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资金安全高效运营――吉林省四平供电公司资金集约化管理工作纪实
2010-12-16 16:34:17 来源:胡少华
A-
A+
电力18讯: 一年来,四平供电公司按照财务集约化的总体思路,以增强公司财务管控能力、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为目的,在省内率先实现了供电区域内电费“一行一户”管理,减少资金流通环节,规避经营风险,走出了具有四平特色的资金集约化管理之路。
开辟“一行一户”电费统一管理
电费收缴“一行一户”,是指:市级供电区域内电费收缴实现在一个银行只开立一个帐户。长期以来,四平供电公司的电费征收和缴纳均在所属各分公司分区域完成,这种模式在电费资金的管理上存在着诸多弊端。为不断提升电费管理和核算水平,减少结算级次,加快电费资金回收速度,提高电费归集率,他们以国网公司“三个中心”建设为契机,于2008年4月成立了电费管理中心,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电费管理体系,实现了电费统一管理。
电费管理中心的成立,从机构上明确了电费集中管理的归口单位,改变了先前传统电费业务管理模式,对全公司电费业务管理流程统一进行重组,电费账务管理全部实现电算化,账务资金实现集中管理。建立了收缴实时归集的结算制度以及财务记总账、营销记明细账的管理体系,实现了营销、财务系统信息共享。同时,撤销了各供电分公司在当地金融机构开设的电费账户,分别在工行、建行、农行、
吉林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开设了5个统一电费账户,电费账户由23个合并为5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电费收缴“一行一户”。
由于以往各分公司独立核算电费,电费资金管理分散,客户跨区域交费需要电费财务人员相互沟通核对调整,程序比较繁琐。取消各分公司账户后,电费财务人员在电费管理中心直接核对各分公司电费数据情况,极大地简化了对帐环节。
收支“一本账”,让资金管理更安全
四平供电公司年电费回收资金达23亿,“一行一户”模式运行以来,四平地区所有用户均可通过统一电费账户实现跨区缴费,资金划转时间比原来提前了5-7天,减少了电费资金中间划转环节。同时,通过在工行电费账户开设实时划转电费的业务,使公司各个电费账户资金均能按时划转到省公司账户,杜绝了资金沉淀,保障了资金安全,规避了资金风险。
此外,公司还设置专岗每月核对财务账面金额与营销系统数据是否相符,发现问题由电费管理中心的财务、营销人员共同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变两个部门对账为一个单位内的两个专业对账,缓解了协调难度,简化了工作流程,统一了财务、营销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
ERP系统上线后,四平供电公司成为省内第一批 ERP系统单轨运行试点单位,取消了电费管理中心的核算账套,把电费核算业务合并到ERP财务模块中,真正实现了市级公司“一本账”。电费账务核算人员按工作区域划分业务范围,对所属分公司收费网点、收费员收取的电费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制作凭证,防止了因人为原因造成的未达账项产生。电费核算账务合并压缩级次,有效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内部控制。
归集整合,实现资金“零库存”
四平供电公司年支出资金约为4亿元左右,以往资金管理采取备用金管理方式,经费由公司按期拨付到各基层单位银行账户,各基层单位的财务人员通过各自的银行帐户完成日常报销、转账支付和工资的发放,公司无法监控各基层单位资金使用情况。同时,各基层单位申请备用金无法精确掌控,存在资金多户滞留现象,资金在途和在库风险大,难以发挥资金的集中优势。
实施资金集约化管理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公司撤销下属17个二级核算单位会计机构,将所有会计业务归集到公司统一核算。在资金支出环节,依托ERP建设,采用网银贵宾室、POS机等银行系统,推行统一结算、集中支付,实现资金“零库存”,在源头上降低了资金沉淀和管理风险。同时,他们还坚持资金收支预算管理,将资金预算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将预算制定和控制作为重点环节,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确保资金收支可控在控。
通过整合资金管理模式,减少了资金沉淀和管理上的风险,进一步理顺了资金管理机制,合理安排资金投向,优化账户资金归集路径,提高资金归集速度和比例,并最终是资金归集率达100%,为高密度的电网建设和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保障。
