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供电公司110千伏城关变电站创建五星红旗班组侧记
2010-08-03 12:55:32 来源:崔钟云 ,陆斌
A-
A+
电力18讯: 哪里有平凡,哪里就有奉献,哪里就有感动。
走进110千伏城关变电站,给人震撼的并不仅仅是内外整洁、干净、优美的极具人性化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这个班组成员身上和谐的竞争意识、温暖的工作气氛、真正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精神以及良好的气质修养。
重庆市武隆供电公司110千伏城关变电站,于1994年3月投入运行,拥有主变两台,容量均为31500千伏安,是武隆县城的枢纽变电站。在城关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团队先后获得重庆市电力公司一流班组、先进班组、反违章先进班组、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骨干带动 增知识强技能
在城关站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班组长,每天的缺陷必看,每天必梳理新的缺陷,每月必进行一次缺陷、障碍的分析解读,做到先学一步、长智一分。该站站长徐强这样解释道:“作为一名班长,只有自身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创造性地工作,才能激发大家的创造热情,带领班组成员创造更大的生产效益。”
城关站的员工也深深知道,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只有掌握了较高的业务知识,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开展的“标杆班组”专项活动中,在班组长的带动下,他们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努力在本班组完善各类基础资料、规章制度,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敬业精神的基础上,建设班组文化,创建学习型班组,用浓厚的学习氛围感染、感化、激励员工,让大家体验工作的快乐、学习的幸福、生命的意义,增强班组员工对企业和个人的未来也更有信心。在这样浓厚的班组学习氛围熏陶下,她们积极准备,努力学习。目前,有5个员工通过了技师资质认证,1人获高级工资质认证。
科学管理 强安全重精细
城关站的员工默默无闻的工作在供电第一线。他们每天守着配电盘、看着监视器,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无故障是他们的职责。他们深知电力是带动机械运转的“心脏”,如果自身出了问题,就会影响生产。所以,他们无怨无悔,兢兢业业,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为企业发展增砖添瓦,贡献着柔弱而不凡的力量。正是因为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保证了城关站的安全运行。
当然安全的生产运行离不开城关站的员工的科学管理。城关站在创建五星红旗变电站的进程中,以“基础管理细致化、安全生产规范化、运行管理流程化、设备管理精益化、班组建设人性化、站容站貌花园化、培训工作实效化”为核心,把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规范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促进现代化技术推广和应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等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构筑精细化管理平台,使设备健康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截止日前,该站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311天的长周期安全纪录。
班组和谐 聚合力增后劲
在城关站全体员工的心中,选择了电力事业,就选择了奉献,作为“光明使者”,他们明白自己工作的性质,他们抱定“辛苦我一人,光明照万家”的信念,把工作和学习当作一种乐趣,觉得只要是工作,都是自己应该干的,形成这种自觉的工作作风,源于城关站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方式。
城关站把“心情管理”、“温馨和谐”作为班组人本管理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亲情园地和员工小家,定期的开展班组长与班员,班员与班员间交流,让全站员工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这样的方式消除员工的不良情绪,增进彼此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营造了“敬业、进取、宽容”的人性化工作氛围,使员工以愉快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从事生产管理工作。
此外,该站建立了图书室、员工活动室,购置了各种文学、专业书籍,文化娱乐设施及音响设施等设备,丰富员工的日常文化娱乐生活,增强了班站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班组成员感受到了生活在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培育了全站员工“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爱心理念”,树立和坚定了“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平安理念”,建设了“奉献爱心、确保平安、营造和谐”的“平安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班组安全文化氛围。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城关站的团队精神已经形成,做到了十个“互相”,十个“不”,即:业务上互相学习不落后,工作上互相支持不拆台,作风上互相信任不猜疑,生活上互相关心不冷漠,安全上互相监督不隐瞒,产生矛盾互相谅解不指责,遇到问题互相理解不埋怨,受到挫折互相关爱不灰心,困难面前互相鼓励不退缩,成绩面前互相告诫不骄傲。有了这样的团队,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样的问题不能解决。(崔钟云 陆斌)
