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电力局:果树变电站建设侧记
2010-09-13 09:35:4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真金,总在泥土中闪耀!2010年将是高台县电力局增供扩销成效比较明显的一年。8月30日,随着果树35千伏变电站和配套4条10千伏线路工程的相继建成投产,高台电网电网供电能力增长了七分之一,预计总增供电量达四千万千瓦时,业扩报装、供电负荷增长率、工程建设合格率均创历史新高。
从7月21日起,负责变电工程建设实施的局送变电工区正式进驻施工。员工们冒着40度的罕见高温,奋战在电力工程工地上。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他们每天五点半出发,顶着星星回家,高强度体力劳动达十六七个小时,吃着自备的饭菜,喝着深井水,以精钢不怕火炼的精神,充分利用着每一秒的宝贵时间为客户节约资金。三个人吊运一台主变两台开关,一个多小时组立五节避雷针,一天半完成二次屏接线,半天骑跨完成十千伏引下线等一个个“奇迹”在他们艰苦卓绝的施工中产生。以前不会登杆的,成了登杆高手,以前不会用的机械,成了熟路轻车,刚调入的新员工迅速担当起了配电安装员和材料员,电气安装工、钳工、焊工、油漆工、土建工、装卸工,只要工程需要,他们就是“万能工种”,铁件加工、材料装组,改绘图纸、整治资料,放线钻沟、挖坑垫土,只要工程需要,他们毫无怨言。每当看见他们刚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工地上回家,又被紧急召集,赶赴因线路改造负担过重而超温的抢修现场,每当看见他们因为精益求精将即将完工的工序返工,每当看见他们提起自己多少天没有见到自己的宝宝,每当他们看见他们精疲力竭却强打精神开着玩笑鼓励身边的同事,和他们一起同甘共苦的安全员都心底流泪,将他们平凡而又光辉的点滴记录下来:
一、 两颗钢牙
宝华是高压班长,也是工区最资深的“大拿”。工地上最繁忙的人,也是身份变换最多的人:基建坑位出现偏差时,他是土建工,构架安装时,他是焊工,刀闸、开关调试时,他是修理工,二次接线时,他是接线工。十年来,他任劳任怨地在变电工区扎下了根,默默地从年轻人都不愿从事的开关、刀闸检修工种开始,慢慢地熟悉了高压试验、继电保护等相关专业知识,成为了一个技术全面的人。他心灵手巧、吃苦耐劳,每当同事们发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都爱同他商量。由于会的多,自然干的也就多,他却从无怨言,把孩子抛给爱人,一心一意的扑在了工作上。
工程调试阶段的一天,当宝华从笨重的35KV开关上下来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主任安排饥肠辘辘的他和小许、小窦、发哥吃过饭后马上赶赴九十公里外的盐池变电站拆除主变有载调压装置。由于夜已深沉,宝华就主动坐在前排,强打精神和司机师傅一路聊天,时不时提醒他开稳一点。到了变电站,发现事先安排人员掀开的盖板与实际走线不一致,他就一面设置好临时安全和照明措施,一面和同事们重新筹划了新的工作路径。凌晨五点,他们顺利地赶回县城,稍事休息,七点不到就与其他同事会合,赶往果树变电站,安装好了调压装置,将两台主变档位调节到了可以并列运行的位置,静候调度下令对主变充电。简单收拾了一下工具,十点半,他又迎着朝阳踏上了赴市局技术比武的征程。
人都说:宝华已经不是有两把刷子那么简单了,而是有两颗精钢一样的牙齿,不管什么样的困难,到他这里都会被他的钢牙咬的粉碎!每当他憨厚的一笑,露出两颗洁白的牙齿,我们都会由衷的发出赞叹:谁说模特最美?在我们看来,黝黑皮肤的劳动者最美!谁说笑不露齿最销魂?在我们看来,宝华的两颗钢牙最动人!
