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绣家园――镇赉县农电有限公司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2010-11-23 15:59:18 来源:秦伟
A-
A+
电力18讯: 在镇赉有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终日奔走于乡村田间,将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在心上,穿针引线般架设着农村电网,镌绣着家乡美好蓝图,默默地、忠诚地守护着每一条供电线路,捍卫着每一基供电杆塔,这就是――镇赉县农电有限公司。
多年来,该公司默默而坚实地为家乡的巨变努力着,付出着、奉献着,公司连续8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作标兵单位”称号。
打造坚实的供电网络
多年来,镇赉农电有限公司一直把地方的经济发展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把广大农民的利益装在心上,紧紧围绕服务“三农”来开展工作,全力打造坚实的供电网络。
头些年,镇赉县农村电网状况很差,木杆、水泥杆五花八门,供电线路七扭八歪,参差不齐,稍有个风吹草动,不是这边断线就是那边跳闸。1998年以来虽经过一、二期电网建设与改造,但如今仍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特别是2007年以来,随着该县引嫩入白、西部土地整理、百强镇建设等大型项目的相继启动,农村电网负荷迅猛增长,加之镇赉县“十年九旱”,每年春夏抗旱用电高峰季节,变电站均超负荷运行,严重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甚至导致部分乡镇不得不采取拉闸限电,电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日显突出。针对这一实际,去年初,镇赉农电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踏查和科学论证后,积极与省电力有限公司沟通,申报相关项目,申请农网建设资金。镇赉的情况也引起了省电力公司的高度重视,在2009年全省电力系统(农村电网)拉动内需的5.7亿元资金中,省电力公司共批复镇赉农网完善工程项目12项,总投资9434万元,占全省农网投资的16.5%。至此,镇赉县全面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正式打响,共改造和新建66KV送电线路132.5公里,变电站7座,10KV配电线路532公里。该工程于2009年底全部完工。目前,镇赉县农村电网网架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已得到根本改善,农村电网运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倾力服务项目与用户
该公司在服务项目建设上,本着“积极主动、力所能及、适宜适度、深入持久”的原则,参与地方项目建设。他们不断优化企业电网结构,逐年提升供电能力。几年来,他们牢牢把握机遇,主动攀缘结亲,在国家重点项目“引嫩入白”工程和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镇赉项目区“百万亩水田”开发过程中,他们先后投资130余万元,引资4700余万元,为用户完成水田“油改电”800余公顷,改造线路400余公里,变台400多个。仅此一项工程,企业可年增加售电量1000万千瓦时。
2008年,在大屯镇整改土地工程中,由于原有农电线路无法满足用电需求,为此该公司投资30余万元新架设了一条13.5公里的10KV线路。几年来,在“油改电”工程中,他们为用户精心设计、精打细算,有时甚至牺牲企业自身利益,只收工程建设成本费,累计为用户节约资金达50余万元。
公司在为项目和用户服务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年一季度,公司售电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如今,年售电量由2006年的5300万千瓦时达到2009年底1.08亿千瓦时,企业一跃成为全县的纳税大户。
处处是窗口,人人是形象
过去,人们来农电办事,总是心怀忐忑,惴惴不安,门难进,脸难看,办公环境简陋。人们常常在暗地里这样评价农电人:“身背三块铁,到哪儿没人敢惹”。可如今若是您走进镇赉县农电有限公司及各乡镇供电所,温馨舒适的办公环境,着装整齐、服务热情的农电员工会让您倍感亲切。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该公司全体干部员工不断改进自身的行业作风,从基础设施和人员素质两个方面共同着手,本着“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提出了“处处是窗口,人人是形象”的服务理念,竭诚为群众提供“优质、规范、方便、真诚”的服务。几年来,共投资近百万元,先后新建和改建了13个农村供电所,为办电的客户配置了休息座椅、饮水器具、书写台、便民箱等,使各供电所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他们进一步转变员工观念、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公布社会承诺,聘请客户监督员,虚心接受社会监督。现在,所有员工都能够自觉地从与客户接触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一切从客户需要出发,认真履行服务职责。2009年,公司13个供电所中有7个被评为“群众满意供电所”。在今年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大会上,镇赉农电有限公司被授予“2009年度行风建设优胜单位”。
无电是命令,抢修是责任
坚强的领导核心,带出了过硬的员工队伍。多年来,这支队伍始终像杆塔一样,抵御着风雨,捍卫着家乡的每一处光明。2009年7月16日夜里,一场突如袭来的龙卷风顷刻间将大屯变电所沿江出口10千伏主干线路的15-58号杆摧毁,导致整个沿江镇、月亮泡全线停电。当时正值稻田用水高峰,如果两天灌不上水将造成上万公顷稻田减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无电是命令,抢修是责任。为了确保夏灌供电,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他们第一时间赶赴抢修现场。由于被毁线路处在沼泽泥泞地段,抢修车辆无法到达施工现场。运杆运料需依靠铲车、钩机等大型车辆。17日早6时,他们调配钩机、铲车等6辆,价值30余万元的物资,组织60余名员工迅速抢修。抢修人员踏着平膝的泥水,顶着骄阳酷暑,渴了喝一口矿泉水,饿了吃一口方便面,经过14个小时的酣战圆满完成抢修任务,第一时间为沿江镇夏灌恢复了供电。(秦伟)
