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聚人心――磐石市农电有限公司“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2010-11-09 09:15:59 来源:金吉男
A-
A+
电力18讯: 11月8日,笔者来到磐石市取柴河镇头道村,远远见到一幢幢崭新的平房拔地而起,许多灾民已经入住这里的灾民安置新居。在该村71岁张玉浦老汉的庭院内,磐石市农电有限公司“吕清森”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正冒着严寒为张老汉家接引低压线路。张玉浦说“房子被洪水冲走的时候特别绝望,现在眼看着房子就要盖起来了,而且还都是按着城里的标准盖,比原来的房子好得多,心里又有希望了,要是没有这些供电员工,我老汉今后的生活还不知道咋办呢,他们待我就像亲人一样。”近一个月来,该公司“吕清森”共产党员服务队已完成6个乡镇、86个村屯、2123户受灾户的供电改造工作,处理居民用电故障报修近423个。
这些,只是磐石市农电有限公司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一个缩影。如今,在磐石市这片热土上,该公司的党员、干部无论是在防汛抗灾的前沿,还是在建设电网保供电一线,他们都以饱满的激情和无穷的活力冲锋在前,使共产党员服务队真正成为提升公司形象的流动窗口,他们用自身实际行动为“创先争优”活动注入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彰显了磐石农电公司全体党员的英雄本色。
追本溯源倾情服务“三农”
“如果得不到群众支持,‘创先争优’活动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该公司党员干部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南,并将灾后重建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本着房屋建到哪里,线路就架到哪里,一切从细节着手,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同时,针对部分特困户因无资金无法安装接电这一实际情况,建立重点帮扶包保联系点,无偿提供设备材料,免费安装。
烟筒山镇是此次洪灾受灾重镇,灾后重建工作开始后,烟筒山供电所新增报装接电用户一下子相对集中起来。9月16日一大早,承德村村支书张喜才便带领村民开着手扶拖拉机赶到了所里。“张所长,我们的厂房建完了,这场洪水让我们村办企业的生产日期足足延后了一个月,时间不等人,这合同马上就要到期了,先给我们村安电吧”。看着村民焦急的神情,烟筒山镇供电所所长张正民二话没说,马上组织人员赶往承德村。
“张所长基层电所工作这么多年,他知道什么季节农电部门要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做些什么。他处理问题就像一个“巧郎中”,工作时他号得准脉,下得对药,五味平衡、不温不火,由表及里,药到病除。每年春耕、秋收等农村大忙时节,他都及早安排,无论每天多忙,可从来没听他说过累,他把工作当成了乐趣”。烟筒山供电所的翟世武师傅这样评价他。
在他值班休息室的床头,我们看到了一本几乎被他翻烂了的“民情日记”,用他自己的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工作和下乡时对发现的问题,我都及时记录下来,也好合理安排时间解决”。
打开他那本日记,里边密密麻麻的记载着需要处理的工作。“东沟灾民安置点新建房屋马上竣工了,27户灾民入户接引工作需要马上进行”、“七间房五保户张二宝家线路老化,得抽空买点电线给换一下”、“磨盘沟张玉才家林地超高,需要马上间伐”。林林总总,都是涉及一些百姓民生的问题。
“张所长,灾后重建工作量那么大,可以说忙都忙不完,而这时还有那么多村民找你求助,你当时是如何想的”笔者问到:“小了说,我是农民的儿了,我最了解农民的不易,我不忍心看着他们充满希望而来,失望无助而归,所以每当这时候,都会尽我所能,帮他们解决。大了说,吕清森31年如一日在林海雪原里穿行“六最”红白线的事迹感动了我,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责任,什么是奉献。没的说,我也想做一个像吕清森那样供电员工”。 一句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话语,为该公司创先争优活动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据了解,洪灾期间,磐石市取柴河镇、烟筒山镇等6个乡镇、86个村屯遭受严重洪水侵蚀。因灾倒塌房屋2123户,损坏房屋4358户。为确保入冬前保证受灾百姓入住新房,该公司党员干部与受灾村屯建立起联系包保制度,公开所长、用电管理员、台区承包人电话,以便及时掌握受灾村民用电需求,截至目前,2045户灾民安置房的线路架设工作已全部完工,因灾损坏的房屋供电维修工作已经全部结束。
创新活动载体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作为县级供电企业,磐石市农电有限公司不仅担负着全市农村电网建设任务,还要肩负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该公司把服务民生、建设新农村电气化村作为创新活动载体。要求党员干部立足关口前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承诺,赢得了客户们的理解和尊重。
“创先争优”在一线,服务民生的承诺不是写在纸上的,是干出来的,怎么干,干的好不好,我们说了不算,辖区用户最有发言权!在创先争优誓师大会上,该公司党委书记唐晓峰如是说。