二、 一瓶绿茶
四十度的高温天气下,太阳像烤炉般的烘烤着大地,中午短暂的工地休息中意外的迎来了局领导的视察,领导们心疼这些烈日下施工的汉子们,随车带来了一箱绿茶。濮师傅和我分发着绿茶,发到最后多出了一瓶,濮师傅犹豫了一下,和我商量说:“要么,给那个打工的娃子喝去?”,我愣住了,那个随着父亲来做土建民工的大学生从来没有和濮师傅说过话,但我却分明看见了濮师傅沉稳的眼角透出的无限慈爱。
我明白:濮师傅也有一个上大学的孩子,假期里早已回到了家。可是这段日子我们早上五点起床赶赴工地,晚上十点半才能赶回家。孩子马上就要开学了,可濮师傅却连孩子的面也没有见上几面。舐犊情深,人同此心,我想起自己前些天望见工地外一个老人带着可爱的孙女在拣瓶子,心里想着我的宝贝女儿,不知不觉就走出了工地去瞧了一瞧。濮师傅也一定是被触动了心里的柔软,才会情不自禁的吧?当一个人把心底对亲人的挚爱,都转化为对工作的敬业的时候,谁能说这个人不是一个铮铮的铁汉、一个柔情似水的人?
三、 侯“麻哒”
小侯是工地上唯一的女性,干练而细腻。肩挑着高压试验和资料整理的重任,还负责变电站值班人员的日常传达事务,繁忙而又琐屑,可她总是默默有序游刃有余的处理着一些在我看来脑袋都大的琐事。
麻哒在我们土语中是“厉害、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意思。工程验收的前一天,我才真正理解了“侯麻哒”的“麻哒”。那天从工地回来已经十点多了,王局长和万主任安排我组织大家加班整改缺陷和整理资料,要求第二天验收前必须保证所有工程资料齐全、主要缺陷全部消除。我当时就有点蒙,因为之前主任已经带着其他的技术骨干从工地直接赶赴市局参加技术比武去了,留下的就只有小侯、小窦和金所几个人了。这么多资料,光是试验数据的整理平时就得一星期的工作量。我匆匆给金所打了电话,把整改的事宜托付给了他,回来和小侯、小窦一起加班。
夜越来越深,我的眼皮越来越沉,手里的横道图也不听使唤的跳起了舞。突然,脑袋往下一出溜,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睡着了。小窦劝我回去休息,我惭愧地说:“你们已经连续两天通宵加班了,何况小侯一个女人家,这么晚了这么回去?我还是挣扎一下,等班加完把她送回家别让她家李老师打我。”小侯笑笑说:“我家老公才不会这么小心眼,我今天就没有打算回去。”
第二天早上,当我看着五大摞砖头一样厚的资料整整齐齐摆在检查人员面前,小侯和小窦仍精神奕奕的忙里忙外的时候,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个“侯麻哒”,真是不一般的麻哒!
