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农电有限公司抗洪抢险中的故事
2010-08-02 14:23:39 来源:崔周平
A-
A+
电力18讯: “7.28”水灾发生以来在灾区耳闻目睹的一切,让人倍感心酸,想起我们曾经的家园、跨越河谷山川的银线、高耸的杆塔,顷刻间风光不再,那难过的心始终在隐隐作痛。听着灾难来临之际的抗争、洪水中的顽强搏斗、擦干泪水后投入的抢修......更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在心中涌动,让我这个自诩也算是个坚强的汉子,一样难抑夺眶的泪水......
八小时的徒步夜行
水灾发生以后,由于交通与通讯中断,桦甸市农电有限公司13个基层供电所、16座变电站与公司本部失去了联系,下面不清楚上面的安排、上面不了解下面的情况。如何尽快联系上灾区,了解灾情,实施救援,是最为迫切的当务之急。该公司经理赵云柱在抗洪抢险紧急工作会议上强调:“不管想什么办法,一定要尽快掌握灾区同志们的情况,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人的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在灾情不明、水患仍在继续的情况下,公司果断决定派出由领导班子成员任组长、党员干部为骨干的四个联络小组,于7月28日傍晚,分四个方向连夜赶赴灾区。
由该公司纪委书记张洪阁带领的夹皮沟方向的联络组,行进到红石镇临江村时,发现道路被泥石流阻断无法行车,张洪阁就和王树斌、张海军三人沿着榆江公路步行走山路,他们钻进了茂密的丛林,沿着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泥泞的小路、湿漉漉的树叶、突然滚落的碎石……大家打着电筒,全然顾不得道路湿滑、雨水打湿了衣服,对灾区同事安危的惦记和牵挂激励着大家踯躅前行,经靖宇县那尔轰镇绕路白山镇、会全栈、头道沟、老金厂,进入夹皮沟,29日清晨5点多钟,经过8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夹皮沟方向联络组行程了近100多公里,终于艰难的抵达了夹皮沟供电所。
还好,都在!26个同志一个也没有少!见到了亲人,大家都特别激动,忍不住留下了泪水,互相急切的介绍着双方的情况,失去联系后一直处于焦虑状态的彼此总算是松了口气......
汪洋中的那条“船”
7月27日那天夜里,连日来的大雨一点没有歇停的意思,依旧是哗哗的下个不停。正在二道甸子变电站值班的李洪军、王德刚老哥俩望着河堤外黑呼呼的木其河水,不无担心的闲聊着“这雨就这么下,我看要出现险情”“嗯,够呛”
好像是有预感,老哥俩在值班室怎么也休息不安稳,总是惦记着公路外侧的木其河水。
雨一直下!
28日凌晨3点多钟的时候,10千伏出口的二华线和二塥线相继跳闸,两人到河堤上一看,呵!河水已经快到岸上了,而且看那势头越来越迅猛,情况不妙!两人赶紧回到变电站,一面向公司调度中心汇报,一面四处找东西往变电站大门口堆。
5时许,河水已经蔓延到堤岸上,变电站后院开始进水,变电站周边的大片庄稼地也开始进水,越来越多......
发洪水了!跑不跑?现在跑或许还来的及。两人一商量,觉得不能把变电站扔下不管,这么多贵重的设备、承担着全镇的供电任务呢,不能轻易离岗啊,再说河水一会或许能消点呢,侥幸、踌躇、犹豫之际,咆哮的木其河水已经像脱缰的野马,不断的冲向变电站、冲向四野,...... 这时候已经是清晨6点多钟了,室内进水、值班室、生活间、操作间都进水了,坚持不住了,此时跑也没有可能,一种求生的本能让这俩患难兄弟顾不得拿什么东西,架好绝缘梯爬上了变电站的屋顶。呵,好大的水啊!环顾四野,到处都是浑浊的河水,像一片汪洋。什么庄稼啊、变电站的主变啊、构架啊,统统都没了踪影,只有这变电站的房屋没有倒塌,就像汪洋中的一条船,而他们只能无奈、无助的望着肆虐的河水发威。
变电站完了,一切都没了。但,他俩活下来了!止不住的泪水从脸颊流落下来,是惋惜、是激动、还是生命抗争的胜利!
