瓦小型发电机组开始的,到了“十五”计划中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使四平电网的“瓶颈”现象越来越突出地显露出来,电网结构不合理,供电能力不足,变电所局部落后,供电半径长,自动化水平低以及供电可靠性差等矛盾越来越突出。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城市生产、商贸、文化和居民生活用电系统的承受负载能力严重不足,电压质量差,城网新增负荷受到限制,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给群众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为了彻底解决四平电网结构老化这一难题,五年间,四平供电公司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8.5亿元, 投资增长率全省第一, 新建梨树500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了致富、立业等二座220千伏变电站和梨富乙线等220千伏线路,形成以梨树500千伏变电站为枢纽的220千伏的环形网结构。66千伏电网规划建设以66千伏变电站实现双T为主,城区66千伏电网逐步形成双环网结构,变电站布点确保重要用户应至少具有两个以上电源(专线)供电,中心区供电半径不大于1.5公里,市区不宜大于3公里,容载比控制在2.1左右,四平城区形成以巨丰、立业、四平、致富等四座220千伏变电站和四平电厂为电源支撑点的日子型双环网结构,极大地满足了四平地区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
到2010年末,四平地区拥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7座,66千伏变电站88座,66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达到480.4万千伏安,线路3118.3公里。较之2005年,电网供电容量增长2.3倍,输电线路长度增长1.3倍,相当于再造一个四平电网。
超越――高标准建设见实效
通过“十一五” 高标准建设,四平电网做到了“四个适应”,实现了“四大目标”。“四个适应”,即:适度超前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电力需求预测,做到电网规划建设与区位负荷发展要求相适应;城区66千伏变电站按照平均供电半径不超过3公里进行布点,有效缩短10千伏线路长度,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做到输电网规划建设与中压配网规划建设相适应;积极探索与客户合作建设的新模式,按客户需求适度多布点,做到电网规划建设与客户需求相适应;紧密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将电网规划建设项目完全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当中,做到电网规划建设与城市建设发展相适应。
“四大”工作目标,即:提高电网保障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缩短用户停电时间,实现对用户停电时间每年不超过5小时;提高主、配网网架结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适度超前建设,以双环网结构方案建设220千伏、66千伏网架,以二线二变方案建设城区66千伏网络;提升电网运行经济水平,完善和优化配电网络结构,以分区供电、多回互供方式建设公共网络,以短距离、多回路方式增强重要用户的保供电能力,以合理增加布点、缩短供电半径的方式有效降低线路损耗,全面实现配电网的综合损耗不超过4.5%;完善农村电网结构,提高县级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对农网66千伏变电站以及10千伏配电网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升级,整体提高农村电网的设备健康水平科技含量。
卓越――回报社会促发展
2007年4月20日,省公司和四平市政府共同举办“四平电网‘十一五’发展会谈”,签署了四平电网“十一五”发展协议。协议签署以来,四平公司本着“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服务广大用电客户、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的宗旨,最大限度地建设和改造四平电网,为四平市经济年均22.01%的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电能支撑。
近几年来,四平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到2010年,全市3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达到6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0个,工业项目380个。迅猛发展的经济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电能支持,四平供电公司着力建设坚强电网,破解经济发展“瓶颈”,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2010年四平供电公司前10个月就完成电网建设投资7316万元。目前,四平供电公司变电容量达到480.4万千伏安,是5年前的2.3倍。供电企业真正成为了领跑当地经济发展的先行军。
在电网建设中,四平供电公司首先从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出发,贯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设立重点工程项目服务办公室,对全市大型工业项目逐项分解,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电需要。 “十一五”期间,新建两座220千伏变电站,满足了昊华公司双“二十”万吨等省内重点项目用电的需求;新建5座66千伏变电站,积极服务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大配套电网规划建设投入,建成投产大唐瑞丰和华能鑫丰风电场、公主岭和梨树生物质电厂、四平和公主岭垃圾焚烧电厂、庆达光伏电厂送出工程,满足新能源电力接入系统和外送需求。
“十一五”前四年,已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4.3亿元,供电量年均增长9.31%,电力年均增长10.63%,到2010年售电量近50亿千瓦时,比2005年27亿千瓦时增长约85.2%,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65%以上,电压合格率达99.92%,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运行灵活、安全可靠的坚强电网,较好地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大项目建设的用电需要。
此外,四平供电公司还投资3.8亿元用于农村电网建设,新、扩建66千伏变电站26座,建设、改造输电线路150.8公里,建成2个电气化乡、88个电气化村,农村电网供电能力提高了29.3%,解决了农村电网“卡脖子”问题,极大地缓解了部分地区用电紧张的问题,变电站过负荷现象和拉闸限电问题得到根治,较好地满足了四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用电需要。
超前谋划“十二五”。2010年6月12日,省公司率先与四平市政府签署了四平电网“十二五”发展协议,为落实这一协议,四平公司先后与双辽市、梨树县政府举行“关于共同推进电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会谈”,签订《会谈纪要》,出台框架协议,明确2011年电网建设项目、资金和时间节点。同时,将电网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成立由地方副市(县)长任主任的电网建设协调委员会,协助做好电网建设前期工作,开辟绿色通道,解决电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点和问题。
人心思上,风帆正满。
短短五年,四平电力人谱写了一曲跨越式发展的美丽华章。直面未来,四平电力正依托公司不断进取的精英团队、不断完善的坚强电网、不断提升的服务品质,以昂扬向上的姿态,乘着变革攻坚的东风奏响“十二五”发展新华章。(胡少华)
然而,对于四平供电公司电网建设来说,却是跨越发展、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重要节点。