四、 小钢炮
小钢炮儿是迫击炮的一种别称,用来称呼一个人,总是有他贴切之处的!小钢炮,真名许志远,一个以挚爱的电力事业为毕生追求的老电力的接班人。或许是继承了父辈刚毅、耿直的特性,而又为了凸显自己的进取和特别,年纪不大的他,显得超出同龄人的深沉和酷炫!最新潮的手机和电脑,最时尚的名词和日用品,让他成为引领工区潮流的先锋一族。
时尚的八零后,时尚的外表下却是无比的率真和质朴。小钢炮从事过的工种也较多,计量校表、高压试验、开关调试都比较在行。因为在市局学习,他回来时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回来当天,他就换上工作服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三伏天的烈日下,油漆都挥发的格外快,他和小窦一起不停的爬上爬下刷着油漆。因为工期紧,许多材料都是现场加工出来的,没有办法镀锌,只好由他们来完成除锈和防蚀的工序。已经安装好的构架特别的难刷,往往是趴在架子上只能刷到一面,再搭梯子刷第二遍。两个人从汗顺着安全帽直淋刷到最后汗都不怎么出了,小钢炮提出要下来喝口水,我“好心”地说:“我给你们吊上去喝吧?”,小钢炮急了,大声嚷道:“哪有你这样的人?明知道我们下来是要借机喘口气,你还要吊上来喝!”望着这无比率真的人,我哑然失笑,大家也放声大笑起来。
第二天,一个个闪亮的构架、一条条鲜艳的斑马地线就展现在大家面前,为变电站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五、 猴哥
猴哥其实姓白,一个诙谐洒脱的乐天派,社会阅历丰富,如同老君炉里炼出的猴王般精力旺盛,兴趣也异常地广泛,据说男人喜欢的爱好都尝试过,现今仍兼任着县信鸽协会的会长等职,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爬到楼顶望着他的“信鸽家长”翱翔蓝天而自得其乐。工程开始后,猴哥把快要分娩的宝贝牧羊犬托付给朋友,每天都在嘴里念叨:“不知道生了没有?”比有些产房外的准爸爸都焦急。
念归念,可一干起活来,猴哥就把什么都给忘了,猴哥干活不惜力,只要身上有一分力就必然出尽,猴哥干活不挑拣,只要是个活就必然认真细致的干完美,猴哥干活,就像国手下棋,专心之至、心无杂念,什么苦啊,累啊,麻烦啊,包括利害得失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一心就是个干!这样的人,叫人怎能不佩服?一天,局里通知猴哥第二天去海南学习,大家知道工期紧,猴哥一定放心不下,但是实在不忍心让他毫无准备的就出远门。回去的车上,糖糖就开玩笑说:“老白,明天的补助就不要赚了吧?你再来,我们可要骂了!你还见没见过钱啊?”第二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早早来到门口,想把猴哥“遗忘”在局里,结果一拉车门,猴哥早笑眯眯的坐在里面,大家都乐了。就这样,猴哥楞是将剩下的几组刀闸引线都引完,才直接从工地赶火车去了,望着他匆匆的背影,糖糖感叹说:“这猴哥,真是非等到高空作业的活大体完了才安心走啊!”
六、 糖糖
糖糖是线路班长唐锐的爱称,一个精干历练的四川开拓者后裔。他是工地上操心最多的人,每天的材料领取,中午饭吃什么,整个工区考勤的记录,各类缺陷的统计,都在他的心里,每当他井井有条的说出哪里的杆塔有洪水冲刷迹象、哪里的库房有几芯的电缆,我都奇怪:这么小的脑袋里,怎么能存住那么多的东西?
我最爱问糖糖的,是:明天吃什么?看起来好像有点本末倒置,其实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毕竟,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下,后勤补给已经显得比平常重要很多,不信,你天天啃着大饼干一周试试?果然,见糖糖笑眯眯的呵斥道:“就知道吃!”,然后神秘的说道:“茄子包子、鸡蛋汤,怎么样?”我很吃惊,因为我知道:为了物美价廉的给我们做午饭,糖糖让开餐馆的妻弟半停业的支持我们,今天排骨明天炸酱面的,煞费苦心。可是他妻弟的餐馆没有蒸笼,所以一般不做面食。我好奇的问:“不是没有蒸笼吗?而且,二十个人的包子,要包多久啊?他不营业了?”糖糖装作很凶的样子说:“他自己想办法!”
第二天中午,当我们吃着热腾腾的包子鸡蛋汤时,我才知道:这是糖糖回家后连夜借好蒸笼,又动员爱人、亲戚一帮人帮忙的力量结晶。在我们劳累一天后进入梦乡的时候,他还在为这样的“小事”操劳着,这样的包子,吃着,能不浑身都是劲儿么?
