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利辛供电公司抢修风灾受损电网纪实
2010-07-15 09:44:01 来源:郑俊生
A-
A+
电力18讯: 2010年6月18日下午5时许,安徽省利辛县境内遭受强对流天气,并伴有雷雨、大风、冰雹,普遍风力在8级以上,局部地区出现11级大风,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当时风速达25.1米/秒。
第一部分:利辛供电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做法
电网受创
此次风灾持续约1个小时,造成2条35千伏线路跳闸停电,2座35千伏变电站(城郊变、旧城变)全所停电,5座35千伏变电站(望疃变、马店变、胡集变、潘楼变、阚疃)的全部10千伏出线跳闸停电,县城2条10千伏线路跳闸停电;造成全县11个供电所电力设施不同程度损坏,其中潘楼、望疃、城郊、江集、胡集、马店、阚疃、旧城8个供电所所辖区域的电网遭受严重打击。全县共有55条10千伏线路、11个乡镇停电,影响到12万户的正常用电。
据统计,此次风灾造成部分35千伏线路电杆倾斜,10千伏线路倒杆共224基,损毁线路共33322米;低压线路倒杆共465基,损毁线路共80248米;损毁配变共20台;下户线损毁共69444米,用户电表共损毁2800块。初步测算仅材料损失达270多万元。
抢修目标
市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利辛公司6.18风灾抢修恢复供电工作,亲临受灾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市公司总经理靳仲平下达了:“科学安排抢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抢修进度”总要求,市公司副总经理、纪委书记康跃武对做好抢修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全力以赴,尽快恢复送电;统筹安排,科学高效抢修;认真分析,确保工程质量;切实落实各级人员的责任。”
有序高效
利辛供电公司领导反映迅速,在18日下午接到多条线路因暴风雨跳闸停电情况报告后,立即召开全体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参加的紧急会议,成立抗灾应急抢险指挥部,公司副总经理田涛任总指挥,统一指挥全公司抢修工作,安保部主任刘允民任办公室主任,认真分析灾情,研究制定抗灾紧急预案并立即部署实施。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深入到抢修现场,指导预案措施落实,及时调动组织全公司施工力量投入抢修现场。
6月19日上午8时,公司应急抢险指挥部召开了灾情排查抢修工作会。
6月20日21时,公司应急抢险指挥部召开了抗风灾抢险推进会,通报电网恢复情况、抢修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公司领导对抢修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科学抢修
按照市公司领导的要求和部署,利辛公司抢修保供电工作做到了科学、有序、安全、高效。
当天晚上,狂风暴雨导致大量树木折断,城市客服中心抢修班人员对受损的电力线路展开仔细排查,清理城市06线路蒋疃路支线断树枝,抢修刘安桥线断落、良夫面粉厂高压下火烧断等多处受灾现场,抢修班共组织抢修12次,直到所有主干线路恢复供电。
受灾的乡镇供电所组织人员,对受损线路设备进行了认真排查,一边统计上报灾情,一边力所能及恢复受灾较轻的电力线路设备。
几天来,公司每天投入抢修人员约600人次以上,出动抢修车辆60余台次。
公司抗灾指挥部根据各乡镇受灾程度,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合理分配抢修力量,成立了37个抢修班,从利辛、阜阳、亳州及周边县市租借吊车24台,履带挖掘机一台,并积极发动灾区群众160多人帮助运送电杆、清理倒砸在电力设施上的树障,抢险人员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下,科学、安全、有序实施抢险救灾,抗灾抢险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电网恢复
至6月18日晚23时,35千伏线路抢修完毕,35千伏变电站全部恢复送电,8条10千伏线路恢复送电。
至6月19日18时,只剩下8条10千伏线路未能恢复送电。
至6月24日上午11时,配电台区已全部恢复送电。
第二部分 利辛供电公司干部员工抗风灾典型事例
