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电力局红船品牌“红”上浙江卫视
2010-08-17 17:12:12 来源:朱鑫燕
A-
A+
电力18讯: 一次到嘉兴电力局的参观走访,让省纪委副书记王海超记住了“红船服务”这个品牌,他对嘉兴电力局推出的以基层、企业和百姓的需求为着力点,强化服务理念、落实服务措施、创新服务的红船服务企业品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近日,省纪委专门派摄制组人员来到嘉兴电力局,对该局红船服务品牌进行节目录制,这也是全省广泛开展“千局万站优化发展环境”活动的一个典型,当天摄制的节目也将在浙江教育频道的《反腐前线》进行播出。
镜头一:“光明驿站”---家门口的电力便利店
8月4日早上9点30分,秀洲区洪合镇良三村“光明驿站”的用电服务员许金福背着工具包来到了良三新村小区村民朱延朋的家,
“ 许师傅,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就停电了,我一个妇女也不懂电,您帮我检查下啊。”原来朱延朋家因为有家庭作坊,十几台织机开足马力,用电负荷过大,导致了家用保险丝烧断。在许师傅的修复下,很快,恢复了供电,随着织机声地响起,朱延朋也喜笑颜开:“许师傅,有你在啊,我们用电不用愁。”
光明驿站的设立,主要是帮助广大农村居民解决表后电力设施的维护和检修,给他们提供配套完善的电力服务。如今,嘉兴电力局先后在13个村设立了“光明驿站”,不仅给村民送去了安全和便利也有效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用电服务质量。
镜头二:“红船服务”---民企用电的守护者
8月4日下午2点半,在嘉兴秀洲区象贤新村6区,红船服务队队员正顶着高温新上一台315千伏安的变压器,打桩、立杆、拉线,不一会功夫,汗水就已经湿透了他们的外衣,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由于之前的一场雷阵雨,致使路面上都是积水,
队员们一脚深一脚浅地踩在泥水里,全然不顾泥水早已湿透了他们的鞋子和裤管。空气也因为下过雨而显得更加湿热,经过红船服务队队员们整整一个下午的辛苦工作,这个夏天,小区居民将远离断电烦恼。
嘉兴电力局“红船服务”队成立于2007年年底,担负党的诞生地供电任务的嘉兴电力局把“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作为首要目标,推出了电力红船服务品牌,全天24小时,一个电话,一张工单,红船服务抢修分队的队员们便立刻出动,3年来无数次的为民解忧、为企排难,赢得了市民百姓的称赞和政府部门的首肯,嘉兴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冯志礼称之为品牌服务的创新。
镜头三:电力“工作室”-----职工成才的摇篮
当天,在嘉兴电力局南湖分局的骆建林工作室,十余位学员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学习理论知识。“你们几位,去实训室操作下。”在骆老师的指令下,几个学员拿着工器具,开始了电表的装接模拟操作,只见一把把开刀、钳子等工器具在小伙手里灵活地运用着,一根根红的、黄的、绿的线被排布得整整齐齐,小伙子们一个个态度认真、动作麻利,工艺精湛。一会的功夫,一个个表就装接完成了。“这些都只是些基本的操作,我们会在这些技能基层上,逐步加强对他们的要求。”看着自己的徒弟一个个都完成得很出色,骆师傅自然也很是高兴。
骆建林工作室是嘉兴电力局推出的十个劳模先进工作室之一,这些工作室的成立都突破了传统的“师带徒”教学模式,充分整合内部师资力量开班授课,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对年轻学员进行上杆、设备安装、拉线制作等近20种技能培训。工作室的成立也将为嘉兴电网的长足发展孵化出一批批技能人才。(朱鑫燕)
镜头一:“光明驿站”---家门口的电力便利店
8月4日早上9点30分,秀洲区洪合镇良三村“光明驿站”的用电服务员许金福背着工具包来到了良三新村小区村民朱延朋的家,
“ 许师傅,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就停电了,我一个妇女也不懂电,您帮我检查下啊。”原来朱延朋家因为有家庭作坊,十几台织机开足马力,用电负荷过大,导致了家用保险丝烧断。在许师傅的修复下,很快,恢复了供电,随着织机声地响起,朱延朋也喜笑颜开:“许师傅,有你在啊,我们用电不用愁。”
光明驿站的设立,主要是帮助广大农村居民解决表后电力设施的维护和检修,给他们提供配套完善的电力服务。如今,嘉兴电力局先后在13个村设立了“光明驿站”,不仅给村民送去了安全和便利也有效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用电服务质量。
镜头二:“红船服务”---民企用电的守护者
8月4日下午2点半,在嘉兴秀洲区象贤新村6区,红船服务队队员正顶着高温新上一台315千伏安的变压器,打桩、立杆、拉线,不一会功夫,汗水就已经湿透了他们的外衣,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由于之前的一场雷阵雨,致使路面上都是积水,
队员们一脚深一脚浅地踩在泥水里,全然不顾泥水早已湿透了他们的鞋子和裤管。空气也因为下过雨而显得更加湿热,经过红船服务队队员们整整一个下午的辛苦工作,这个夏天,小区居民将远离断电烦恼。
嘉兴电力局“红船服务”队成立于2007年年底,担负党的诞生地供电任务的嘉兴电力局把“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作为首要目标,推出了电力红船服务品牌,全天24小时,一个电话,一张工单,红船服务抢修分队的队员们便立刻出动,3年来无数次的为民解忧、为企排难,赢得了市民百姓的称赞和政府部门的首肯,嘉兴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冯志礼称之为品牌服务的创新。
镜头三:电力“工作室”-----职工成才的摇篮
当天,在嘉兴电力局南湖分局的骆建林工作室,十余位学员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学习理论知识。“你们几位,去实训室操作下。”在骆老师的指令下,几个学员拿着工器具,开始了电表的装接模拟操作,只见一把把开刀、钳子等工器具在小伙手里灵活地运用着,一根根红的、黄的、绿的线被排布得整整齐齐,小伙子们一个个态度认真、动作麻利,工艺精湛。一会的功夫,一个个表就装接完成了。“这些都只是些基本的操作,我们会在这些技能基层上,逐步加强对他们的要求。”看着自己的徒弟一个个都完成得很出色,骆师傅自然也很是高兴。
骆建林工作室是嘉兴电力局推出的十个劳模先进工作室之一,这些工作室的成立都突破了传统的“师带徒”教学模式,充分整合内部师资力量开班授课,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对年轻学员进行上杆、设备安装、拉线制作等近20种技能培训。工作室的成立也将为嘉兴电网的长足发展孵化出一批批技能人才。(朱鑫燕)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