走进110千伏城关变电站,给人震撼的并不仅仅是内外整洁、干净、优美的极具人性化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这个班组成员身上和谐的竞争意识、温暖的工作气氛、真正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精神以及良好的气质修养。
重庆市武隆供电公司110千伏城关变电站,于1994年3月投入运行,拥有主变两台,容量均为31500千伏安,是武隆县城的枢纽变电站。在城关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团队先后获得重庆市电力公司一流班组、先进班组、反违章先进班组、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骨干带动 增知识强技能
在城关站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班组长,每天的缺陷必看,每天必梳理新的缺陷,每月必进行一次缺陷、障碍的分析解读,做到先学一步、长智一分。该站站长徐强这样解释道:“作为一名班长,只有自身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创造性地工作,才能激发大家的创造热情,带领班组成员创造更大的生产效益。”
城关站的员工也深深知道,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只有掌握了较高的业务知识,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开展的“标杆班组”专项活动中,在班组长的带动下,他们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努力在本班组完善各类基础资料、规章制度,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敬业精神的基础上,建设班组文化,创建学习型班组,用浓厚的学习氛围感染、感化、激励员工,让大家体验工作的快乐、学习的幸福、生命的意义,增强班组员工对企业和个人的未来也更有信心。在这样浓厚的班组学习氛围熏陶下,她们积极准备,努力学习。目前,有5个员工通过了技师资质认证,1人获高级工资质认证。
科学管理 强安全重精细
城关站的员工默默无闻的工作在供电第一线。他们每天守着配电盘、看着监视器,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无故障是他们的职责。他们深知电力是带动机械运转的“心脏”,如果自身出了问题,就会影响生产。所以,他们无怨无悔,兢兢业业,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为企业发展增砖添瓦,贡献着柔弱而不凡的力量。正是因为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保证了城关站的安全运行。
当然安全的生产运行离不开城关站的员工的科学管理。城关站在创建五星红旗变电站的进程中,以“基础管理细致化、安全生产规范化、运行管理流程化、设备管理精益化、班组建设人性化、站容站貌花园化、培训工作实效化”为核心,把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规范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促进现代化技术推广和应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等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构筑精细化管理平台,使设备健康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截止日前,该站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311天的长周期安全纪录。
班组和谐 聚合力增后劲
在城关站全体员工的心中,选择了电力事业,就选择了奉献,作为“光明使者”,他们明白自己工作的性质,他们抱定“辛苦我一人,光明照万家”的信念,把工作和学习当作一种乐趣,觉得只要是工作,都是自己应该干的,形成这种自觉的工作作风,源于城关站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方式。
城关站把“心情管理”、“温馨和谐”作为班组人本管理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亲情园地和员工小家,定期的开展班组长与班员,班员与班员间交流,让全站员工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这样的方式消除员工的不良情绪,增进彼此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营造了“敬业、进取、宽容”的人性化工作氛围,使员工以愉快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从事生产管理工作。
此外,该站建立了图书室、员工活动室,购置了各种文学、专业书籍,文化娱乐设施及音响设施等设备,丰富员工的日常文化娱乐生活,增强了班站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班组成员感受到了生活在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培育了全站员工“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爱心理念”,树立和坚定了“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平安理念”,建设了“奉献爱心、确保平安、营造和谐”的“平安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班组安全文化氛围。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城关站的团队精神已经形成,做到了十个“互相”,十个“不”,即:业务上互相学习不落后,工作上互相支持不拆台,作风上互相信任不猜疑,生活上互相关心不冷漠,安全上互相监督不隐瞒,产生矛盾互相谅解不指责,遇到问题互相理解不埋怨,受到挫折互相关爱不灰心,困难面前互相鼓励不退缩,成绩面前互相告诫不骄傲。有了这样的团队,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样的问题不能解决。(崔钟云 陆斌)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