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成长的舞台――奈曼旗农电局职工队伍建设纪实
2010-12-27 14:25:46 来源:王冠军、梁海泉
A-
A+
电力18讯: 奈曼旗位于内蒙古东南部、科尔沁沙带腹地,拥有8100多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其中沙地占60%以上。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奈曼旗一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之一。
然而,就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农电队伍,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农电系统前列,在上级单位及地方党委、政府开展的各类评比、竞赛、考试中,总能拿杯夺冠。
几年来,奈曼旗农电局推行四个“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建立了一支作风扎实、纪律严明、执行力高效的员工队伍。2009年,奈曼旗农电局进入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行列。今年7月,奈曼旗农电局又被确定为国家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三个建设”联系点。
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自2005年以来,奈曼旗农电局先后引进高校毕业生33名。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依靠的绝不仅仅是优惠的福利待遇、便利的生活设施,更重要的是企业创造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营销部主任李伟国,刚参加工作时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他三次参加局里组织的岗位竞聘,每次都名列前茅,先后在供电所业务受理员、营销专责等岗位上工作。在奈曼旗农电局,现任的大多数中层干部都与他有着相同的经历。通过竞聘被提拔为八仙筒集控站站长的张福超不无感慨地说:“如果局里不搞岗位竞聘,我自己都想不到能够担任中层干部!”
通过岗位竞聘,发掘、选拔了一批人,但不经过一定的培养和锻炼,“人”还不能成为“人才”。员工鲁楠2005年参加工作,在不到5年时间里,先后担任过“两率”专工、供电所副所长、所长、电费管理中心主任等职务,分别在机关、基层和多个专业得到不同的锻炼。与鲁楠一样,奈曼旗农电局近几年招录的大学毕业生全部实行轮岗交流,到不同岗位锻炼。同时,局机关和基层所站的管理人员也实行交流任职,每年管理人员轮岗交流20人次左右,几乎所有机关管理人员都有在基层所站工作的经历。纵向横向的交流轮岗,既锻炼了队伍,又拓宽了职工发展的空间,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
全员全方位的育人机制
在奈曼旗农电局,“打造学习型企业”绝非一句口号。他们不但拥有一个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的培训基地,还与民族职业中专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开展联合办学,并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农电培训师队伍。在这里,能够被聘为一名内训师可是个让人羡慕的事。根据规定,经过考试、考核被聘为内训师的员工,每月可多得200元奖金,并且每次讲课都有课酬。
为增强业务考试的公正性,奈曼农电局自主研发了在线考试系统,建立了安全、生产、营销等方面题库,已在各个专业得到广泛应用。这个系统的应用,不仅规范了考试流程,还增加员工学习新《安规》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可以随时打开题库练习,变死记硬背为趣味答题,掀起了争相学习业务知识的热潮。说起在线考试系统,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农电工林亚亮,2009年12月,在外漂泊多年的林亚亮回到了家乡,带着几分期待,几分迷茫进入了奈曼农电局,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农电工。搞软件开发的他一到单位就得到了重用,他在相关部门支持和配合下成功研发了“在线考试系统”,改变了以往培训考试的模式。职工通过网络在线考试和在线练习,极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付出就会有回报,今年7月,局里与他签订了四年合同。享受正式职工待遇后的他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了,在安规在线考试系统开发后不久又开发出了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实现了绩效考核背对背的测评,确保了考核的真实、客观。林亚亮经常说他要感谢的人很多,并且为能在处处充满人情味的公司里工作感到无比的幸运和自豪。
在开展岗位培训的同时,奈曼农电局大力开展学历教育,目前已有258名员工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参加中等专业教育,计划用5年时间,全局35周岁以下农电工均达到供用电技术中等专业水平。
良好的培训平台,激发了职工学习热情,促进了员工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目前,奈曼农电局所属供电所所有员工都能够熟练应用微机软件系统开展业务。白音昌供电所农电工张洪武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以前对电脑一窍不通,通过连续几年参加培训,技术业务提高很快。特别是他通过应用生产GIS系统,使全所的线路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现在已成为所里的技术员。在张洪武看来,培训不仅让他提高了业务水平,也改变了他的生活。
鼓舞人心的激励机制