烟筒山义青村是今年国庆节前刚建成的电气化村。过去村里的供电由矿山动力厂负责供电,设备差,电压不稳,村里想发展也受一定的限制。今年9月份,磐石农电公司经过调查摸底,投资30余万元对该村进行电气化建设改造,将村里原有的一台5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更换为一台25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同时,架设低压线路16.49千米,并将村民的下户线、进户线、电能表全部更换,既保证了村民的安全用电,又降低了线损,使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电气化村的建成,对义青村的发展可以说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村支书张保安一见面就抑制不住喜悦地对我们这样讲道。
原来,义青村依山傍水,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好,今年年初,磐石市莲花山旅游基地准备在该村建一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基地。但过去由于村里电网薄弱,变压器容量小,线径细,供电半径长,用电达不到建造冷库的电力要求,投资意向只能搁浅。电气化村通过验收后,村里当即联系了莲花山旅游基地负责人再到村里进行考察,该负责人考察后,认为村里的用电条件已符合建设蔬菜加工生产基地的条件,当场决定进行投资,现已首期征地145亩用于基地建设。
“如今电气化村的“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电网结构,不但加大了线径,把进户线换成了集束线,还给家家都安装了漏电保护器。线路上安装的真空开关,在出现用电故障后,跳闸几秒就能自动重合,供电有保障了,村民创业的步伐加大了。”村长郝得有高兴地说。
我们问他能举个例子吗。
“那好说。”他径直带我们到村委会后面,一个叫张玉才的肉食品加工户家庭工厂去看。张玉才出去送货去了,他的妻子孙胜珍正带着几名工人加工猪头肉。
“要说村里建成的电气化,我家受益最大!”孙胜珍告诉我们,她的家庭肉食品加工厂除了用煤气喷烧猪头外,其它的哪一道工序都离不开电。但没建成电气化前,她每天至多只能加工七、八头猪下水,在用电高峰经常因过负荷跳闸而耽搁加工,有时开了空调,冰柜就停了。今年9月份村里的电气化建成后,她和丈夫就把老厂搬到现在新建的加工厂,规模扩大了一倍不说,还多雇了2名工人,现在一天至少要加工二十多头猪下水,连附近乡镇客户都来订购。现在肉食品加工厂每月平均电费八九百元,而收入每月也达到了2万多元。最后她向我们伸出一根手指头:“我的加工厂离不开电,小康生活更离不开电!”
村民刘玉华,丈夫在外做生意,经济虽很富裕,家里却很少买电器,有人议论她是节省过日子。但今年立秋后刘玉华却出人意料地买了一台柜式空调,有的村民不理解,问她何不等到明天再买。她说村子建成了电气化村,不再为电压稳定发愁了,现在买空调既可以度过“秋老虎”,到了冬天还可以用来取暖。但过去电压不稳,一到用电高峰家里的电器成了摆设,哪有心思买那些大功率的电器。现在,她家里的电气设备已一应俱全。
在义青村,笔者通过实地采访,真切地感受到该公司创先争优工作给农民生活带来的由衷喜悦,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崭新变化。
凝聚产生力量,争先创造辉煌。该公司正是在创先争优的矢志追求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如今,该公司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经过“创先争优”这个载体的熔铸与锻造,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已成为企业阔步前行的源泉和动力,为磐石电网的跨越发展谱写出崭新的篇章。(金吉男)
这些,只是磐石市农电有限公司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一个缩影。如今,在磐石市这片热土上,该公司的党员、干部无论是在防汛抗灾的前沿,还是在建设电网保供电一线,他们都以饱满的激情和无穷的活力冲锋在前,使共产党员服务队真正成为提升公司形象的流动窗口,他们用自身实际行动为“创先争优”活动注入了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彰显了磐石农电公司全体党员的英雄本色。
追本溯源倾情服务“三农”
“如果得不到群众支持,‘创先争优’活动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该公司党员干部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南,并将灾后重建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本着房屋建到哪里,线路就架到哪里,一切从细节着手,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同时,针对部分特困户因无资金无法安装接电这一实际情况,建立重点帮扶包保联系点,无偿提供设备材料,免费安装。
烟筒山镇是此次洪灾受灾重镇,灾后重建工作开始后,烟筒山供电所新增报装接电用户一下子相对集中起来。9月16日一大早,承德村村支书张喜才便带领村民开着手扶拖拉机赶到了所里。“张所长,我们的厂房建完了,这场洪水让我们村办企业的生产日期足足延后了一个月,时间不等人,这合同马上就要到期了,先给我们村安电吧”。看着村民焦急的神情,烟筒山镇供电所所长张正民二话没说,马上组织人员赶往承德村。
“张所长基层电所工作这么多年,他知道什么季节农电部门要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做些什么。他处理问题就像一个“巧郎中”,工作时他号得准脉,下得对药,五味平衡、不温不火,由表及里,药到病除。每年春耕、秋收等农村大忙时节,他都及早安排,无论每天多忙,可从来没听他说过累,他把工作当成了乐趣”。烟筒山供电所的翟世武师傅这样评价他。
在他值班休息室的床头,我们看到了一本几乎被他翻烂了的“民情日记”,用他自己的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工作和下乡时对发现的问题,我都及时记录下来,也好合理安排时间解决”。