五年间,他们迸发创新激情,跨越发展。他们不断超越,刷新企业记录。他们追求卓越,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他们,正是一个魅力无穷,敢为人先,在电力史上不断创造奇迹的骄子。
跨越――顺应时代的要求
四平的电力史是从1919年的第一台60千瓦小型发电机组开始的,到了“十五”计划中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使四平电网的“瓶颈”现象越来越突出地显露出来,电网结构不合理,供电能力不足,变电所局部落后,供电半径长,自动化水平低以及供电可靠性差等矛盾越来越突出。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城市生产、商贸、文化和居民生活用电系统的承受负载能力严重不足,电压质量差,城网新增负荷受到限制,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给群众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为了彻底解决四平电网结构老化这一难题,五年间,四平供电公司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8.5亿元, 投资增长率全省第一, 新建梨树500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了致富、立业等二座220千伏变电站和梨富乙线等220千伏线路,形成以梨树500千伏变电站为枢纽的220千伏的环形网结构。66千伏电网规划建设以66千伏变电站实现双T为主,城区66千伏电网逐步形成双环网结构,变电站布点确保重要用户应至少具有两个以上电源(专线)供电,中心区供电半径不大于1.5公里,市区不宜大于3公里,容载比控制在2.1左右,四平城区形成以巨丰、立业、四平、致富等四座220千伏变电站和四平电厂为电源支撑点的日子型双环网结构,极大地满足了四平地区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
到2010年末,四平地区拥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7座,66千伏变电站88座,66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达到480.4万千伏安,线路3118.3公里。较之2005年,电网供电容量增长2.3倍,输电线路长度增长1.3倍,相当于再造一个四平电网。
超越――高标准建设见实效
通过“十一五” 高标准建设,四平电网做到了“四个适应”,实现了“四大目标”。“四个适应”,即:适度超前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电力需求预测,做到电网规划建设与区位负荷发展要求相适应;城区66千伏变电站按照平均供电半径不超过3公里进行布点,有效缩短10千伏线路长度,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做到输电网规划建设与中压配网规划建设相适应;积极探索与客户合作建设的新模式,按客户需求适度多布点,做到电网规划建设与客户需求相适应;紧密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将电网规划建设项目完全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当中,做到电网规划建设与城市建设发展相适应。
“四大”工作目标,即:提高电网保障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缩短用户停电时间,实现对用户停电时间每年不超过5小时;提高主、配网网架结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适度超前建设,以双环网结构方案建设220千伏、66千伏网架,以二线二变方案建设城区66千伏网络;提升电网运行经济水平,完善和优化配电网络结构,以分区供电、多回互供方式建设公共网络,以短距离、多回路方式增强重要用户的保供电能力,以合理增加布点、缩短供电半径的方式有效降低线路损耗,全面实现配电网的综合损耗不超过4.5%;完善农村电网结构,提高县级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对农网66千伏变电站以及10千伏配电网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升级,整体提高农村电网的设备健康水平科技含量。
卓越――回报社会促发展
2007年4月20日,省公司和四平市政府共同举办“四平电网‘十一五’发展会谈”,签署了四平电网“十一五”发展协议。协议签署以来,四平公司本着“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服务广大用电客户、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的宗旨,最大限度地建设和改造四平电网,为四平市经济年均22.01%的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电能支撑。
近几年来,四平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到2010年,全市3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达到6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0个,工业项目380个。迅猛发展的经济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电能支持,四平供电公司着力建设坚强电网,破解经济发展“瓶颈”,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2010年四平供电公司前10个月就完成电网建设投资7316万元。目前,四平供电公司变电容量达到480.4万千伏安,是5年前的2.3倍。供电企业真正成为了领跑当地经济发展的先行军。
在电网建设中,四平供电公司首先从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出发,贯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设立重点工程项目服务办公室,对全市大型工业项目逐项分解,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电需要。 “十一五”期间,新建两座220千伏变电站,满足了昊华公司双“二十”万吨等省内重点项目用电的需求;新建5座66千伏变电站,积极服务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大配套电网规划建设投入,建成投产大唐瑞丰和华能鑫丰风电场、公主岭和梨树生物质电厂、四平和公主岭垃圾焚烧电厂、庆达光伏电厂送出工程,满足新能源电力接入系统和外送需求。
“十一五”前四年,已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4.3亿元,供电量年均增长9.31%,电力年均增长10.63%,到2010年售电量近50亿千瓦时,比2005年27亿千瓦时增长约85.2%,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65%以上,电压合格率达99.92%,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运行灵活、安全可靠的坚强电网,较好地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大项目建设的用电需要。
此外,四平供电公司还投资3.8亿元用于农村电网建设,新、扩建66千伏变电站26座,建设、改造输电线路150.8公里,建成2个电气化乡、88个电气化村,农村电网供电能力提高了29.3%,解决了农村电网“卡脖子”问题,极大地缓解了部分地区用电紧张的问题,变电站过负荷现象和拉闸限电问题得到根治,较好地满足了四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用电需要。
超前谋划“十二五”。2010年6月12日,省公司率先与四平市政府签署了四平电网“十二五”发展协议,为落实这一协议,四平公司先后与双辽市、梨树县政府举行“关于共同推进电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会谈”,签订《会谈纪要》,出台框架协议,明确2011年电网建设项目、资金和时间节点。同时,将电网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成立由地方副市(县)长任主任的电网建设协调委员会,协助做好电网建设前期工作,开辟绿色通道,解决电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点和问题。
人心思上,风帆正满。
短短五年,四平电力人谱写了一曲跨越式发展的美丽华章。直面未来,四平电力正依托公司不断进取的精英团队、不断完善的坚强电网、不断提升的服务品质,以昂扬向上的姿态,乘着变革攻坚的东风奏响“十二五”发展新华章。(胡少华)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