农电工队伍建设是农电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几年前,由于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奈曼农电局许多技术精湛、业务娴熟的优秀农电工,怀着对企业的深深眷恋,不得不离开他们热爱的电力行业,转投其他行业,这其中包含着多少无奈和苦涩。近几年来,奈曼旗农电局对农村电工实行动态管理,严把农电工“用人关”,根据岗位需求优胜劣汰。通过考察、考核和考试,进行公平竞争,从社会招聘素质较高的人员充实到农电队伍中。目前,农电工平均年龄30岁,具有中等以上学历者已占50%,并且已有108名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被吸收到农电工队伍中,占农电工总数25%。2007年,奈曼旗农电局出台了《农村电工动态管理办法》,正是在这种激励机制的作用下,从这年开始,没有一名农电工提出辞职,农电工学技术、比业务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参加的各类比赛中纷纷夺杯争冠。此外,奈曼农电局还十分注重激发和调动农电工主人翁责任感。在发展党员、评选先进等方面注重向农电工倾斜,每年发展党员农电工比例都在40%以上,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农电工代表比例始终保持在25%以上,每年对职工评优评先,农电工都享有与正式职工平等的评选条件。职工的福利待遇逐年提高,特别是农电工的待遇更是以每年22%的增长速度递增,此外,奈曼农电局还为所有职工缴纳了“五险一金”,每年还拿出数万元对生活上又困难的农电工开展“送温暖”活动。在奈曼旗农村地区,农电工,已经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行业之一。面对企业所给予的丰厚的福利待遇,职工也没有辜负企业的厚爱,正是在这支高素质的团结向上的职工队伍努力下,2009年,奈曼农电局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成为了内蒙古通辽地区首家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
有效合理的考核机制
开展绩效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奈曼旗农电局自2009以来充分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经验,结合本局工作实际,经过反复探索实践,制定了一整套全员绩效管理体系,并自主研发了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奈曼旗农电局的绩效管理有四个特点,一是绩效目标、绩效沟通、绩效改进与绩效考核形成了闭环管理,考核标准明确,注重过程管理;二是采取360度考评方式,对每个部门、每个员工不仅要考核其工作业绩,还要考核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三是根据得分情况确定部门绩效等级和员工绩效等级,不同等级执行不同绩效工资;四是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网上考核,采取背对背的测评,使考核真实、客观。
通过建立全员绩效管理体系,员工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全局精益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通过评定绩效等级,每个员工都意识到,绩效等级绝不仅仅意味着奖金高低,更意味着部门和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形成了人人争先的局面。
变电工区今年第一季度工作任务很繁重,员工们起早贪晚,各项工作完成得较好,但在绩效考核中,却因两人新《安规》考试不及格、现场标准化作业执行不够规范,被评为C级。结果公布后,每个人都想不通,情绪很大。主管领导与员工们共同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经过讨论,大家认识到,作为生产一线人员,安全知识掌握不好、作业不规范,最终受害的是自己,严格管理是对自己的爱护。第二季度,变电工区员工在各个方面都高标准要求自己,表现非常出色,在季末考核中获得A级。工区主任孟晓民坦言,从C到A的跨越过程中,大家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集体荣誉感、工作效率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就是绩效考核起的作用。
奈曼旗农电局推行四个“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使职工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业务技能水平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更加稳定,整体素质不断提升,职工工作有了目标,收入增加了,技术变硬了,思想觉悟提高了,自身发展了,换来的是越来越坚强的电网,更加优质的报修服务,越来越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广泛认同以及老百姓道不尽的称赞。(王冠军、梁海泉)
然而,就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农电队伍,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农电系统前列,在上级单位及地方党委、政府开展的各类评比、竞赛、考试中,总能拿杯夺冠。
几年来,奈曼旗农电局推行四个“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建立了一支作风扎实、纪律严明、执行力高效的员工队伍。2009年,奈曼旗农电局进入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行列。今年7月,奈曼旗农电局又被确定为国家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三个建设”联系点。
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自2005年以来,奈曼旗农电局先后引进高校毕业生33名。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依靠的绝不仅仅是优惠的福利待遇、便利的生活设施,更重要的是企业创造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营销部主任李伟国,刚参加工作时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他三次参加局里组织的岗位竞聘,每次都名列前茅,先后在供电所业务受理员、营销专责等岗位上工作。在奈曼旗农电局,现任的大多数中层干部都与他有着相同的经历。通过竞聘被提拔为八仙筒集控站站长的张福超不无感慨地说:“如果局里不搞岗位竞聘,我自己都想不到能够担任中层干部!”
