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平昌供电公司修试中心党支部抗灾抢险纪实
2010-08-06 11:21:54 来源:邱礼承
A-
A+
电力18讯: “7.17”特大洪灾造成平昌公司电网损失巨大,平昌公司修试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17名党员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出色地完成了抗灾保电、救灾复电任务。灾情面前,哪里急难险重,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突击队”红旗的飘扬,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修试中心共产党员挥洒的汗水和忙碌的身影。
狂风暴雨难挡巡线路
17日凌晨5时,滂沱大雨一直不停,平昌公司调度中心报告:35千伏南笔线、风响线、风南线保护动作跳闸,母线接地。5:30修试中心全体人员在党支部书记、修试中心主任王金平的召集下集结待命。6时,公司防洪抗汛指挥部立即指令他们启动紧急巡线预案。王金平在短暂的10分钟便安排好各队的任务,并一再叮嘱大家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要注意周边环境的变化,防止山体滑坡。6点10分,由支部委员副主任李美、支部委员、副主任何彪、生技科长、入党积极分子唐渝平带领巡线队伍领命后,兵分三路,消逝在茫茫雨雾中。
7:00分李美巡线队报荔枝河受阻,在平昌县海事处执勤人员的协助下才得以顺利通过。10:30分,李美巡线队报35KV南笔线81、82号杆沈家院处大风刮断的碗口粗柏树和数百根竹子倒伏在高压导线上,李美组织大家就地展开排障,砍伐竹木300多根。
10:45分,何彪巡线队报35KV 风响线26、27号杆两处导线断落在荒山野岭,王金平接到报告后迅即带领早已待命的11名抢险队员和紧急救援器材赶往35千伏风响线事发地点。由于公路被洪水冲坏,队员们就推车前行,到了山上,坡陡路滑,队员们只能肩挑背抗抢险器材。导线断落在茂密的林间,架设线路必须先砍出200米的通道。暴雨一直在下,站在大雨中的王金平全然不顾,指挥抢险人员迅速投入抢险。当地村委会主任闻讯后带领5名村民也加入了砍伐障碍的行列。由于事发地点前不挨村后不着店,村主任让村民煮来一篮玉米棒子给大家充饥,6:30抢险顺利结束。
“我是党员我先上”
35KV城南变电站围墙地基下沉,撕裂宽度达20厘米,码砌的约5立方米条石悬于陡崖边,直接给小桥街居民的房屋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而悬崖前方是一大片2-3米高的毛竹阻挡。为及时消除引患,王金平下令:“马上清理通道,保证与上方电线的安全距离及方便排险。”当兵出身的曹华清主动请缨:“基石松动,外沿不能站着受力,为了增大受力面,只有匍匐操作,我在部队训练过,我是党员我先上。”看着瘦小的年轻小伙子,再看看悬崖下的居民,王金平安排好监护人后,同意了他的请求。曹华清拿上砍刀刚躺下,曹华清觉得不对劲,“肚皮上咋个这么痛”,原来是暴雨将石子、瓦块冲在毛竹根部堆积起来,割破了肚皮,但他没有退缩。中午毒辣的太阳直射大地,暴雨后蒸发的地气直冲肌肤,像针扎一样疼,他依然匍匐在泥沙汤里砍毛竹。下午3时,在其他同事协助下,终于清除了5000多根毛竹。这时,悬崖半坡还有几颗小树需要砍伐,曹华清一不做,二不休,拴上准备好的白棕绳又开始下滑。此时的曹华清,衣服被沙石划得千疮百孔,肚皮上伤痕累累,臂膀也被烈日晒脱了皮,双手被毛竹刺出了血,砍刀磨烂的虎口穴还在隐隐作痛。曹华清看着自己的破衣破裤 “这身打扮咋见人呢”?硬是“逼”着同事岳海斌在山下去买了一套短衣短裤穿上。
急难险重显身手
笔山,镇龙两个重灾片区,灾严重,地形复杂,供电所难以应对,修试中心主动请缨,将“共产党员突击队”一分为二,组建两支应急队伍紧急驰援镇龙、笔山供电所排险除障 。
黄波带领的第一梯队赶到喜神时,看见被冲毁的的线路,心里很是着急,马上组织人员在镇龙所的配合下开展了新架喜神至文家山的10千伏线路。冒酷暑鏖战3天,600多米新架线路全线贯通,文家山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笔山片马鞍乡白坪村冉家河10KV高压断线导致150多户人无电,其中有56户是宣汉县居民。第二梯队在李江平的带领下连夜赶往事发地点,24日早上6:00便展开抢险。
驰援通江见真情
8月30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平昌公司修试中心,又接到增援重灾区邻县通江陈河乡灾后重建的任务,队员们匆匆赶往陈河乡天岗坪村。
一路上,河道被冲垮、房屋被冲毁、电力线路被冲坏。持续的高温炙烤大地,所有的抢险队员都是大汗淋漓,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但他们全然不顾。按照分工抬运电杆、开挖杆坑。由于道路被冲毁,山路崎岖难行,使得抬运电杆的任务异常艰巨。他们时而淌水过河,时而穿行山间,汗水一路挥洒,号子声声嘹亮。31日18时,4根10米电杆,5根12米电杆,从天岗坪村小河的对面抬了过来。他们吃住在工地,中午也不休息,他们不在乎环境的恶劣,一心只想立好杆、架好线,让陈河乡的父老乡亲能早日通上电。
