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步飞跃五年间宜春供电公司“十一五”农电发展回眸
2010-12-14 13:57:32 来源:严景娴
A-
A+
电力18讯: 宜春供电公司以争创一流县供电企业作为提升农电管理水平的有效载体,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十一五”期间,该公司所辖五个县(区)公司100%获得省公司以上一流县供电企业,其中上高、宜丰县公司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万载、袁州、铜鼓为省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农电管理工作走在全省农电系统前列。
筑牢农网,保障地方发展需求
“现在,农村用电比我刚养猪时好多了,以前粉碎饲料是用柴油机,现在改成电动机,省钱又方便,扩大养殖有条件了。前不久,我又出栏一百多头膘猪,今年赢利有二十多万元。”12月5日,宜丰县公司新庄供电所员工利用双休日,来到养猪专业户张秋林家了解用电情况,张秋林高兴地说。
张秋林的话不无道理。以前许多边远山村,有电灯不亮,通电机器不转,成了农民生产和生活中的一块心病。“十一五”期间,宜春公司针对农村部分偏远地区供电线路长、线径小、末端电压低的问题,投入资金近3亿元,搞好新农村电气化和农网完善化工程建设,实现了农网与城市电网的一体化管理,形成以宜春公司220千伏电压等级为骨干、110千伏电压等级为支撑,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为基础的农网构架,基本实现“手拉手”环网,中压配网主干线路已基本形成架空线路绝缘化、开关无油化、配变节能化。现在,灯亮了,机器转起来了,电器可以用了。更喜人的是农民办起了一批加工厂,经济活起来了,用电量大幅度上升。
目前,宜春公司所辖区域内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0座,是2005年的1.82倍;35千伏变电站52座,是2005年的1.08倍。2006年12月完成“户户通电”工程,涉及40个乡镇,151个行政村,使农村2800户无电农民圆了用电梦。累计建成电气化县1个,电气化乡5个,电气化村56个。今年1~11月,宜春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6%,比2005年增长1.6个百分点,线损6.78%,比2005年降低5.82个百分点,线路跳闸比5年前降低38%。预计2010年农网售电量达16.5867亿千瓦时,是2005年的2.13倍,“十一五”期间,宜春农网售电量55.1亿千瓦时,比“十五”期间增长132%,远高于宜春市区售电量增长速度。
为确保农网安全稳定运行,宜春公司努力构建“大安全”格局。坚持与各县(区)公司主要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考核兑现;坚持每月、每季度召开农电系统安全生产例会,跟踪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坚持重点夯实供电所(班站)的安全管理,开展创建“无违章供电所(班站)”活动,制定评比办法,重奖重罚;坚持农电安全监督日常检查、季节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督导及时消除安全稳患;积极推动农电带电作业、油化验、安全生产典型作业方案编写,开展农电变电站站际、线路、技术监督竞赛等活动,进一步规范施工和操作行为,推进标准化作业;培训考核施工人员,发证上岗,保证施工队伍素质,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和质量;推进重要客户和高危客户的安全用电隐患治理。截止12月5日,宜丰县公司安全运行4211天,万载县公司3698天,上高县公司3343天,铜鼓县公司3027天,袁州区公司1901天,均打破历史纪录。
树立品牌,力求客户满意服务
“电力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这次又主动上门帮助我们解决用电难题,优质服务真是名符其实。”今年7月14日,上高县公司领导带着技术人员来到工业园走访客商,天则电源公司负责人称赞道。
五年来,各县(区)公司优质服务亮点频现。针对落户工业园区的企业不断增多,各县(区)公司纷纷开辟“绿色通道”,提前介入、全过程跟踪服务。上高县公司2006年9月成立“火炬”服务队,拥有十二个供电所138名队员,实行AAES闭环管理工作的电力抢修规范服务,推行24小时无障碍抢修;2008年投入180余万元购置带电作业车和工器具,成立带电作业班,在全省农电系统独家率先实现带电作业,减少了停电时间;2009年5月,上高县提前两年实现建设目标,成为全省首批4个新农村电气化县之一。宜丰县公司在偏远村增加收费网点,开通异地、银行、网上等到多种缴费方式,2009年组建“红背心”抢修服务队和党员“电网先锋服务队”,建立了“电力110”抢修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了首问责任制,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十一五”期间,宜春公司农电系统实现了“三公开”(电价、电费、电量公开)、“四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销售到户、抄表到户)、“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并形成以95598为服务平台,辐射全县(区)供电所的24小时快速服务体系。各县(区)公司连续三年在全县(区)行风政风评议活动中名列服务行业第一,优质服务取得了“一加强、二提高、三降低、四满意”的效果,即加强了农网建设,提高了电能质量和农电管理水平,大幅度降低了电网损耗、农村电价、供用电事故,获得政府满意、农民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