七、 老窦
老窦,其实一点儿也不老,高挑白净、文质彬彬,他是工区最年轻的血液,是我们八九点钟的太阳。去年刚从基层变电站调入工区,平时,总是很腼腆的样子,可是正应了《小鲤鱼跳龙门》那首主题歌唱的:“别看我小,别看我小,可是我的志气高!”他是一个与普遍张扬的时代青年迥然不同的“新逆流”。谦逊而低调,热情而坚毅,正一步一步在电力建设的大潮中锤炼自己的能力和品格。
老窦的吃苦耐劳是没得说的,登高刷油漆、钻沟穿电缆,凡是年轻人改奋勇争先的地方总有他的身影。老窦的责任心和心细如发则是同龄人中很少见的,二次接线的时候,老窦负责接储能电源线,每个开关管哪里、接哪里他都细心地作出了标记,正接着,主任派他紧急支援一下人手更缺的高压组,他详细的给我交代了已完成和还剩余的一对接线情况就转移了工作地点。也许是事较多,我听过就给忘了。
老窦在那边艰苦的调试了大半夜,晚上又加班去拆了调压线,第二天一早,他就走到接线屏前,检查了一遍接线后,又提醒了我一遍剩余的那对线。我大吃一惊之余,不禁感慨:真是看不出来啊,现在还有这么细致的年轻人!
有这样的后来者,谁敢说我们的电力事业不会越来越兴旺?
八、 金所和发哥
金所和发哥是一对“发小”儿,金所像《亮剑》里的李云龙,英雄里带点“匪气”,发哥就像后面出谋划策的赵刚,绵软里总显出点担当。金所爱在工地上负责地勤和土建,干得尽是钻洞、打孔的勾当,时不时还充当一把照明工程的设计师兼施工员。发哥则在一旁配合辅助,两人默契得水乳交融、亲密无间。
金所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最近又起不了床了,这叱咤风云一辈子的老革命,老来受此“洋罪”,自然脾气小不了,搞得金所愁眉不展、长吁短叹。工程紧,他只好把外地的大姐两口接回来照顾父亲,每天晚上别人下班,他才急匆匆地奔医院捎上吊瓶儿,再去看老人家一眼。
懂事的儿子是金所的希望和欣慰,他常常跟我们提起今年手紧时儿子主动提出不要到外地上学的事儿,让大家满是羡慕。提归提,金所也不能耽搁了孩子的前程,还是咬咬牙把孩子送到市里读书去了,加上爱人又换了新工作被派出培训,这一月来,一家三口四地奔波,紧张的打仗似地。
验收那天早晨,我们早早就到了变电站,金所发现外面线路施工人员遗留的三根长线仍飘在那里,可是因为工区能登高的人员都技术比武去了,我正愁没有人手处理,出门一看,嘿,这对“发小”,早打好安全带爬上了构架,发哥正认真的紧线夹呢!
九 、 儿子的电话
小军是继保班长、工区二次系统的专家,生性俏皮乐观,爱开些余韵悠长的小玩笑。年过四十,爱人失业终日为生活奔波、孩子上学无人照顾,家庭负担不可谓不重,但这都不能撼动他快乐外表下那颗坚毅的心。
但,今天,例外了。晚上十点多,调试仍在进行中,我依稀听到他躲在一边在给家里打电话:“你妈妈这段时间不在家,你自己照顾好自己,早点睡,怕黑的话把客厅的灯都打开,爸爸可能还回不去……”。我从他身边走过,断断续续听到孩子委屈的回答:“我早习惯了,反正你们经常这样……!”我看到小军一下愣住了,半晌,默默无语地和大家完成了剩余的工作,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在回家的车上,他明显的沉默寡言,同事们喊他一起吃过饭再回家,他认真的说:“不吃了,娃子还一个人在家里”,大家聊起孩子,他幽幽地说:“上次娃子发高烧,老师发现了,打电话让我去接,可是到了校门口,我才发现,我居然不认识他的教室,也没有见过他的老师,只好惭愧地打了个电话,请老师把他送到校门口来!”听到这话,大家也都无语……
