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促使管理水平升级――宁陵县供电局实施“抄、核、收”分离工作侧记
2010-12-22 14:04:4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2月16日,宁陵县赵村乡刘尧村王志民家突然停电了,他向95598客服中心拨打电话后,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电工刘海军很快就赶到并及时为用户修复了供电。王志民高兴地说:“现在我们不仅用电放心,而且电工的服务也是超前的,随叫随到。”
这是宁陵县供电局实施专业化管理以来,村民对高品质的服务一个中肯的评价。
该局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机构整合,建立了“9+1+8”组织框架,对部室职能进行了优化,新成立了抄表中心、台区管理中心、电费管理中心,大胆实施“抄、核、收、配”分离,走出了一条专业化管理的新路子。
通过实行“抄、核、收”分离,使抄核收不再集中在一人身上,抄表的不收费,管理的不抄表。相互之间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改变了以前属地管理、分散作业的管理模式。使工作更加精细化、专业化。为澄清用户的底子,确保分类电价执行到位,该局抄表中心组成40个小分队,对城乡用电情况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调查、登记造册,建立详实的客户用电档案和基础数据台账,绘制了每个台区路线图,用户编号全部录入营销MIS系统,并进行城乡联网,可以异地查看、监督用户数据,确保了基础资料准确率达到100%。按照规定抄表时间,抄表中心集中人员统一行动,用抄表仪逐一抄表到户,确保全县抄表到户率达到100%。然后,将数据及时汇总传递到电费管理中心,各乡镇再根据数据进行收费,实现了流程清晰的闭环管理,有效堵塞了漏洞。
“各乡镇每月将使用电费通过公告栏张贴公布,用电客户用多少电,花多少钱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实现异地抄表,核算分离后,用电电价透明度高,无违价现象。真正做到管理者省心,用电户放心。”赵村乡供电所长李贡献深有感触的说。
在基层管理人员选拔中,通过笔试、技能比武,竞聘上岗,筛选出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业务精干,重新定岗、定责、定薪,实行“抄、核、收”三分离的新机制。梳理和修订了《主要经营指标管理办法》、《电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员工岗位规范》、《电工工资发放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把各项制度和标准结合起来,贯穿农电管理的全过程,严格执行,认真考核。切实做到让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从而规范各项管理工作。为有效助推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的稳步实施,切实反映每个人的工作价值和工作业绩,将每一项工作进行细化、量化,明确成员责任分工。农电工实现8小时在岗制,与供电所职工同签到、同分工、同考核、同管理。营业厅24小时值班,遇到抢修、维修工作任务时,实行统一派单制和任务反馈制,明确抢修任务和地点,确保及时、高质量的完成抢修任务,并能及时反馈到所里工作进展情况。
为解除电工集中上班的后顾之忧,使电工安心工作,该局还对电工工资重新进行了调整,将工资划分为基本工资、管理工资、绩效工资及各种补贴,制定了电工通讯费、汽油费、误餐费等补助标准,为供电所新添了高低床、被褥、炊具等生活用品。“现在我们的福利待遇比以前高出很多,每月增加收入300多元哩,我们没有理由不准时到供电所报到,坚持在岗。”华堡乡农电工告诉笔者。
通过专业化管理,使工作更加细化、更加专业化,充分调动了电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电工队伍。尤其在遇到重点施工和故障抢修时,可集中力量,统一调度,合力攻关,提高了应对能力和抢修速度。亦同时也带动了优质服务的完善和提高,使该局真正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
这是宁陵县供电局实施专业化管理以来,村民对高品质的服务一个中肯的评价。
该局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机构整合,建立了“9+1+8”组织框架,对部室职能进行了优化,新成立了抄表中心、台区管理中心、电费管理中心,大胆实施“抄、核、收、配”分离,走出了一条专业化管理的新路子。
通过实行“抄、核、收”分离,使抄核收不再集中在一人身上,抄表的不收费,管理的不抄表。相互之间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改变了以前属地管理、分散作业的管理模式。使工作更加精细化、专业化。为澄清用户的底子,确保分类电价执行到位,该局抄表中心组成40个小分队,对城乡用电情况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调查、登记造册,建立详实的客户用电档案和基础数据台账,绘制了每个台区路线图,用户编号全部录入营销MIS系统,并进行城乡联网,可以异地查看、监督用户数据,确保了基础资料准确率达到100%。按照规定抄表时间,抄表中心集中人员统一行动,用抄表仪逐一抄表到户,确保全县抄表到户率达到100%。然后,将数据及时汇总传递到电费管理中心,各乡镇再根据数据进行收费,实现了流程清晰的闭环管理,有效堵塞了漏洞。
“各乡镇每月将使用电费通过公告栏张贴公布,用电客户用多少电,花多少钱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实现异地抄表,核算分离后,用电电价透明度高,无违价现象。真正做到管理者省心,用电户放心。”赵村乡供电所长李贡献深有感触的说。
在基层管理人员选拔中,通过笔试、技能比武,竞聘上岗,筛选出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业务精干,重新定岗、定责、定薪,实行“抄、核、收”三分离的新机制。梳理和修订了《主要经营指标管理办法》、《电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员工岗位规范》、《电工工资发放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把各项制度和标准结合起来,贯穿农电管理的全过程,严格执行,认真考核。切实做到让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从而规范各项管理工作。为有效助推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的稳步实施,切实反映每个人的工作价值和工作业绩,将每一项工作进行细化、量化,明确成员责任分工。农电工实现8小时在岗制,与供电所职工同签到、同分工、同考核、同管理。营业厅24小时值班,遇到抢修、维修工作任务时,实行统一派单制和任务反馈制,明确抢修任务和地点,确保及时、高质量的完成抢修任务,并能及时反馈到所里工作进展情况。
为解除电工集中上班的后顾之忧,使电工安心工作,该局还对电工工资重新进行了调整,将工资划分为基本工资、管理工资、绩效工资及各种补贴,制定了电工通讯费、汽油费、误餐费等补助标准,为供电所新添了高低床、被褥、炊具等生活用品。“现在我们的福利待遇比以前高出很多,每月增加收入300多元哩,我们没有理由不准时到供电所报到,坚持在岗。”华堡乡农电工告诉笔者。
通过专业化管理,使工作更加细化、更加专业化,充分调动了电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电工队伍。尤其在遇到重点施工和故障抢修时,可集中力量,统一调度,合力攻关,提高了应对能力和抢修速度。亦同时也带动了优质服务的完善和提高,使该局真正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