规范管理,提升农电工作水平
“十一五”期间,宜春公司将推进农电规范管理作为提升农电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目前,该公司农电企业全部实现了调度自动化、办公自动化、营销自动化、财务电算化、物资管理自动化,提前实现ERP、PMS上线和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生产、营销管理设备投入,其中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系统(PMS)在省公司农电系统运用考核评比中名列前茅。
今年3月该公司完成了农电标准化体系建设,5月份完成了供电所专业化班组的设置,实行“电子两票”,规范作业流程,全面应用现场标准化作业辅助软件,全面实施现场标准化作业。今年全面推进农电配网台区达B标工作,于12月初全部通过市公司验收,正在着手提交省公司验收,之后将投入到达A标工作中,进一步改善电能质量,实现台区供用电管理精益化。
目前,该公司农电系统现有的67个供电所、68个营业服务窗口均达到国网公司规范化管理供电所和示范窗口标准。上高公司营业厅、宜丰公司营业厅、袁州公司营业厅荣获国家电网公司“农村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示范窗口”称号。上高县公司敖山供电所获得国网公司“标准化示范供电所”称号。
2009年12月18日完成规范县供电公司机构设置和岗位管理、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劳动用工管理和岗位薪酬管理、严格劳动合同管理和社会保险办理等工作,解决混岗人员432人,建立了规范的劳动、人事、工资制度,形成了更加有效的绩效考核和竞争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农电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稳定了农电职工队伍。
五年来,宜春公司所辖上高县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标兵、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万载县公司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省文明单位、省公司民主评议行风先进单位、省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公司经理邹峰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袁州区公司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省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宜丰公司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省模范职工之家、省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铜鼓县公司连续四年获得省文明单位。上高、宜丰县公司综合实力、电量增长位于全省农电系统前列。(严景娴)
筑牢农网,保障地方发展需求
“现在,农村用电比我刚养猪时好多了,以前粉碎饲料是用柴油机,现在改成电动机,省钱又方便,扩大养殖有条件了。前不久,我又出栏一百多头膘猪,今年赢利有二十多万元。”12月5日,宜丰县公司新庄供电所员工利用双休日,来到养猪专业户张秋林家了解用电情况,张秋林高兴地说。
张秋林的话不无道理。以前许多边远山村,有电灯不亮,通电机器不转,成了农民生产和生活中的一块心病。“十一五”期间,宜春公司针对农村部分偏远地区供电线路长、线径小、末端电压低的问题,投入资金近3亿元,搞好新农村电气化和农网完善化工程建设,实现了农网与城市电网的一体化管理,形成以宜春公司220千伏电压等级为骨干、110千伏电压等级为支撑,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为基础的农网构架,基本实现“手拉手”环网,中压配网主干线路已基本形成架空线路绝缘化、开关无油化、配变节能化。现在,灯亮了,机器转起来了,电器可以用了。更喜人的是农民办起了一批加工厂,经济活起来了,用电量大幅度上升。
目前,宜春公司所辖区域内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0座,是2005年的1.82倍;35千伏变电站52座,是2005年的1.08倍。2006年12月完成“户户通电”工程,涉及40个乡镇,151个行政村,使农村2800户无电农民圆了用电梦。累计建成电气化县1个,电气化乡5个,电气化村56个。今年1~11月,宜春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6%,比2005年增长1.6个百分点,线损6.78%,比2005年降低5.82个百分点,线路跳闸比5年前降低38%。预计2010年农网售电量达16.5867亿千瓦时,是2005年的2.13倍,“十一五”期间,宜春农网售电量55.1亿千瓦时,比“十五”期间增长132%,远高于宜春市区售电量增长速度。
为确保农网安全稳定运行,宜春公司努力构建“大安全”格局。坚持与各县(区)公司主要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考核兑现;坚持每月、每季度召开农电系统安全生产例会,跟踪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坚持重点夯实供电所(班站)的安全管理,开展创建“无违章供电所(班站)”活动,制定评比办法,重奖重罚;坚持农电安全监督日常检查、季节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督导及时消除安全稳患;积极推动农电带电作业、油化验、安全生产典型作业方案编写,开展农电变电站站际、线路、技术监督竞赛等活动,进一步规范施工和操作行为,推进标准化作业;培训考核施工人员,发证上岗,保证施工队伍素质,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和质量;推进重要客户和高危客户的安全用电隐患治理。截止12月5日,宜丰县公司安全运行4211天,万载县公司3698天,上高县公司3343天,铜鼓县公司3027天,袁州区公司1901天,均打破历史纪录。