通过艰苦奋战,8月30日果树变电站正式投运,这是南华变电站投运12年后高台电力局首次全程自主完成35KV变电站建设工程,也是对我局年轻的变电建设队伍的一次磨砺淬火,当捷报传来,一场久盼的倾盆大雨也如期而至,仿佛为这些辛劳的人们接风洗尘。
从7月21日起,负责变电工程建设实施的局送变电工区正式进驻施工。员工们冒着40度的罕见高温,奋战在电力工程工地上。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他们每天五点半出发,顶着星星回家,高强度体力劳动达十六七个小时,吃着自备的饭菜,喝着深井水,以精钢不怕火炼的精神,充分利用着每一秒的宝贵时间为客户节约资金。三个人吊运一台主变两台开关,一个多小时组立五节避雷针,一天半完成二次屏接线,半天骑跨完成十千伏引下线等一个个“奇迹”在他们艰苦卓绝的施工中产生。以前不会登杆的,成了登杆高手,以前不会用的机械,成了熟路轻车,刚调入的新员工迅速担当起了配电安装员和材料员,电气安装工、钳工、焊工、油漆工、土建工、装卸工,只要工程需要,他们就是“万能工种”,铁件加工、材料装组,改绘图纸、整治资料,放线钻沟、挖坑垫土,只要工程需要,他们毫无怨言。每当看见他们刚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工地上回家,又被紧急召集,赶赴因线路改造负担过重而超温的抢修现场,每当看见他们因为精益求精将即将完工的工序返工,每当看见他们提起自己多少天没有见到自己的宝宝,每当他们看见他们精疲力竭却强打精神开着玩笑鼓励身边的同事,和他们一起同甘共苦的安全员都心底流泪,将他们平凡而又光辉的点滴记录下来:
一、 两颗钢牙
宝华是高压班长,也是工区最资深的“大拿”。工地上最繁忙的人,也是身份变换最多的人:基建坑位出现偏差时,他是土建工,构架安装时,他是焊工,刀闸、开关调试时,他是修理工,二次接线时,他是接线工。十年来,他任劳任怨地在变电工区扎下了根,默默地从年轻人都不愿从事的开关、刀闸检修工种开始,慢慢地熟悉了高压试验、继电保护等相关专业知识,成为了一个技术全面的人。他心灵手巧、吃苦耐劳,每当同事们发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都爱同他商量。由于会的多,自然干的也就多,他却从无怨言,把孩子抛给爱人,一心一意的扑在了工作上。
工程调试阶段的一天,当宝华从笨重的35KV开关上下来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主任安排饥肠辘辘的他和小许、小窦、发哥吃过饭后马上赶赴九十公里外的盐池变电站拆除主变有载调压装置。由于夜已深沉,宝华就主动坐在前排,强打精神和司机师傅一路聊天,时不时提醒他开稳一点。到了变电站,发现事先安排人员掀开的盖板与实际走线不一致,他就一面设置好临时安全和照明措施,一面和同事们重新筹划了新的工作路径。凌晨五点,他们顺利地赶回县城,稍事休息,七点不到就与其他同事会合,赶往果树变电站,安装好了调压装置,将两台主变档位调节到了可以并列运行的位置,静候调度下令对主变充电。简单收拾了一下工具,十点半,他又迎着朝阳踏上了赴市局技术比武的征程。
人都说:宝华已经不是有两把刷子那么简单了,而是有两颗精钢一样的牙齿,不管什么样的困难,到他这里都会被他的钢牙咬的粉碎!每当他憨厚的一笑,露出两颗洁白的牙齿,我们都会由衷的发出赞叹:谁说模特最美?在我们看来,黝黑皮肤的劳动者最美!谁说笑不露齿最销魂?在我们看来,宝华的两颗钢牙最动人!