6月18日的强风灾席卷了利辛大地,给利辛电网带来了一场灾难,更是对利电人的一次严峻的考验。风灾发生后,利辛供电公司党委号召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积极投身到抗风灾保供电的工作中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公司领导班子分片包点,深入现场靠前指挥,使电网恢复工作提前圆满完成。
党支部建在抢修班
阳光公司党支部,按照公司党委要求在第一时间从灾情较轻的4个供电所,抽出 40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职农电工,与双赢公司的施工队组成37个抢修班,按照每个队至少有三名党员的标准,临时建立了7个抢修班党支部,为公司有序、科学、安全、高效的抢修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临“危”受命的总指挥
公司副总经理田涛,家住在涡阳县,风灾之前刚刚经历一场疾病,由于身体虚弱,不能做手术,一边带病坚持工作一边保守治疗。
风灾发生后临“危”受命担任应急抢险总指挥,由于受灾面积大、抢险任务较重,连日的奔波劳累,使田总的病情又加重了,当随行人员每次看到他痛苦的表情,劝他休息时,他总是说:“没事,忍下就行了”,毅然坚持到受灾最严重的抢修现场查看指导工作。每到一处他都详细了解受灾情况与抢修进度,并要求抢修施工现场负责人和一线员工一定要注意安全,提高标准,保证施工质量,合理调配抢修工器具和施工材料,在最短的时间恢复送电。
不用话筒的发言人
刘允民,风灾前是公司安保部主任,风灾发生后被公司任命为应急抢险办公室主任。由于刘主任是教师出身,口才比较好,开会、培训说起话来思路清楚,声音洪亮,别人用话筒还不一定赶得上他不拿话筒讲话。
刘主任是抗风灾保供电的发言人,既要把制定的应急预案做到科学、有序、细致,又要把一天两次上报的受灾数字信息准确、及时。应急抢险办公室每一次召开安排抢修任务会,他汇报工作、下达任务井井有条、一丝不苟,他不用话筒发言效果更加显现出来,铿锵有力的讲话使参加会议的单位负责人对分配抢修任务清楚明了,领导对公司抢修保供电工作决策依据更加有力、详实。
虽然刘主任的家就在南头家属院,距离公司办公室不到一公里,一连几天都没回过家,困了在沙发上,躺一会,饿了就烫一桶方便面充饥,一有电话立即投入“战斗”。
电话“打坏了”
“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95598的热线电话此起彼伏,热线班一共有3个坐席全部投入使用,风灾后那几天坐席员一天要接听1000多个电话,电话都“打坏了”,面对每天猛然增多的业务量,均出现了耳鸣、喉咙不适和耳边有电话的幻听等症状。
虽然95598的坐席员,不像在外线工作的人员那样在炎炎烈日和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工作,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却经常要面对客户的辱骂和不理解。在这次风灾中坐席员都能忍辱负重,展现了新时期国家电网公司员工良好形象,她们总是面带微笑,将电网恢复的状况及时反馈到每一位打到95598电话客户那里。
“喂,喂是供电公司吧?”“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赶紧的,派你们的人过来看看吧,她们这里的电线被风刮断了,现在没电。”“好的,请你稍等她们现在和所里联系,尽快安排工作人员处理。”“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又一个电话……就这样她们的电话放了拿起,拿起放下,时间一分一秒的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夜里12点多,班长刘春霞正在接听一个客户电话,“你们95598是干啥的,为啥老是打不进来电话,电话老是占线。”“请您谅解,这个可能是她们现在停电范围比较大,她们坐席有限。”“那我们不问,我们就知道电话打的人越多,不就更说明你们的工作问题大吗?”面对客户的指责和埋怨刘春霞一面安抚客户的情绪一面给客户做着解释。
该打针了
范卫民江集供电所所长、抢修党支部书记,1967年2月出生,今年查出了髌骨软化症,关节失去了润滑剂,走起路来又酸又痛,医生嘱咐在治疗期间要少走路,每过一段时间必须到合肥治疗一次,往患处打软化剂,6.18风灾发生后,江集供电所离县城只有30多华里,没回过一次家,始终往返在供电所和抢修现场之间,指挥抢修队员排查灾情、抢修任务、物资供应、后勤保障,这个星期一该到合肥打针错过了,每天的吃药、贴膏药也停止了,正常人无法体会到他的病痛,但是他咬牙过来了。
难言之隐