走不出去的值班室
洪水已经退去好几天了,可常山镇供电所的农电工周春华感觉就像一直在做梦一样,他很希望自己是做了一场噩梦,令人难过的是噩梦成真。
7月27日那天晚上,周春华值班。
这天夜里,雨一直没停,周春华的心也一直在悬着,听传言说大河水暴涨,可能要发洪水了,周春华很是担心:自家的食杂店离河堤不远,花6万多块钱新买的货车也没挪个地方,就那么随便的停在院子里,孩子他妈也不知道做没做啥准备......
周春华很想回家去看看,尽管所里离家也不是很远,骑摩托车也就是10多分钟的事,可是他不能,因为今晚他值班,他不能脱岗!
外面传来嘈杂的人声“大河水库溃坝啦!快跑啊!”周春华自我安慰“溃坝了?不至于吧,从来都没有过的事。还能有那么大的洪水?难道真就那么邪乎?”周清华拿起手机往家里打电话,电话不通,给别人打也打不通,他的心突突的跳,不停的来回踱步,走来走去,但就是没有离开供电所的大门。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电突然停了,周春华的心沉了下去,越沉越深......
经过了难捱而又“漫长”的一夜,天亮了,消息得到确认――大河水库溃坝,下游的几个村子被洪水“屠城”,周清华家所在的靠山村未能幸免。房子、店铺、还有新买的车、家里的一切都没了!本来在村里属于富裕户的周清华顷刻间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好在家人都还活着......
那是我们供电部门的车
洪灾发生后,灾情牵动了各级公司领导的心。7月30日下午,省公司汪忆新副总经理、市公司姜开山书记一行,在桦甸市农电公司经理赵云柱的陪同下前往重灾区常山镇查看灾情。
当时去往常山镇的道路还没有修好,自洪灾发生后,外界还没有一辆车能够进入常山。交通中断、通讯中断,但想真实确切的了解灾情必须进入常山。道路毁了、桥梁断了,汪总一行前进的过程就是开辟新路的过程,只不过这条路开的太艰难、太危险,穿越泥泞的玉米地、涉过长达数百米的沙砾河床、如履薄冰般的驶过随时都有可能塌陷的路基......
当车辆趟水过了一条河流准备往河岸上的水淹地开时,突然陷进了淤泥中无法前行。同行的几个人下车推车,也无济于事。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突然过来了一群老百姓帮忙,还拿来了绳子等工具,人多力量大,在大家齐心协力下终于上岸成功,化解了险情。当向帮忙的群众表示感谢时,这帮朴实的老百姓也是附近的灾民们说出了一句让我们特别感动的话“你们是农电局的吧?刚才那边有个过路的小姑娘说那是我们供电部门的车,那里有我们农电局的赵局长,求求你们帮忙把车推上岸吧,他们是来帮着研究抢修供电线路的,她说她是横道供电所的,一个劲的求我们.....”
而这个女孩的名字,我们至今还不知道!
近在咫尺恍如隔世的家
这次洪灾来的突然、来得猛烈,让大家措手不及。灾难使桦甸农电公司的干部员工就像上足了劲的发条,不知白天黑夜、不知疲倦、不知饥渴的忙碌着......
水灾刚开始的时候,该公司经理赵云柱正在长春学习,获悉洪灾发生后,心急如焚,当即就往回赶。吉林至桦甸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无法通行,就绕道磐石往回赶,回到单位后就立即召开抗洪抢险紧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抗洪抢险工作,每日里不是在本公司的抗洪抢险指挥部研究部署工作,就是深入灾区、抗洪抢险第一线,查看灾情、指挥抗洪抢险抢修保供电工作,早饭常常下午吃、午饭晚饭夜里吃,休息就在办公室或是车上,他的办公室夜晚几乎就是长明灯,从长春回来至今还没有回过一趟与单位仅一墙之隔的宿舍,连往舒兰的家中打电话报平安都顾不上......
党委书记王志与主管生产的副经理高新亮的家,也都是在与单位一墙之隔的家属小区内。水灾发生后,两人活动范围不是单位就是现场,至今也一次家都没有回。王志带领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徒步趟河第一时间到达重灾区常山镇,掌握了可靠的第一手灾情,为公司尽快展开抢险抢修工作赢得了先机。在抢修工作逐步展开的时候,又主动请缨上一线,哪里还顾得上回趟家看看?!副经理高新亮主管安全生产,灾情发生后,大量抢修方案的制定、设计、作业指挥,忙得他恨不得一个人变成两个人来用,根本就无暇回家.......