二、 一瓶绿茶
四十度的高温天气下,太阳像烤炉般的烘烤着大地,中午短暂的工地休息中意外的迎来了局领导的视察,领导们心疼这些烈日下施工的汉子们,随车带来了一箱绿茶。濮师傅和我分发着绿茶,发到最后多出了一瓶,濮师傅犹豫了一下,和我商量说:“要么,给那个打工的娃子喝去?”,我愣住了,那个随着父亲来做土建民工的大学生从来没有和濮师傅说过话,但我却分明看见了濮师傅沉稳的眼角透出的无限慈爱。
我明白:濮师傅也有一个上大学的孩子,假期里早已回到了家。可是这段日子我们早上五点起床赶赴工地,晚上十点半才能赶回家。孩子马上就要开学了,可濮师傅却连孩子的面也没有见上几面。舐犊情深,人同此心,我想起自己前些天望见工地外一个老人带着可爱的孙女在拣瓶子,心里想着我的宝贝女儿,不知不觉就走出了工地去瞧了一瞧。濮师傅也一定是被触动了心里的柔软,才会情不自禁的吧?当一个人把心底对亲人的挚爱,都转化为对工作的敬业的时候,谁能说这个人不是一个铮铮的铁汉、一个柔情似水的人?
三、 侯“麻哒”
小侯是工地上唯一的女性,干练而细腻。肩挑着高压试验和资料整理的重任,还负责变电站值班人员的日常传达事务,繁忙而又琐屑,可她总是默默有序游刃有余的处理着一些在我看来脑袋都大的琐事。
麻哒在我们土语中是“厉害、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意思。工程验收的前一天,我才真正理解了“侯麻哒”的“麻哒”。那天从工地回来已经十点多了,王局长和万主任安排我组织大家加班整改缺陷和整理资料,要求第二天验收前必须保证所有工程资料齐全、主要缺陷全部消除。我当时就有点蒙,因为之前主任已经带着其他的技术骨干从工地直接赶赴市局参加技术比武去了,留下的就只有小侯、小窦和金所几个人了。这么多资料,光是试验数据的整理平时就得一星期的工作量。我匆匆给金所打了电话,把整改的事宜托付给了他,回来和小侯、小窦一起加班。
夜越来越深,我的眼皮越来越沉,手里的横道图也不听使唤的跳起了舞。突然,脑袋往下一出溜,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睡着了。小窦劝我回去休息,我惭愧地说:“你们已经连续两天通宵加班了,何况小侯一个女人家,这么晚了这么回去?我还是挣扎一下,等班加完把她送回家别让她家李老师打我。”小侯笑笑说:“我家老公才不会这么小心眼,我今天就没有打算回去。”
第二天早上,当我看着五大摞砖头一样厚的资料整整齐齐摆在检查人员面前,小侯和小窦仍精神奕奕的忙里忙外的时候,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发出感叹:这个“侯麻哒”,真是不一般的麻哒!
四、 小钢炮
小钢炮儿是迫击炮的一种别称,用来称呼一个人,总是有他贴切之处的!小钢炮,真名许志远,一个以挚爱的电力事业为毕生追求的老电力的接班人。或许是继承了父辈刚毅、耿直的特性,而又为了凸显自己的进取和特别,年纪不大的他,显得超出同龄人的深沉和酷炫!最新潮的手机和电脑,最时尚的名词和日用品,让他成为引领工区潮流的先锋一族。
时尚的八零后,时尚的外表下却是无比的率真和质朴。小钢炮从事过的工种也较多,计量校表、高压试验、开关调试都比较在行。因为在市局学习,他回来时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回来当天,他就换上工作服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三伏天的烈日下,油漆都挥发的格外快,他和小窦一起不停的爬上爬下刷着油漆。因为工期紧,许多材料都是现场加工出来的,没有办法镀锌,只好由他们来完成除锈和防蚀的工序。已经安装好的构架特别的难刷,往往是趴在架子上只能刷到一面,再搭梯子刷第二遍。两个人从汗顺着安全帽直淋刷到最后汗都不怎么出了,小钢炮提出要下来喝口水,我“好心”地说:“我给你们吊上去喝吧?”,小钢炮急了,大声嚷道:“哪有你这样的人?明知道我们下来是要借机喘口气,你还要吊上来喝!”望着这无比率真的人,我哑然失笑,大家也放声大笑起来。
