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电力局创建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纪实
2010-08-09 11:20:56 来源:钱忠天 ,马维虎
A-
A+
电力18讯: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史称“河西走廊南大门”的民乐县,在坚强电网的有力支撑下,正以崭新的姿态崛起在陇原大地。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一代又一代的民电人承载着光荣,寄托着梦想,为电力事业的发展壮大谱写着壮美的篇章。从1992年走来的民乐电力,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36人、9座35千伏变电站、13个供电营业所,承担着民乐县10个乡镇24万人供电任务的县供电企业。
行得春风有夏雨,几多耕耘果实甜。民乐电力局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甘肃省劳动和谐企业”“甘肃省价格诚信单位”; “省电力公司双达标”企业、“省电力公司文明单位”、“省电力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 “省级青年文明号”; “甘肃省诚信纳税户”; “张掖市三优一满意”先进集体;连续六年获得“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百余项荣誉称号。这一份份光彩夺目的荣誉,见证了民电人励精图治,勇攀高峰的足迹。面对荣誉,民乐电力局没有固步自封,务实进取的领导班子把企业发展定位于更高的层面,适时提出了创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的战略目标。
强化安全管理,夯实一流基础
安全生产是电网企业的命脉。民乐县电力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大安全”、风险可以控制的安全生产理念,全面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三大”体系、“四个保证体系”的职责和作用,分级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落实三级安全生产目标控制,及时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每月定期开展安全例会。积极开展标准化作业,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在停电检修、工程施工作业现场中严格落实“三措”措施。年初制定两措计划,落实两措资金,两措计划完成率达100%。规范安全标志的普及应用,严格按照安全工器具管理办法强化安全工器具的各环节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事故调查体系并严格执行。加强农村安全用电教育,开展警民联防,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力度。落实消防措施,开展消防演练。加强车辆安全管理,经常性开展安全出行教育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民乐县电力局逐步探索出了一整套与现代经营模式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办法,使安全管理由传统管理型向科学管理型转化,由被动的事后管理变为超前控制。全局的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处于稳定的可控状态。截止2010年6月30日,实现安全长周期记录3733天。
众志成城,电网建设结硕果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百年历史长河,历经千回百转。民乐自1962年第一次有电的历史不经意间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
民乐作为农业大县,电力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希望。而落后的电网这一现实也像沉甸甸的石头一样压在民乐电力职工的心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乐县电力局以创新求发展,靠改革生巨变,谱写了一曲改革、创新、发展、壮大的辉煌篇章,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8年,民乐县电力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家“两改一同价” 这一“德政工程”的实施,民乐电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0年4月,全县范围内实现了同网同价,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58万余元。同年,首座110千伏变电站落户民乐,结束了民乐县没有110千伏变电站的历史。随后实施的户户通电、县城电网改造、西部完善工程、拉动内需工程,使民乐电网结构更加趋于完善。目前已形成110千伏输电网络为核心网架、35千伏电网为主网架的电网结构,共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9座。2010年,民乐县电力局借国家拉动内需的东风,掀起了新一轮电网改造热潮,届时,县域内110千伏变电站将达到2座,9座变电站实现双电源供电,县城10千伏线路形成手拉手环网供电,一个适应民乐经济发展并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坚强电网即将建成。
提高电网科技含量,推动科技进步
民乐县电力局始终立足于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企业实际,编制并滚动修订科技进步规划,大力推广和使用农网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通过实施变电站增容扩建、无油化和综自改造,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提升电网的科技含量。着力推进SG186工程企业应用系统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低压远程集中抄表系统、大用户负荷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已通过实用化验收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出巨大作用,初步实现了电网运行自动化,生产管理标准化,营销服务现代化,先进技术实用化,信息资源集成化,科技创新常态化。目前变电站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设备应用率达到100%;变电站全部实现无人值守。
科学制定降损节能规划,依靠技术和管理手段降损,综合线损率逐年下降;合理配置无功补偿,加强电压检测,实行经济调度,积极推广使用节能型配变,开展谐波分析和治理,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全面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2010年上半年,电压合格率达到98.08% 供电可靠性达到99.59%。
群策群力,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民乐县电力局在省电力公司、张掖供电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抓基础、上台阶,大力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优化管理流程,完善管理标准,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内部经营责任制,强化经营目标的分解落实。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成本支出,深化经济活动分析。加强营销管理,大力培育和开拓电力市场。实现了运营效益的稳步增长。完善绩效管理办法,创新绩效管理方法,健全绩效管理激励机制,基本形成了以关键绩效指标和关键绩效行为为核心的绩效管理方法体系。深化对标管理,完善对标工作机制,推动了管理方式的转变。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使“标准化”这颗种子在企业的最基础单元――班、站,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有效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千淘万沥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民乐县电力局2009年售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大关,2010年上半售电量增长率达到26.14%;电费回收实现了“双结零”。
以人为本,营造优秀企业文化