打开他那本日记,里边密密麻麻的记载着需要处理的工作。“东沟灾民安置点新建房屋马上竣工了,27户灾民入户接引工作需要马上进行”、“七间房五保户张二宝家线路老化,得抽空买点电线给换一下”、“磨盘沟张玉才家林地超高,需要马上间伐”。林林总总,都是涉及一些百姓民生的问题。
“张所长,灾后重建工作量那么大,可以说忙都忙不完,而这时还有那么多村民找你求助,你当时是如何想的”笔者问到:“小了说,我是农民的儿了,我最了解农民的不易,我不忍心看着他们充满希望而来,失望无助而归,所以每当这时候,都会尽我所能,帮他们解决。大了说,吕清森31年如一日在林海雪原里穿行“六最”红白线的事迹感动了我,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责任,什么是奉献。没的说,我也想做一个像吕清森那样供电员工”。 一句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话语,为该公司创先争优活动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据了解,洪灾期间,磐石市取柴河镇、烟筒山镇等6个乡镇、86个村屯遭受严重洪水侵蚀。因灾倒塌房屋2123户,损坏房屋4358户。为确保入冬前保证受灾百姓入住新房,该公司党员干部与受灾村屯建立起联系包保制度,公开所长、用电管理员、台区承包人电话,以便及时掌握受灾村民用电需求,截至目前,2045户灾民安置房的线路架设工作已全部完工,因灾损坏的房屋供电维修工作已经全部结束。
创新活动载体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作为县级供电企业,磐石市农电有限公司不仅担负着全市农村电网建设任务,还要肩负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该公司把服务民生、建设新农村电气化村作为创新活动载体。要求党员干部立足关口前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承诺,赢得了客户们的理解和尊重。
“创先争优”在一线,服务民生的承诺不是写在纸上的,是干出来的,怎么干,干的好不好,我们说了不算,辖区用户最有发言权!在创先争优誓师大会上,该公司党委书记唐晓峰如是说。
烟筒山义青村是今年国庆节前刚建成的电气化村。过去村里的供电由矿山动力厂负责供电,设备差,电压不稳,村里想发展也受一定的限制。今年9月份,磐石农电公司经过调查摸底,投资30余万元对该村进行电气化建设改造,将村里原有的一台5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更换为一台25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同时,架设低压线路16.49千米,并将村民的下户线、进户线、电能表全部更换,既保证了村民的安全用电,又降低了线损,使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电气化村的建成,对义青村的发展可以说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村支书张保安一见面就抑制不住喜悦地对我们这样讲道。
原来,义青村依山傍水,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好,今年年初,磐石市莲花山旅游基地准备在该村建一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基地。但过去由于村里电网薄弱,变压器容量小,线径细,供电半径长,用电达不到建造冷库的电力要求,投资意向只能搁浅。电气化村通过验收后,村里当即联系了莲花山旅游基地负责人再到村里进行考察,该负责人考察后,认为村里的用电条件已符合建设蔬菜加工生产基地的条件,当场决定进行投资,现已首期征地145亩用于基地建设。
“如今电气化村的“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电网结构,不但加大了线径,把进户线换成了集束线,还给家家都安装了漏电保护器。线路上安装的真空开关,在出现用电故障后,跳闸几秒就能自动重合,供电有保障了,村民创业的步伐加大了。”村长郝得有高兴地说。
我们问他能举个例子吗。
“那好说。”他径直带我们到村委会后面,一个叫张玉才的肉食品加工户家庭工厂去看。张玉才出去送货去了,他的妻子孙胜珍正带着几名工人加工猪头肉。
“要说村里建成的电气化,我家受益最大!”孙胜珍告诉我们,她的家庭肉食品加工厂除了用煤气喷烧猪头外,其它的哪一道工序都离不开电。但没建成电气化前,她每天至多只能加工七、八头猪下水,在用电高峰经常因过负荷跳闸而耽搁加工,有时开了空调,冰柜就停了。今年9月份村里的电气化建成后,她和丈夫就把老厂搬到现在新建的加工厂,规模扩大了一倍不说,还多雇了2名工人,现在一天至少要加工二十多头猪下水,连附近乡镇客户都来订购。现在肉食品加工厂每月平均电费八九百元,而收入每月也达到了2万多元。最后她向我们伸出一根手指头:“我的加工厂离不开电,小康生活更离不开电!”
村民刘玉华,丈夫在外做生意,经济虽很富裕,家里却很少买电器,有人议论她是节省过日子。但今年立秋后刘玉华却出人意料地买了一台柜式空调,有的村民不理解,问她何不等到明天再买。她说村子建成了电气化村,不再为电压稳定发愁了,现在买空调既可以度过“秋老虎”,到了冬天还可以用来取暖。但过去电压不稳,一到用电高峰家里的电器成了摆设,哪有心思买那些大功率的电器。现在,她家里的电气设备已一应俱全。
在义青村,笔者通过实地采访,真切地感受到该公司创先争优工作给农民生活带来的由衷喜悦,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崭新变化。
凝聚产生力量,争先创造辉煌。该公司正是在创先争优的矢志追求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如今,该公司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经过“创先争优”这个载体的熔铸与锻造,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已成为企业阔步前行的源泉和动力,为磐石电网的跨越发展谱写出崭新的篇章。(金吉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