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之水电引来――山东济阳县供电公司服务农业灌溉成效显著
2010-04-07 15:04:18 来源:宋伟 王丽萍
A-
A+
电力18讯: 黄河岸边粮田丰。济阳县,这个黄河岸边的农业大县,全县人口53万,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粮田面积多年稳定在50万亩左右。近年来,济阳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赢得了“全国粮棉大县”、“中国蔬菜之乡”、“中国西瓜之乡”等美誉。现在,有了安全、可靠、优质、充足的电力作保障,农田灌溉更加方便实惠,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单产连年稳步提高,2009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畅通“生命之源”
水是农业的命脉。在济阳,依靠柴油机引黄河水一直是人们农业生产灌溉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成本高有污染而且在缺少雨水导致黄河水量不足的旱年就等同于靠天吃饭,主要作物冬小麦也会因干旱而大幅减产,这花钱又费力的事一度成为庄户人家的一块“心病”。
今年3月份以来,结合春季检修,济阳县供电公司重点加大了对扬水站线路设备的巡视和检查力度,切实加强设备运行分析,对检查出的隐患,及时告知产权人,并及时帮助整改,做到不留隐患、不留死角。同时,向扬水站管理者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引导其安全用电。
“以前用柴油机浇地,一亩地浇一遍得花二三十块的油钱,现在用电浇地成本可低了,电价还不到5毛3,算下来,过去浇一亩地的钱现在能浇四亩,而且省时省力,划算呐!”在济阳县曲堤董家村麦田边,村民董大哥说起用电浇灌的好处,不禁喜上眉梢。
村书记董孟茂道出了村民的心声:“以前用柴油机浇地不划算,供电公司对董家村实施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后,村里变压器容量由50千伏安增大到了100千伏安,而且供电所的同志三天两头来村里转悠,有啥用电问题及时就给解决。现在大家用电宽心了,浇地也及时了,粮食的产量自然就提高了很多。”
2009年以来,济阳县供电公司结合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投资1000余万元,对全县552个村实施了低压设备治理,更换塑钢集表箱共计10000余只,低压接户线60余万米,更换变压器37台,增容1510千伏安。针对低压用电设备老化等问题为用户更换刀闸、漏保等设备,有效提高了低压电网健康运行水平。
服务“无微不至”
“大爷,已经开始浇地了吧?今年您家种的小麦不少啊,俺们过来看看有没有啥用电方面的困难需要俺帮助解决的……”3月31日,两位身穿工作服的农电工来到仝家村王老汉家,手里还拿着一本农业灌溉用电档案,上面圈圈点点的划着已经走访的人家和处理完毕的难题。
清明节前后正处于小麦起身拔节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小麦喝足拔节水,避免因电力故障延误农时,济阳县供电公司急农民所急,提前组织供电所人员对辖区内的农业用电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建立农业用电档案,便于及时查询、解决用电困难,缩短报修抢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春季检修工作,及时对排灌用电设备进行维护检修,确保隐患、故障及时得到排除,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成立了10支“春耕服务小分队”,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对线路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同时为农民提供用电维修服务,指导群众安全用电、合理用电。加大对春灌用电的倾斜力度,开通春耕用电“绿色通道”,简化春耕用电报装流程,农民只需提出申请,服务小分队就无偿为农民架线、装表接电,不收取任何人工费。配备了300个装有电表、刀闸、漏电保护器的三相临时用电箱和电缆线分配到供电所,供客户免费使用,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清除了临时用电带来的安全隐患。
“供电所的服务可真是没得说,前两天,俺的地浇了一半电机不转了,正好他们巡视到这里,二话不说,立马帮俺修好了!看现在这麦子的长势,每亩增产200斤稳了!”新市镇宋家村宋传祥一边清理着地里的杂草一边说。
济阳县供电公司
畅通“生命之源”
水是农业的命脉。在济阳,依靠柴油机引黄河水一直是人们农业生产灌溉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成本高有污染而且在缺少雨水导致黄河水量不足的旱年就等同于靠天吃饭,主要作物冬小麦也会因干旱而大幅减产,这花钱又费力的事一度成为庄户人家的一块“心病”。
今年3月份以来,结合春季检修,济阳县供电公司重点加大了对扬水站线路设备的巡视和检查力度,切实加强设备运行分析,对检查出的隐患,及时告知产权人,并及时帮助整改,做到不留隐患、不留死角。同时,向扬水站管理者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引导其安全用电。
“以前用柴油机浇地,一亩地浇一遍得花二三十块的油钱,现在用电浇地成本可低了,电价还不到5毛3,算下来,过去浇一亩地的钱现在能浇四亩,而且省时省力,划算呐!”在济阳县曲堤董家村麦田边,村民董大哥说起用电浇灌的好处,不禁喜上眉梢。
村书记董孟茂道出了村民的心声:“以前用柴油机浇地不划算,供电公司对董家村实施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后,村里变压器容量由50千伏安增大到了100千伏安,而且供电所的同志三天两头来村里转悠,有啥用电问题及时就给解决。现在大家用电宽心了,浇地也及时了,粮食的产量自然就提高了很多。”
2009年以来,济阳县供电公司结合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投资1000余万元,对全县552个村实施了低压设备治理,更换塑钢集表箱共计10000余只,低压接户线60余万米,更换变压器37台,增容1510千伏安。针对低压用电设备老化等问题为用户更换刀闸、漏保等设备,有效提高了低压电网健康运行水平。
服务“无微不至”
“大爷,已经开始浇地了吧?今年您家种的小麦不少啊,俺们过来看看有没有啥用电方面的困难需要俺帮助解决的……”3月31日,两位身穿工作服的农电工来到仝家村王老汉家,手里还拿着一本农业灌溉用电档案,上面圈圈点点的划着已经走访的人家和处理完毕的难题。
清明节前后正处于小麦起身拔节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小麦喝足拔节水,避免因电力故障延误农时,济阳县供电公司急农民所急,提前组织供电所人员对辖区内的农业用电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建立农业用电档案,便于及时查询、解决用电困难,缩短报修抢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春季检修工作,及时对排灌用电设备进行维护检修,确保隐患、故障及时得到排除,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成立了10支“春耕服务小分队”,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对线路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同时为农民提供用电维修服务,指导群众安全用电、合理用电。加大对春灌用电的倾斜力度,开通春耕用电“绿色通道”,简化春耕用电报装流程,农民只需提出申请,服务小分队就无偿为农民架线、装表接电,不收取任何人工费。配备了300个装有电表、刀闸、漏电保护器的三相临时用电箱和电缆线分配到供电所,供客户免费使用,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清除了临时用电带来的安全隐患。
“供电所的服务可真是没得说,前两天,俺的地浇了一半电机不转了,正好他们巡视到这里,二话不说,立马帮俺修好了!看现在这麦子的长势,每亩增产200斤稳了!”新市镇宋家村宋传祥一边清理着地里的杂草一边说。
济阳县供电公司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