民乐县电力局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大力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提高职工道德素质和规范职工服务行为为突破口,以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为主线,以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为重点,以基层单位和群众性争创文明单位为龙头,以典型示范教育为载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动员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为促进全局中心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民乐电力局管理层深知,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生存,企业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一种动力。基于此种认识,民乐电力局按照“四统一”的要求,通过大力宣贯、传承国网公司企业文化,从理念的行之于上到与生产、经营、服务、后勤及员工工作、生活的水乳交融、与制度和管理的刚柔相济;从子文化的不断丰富到文化在班组的落地生根、百花齐放。这种文化的力量,驱使着民乐电力人在“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鼓舞下,在企业科学发展的征程中,描绘出一幅幅企业与员工、与客户、与政府、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和谐画卷。
拓 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品牌
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长期以来,民乐县电力局始终高度重视优质服务工作,遵照“四个服务”的服务宗旨和“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在抓好电力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的同时,加大行风建设力度,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工作,以提高职工服务意识为前提,以用户满意为宗旨,以落实承诺为手段,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不断加大行风建设力度,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切为了客户,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是民乐电力人的共识。近年来,民乐县电力局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在打造特色供电服务品牌上下功夫,通过设立服务咨询台,领导接待日制度,特殊客户服务,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开展“服务升级”等活动推动优质服务工作。大力弘扬企业服务理念,塑造服务新形象,增强社会亲和力,全面推行“零距离、全天候、一站式、亲情式”供电服务。积极服务于地方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园区建到哪里,电网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优质服务已经成为民乐县对外招商的金字招牌。
杜鹃夜半犹滴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就是民乐电力人这种我为人人的服务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交口称颂,从2005年到2008年,民乐县电力局已连续4年保持荣获该县行风评比第一名的好成绩。
以“三个建设”为抓手,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流队伍一直是民乐电力局始终不渝的追求。为此,民乐县电力局以“三个建设”为抓手,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其次,在健全两级党组织的基础上,实施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完善了党风廉政责任制及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党总支与基层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开展人力资源的调研、分析,制定并滚动修订人才培训中短期规划,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注重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 “三德”教育,注重培育“四有”新人。实行定员、定岗、定责,积极推广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健全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实行劳动合同制管理,积极解决农电混岗问题,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全局上下形成了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前,民乐县电力局正以实现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为新的起点,按照“三集五大”的新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新思路、新辉煌的理念,突出抓好“安全、电网、效益、服务、规范、科技、队伍、品牌”八大主题,在争创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机遇和挑战,民乐电力局志存高远,在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的征程中将继续振翅高飞。( 钱忠天 马维虎)
行得春风有夏雨,几多耕耘果实甜。民乐电力局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甘肃省劳动和谐企业”“甘肃省价格诚信单位”; “省电力公司双达标”企业、“省电力公司文明单位”、“省电力公司一流县级供电企业”; “省级青年文明号”; “甘肃省诚信纳税户”; “张掖市三优一满意”先进集体;连续六年获得“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百余项荣誉称号。这一份份光彩夺目的荣誉,见证了民电人励精图治,勇攀高峰的足迹。面对荣誉,民乐电力局没有固步自封,务实进取的领导班子把企业发展定位于更高的层面,适时提出了创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的战略目标。
强化安全管理,夯实一流基础
安全生产是电网企业的命脉。民乐县电力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大安全”、风险可以控制的安全生产理念,全面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三大”体系、“四个保证体系”的职责和作用,分级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落实三级安全生产目标控制,及时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每月定期开展安全例会。积极开展标准化作业,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在停电检修、工程施工作业现场中严格落实“三措”措施。年初制定两措计划,落实两措资金,两措计划完成率达100%。规范安全标志的普及应用,严格按照安全工器具管理办法强化安全工器具的各环节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事故调查体系并严格执行。加强农村安全用电教育,开展警民联防,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力度。落实消防措施,开展消防演练。加强车辆安全管理,经常性开展安全出行教育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民乐县电力局逐步探索出了一整套与现代经营模式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办法,使安全管理由传统管理型向科学管理型转化,由被动的事后管理变为超前控制。全局的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处于稳定的可控状态。截止2010年6月30日,实现安全长周期记录3733天。
众志成城,电网建设结硕果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百年历史长河,历经千回百转。民乐自1962年第一次有电的历史不经意间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
民乐作为农业大县,电力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希望。而落后的电网这一现实也像沉甸甸的石头一样压在民乐电力职工的心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乐县电力局以创新求发展,靠改革生巨变,谱写了一曲改革、创新、发展、壮大的辉煌篇章,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8年,民乐县电力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家“两改一同价” 这一“德政工程”的实施,民乐电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0年4月,全县范围内实现了同网同价,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58万余元。同年,首座110千伏变电站落户民乐,结束了民乐县没有110千伏变电站的历史。随后实施的户户通电、县城电网改造、西部完善工程、拉动内需工程,使民乐电网结构更加趋于完善。目前已形成110千伏输电网络为核心网架、35千伏电网为主网架的电网结构,共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9座。2010年,民乐县电力局借国家拉动内需的东风,掀起了新一轮电网改造热潮,届时,县域内110千伏变电站将达到2座,9座变电站实现双电源供电,县城10千伏线路形成手拉手环网供电,一个适应民乐经济发展并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坚强电网即将建成。