多年来,该公司默默而坚实地为家乡的巨变努力着,付出着、奉献着,公司连续8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作标兵单位”称号。
打造坚实的供电网络
多年来,镇赉农电有限公司一直把地方的经济发展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把广大农民的利益装在心上,紧紧围绕服务“三农”来开展工作,全力打造坚实的供电网络。
头些年,镇赉县农村电网状况很差,木杆、水泥杆五花八门,供电线路七扭八歪,参差不齐,稍有个风吹草动,不是这边断线就是那边跳闸。1998年以来虽经过一、二期电网建设与改造,但如今仍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特别是2007年以来,随着该县引嫩入白、西部土地整理、百强镇建设等大型项目的相继启动,农村电网负荷迅猛增长,加之镇赉县“十年九旱”,每年春夏抗旱用电高峰季节,变电站均超负荷运行,严重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甚至导致部分乡镇不得不采取拉闸限电,电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日显突出。针对这一实际,去年初,镇赉农电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踏查和科学论证后,积极与省电力有限公司沟通,申报相关项目,申请农网建设资金。镇赉的情况也引起了省电力公司的高度重视,在2009年全省电力系统(农村电网)拉动内需的5.7亿元资金中,省电力公司共批复镇赉农网完善工程项目12项,总投资9434万元,占全省农网投资的16.5%。至此,镇赉县全面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正式打响,共改造和新建66KV送电线路132.5公里,变电站7座,10KV配电线路532公里。该工程于2009年底全部完工。目前,镇赉县农村电网网架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已得到根本改善,农村电网运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倾力服务项目与用户
该公司在服务项目建设上,本着“积极主动、力所能及、适宜适度、深入持久”的原则,参与地方项目建设。他们不断优化企业电网结构,逐年提升供电能力。几年来,他们牢牢把握机遇,主动攀缘结亲,在国家重点项目“引嫩入白”工程和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镇赉项目区“百万亩水田”开发过程中,他们先后投资130余万元,引资4700余万元,为用户完成水田“油改电”800余公顷,改造线路400余公里,变台400多个。仅此一项工程,企业可年增加售电量1000万千瓦时。
2008年,在大屯镇整改土地工程中,由于原有农电线路无法满足用电需求,为此该公司投资30余万元新架设了一条13.5公里的10KV线路。几年来,在“油改电”工程中,他们为用户精心设计、精打细算,有时甚至牺牲企业自身利益,只收工程建设成本费,累计为用户节约资金达50余万元。
公司在为项目和用户服务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年一季度,公司售电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如今,年售电量由2006年的5300万千瓦时达到2009年底1.08亿千瓦时,企业一跃成为全县的纳税大户。
处处是窗口,人人是形象
过去,人们来农电办事,总是心怀忐忑,惴惴不安,门难进,脸难看,办公环境简陋。人们常常在暗地里这样评价农电人:“身背三块铁,到哪儿没人敢惹”。可如今若是您走进镇赉县农电有限公司及各乡镇供电所,温馨舒适的办公环境,着装整齐、服务热情的农电员工会让您倍感亲切。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该公司全体干部员工不断改进自身的行业作风,从基础设施和人员素质两个方面共同着手,本着“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提出了“处处是窗口,人人是形象”的服务理念,竭诚为群众提供“优质、规范、方便、真诚”的服务。几年来,共投资近百万元,先后新建和改建了13个农村供电所,为办电的客户配置了休息座椅、饮水器具、书写台、便民箱等,使各供电所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他们进一步转变员工观念、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公布社会承诺,聘请客户监督员,虚心接受社会监督。现在,所有员工都能够自觉地从与客户接触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一切从客户需要出发,认真履行服务职责。2009年,公司13个供电所中有7个被评为“群众满意供电所”。在今年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大会上,镇赉农电有限公司被授予“2009年度行风建设优胜单位”。
无电是命令,抢修是责任
坚强的领导核心,带出了过硬的员工队伍。多年来,这支队伍始终像杆塔一样,抵御着风雨,捍卫着家乡的每一处光明。2009年7月16日夜里,一场突如袭来的龙卷风顷刻间将大屯变电所沿江出口10千伏主干线路的15-58号杆摧毁,导致整个沿江镇、月亮泡全线停电。当时正值稻田用水高峰,如果两天灌不上水将造成上万公顷稻田减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无电是命令,抢修是责任。为了确保夏灌供电,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他们第一时间赶赴抢修现场。由于被毁线路处在沼泽泥泞地段,抢修车辆无法到达施工现场。运杆运料需依靠铲车、钩机等大型车辆。17日早6时,他们调配钩机、铲车等6辆,价值30余万元的物资,组织60余名员工迅速抢修。抢修人员踏着平膝的泥水,顶着骄阳酷暑,渴了喝一口矿泉水,饿了吃一口方便面,经过14个小时的酣战圆满完成抢修任务,第一时间为沿江镇夏灌恢复了供电。(秦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