第二天,一个个闪亮的构架、一条条鲜艳的斑马地线就展现在大家面前,为变电站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五、 猴哥
猴哥其实姓白,一个诙谐洒脱的乐天派,社会阅历丰富,如同老君炉里炼出的猴王般精力旺盛,兴趣也异常地广泛,据说男人喜欢的爱好都尝试过,现今仍兼任着县信鸽协会的会长等职,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爬到楼顶望着他的“信鸽家长”翱翔蓝天而自得其乐。工程开始后,猴哥把快要分娩的宝贝牧羊犬托付给朋友,每天都在嘴里念叨:“不知道生了没有?”比有些产房外的准爸爸都焦急。
念归念,可一干起活来,猴哥就把什么都给忘了,猴哥干活不惜力,只要身上有一分力就必然出尽,猴哥干活不挑拣,只要是个活就必然认真细致的干完美,猴哥干活,就像国手下棋,专心之至、心无杂念,什么苦啊,累啊,麻烦啊,包括利害得失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一心就是个干!这样的人,叫人怎能不佩服?一天,局里通知猴哥第二天去海南学习,大家知道工期紧,猴哥一定放心不下,但是实在不忍心让他毫无准备的就出远门。回去的车上,糖糖就开玩笑说:“老白,明天的补助就不要赚了吧?你再来,我们可要骂了!你还见没见过钱啊?”第二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早早来到门口,想把猴哥“遗忘”在局里,结果一拉车门,猴哥早笑眯眯的坐在里面,大家都乐了。就这样,猴哥楞是将剩下的几组刀闸引线都引完,才直接从工地赶火车去了,望着他匆匆的背影,糖糖感叹说:“这猴哥,真是非等到高空作业的活大体完了才安心走啊!”
六、 糖糖
糖糖是线路班长唐锐的爱称,一个精干历练的四川开拓者后裔。他是工地上操心最多的人,每天的材料领取,中午饭吃什么,整个工区考勤的记录,各类缺陷的统计,都在他的心里,每当他井井有条的说出哪里的杆塔有洪水冲刷迹象、哪里的库房有几芯的电缆,我都奇怪:这么小的脑袋里,怎么能存住那么多的东西?
我最爱问糖糖的,是:明天吃什么?看起来好像有点本末倒置,其实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毕竟,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下,后勤补给已经显得比平常重要很多,不信,你天天啃着大饼干一周试试?果然,见糖糖笑眯眯的呵斥道:“就知道吃!”,然后神秘的说道:“茄子包子、鸡蛋汤,怎么样?”我很吃惊,因为我知道:为了物美价廉的给我们做午饭,糖糖让开餐馆的妻弟半停业的支持我们,今天排骨明天炸酱面的,煞费苦心。可是他妻弟的餐馆没有蒸笼,所以一般不做面食。我好奇的问:“不是没有蒸笼吗?而且,二十个人的包子,要包多久啊?他不营业了?”糖糖装作很凶的样子说:“他自己想办法!”
第二天中午,当我们吃着热腾腾的包子鸡蛋汤时,我才知道:这是糖糖回家后连夜借好蒸笼,又动员爱人、亲戚一帮人帮忙的力量结晶。在我们劳累一天后进入梦乡的时候,他还在为这样的“小事”操劳着,这样的包子,吃着,能不浑身都是劲儿么?