通过岗位竞聘,发掘、选拔了一批人,但不经过一定的培养和锻炼,“人”还不能成为“人才”。员工鲁楠2005年参加工作,在不到5年时间里,先后担任过“两率”专工、供电所副所长、所长、电费管理中心主任等职务,分别在机关、基层和多个专业得到不同的锻炼。与鲁楠一样,奈曼旗农电局近几年招录的大学毕业生全部实行轮岗交流,到不同岗位锻炼。同时,局机关和基层所站的管理人员也实行交流任职,每年管理人员轮岗交流20人次左右,几乎所有机关管理人员都有在基层所站工作的经历。纵向横向的交流轮岗,既锻炼了队伍,又拓宽了职工发展的空间,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
全员全方位的育人机制
在奈曼旗农电局,“打造学习型企业”绝非一句口号。他们不但拥有一个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的培训基地,还与民族职业中专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开展联合办学,并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农电培训师队伍。在这里,能够被聘为一名内训师可是个让人羡慕的事。根据规定,经过考试、考核被聘为内训师的员工,每月可多得200元奖金,并且每次讲课都有课酬。
为增强业务考试的公正性,奈曼农电局自主研发了在线考试系统,建立了安全、生产、营销等方面题库,已在各个专业得到广泛应用。这个系统的应用,不仅规范了考试流程,还增加员工学习新《安规》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可以随时打开题库练习,变死记硬背为趣味答题,掀起了争相学习业务知识的热潮。说起在线考试系统,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农电工林亚亮,2009年12月,在外漂泊多年的林亚亮回到了家乡,带着几分期待,几分迷茫进入了奈曼农电局,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农电工。搞软件开发的他一到单位就得到了重用,他在相关部门支持和配合下成功研发了“在线考试系统”,改变了以往培训考试的模式。职工通过网络在线考试和在线练习,极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付出就会有回报,今年7月,局里与他签订了四年合同。享受正式职工待遇后的他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了,在安规在线考试系统开发后不久又开发出了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实现了绩效考核背对背的测评,确保了考核的真实、客观。林亚亮经常说他要感谢的人很多,并且为能在处处充满人情味的公司里工作感到无比的幸运和自豪。
在开展岗位培训的同时,奈曼农电局大力开展学历教育,目前已有258名员工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参加中等专业教育,计划用5年时间,全局35周岁以下农电工均达到供用电技术中等专业水平。
良好的培训平台,激发了职工学习热情,促进了员工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目前,奈曼农电局所属供电所所有员工都能够熟练应用微机软件系统开展业务。白音昌供电所农电工张洪武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以前对电脑一窍不通,通过连续几年参加培训,技术业务提高很快。特别是他通过应用生产GIS系统,使全所的线路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现在已成为所里的技术员。在张洪武看来,培训不仅让他提高了业务水平,也改变了他的生活。
鼓舞人心的激励机制
农电工队伍建设是农电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几年前,由于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奈曼农电局许多技术精湛、业务娴熟的优秀农电工,怀着对企业的深深眷恋,不得不离开他们热爱的电力行业,转投其他行业,这其中包含着多少无奈和苦涩。近几年来,奈曼旗农电局对农村电工实行动态管理,严把农电工“用人关”,根据岗位需求优胜劣汰。通过考察、考核和考试,进行公平竞争,从社会招聘素质较高的人员充实到农电队伍中。目前,农电工平均年龄30岁,具有中等以上学历者已占50%,并且已有108名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被吸收到农电工队伍中,占农电工总数25%。2007年,奈曼旗农电局出台了《农村电工动态管理办法》,正是在这种激励机制的作用下,从这年开始,没有一名农电工提出辞职,农电工学技术、比业务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参加的各类比赛中纷纷夺杯争冠。此外,奈曼农电局还十分注重激发和调动农电工主人翁责任感。在发展党员、评选先进等方面注重向农电工倾斜,每年发展党员农电工比例都在40%以上,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农电工代表比例始终保持在25%以上,每年对职工评优评先,农电工都享有与正式职工平等的评选条件。职工的福利待遇逐年提高,特别是农电工的待遇更是以每年22%的增长速度递增,此外,奈曼农电局还为所有职工缴纳了“五险一金”,每年还拿出数万元对生活上又困难的农电工开展“送温暖”活动。在奈曼旗农村地区,农电工,已经成为最令人羡慕的行业之一。面对企业所给予的丰厚的福利待遇,职工也没有辜负企业的厚爱,正是在这支高素质的团结向上的职工队伍努力下,2009年,奈曼农电局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成为了内蒙古通辽地区首家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
有效合理的考核机制
开展绩效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奈曼旗农电局自2009以来充分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经验,结合本局工作实际,经过反复探索实践,制定了一整套全员绩效管理体系,并自主研发了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奈曼旗农电局的绩效管理有四个特点,一是绩效目标、绩效沟通、绩效改进与绩效考核形成了闭环管理,考核标准明确,注重过程管理;二是采取360度考评方式,对每个部门、每个员工不仅要考核其工作业绩,还要考核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三是根据得分情况确定部门绩效等级和员工绩效等级,不同等级执行不同绩效工资;四是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网上考核,采取背对背的测评,使考核真实、客观。
通过建立全员绩效管理体系,员工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全局精益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通过评定绩效等级,每个员工都意识到,绩效等级绝不仅仅意味着奖金高低,更意味着部门和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形成了人人争先的局面。
变电工区今年第一季度工作任务很繁重,员工们起早贪晚,各项工作完成得较好,但在绩效考核中,却因两人新《安规》考试不及格、现场标准化作业执行不够规范,被评为C级。结果公布后,每个人都想不通,情绪很大。主管领导与员工们共同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经过讨论,大家认识到,作为生产一线人员,安全知识掌握不好、作业不规范,最终受害的是自己,严格管理是对自己的爱护。第二季度,变电工区员工在各个方面都高标准要求自己,表现非常出色,在季末考核中获得A级。工区主任孟晓民坦言,从C到A的跨越过程中,大家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集体荣誉感、工作效率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就是绩效考核起的作用。
奈曼旗农电局推行四个“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使职工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业务技能水平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更加稳定,整体素质不断提升,职工工作有了目标,收入增加了,技术变硬了,思想觉悟提高了,自身发展了,换来的是越来越坚强的电网,更加优质的报修服务,越来越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广泛认同以及老百姓道不尽的称赞。(王冠军、梁海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