城郊供电所专职电工李建患了严重的痔疮,风灾期间每天5点30分到抢修现场,晚上将近11点钟才回到家里,家里人说他“顶着星星走,迎着月亮来”,他是抢修班长,白天在受灾现场抢修,晚上还要打吊水,患过痔疮的人都知道,发病的时候太影响心情了,工作起来他从没有说起自己的病情。
郑俊生
第一部分:利辛供电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做法
电网受创
此次风灾持续约1个小时,造成2条35千伏线路跳闸停电,2座35千伏变电站(城郊变、旧城变)全所停电,5座35千伏变电站(望疃变、马店变、胡集变、潘楼变、阚疃)的全部10千伏出线跳闸停电,县城2条10千伏线路跳闸停电;造成全县11个供电所电力设施不同程度损坏,其中潘楼、望疃、城郊、江集、胡集、马店、阚疃、旧城8个供电所所辖区域的电网遭受严重打击。全县共有55条10千伏线路、11个乡镇停电,影响到12万户的正常用电。
据统计,此次风灾造成部分35千伏线路电杆倾斜,10千伏线路倒杆共224基,损毁线路共33322米;低压线路倒杆共465基,损毁线路共80248米;损毁配变共20台;下户线损毁共69444米,用户电表共损毁2800块。初步测算仅材料损失达270多万元。
抢修目标
市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利辛公司6.18风灾抢修恢复供电工作,亲临受灾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市公司总经理靳仲平下达了:“科学安排抢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抢修进度”总要求,市公司副总经理、纪委书记康跃武对做好抢修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全力以赴,尽快恢复送电;统筹安排,科学高效抢修;认真分析,确保工程质量;切实落实各级人员的责任。”
有序高效
利辛供电公司领导反映迅速,在18日下午接到多条线路因暴风雨跳闸停电情况报告后,立即召开全体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参加的紧急会议,成立抗灾应急抢险指挥部,公司副总经理田涛任总指挥,统一指挥全公司抢修工作,安保部主任刘允民任办公室主任,认真分析灾情,研究制定抗灾紧急预案并立即部署实施。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深入到抢修现场,指导预案措施落实,及时调动组织全公司施工力量投入抢修现场。
6月19日上午8时,公司应急抢险指挥部召开了灾情排查抢修工作会。
6月20日21时,公司应急抢险指挥部召开了抗风灾抢险推进会,通报电网恢复情况、抢修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公司领导对抢修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科学抢修
按照市公司领导的要求和部署,利辛公司抢修保供电工作做到了科学、有序、安全、高效。
当天晚上,狂风暴雨导致大量树木折断,城市客服中心抢修班人员对受损的电力线路展开仔细排查,清理城市06线路蒋疃路支线断树枝,抢修刘安桥线断落、良夫面粉厂高压下火烧断等多处受灾现场,抢修班共组织抢修12次,直到所有主干线路恢复供电。
受灾的乡镇供电所组织人员,对受损线路设备进行了认真排查,一边统计上报灾情,一边力所能及恢复受灾较轻的电力线路设备。
几天来,公司每天投入抢修人员约600人次以上,出动抢修车辆60余台次。
公司抗灾指挥部根据各乡镇受灾程度,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合理分配抢修力量,成立了37个抢修班,从利辛、阜阳、亳州及周边县市租借吊车24台,履带挖掘机一台,并积极发动灾区群众160多人帮助运送电杆、清理倒砸在电力设施上的树障,抢险人员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下,科学、安全、有序实施抢险救灾,抗灾抢险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电网恢复
至6月18日晚23时,35千伏线路抢修完毕,35千伏变电站全部恢复送电,8条10千伏线路恢复送电。
至6月19日18时,只剩下8条10千伏线路未能恢复送电。
至6月24日上午11时,配电台区已全部恢复送电。
第二部分 利辛供电公司干部员工抗风灾典型事例
6月18日的强风灾席卷了利辛大地,给利辛电网带来了一场灾难,更是对利电人的一次严峻的考验。风灾发生后,利辛供电公司党委号召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积极投身到抗风灾保供电的工作中去,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公司领导班子分片包点,深入现场靠前指挥,使电网恢复工作提前圆满完成。