人常说,家是温馨的港湾。累了、倦了可以到港湾停泊休憩一下,但在桦甸市农电公司的领导班子身上,这不啻是一种奢望,因为他们实在是忙,太忙!太忙!
灾难,让我们悲伤,但有了这些榜样所展示出的精神力量,就会在废墟上创造新的辉煌!
感动,由心而生;泪水,是心的动容! (崔周平)
八小时的徒步夜行
水灾发生以后,由于交通与通讯中断,桦甸市农电有限公司13个基层供电所、16座变电站与公司本部失去了联系,下面不清楚上面的安排、上面不了解下面的情况。如何尽快联系上灾区,了解灾情,实施救援,是最为迫切的当务之急。该公司经理赵云柱在抗洪抢险紧急工作会议上强调:“不管想什么办法,一定要尽快掌握灾区同志们的情况,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人的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在灾情不明、水患仍在继续的情况下,公司果断决定派出由领导班子成员任组长、党员干部为骨干的四个联络小组,于7月28日傍晚,分四个方向连夜赶赴灾区。
由该公司纪委书记张洪阁带领的夹皮沟方向的联络组,行进到红石镇临江村时,发现道路被泥石流阻断无法行车,张洪阁就和王树斌、张海军三人沿着榆江公路步行走山路,他们钻进了茂密的丛林,沿着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泥泞的小路、湿漉漉的树叶、突然滚落的碎石……大家打着电筒,全然顾不得道路湿滑、雨水打湿了衣服,对灾区同事安危的惦记和牵挂激励着大家踯躅前行,经靖宇县那尔轰镇绕路白山镇、会全栈、头道沟、老金厂,进入夹皮沟,29日清晨5点多钟,经过8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夹皮沟方向联络组行程了近100多公里,终于艰难的抵达了夹皮沟供电所。
还好,都在!26个同志一个也没有少!见到了亲人,大家都特别激动,忍不住留下了泪水,互相急切的介绍着双方的情况,失去联系后一直处于焦虑状态的彼此总算是松了口气......
汪洋中的那条“船”
7月27日那天夜里,连日来的大雨一点没有歇停的意思,依旧是哗哗的下个不停。正在二道甸子变电站值班的李洪军、王德刚老哥俩望着河堤外黑呼呼的木其河水,不无担心的闲聊着“这雨就这么下,我看要出现险情”“嗯,够呛”
好像是有预感,老哥俩在值班室怎么也休息不安稳,总是惦记着公路外侧的木其河水。
雨一直下!
28日凌晨3点多钟的时候,10千伏出口的二华线和二塥线相继跳闸,两人到河堤上一看,呵!河水已经快到岸上了,而且看那势头越来越迅猛,情况不妙!两人赶紧回到变电站,一面向公司调度中心汇报,一面四处找东西往变电站大门口堆。
5时许,河水已经蔓延到堤岸上,变电站后院开始进水,变电站周边的大片庄稼地也开始进水,越来越多......
发洪水了!跑不跑?现在跑或许还来的及。两人一商量,觉得不能把变电站扔下不管,这么多贵重的设备、承担着全镇的供电任务呢,不能轻易离岗啊,再说河水一会或许能消点呢,侥幸、踌躇、犹豫之际,咆哮的木其河水已经像脱缰的野马,不断的冲向变电站、冲向四野,...... 这时候已经是清晨6点多钟了,室内进水、值班室、生活间、操作间都进水了,坚持不住了,此时跑也没有可能,一种求生的本能让这俩患难兄弟顾不得拿什么东西,架好绝缘梯爬上了变电站的屋顶。呵,好大的水啊!环顾四野,到处都是浑浊的河水,像一片汪洋。什么庄稼啊、变电站的主变啊、构架啊,统统都没了踪影,只有这变电站的房屋没有倒塌,就像汪洋中的一条船,而他们只能无奈、无助的望着肆虐的河水发威。
变电站完了,一切都没了。但,他俩活下来了!止不住的泪水从脸颊流落下来,是惋惜、是激动、还是生命抗争的胜利!
走不出去的值班室
洪水已经退去好几天了,可常山镇供电所的农电工周春华感觉就像一直在做梦一样,他很希望自己是做了一场噩梦,令人难过的是噩梦成真。
7月27日那天晚上,周春华值班。
这天夜里,雨一直没停,周春华的心也一直在悬着,听传言说大河水暴涨,可能要发洪水了,周春华很是担心:自家的食杂店离河堤不远,花6万多块钱新买的货车也没挪个地方,就那么随便的停在院子里,孩子他妈也不知道做没做啥准备......