就是这支队伍,在大灾大难面前,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一个个艰巨的抢险救灾任务,用汗水和辛劳谱写出了一曲曲忠诚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赞歌。而今,这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共产党员突击队”,又扛起了平昌县灾后重建、电网升级改造的重任,再次踏上了新的征途。
邱礼承
狂风暴雨难挡巡线路
17日凌晨5时,滂沱大雨一直不停,平昌公司调度中心报告:35千伏南笔线、风响线、风南线保护动作跳闸,母线接地。5:30修试中心全体人员在党支部书记、修试中心主任王金平的召集下集结待命。6时,公司防洪抗汛指挥部立即指令他们启动紧急巡线预案。王金平在短暂的10分钟便安排好各队的任务,并一再叮嘱大家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要注意周边环境的变化,防止山体滑坡。6点10分,由支部委员副主任李美、支部委员、副主任何彪、生技科长、入党积极分子唐渝平带领巡线队伍领命后,兵分三路,消逝在茫茫雨雾中。
7:00分李美巡线队报荔枝河受阻,在平昌县海事处执勤人员的协助下才得以顺利通过。10:30分,李美巡线队报35KV南笔线81、82号杆沈家院处大风刮断的碗口粗柏树和数百根竹子倒伏在高压导线上,李美组织大家就地展开排障,砍伐竹木300多根。
10:45分,何彪巡线队报35KV 风响线26、27号杆两处导线断落在荒山野岭,王金平接到报告后迅即带领早已待命的11名抢险队员和紧急救援器材赶往35千伏风响线事发地点。由于公路被洪水冲坏,队员们就推车前行,到了山上,坡陡路滑,队员们只能肩挑背抗抢险器材。导线断落在茂密的林间,架设线路必须先砍出200米的通道。暴雨一直在下,站在大雨中的王金平全然不顾,指挥抢险人员迅速投入抢险。当地村委会主任闻讯后带领5名村民也加入了砍伐障碍的行列。由于事发地点前不挨村后不着店,村主任让村民煮来一篮玉米棒子给大家充饥,6:30抢险顺利结束。
“我是党员我先上”
35KV城南变电站围墙地基下沉,撕裂宽度达20厘米,码砌的约5立方米条石悬于陡崖边,直接给小桥街居民的房屋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而悬崖前方是一大片2-3米高的毛竹阻挡。为及时消除引患,王金平下令:“马上清理通道,保证与上方电线的安全距离及方便排险。”当兵出身的曹华清主动请缨:“基石松动,外沿不能站着受力,为了增大受力面,只有匍匐操作,我在部队训练过,我是党员我先上。”看着瘦小的年轻小伙子,再看看悬崖下的居民,王金平安排好监护人后,同意了他的请求。曹华清拿上砍刀刚躺下,曹华清觉得不对劲,“肚皮上咋个这么痛”,原来是暴雨将石子、瓦块冲在毛竹根部堆积起来,割破了肚皮,但他没有退缩。中午毒辣的太阳直射大地,暴雨后蒸发的地气直冲肌肤,像针扎一样疼,他依然匍匐在泥沙汤里砍毛竹。下午3时,在其他同事协助下,终于清除了5000多根毛竹。这时,悬崖半坡还有几颗小树需要砍伐,曹华清一不做,二不休,拴上准备好的白棕绳又开始下滑。此时的曹华清,衣服被沙石划得千疮百孔,肚皮上伤痕累累,臂膀也被烈日晒脱了皮,双手被毛竹刺出了血,砍刀磨烂的虎口穴还在隐隐作痛。曹华清看着自己的破衣破裤 “这身打扮咋见人呢”?硬是“逼”着同事岳海斌在山下去买了一套短衣短裤穿上。
急难险重显身手
笔山,镇龙两个重灾片区,灾严重,地形复杂,供电所难以应对,修试中心主动请缨,将“共产党员突击队”一分为二,组建两支应急队伍紧急驰援镇龙、笔山供电所排险除障 。
黄波带领的第一梯队赶到喜神时,看见被冲毁的的线路,心里很是着急,马上组织人员在镇龙所的配合下开展了新架喜神至文家山的10千伏线路。冒酷暑鏖战3天,600多米新架线路全线贯通,文家山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笔山片马鞍乡白坪村冉家河10KV高压断线导致150多户人无电,其中有56户是宣汉县居民。第二梯队在李江平的带领下连夜赶往事发地点,24日早上6:00便展开抢险。
驰援通江见真情
8月30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平昌公司修试中心,又接到增援重灾区邻县通江陈河乡灾后重建的任务,队员们匆匆赶往陈河乡天岗坪村。
一路上,河道被冲垮、房屋被冲毁、电力线路被冲坏。持续的高温炙烤大地,所有的抢险队员都是大汗淋漓,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但他们全然不顾。按照分工抬运电杆、开挖杆坑。由于道路被冲毁,山路崎岖难行,使得抬运电杆的任务异常艰巨。他们时而淌水过河,时而穿行山间,汗水一路挥洒,号子声声嘹亮。31日18时,4根10米电杆,5根12米电杆,从天岗坪村小河的对面抬了过来。他们吃住在工地,中午也不休息,他们不在乎环境的恶劣,一心只想立好杆、架好线,让陈河乡的父老乡亲能早日通上电。
就是这支队伍,在大灾大难面前,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一个个艰巨的抢险救灾任务,用汗水和辛劳谱写出了一曲曲忠诚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赞歌。而今,这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共产党员突击队”,又扛起了平昌县灾后重建、电网升级改造的重任,再次踏上了新的征途。
邱礼承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