提高电网科技含量,推动科技进步
民乐县电力局始终立足于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企业实际,编制并滚动修订科技进步规划,大力推广和使用农网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通过实施变电站增容扩建、无油化和综自改造,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提升电网的科技含量。着力推进SG186工程企业应用系统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低压远程集中抄表系统、大用户负荷控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已通过实用化验收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出巨大作用,初步实现了电网运行自动化,生产管理标准化,营销服务现代化,先进技术实用化,信息资源集成化,科技创新常态化。目前变电站微机保护及综合自动化设备应用率达到100%;变电站全部实现无人值守。
科学制定降损节能规划,依靠技术和管理手段降损,综合线损率逐年下降;合理配置无功补偿,加强电压检测,实行经济调度,积极推广使用节能型配变,开展谐波分析和治理,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全面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2010年上半年,电压合格率达到98.08% 供电可靠性达到99.59%。
群策群力,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民乐县电力局在省电力公司、张掖供电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抓基础、上台阶,大力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优化管理流程,完善管理标准,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内部经营责任制,强化经营目标的分解落实。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成本支出,深化经济活动分析。加强营销管理,大力培育和开拓电力市场。实现了运营效益的稳步增长。完善绩效管理办法,创新绩效管理方法,健全绩效管理激励机制,基本形成了以关键绩效指标和关键绩效行为为核心的绩效管理方法体系。深化对标管理,完善对标工作机制,推动了管理方式的转变。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使“标准化”这颗种子在企业的最基础单元――班、站,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有效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千淘万沥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民乐县电力局2009年售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大关,2010年上半售电量增长率达到26.14%;电费回收实现了“双结零”。
以人为本,营造优秀企业文化
民乐县电力局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大力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提高职工道德素质和规范职工服务行为为突破口,以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为主线,以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为重点,以基层单位和群众性争创文明单位为龙头,以典型示范教育为载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动员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为促进全局中心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民乐电力局管理层深知,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生存,企业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一种动力。基于此种认识,民乐电力局按照“四统一”的要求,通过大力宣贯、传承国网公司企业文化,从理念的行之于上到与生产、经营、服务、后勤及员工工作、生活的水乳交融、与制度和管理的刚柔相济;从子文化的不断丰富到文化在班组的落地生根、百花齐放。这种文化的力量,驱使着民乐电力人在“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鼓舞下,在企业科学发展的征程中,描绘出一幅幅企业与员工、与客户、与政府、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和谐画卷。
拓 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品牌
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长期以来,民乐县电力局始终高度重视优质服务工作,遵照“四个服务”的服务宗旨和“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在抓好电力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的同时,加大行风建设力度,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工作,以提高职工服务意识为前提,以用户满意为宗旨,以落实承诺为手段,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不断加大行风建设力度,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切为了客户,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是民乐电力人的共识。近年来,民乐县电力局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在打造特色供电服务品牌上下功夫,通过设立服务咨询台,领导接待日制度,特殊客户服务,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开展“服务升级”等活动推动优质服务工作。大力弘扬企业服务理念,塑造服务新形象,增强社会亲和力,全面推行“零距离、全天候、一站式、亲情式”供电服务。积极服务于地方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园区建到哪里,电网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优质服务已经成为民乐县对外招商的金字招牌。
杜鹃夜半犹滴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就是民乐电力人这种我为人人的服务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交口称颂,从2005年到2008年,民乐县电力局已连续4年保持荣获该县行风评比第一名的好成绩。
以“三个建设”为抓手,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流队伍一直是民乐电力局始终不渝的追求。为此,民乐县电力局以“三个建设”为抓手,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其次,在健全两级党组织的基础上,实施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完善了党风廉政责任制及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党总支与基层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开展人力资源的调研、分析,制定并滚动修订人才培训中短期规划,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注重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 “三德”教育,注重培育“四有”新人。实行定员、定岗、定责,积极推广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健全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实行劳动合同制管理,积极解决农电混岗问题,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全局上下形成了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前,民乐县电力局正以实现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为新的起点,按照“三集五大”的新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新思路、新辉煌的理念,突出抓好“安全、电网、效益、服务、规范、科技、队伍、品牌”八大主题,在争创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机遇和挑战,民乐电力局志存高远,在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的征程中将继续振翅高飞。( 钱忠天 马维虎)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