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网乡绘锦程――安平县供电公司支持新农村建设纪实
2010-12-14 10:16:36 来源:张艳晴
A-
A+
电力18讯: 河北省安平县是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丝网之乡”,该县当地村民在种植农作物之余,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以发展丝网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安平县供电公司担负着全县8个乡镇、230个行政村的供电任务,近年来,该公司坚持以“服务‘三农’、奉献社会”为己任,在电网建设上向农村倾斜,全力打造坚强农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倾心打造“惠民工程”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现在的农民已不满足于日前的电灯、电话,而是对电力有了更高的需求,如何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成为安平县供电公司的主要任务。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安平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自2006年开始至2009年,安平电力人战高温,争时间,抢进度,保质量,投资2206.02万元,完成了4个乡(镇)、83个电气化村的建设任务,使安平县成为衡水市首个新农村电气化县。今年以来,安平县供电公司筹集资金260万元,精心组织、强化管理,相继完成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勘测设计、工程概预算、设备材料招标等工作,坚持进度、质量、安全、效益相互协调统一,科学做好物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至此,新建改造低压线路8.5公里,新增计量表箱696个,新增配变15台,完成了南苏村、县前、徐疃、耿屯、王油子5个电气化村建设任务,确保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顺利开展,农村配电网布局更趋合理,农网供电能力大幅提升。
放心电助农民早致富
今年8月份,安平县马店镇南苏村全体村民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困扰全村发展的“低电压”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南苏村是马店镇发展相对缓慢的村,为改变目前落后现状,村里下定决心发展工副业,鼓励村民办实体、建工厂。村民王大彪多方筹集资金,准备建一个拔丝织网厂,但另他发愁的是村里的电力线路自农网改造完成后延用至今,线路已严重老化,电压也不稳定,机器很难正常运转。安平供电公司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走访调查,投资35万余元,为该村新建、改造10KV线路2.07公里,新上综合配变3台,新建、改造0.4KV线路1.58公里,更换表箱218个,通过农网改造,南苏村电能质量明显提高,彻底解决了该村低电压问题。
谈起最近村里的变化,王大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农网改造真是发展副业的及时雨,现在机器运转比以前平稳多了。”
“好多户村民都准备发展一些丝网业和加工业,供电公司对村里进行大力扶持,使全村的群众尽快富起来,得益于农网改造工程。”南苏村村干部对村里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电网坚强日子顺心
冬灌时节,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笔者路过安平县台城村,看到正在浇地的村民,谈起新农村建设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时,他们感慨颇多:“现在浇地太方便了,只要一刷磁卡就出水。”“村里的电线杆整齐了,线路清爽了,正逢“家电下乡”好时候,电器买回来再也不用担心是摆设了,现在用电方便,这日子越过越顺心。”
安平县供电公司以行动践行“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大力开展供电所标准化建设,规范流程、简化手续、完善服务、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如今,坚强的电网,充足的电能,优质的服务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可靠电力保障,同时也树立了“国家电网”良好品牌形象。由于电能质量提高,电脑、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等新兴家用电器也悄然进入百姓家中。大家争着向笔者诉说心声:“电压稳、电灯亮、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城市居民一个样。”
点亮网乡绘锦程。现在走进安平电气化村,只见高低压线路整齐规范,电表崭新美观,村头工业区机声隆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构成了一幅新时期、新农村的美好画卷。(张艳晴)
倾心打造“惠民工程”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现在的农民已不满足于日前的电灯、电话,而是对电力有了更高的需求,如何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成为安平县供电公司的主要任务。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安平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自2006年开始至2009年,安平电力人战高温,争时间,抢进度,保质量,投资2206.02万元,完成了4个乡(镇)、83个电气化村的建设任务,使安平县成为衡水市首个新农村电气化县。今年以来,安平县供电公司筹集资金260万元,精心组织、强化管理,相继完成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勘测设计、工程概预算、设备材料招标等工作,坚持进度、质量、安全、效益相互协调统一,科学做好物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至此,新建改造低压线路8.5公里,新增计量表箱696个,新增配变15台,完成了南苏村、县前、徐疃、耿屯、王油子5个电气化村建设任务,确保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顺利开展,农村配电网布局更趋合理,农网供电能力大幅提升。
放心电助农民早致富
今年8月份,安平县马店镇南苏村全体村民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困扰全村发展的“低电压”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南苏村是马店镇发展相对缓慢的村,为改变目前落后现状,村里下定决心发展工副业,鼓励村民办实体、建工厂。村民王大彪多方筹集资金,准备建一个拔丝织网厂,但另他发愁的是村里的电力线路自农网改造完成后延用至今,线路已严重老化,电压也不稳定,机器很难正常运转。安平供电公司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走访调查,投资35万余元,为该村新建、改造10KV线路2.07公里,新上综合配变3台,新建、改造0.4KV线路1.58公里,更换表箱218个,通过农网改造,南苏村电能质量明显提高,彻底解决了该村低电压问题。
谈起最近村里的变化,王大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农网改造真是发展副业的及时雨,现在机器运转比以前平稳多了。”
“好多户村民都准备发展一些丝网业和加工业,供电公司对村里进行大力扶持,使全村的群众尽快富起来,得益于农网改造工程。”南苏村村干部对村里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电网坚强日子顺心
冬灌时节,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笔者路过安平县台城村,看到正在浇地的村民,谈起新农村建设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时,他们感慨颇多:“现在浇地太方便了,只要一刷磁卡就出水。”“村里的电线杆整齐了,线路清爽了,正逢“家电下乡”好时候,电器买回来再也不用担心是摆设了,现在用电方便,这日子越过越顺心。”
安平县供电公司以行动践行“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大力开展供电所标准化建设,规范流程、简化手续、完善服务、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如今,坚强的电网,充足的电能,优质的服务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可靠电力保障,同时也树立了“国家电网”良好品牌形象。由于电能质量提高,电脑、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等新兴家用电器也悄然进入百姓家中。大家争着向笔者诉说心声:“电压稳、电灯亮、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城市居民一个样。”
点亮网乡绘锦程。现在走进安平电气化村,只见高低压线路整齐规范,电表崭新美观,村头工业区机声隆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构成了一幅新时期、新农村的美好画卷。(张艳晴)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