党支部建在抢修班
阳光公司党支部,按照公司党委要求在第一时间从灾情较轻的4个供电所,抽出 40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职农电工,与双赢公司的施工队组成37个抢修班,按照每个队至少有三名党员的标准,临时建立了7个抢修班党支部,为公司有序、科学、安全、高效的抢修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临“危”受命的总指挥
公司副总经理田涛,家住在涡阳县,风灾之前刚刚经历一场疾病,由于身体虚弱,不能做手术,一边带病坚持工作一边保守治疗。
风灾发生后临“危”受命担任应急抢险总指挥,由于受灾面积大、抢险任务较重,连日的奔波劳累,使田总的病情又加重了,当随行人员每次看到他痛苦的表情,劝他休息时,他总是说:“没事,忍下就行了”,毅然坚持到受灾最严重的抢修现场查看指导工作。每到一处他都详细了解受灾情况与抢修进度,并要求抢修施工现场负责人和一线员工一定要注意安全,提高标准,保证施工质量,合理调配抢修工器具和施工材料,在最短的时间恢复送电。
不用话筒的发言人
刘允民,风灾前是公司安保部主任,风灾发生后被公司任命为应急抢险办公室主任。由于刘主任是教师出身,口才比较好,开会、培训说起话来思路清楚,声音洪亮,别人用话筒还不一定赶得上他不拿话筒讲话。
刘主任是抗风灾保供电的发言人,既要把制定的应急预案做到科学、有序、细致,又要把一天两次上报的受灾数字信息准确、及时。应急抢险办公室每一次召开安排抢修任务会,他汇报工作、下达任务井井有条、一丝不苟,他不用话筒发言效果更加显现出来,铿锵有力的讲话使参加会议的单位负责人对分配抢修任务清楚明了,领导对公司抢修保供电工作决策依据更加有力、详实。
虽然刘主任的家就在南头家属院,距离公司办公室不到一公里,一连几天都没回过家,困了在沙发上,躺一会,饿了就烫一桶方便面充饥,一有电话立即投入“战斗”。
电话“打坏了”
“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95598的热线电话此起彼伏,热线班一共有3个坐席全部投入使用,风灾后那几天坐席员一天要接听1000多个电话,电话都“打坏了”,面对每天猛然增多的业务量,均出现了耳鸣、喉咙不适和耳边有电话的幻听等症状。
虽然95598的坐席员,不像在外线工作的人员那样在炎炎烈日和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工作,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却经常要面对客户的辱骂和不理解。在这次风灾中坐席员都能忍辱负重,展现了新时期国家电网公司员工良好形象,她们总是面带微笑,将电网恢复的状况及时反馈到每一位打到95598电话客户那里。
“喂,喂是供电公司吧?”“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赶紧的,派你们的人过来看看吧,她们这里的电线被风刮断了,现在没电。”“好的,请你稍等她们现在和所里联系,尽快安排工作人员处理。”“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又一个电话……就这样她们的电话放了拿起,拿起放下,时间一分一秒的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夜里12点多,班长刘春霞正在接听一个客户电话,“你们95598是干啥的,为啥老是打不进来电话,电话老是占线。”“请您谅解,这个可能是她们现在停电范围比较大,她们坐席有限。”“那我们不问,我们就知道电话打的人越多,不就更说明你们的工作问题大吗?”面对客户的指责和埋怨刘春霞一面安抚客户的情绪一面给客户做着解释。
该打针了
范卫民江集供电所所长、抢修党支部书记,1967年2月出生,今年查出了髌骨软化症,关节失去了润滑剂,走起路来又酸又痛,医生嘱咐在治疗期间要少走路,每过一段时间必须到合肥治疗一次,往患处打软化剂,6.18风灾发生后,江集供电所离县城只有30多华里,没回过一次家,始终往返在供电所和抢修现场之间,指挥抢修队员排查灾情、抢修任务、物资供应、后勤保障,这个星期一该到合肥打针错过了,每天的吃药、贴膏药也停止了,正常人无法体会到他的病痛,但是他咬牙过来了。
难言之隐
城郊供电所专职电工李建患了严重的痔疮,风灾期间每天5点30分到抢修现场,晚上将近11点钟才回到家里,家里人说他“顶着星星走,迎着月亮来”,他是抢修班长,白天在受灾现场抢修,晚上还要打吊水,患过痔疮的人都知道,发病的时候太影响心情了,工作起来他从没有说起自己的病情。
郑俊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