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炊烟起 但闻饭飘香――卢氏“以电代燃”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惠及众多农
2010-11-18 08:53:45 来源:贺玉光
A-
A+
电力18讯: 渐别深秋,笔者走进卢氏县汤河乡后地村一家农户,主妇孙银环正端出一碗玉米糁子饭,仰脸催促正在楼顶干活的丈夫吃饭。饭香飘满院子,玉米糁子饭和孙家门口挂的玉米穗一样金灿灿的。见到来人,孙银环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今儿个上午去地里干活回来晚了,要不是有个电磁炉做饭快点,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做熟饭。”
孙银环所住的后地村,是2007年卢氏“7•30”洪灾后,当地政府在这里集中建房安置50多个倒房户后设立的新村。那时,正赶上国家“以电代燃”试点项目启动,当地政府和电力部门出资为这50多户集中安置的受灾群众配备了电磁炉、电饭锅等生活用具。
卢氏县以丰富的山区小水电资源,被确定为全国首批26个“以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项目”试点县之一。项目启动以来,项目投资和地方筹资达2365万元进行电源工程建设和项目区“五改”,试点区内的汤河乡汤河村、后地村、高里坪村、葫芦嘴村、河口村等7个行政村的1424户农民,享受到低电价优惠,同时也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
“以电代燃”项目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据有关部门检测,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内的1424户群众做饭、取暖平均每年要烧掉0.88万方木材的蓄积量;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减少毁林约1.7万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6吨。
“以电代燃”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准和健康水平,节约了生活开支。汤河村村民沈红菊家的电器可说是样样齐全,别说电视机、电磁炉、电饭锅、电冰箱这类常用的家电,就连电饼铛也成了沈红菊平时做饭的好帮手,工余饭后她就有了时间和村里的妇女们一起跳跳健身操。杨光荣家的房子已经住了三四年,由于告别了老土灶的“烟熏火燎”,如今依然白亮如新。过去因烧柴引起的火眼病、呼吸道等疾病在这里明显减少。据统计,享受低电价使用家电与过去烧柴和烧煤相比,每户每年可分别节约开支1132元、482元。
“以电代燃”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当地的家电市场。过去,卢氏县城销售家电的门店不超过10家,品种也比较少,这两年卖家电的门店和商场摊位已发展到30多家,销售的家电品种一应俱全,不比大城市里的差。(贺玉光)
孙银环所住的后地村,是2007年卢氏“7•30”洪灾后,当地政府在这里集中建房安置50多个倒房户后设立的新村。那时,正赶上国家“以电代燃”试点项目启动,当地政府和电力部门出资为这50多户集中安置的受灾群众配备了电磁炉、电饭锅等生活用具。
卢氏县以丰富的山区小水电资源,被确定为全国首批26个“以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项目”试点县之一。项目启动以来,项目投资和地方筹资达2365万元进行电源工程建设和项目区“五改”,试点区内的汤河乡汤河村、后地村、高里坪村、葫芦嘴村、河口村等7个行政村的1424户农民,享受到低电价优惠,同时也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
“以电代燃”项目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据有关部门检测,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内的1424户群众做饭、取暖平均每年要烧掉0.88万方木材的蓄积量;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减少毁林约1.7万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6吨。
“以电代燃”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准和健康水平,节约了生活开支。汤河村村民沈红菊家的电器可说是样样齐全,别说电视机、电磁炉、电饭锅、电冰箱这类常用的家电,就连电饼铛也成了沈红菊平时做饭的好帮手,工余饭后她就有了时间和村里的妇女们一起跳跳健身操。杨光荣家的房子已经住了三四年,由于告别了老土灶的“烟熏火燎”,如今依然白亮如新。过去因烧柴引起的火眼病、呼吸道等疾病在这里明显减少。据统计,享受低电价使用家电与过去烧柴和烧煤相比,每户每年可分别节约开支1132元、482元。
“以电代燃”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当地的家电市场。过去,卢氏县城销售家电的门店不超过10家,品种也比较少,这两年卖家电的门店和商场摊位已发展到30多家,销售的家电品种一应俱全,不比大城市里的差。(贺玉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