周春华很想回家去看看,尽管所里离家也不是很远,骑摩托车也就是10多分钟的事,可是他不能,因为今晚他值班,他不能脱岗!
外面传来嘈杂的人声“大河水库溃坝啦!快跑啊!”周春华自我安慰“溃坝了?不至于吧,从来都没有过的事。还能有那么大的洪水?难道真就那么邪乎?”周清华拿起手机往家里打电话,电话不通,给别人打也打不通,他的心突突的跳,不停的来回踱步,走来走去,但就是没有离开供电所的大门。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电突然停了,周春华的心沉了下去,越沉越深......
经过了难捱而又“漫长”的一夜,天亮了,消息得到确认――大河水库溃坝,下游的几个村子被洪水“屠城”,周清华家所在的靠山村未能幸免。房子、店铺、还有新买的车、家里的一切都没了!本来在村里属于富裕户的周清华顷刻间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好在家人都还活着......
那是我们供电部门的车
洪灾发生后,灾情牵动了各级公司领导的心。7月30日下午,省公司汪忆新副总经理、市公司姜开山书记一行,在桦甸市农电公司经理赵云柱的陪同下前往重灾区常山镇查看灾情。
当时去往常山镇的道路还没有修好,自洪灾发生后,外界还没有一辆车能够进入常山。交通中断、通讯中断,但想真实确切的了解灾情必须进入常山。道路毁了、桥梁断了,汪总一行前进的过程就是开辟新路的过程,只不过这条路开的太艰难、太危险,穿越泥泞的玉米地、涉过长达数百米的沙砾河床、如履薄冰般的驶过随时都有可能塌陷的路基......
当车辆趟水过了一条河流准备往河岸上的水淹地开时,突然陷进了淤泥中无法前行。同行的几个人下车推车,也无济于事。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突然过来了一群老百姓帮忙,还拿来了绳子等工具,人多力量大,在大家齐心协力下终于上岸成功,化解了险情。当向帮忙的群众表示感谢时,这帮朴实的老百姓也是附近的灾民们说出了一句让我们特别感动的话“你们是农电局的吧?刚才那边有个过路的小姑娘说那是我们供电部门的车,那里有我们农电局的赵局长,求求你们帮忙把车推上岸吧,他们是来帮着研究抢修供电线路的,她说她是横道供电所的,一个劲的求我们.....”
而这个女孩的名字,我们至今还不知道!
近在咫尺恍如隔世的家
这次洪灾来的突然、来得猛烈,让大家措手不及。灾难使桦甸农电公司的干部员工就像上足了劲的发条,不知白天黑夜、不知疲倦、不知饥渴的忙碌着......
水灾刚开始的时候,该公司经理赵云柱正在长春学习,获悉洪灾发生后,心急如焚,当即就往回赶。吉林至桦甸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无法通行,就绕道磐石往回赶,回到单位后就立即召开抗洪抢险紧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抗洪抢险工作,每日里不是在本公司的抗洪抢险指挥部研究部署工作,就是深入灾区、抗洪抢险第一线,查看灾情、指挥抗洪抢险抢修保供电工作,早饭常常下午吃、午饭晚饭夜里吃,休息就在办公室或是车上,他的办公室夜晚几乎就是长明灯,从长春回来至今还没有回过一趟与单位仅一墙之隔的宿舍,连往舒兰的家中打电话报平安都顾不上......
党委书记王志与主管生产的副经理高新亮的家,也都是在与单位一墙之隔的家属小区内。水灾发生后,两人活动范围不是单位就是现场,至今也一次家都没有回。王志带领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徒步趟河第一时间到达重灾区常山镇,掌握了可靠的第一手灾情,为公司尽快展开抢险抢修工作赢得了先机。在抢修工作逐步展开的时候,又主动请缨上一线,哪里还顾得上回趟家看看?!副经理高新亮主管安全生产,灾情发生后,大量抢修方案的制定、设计、作业指挥,忙得他恨不得一个人变成两个人来用,根本就无暇回家.......
人常说,家是温馨的港湾。累了、倦了可以到港湾停泊休憩一下,但在桦甸市农电公司的领导班子身上,这不啻是一种奢望,因为他们实在是忙,太忙!太忙!
灾难,让我们悲伤,但有了这些榜样所展示出的精神力量,就会在废墟上创造新的辉煌!
感动,由心而生;泪水,是心的动容! (崔周平)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