资金集约化管理带动了“电费统一核算”和“电费一行一户”管理,从而使资金得到更加优化整合和高效运作,推进了四平供电公司财务集约化和现代化企业建设步伐。(胡少华)
开辟“一行一户”电费统一管理
电费收缴“一行一户”,是指:市级供电区域内电费收缴实现在一个银行只开立一个帐户。长期以来,四平供电公司的电费征收和缴纳均在所属各分公司分区域完成,这种模式在电费资金的管理上存在着诸多弊端。为不断提升电费管理和核算水平,减少结算级次,加快电费资金回收速度,提高电费归集率,他们以国网公司“三个中心”建设为契机,于2008年4月成立了电费管理中心,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电费管理体系,实现了电费统一管理。
电费管理中心的成立,从机构上明确了电费集中管理的归口单位,改变了先前传统电费业务管理模式,对全公司电费业务管理流程统一进行重组,电费账务管理全部实现电算化,账务资金实现集中管理。建立了收缴实时归集的结算制度以及财务记总账、营销记明细账的管理体系,实现了营销、财务系统信息共享。同时,撤销了各供电分公司在当地金融机构开设的电费账户,分别在工行、建行、农行、
吉林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开设了5个统一电费账户,电费账户由23个合并为5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电费收缴“一行一户”。
由于以往各分公司独立核算电费,电费资金管理分散,客户跨区域交费需要电费财务人员相互沟通核对调整,程序比较繁琐。取消各分公司账户后,电费财务人员在电费管理中心直接核对各分公司电费数据情况,极大地简化了对帐环节。
收支“一本账”,让资金管理更安全
四平供电公司年电费回收资金达23亿,“一行一户”模式运行以来,四平地区所有用户均可通过统一电费账户实现跨区缴费,资金划转时间比原来提前了5-7天,减少了电费资金中间划转环节。同时,通过在工行电费账户开设实时划转电费的业务,使公司各个电费账户资金均能按时划转到省公司账户,杜绝了资金沉淀,保障了资金安全,规避了资金风险。
此外,公司还设置专岗每月核对财务账面金额与营销系统数据是否相符,发现问题由电费管理中心的财务、营销人员共同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变两个部门对账为一个单位内的两个专业对账,缓解了协调难度,简化了工作流程,统一了财务、营销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
ERP系统上线后,四平供电公司成为省内第一批 ERP系统单轨运行试点单位,取消了电费管理中心的核算账套,把电费核算业务合并到ERP财务模块中,真正实现了市级公司“一本账”。电费账务核算人员按工作区域划分业务范围,对所属分公司收费网点、收费员收取的电费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制作凭证,防止了因人为原因造成的未达账项产生。电费核算账务合并压缩级次,有效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内部控制。
归集整合,实现资金“零库存”
四平供电公司年支出资金约为4亿元左右,以往资金管理采取备用金管理方式,经费由公司按期拨付到各基层单位银行账户,各基层单位的财务人员通过各自的银行帐户完成日常报销、转账支付和工资的发放,公司无法监控各基层单位资金使用情况。同时,各基层单位申请备用金无法精确掌控,存在资金多户滞留现象,资金在途和在库风险大,难以发挥资金的集中优势。
实施资金集约化管理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公司撤销下属17个二级核算单位会计机构,将所有会计业务归集到公司统一核算。在资金支出环节,依托ERP建设,采用网银贵宾室、POS机等银行系统,推行统一结算、集中支付,实现资金“零库存”,在源头上降低了资金沉淀和管理风险。同时,他们还坚持资金收支预算管理,将资金预算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将预算制定和控制作为重点环节,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确保资金收支可控在控。
通过整合资金管理模式,减少了资金沉淀和管理上的风险,进一步理顺了资金管理机制,合理安排资金投向,优化账户资金归集路径,提高资金归集速度和比例,并最终是资金归集率达100%,为高密度的电网建设和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保障。
资金集约化管理带动了“电费统一核算”和“电费一行一户”管理,从而使资金得到更加优化整合和高效运作,推进了四平供电公司财务集约化和现代化企业建设步伐。(胡少华)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