七、 老窦
老窦,其实一点儿也不老,高挑白净、文质彬彬,他是工区最年轻的血液,是我们八九点钟的太阳。去年刚从基层变电站调入工区,平时,总是很腼腆的样子,可是正应了《小鲤鱼跳龙门》那首主题歌唱的:“别看我小,别看我小,可是我的志气高!”他是一个与普遍张扬的时代青年迥然不同的“新逆流”。谦逊而低调,热情而坚毅,正一步一步在电力建设的大潮中锤炼自己的能力和品格。
老窦的吃苦耐劳是没得说的,登高刷油漆、钻沟穿电缆,凡是年轻人改奋勇争先的地方总有他的身影。老窦的责任心和心细如发则是同龄人中很少见的,二次接线的时候,老窦负责接储能电源线,每个开关管哪里、接哪里他都细心地作出了标记,正接着,主任派他紧急支援一下人手更缺的高压组,他详细的给我交代了已完成和还剩余的一对接线情况就转移了工作地点。也许是事较多,我听过就给忘了。
老窦在那边艰苦的调试了大半夜,晚上又加班去拆了调压线,第二天一早,他就走到接线屏前,检查了一遍接线后,又提醒了我一遍剩余的那对线。我大吃一惊之余,不禁感慨:真是看不出来啊,现在还有这么细致的年轻人!
有这样的后来者,谁敢说我们的电力事业不会越来越兴旺?
八、 金所和发哥
金所和发哥是一对“发小”儿,金所像《亮剑》里的李云龙,英雄里带点“匪气”,发哥就像后面出谋划策的赵刚,绵软里总显出点担当。金所爱在工地上负责地勤和土建,干得尽是钻洞、打孔的勾当,时不时还充当一把照明工程的设计师兼施工员。发哥则在一旁配合辅助,两人默契得水乳交融、亲密无间。
金所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最近又起不了床了,这叱咤风云一辈子的老革命,老来受此“洋罪”,自然脾气小不了,搞得金所愁眉不展、长吁短叹。工程紧,他只好把外地的大姐两口接回来照顾父亲,每天晚上别人下班,他才急匆匆地奔医院捎上吊瓶儿,再去看老人家一眼。
懂事的儿子是金所的希望和欣慰,他常常跟我们提起今年手紧时儿子主动提出不要到外地上学的事儿,让大家满是羡慕。提归提,金所也不能耽搁了孩子的前程,还是咬咬牙把孩子送到市里读书去了,加上爱人又换了新工作被派出培训,这一月来,一家三口四地奔波,紧张的打仗似地。
验收那天早晨,我们早早就到了变电站,金所发现外面线路施工人员遗留的三根长线仍飘在那里,可是因为工区能登高的人员都技术比武去了,我正愁没有人手处理,出门一看,嘿,这对“发小”,早打好安全带爬上了构架,发哥正认真的紧线夹呢!
九 、 儿子的电话
小军是继保班长、工区二次系统的专家,生性俏皮乐观,爱开些余韵悠长的小玩笑。年过四十,爱人失业终日为生活奔波、孩子上学无人照顾,家庭负担不可谓不重,但这都不能撼动他快乐外表下那颗坚毅的心。
但,今天,例外了。晚上十点多,调试仍在进行中,我依稀听到他躲在一边在给家里打电话:“你妈妈这段时间不在家,你自己照顾好自己,早点睡,怕黑的话把客厅的灯都打开,爸爸可能还回不去……”。我从他身边走过,断断续续听到孩子委屈的回答:“我早习惯了,反正你们经常这样……!”我看到小军一下愣住了,半晌,默默无语地和大家完成了剩余的工作,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在回家的车上,他明显的沉默寡言,同事们喊他一起吃过饭再回家,他认真的说:“不吃了,娃子还一个人在家里”,大家聊起孩子,他幽幽地说:“上次娃子发高烧,老师发现了,打电话让我去接,可是到了校门口,我才发现,我居然不认识他的教室,也没有见过他的老师,只好惭愧地打了个电话,请老师把他送到校门口来!”听到这话,大家也都无语……
通过艰苦奋战,8月30日果树变电站正式投运,这是南华变电站投运12年后高台电力局首次全程自主完成35KV变电站建设工程,也是对我局年轻的变电建设队伍的一次磨砺淬火,当捷报传来,一场久盼的倾盆大雨也如期而至,仿佛为这些辛劳的人们接风洗尘。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