树立品牌,力求客户满意服务
“电力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这次又主动上门帮助我们解决用电难题,优质服务真是名符其实。”今年7月14日,上高县公司领导带着技术人员来到工业园走访客商,天则电源公司负责人称赞道。
五年来,各县(区)公司优质服务亮点频现。针对落户工业园区的企业不断增多,各县(区)公司纷纷开辟“绿色通道”,提前介入、全过程跟踪服务。上高县公司2006年9月成立“火炬”服务队,拥有十二个供电所138名队员,实行AAES闭环管理工作的电力抢修规范服务,推行24小时无障碍抢修;2008年投入180余万元购置带电作业车和工器具,成立带电作业班,在全省农电系统独家率先实现带电作业,减少了停电时间;2009年5月,上高县提前两年实现建设目标,成为全省首批4个新农村电气化县之一。宜丰县公司在偏远村增加收费网点,开通异地、银行、网上等到多种缴费方式,2009年组建“红背心”抢修服务队和党员“电网先锋服务队”,建立了“电力110”抢修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了首问责任制,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十一五”期间,宜春公司农电系统实现了“三公开”(电价、电费、电量公开)、“四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销售到户、抄表到户)、“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并形成以95598为服务平台,辐射全县(区)供电所的24小时快速服务体系。各县(区)公司连续三年在全县(区)行风政风评议活动中名列服务行业第一,优质服务取得了“一加强、二提高、三降低、四满意”的效果,即加强了农网建设,提高了电能质量和农电管理水平,大幅度降低了电网损耗、农村电价、供用电事故,获得政府满意、农民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
规范管理,提升农电工作水平
“十一五”期间,宜春公司将推进农电规范管理作为提升农电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目前,该公司农电企业全部实现了调度自动化、办公自动化、营销自动化、财务电算化、物资管理自动化,提前实现ERP、PMS上线和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生产、营销管理设备投入,其中农电安全生产管理系统(PMS)在省公司农电系统运用考核评比中名列前茅。
今年3月该公司完成了农电标准化体系建设,5月份完成了供电所专业化班组的设置,实行“电子两票”,规范作业流程,全面应用现场标准化作业辅助软件,全面实施现场标准化作业。今年全面推进农电配网台区达B标工作,于12月初全部通过市公司验收,正在着手提交省公司验收,之后将投入到达A标工作中,进一步改善电能质量,实现台区供用电管理精益化。
目前,该公司农电系统现有的67个供电所、68个营业服务窗口均达到国网公司规范化管理供电所和示范窗口标准。上高公司营业厅、宜丰公司营业厅、袁州公司营业厅荣获国家电网公司“农村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示范窗口”称号。上高县公司敖山供电所获得国网公司“标准化示范供电所”称号。
2009年12月18日完成规范县供电公司机构设置和岗位管理、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劳动用工管理和岗位薪酬管理、严格劳动合同管理和社会保险办理等工作,解决混岗人员432人,建立了规范的劳动、人事、工资制度,形成了更加有效的绩效考核和竞争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农电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稳定了农电职工队伍。
五年来,宜春公司所辖上高县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标兵、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万载县公司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省文明单位、省公司民主评议行风先进单位、省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公司经理邹峰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袁州区公司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省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宜丰公司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省模范职工之家、省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铜鼓县公司连续四年获得省文明单位。上高、宜丰县公司综合实力、电量增长位于全省农电系统前列。(严景娴)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