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用人才――宁国供电公司2010年干部选竞聘工作掠影
2010-05-06 10:05:05 来源:杨媛媛
A-
A+
电力18讯: 近日,安徽宁国供电公司2010年中层干部及多经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选竞聘工作圆满结束。主业中层干部交流面达到69.7%,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0.5岁下降到37.2岁,大专学历由原来的90%提升为100%,9名优秀员工走上主业中层干部岗位。多经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交流面达到56.5%。
机构岗位优化 适应管理变革
在此次选竞聘工作中,无论是主业二级机构的组织构架,还是多经企业的管理模式,宁国供电公司都是按照网、省、市公司的最新要求进行贯彻落实。
该公司调整了部分二级机构的组织架构和管辖业务,采用新的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以适应上级公司对“三集五大”的要求。
为建立“大营销”管理格局,推进城乡业务一体化、营配一体化,宁国供电公司调整营销系统的机构设置,将客户服务中心原先的业务进行细化分类,撤销用电检查所、线路工区,新成立电费管理中心、计量中心和配电工区。此举将改变过去电费回收城市、农村两套系统,电能计量城市、农村水平不一,电力线路高压、低压两套人马的局面,通过有效整合资源,使公司的效益最大化。
为满足上级公司对电网建设“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要求,宁国供电公司将远动通讯业务从调度所划转到信息中心。通过业务的优化调整,既让调度所只需要专心做好电网调度,又进一步促进公司“大信息”格局的形成。
在此次选竞聘工作中,宁国供电公司领导班子对多经公司的管理模式非常慎重,为贯彻省公司多经会议“在规范中发展”的会议精神,宁国供电公司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进行落实。成立多经咨询指导委员会和多经民主监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主任分别由人资部和工会办负责人担任。为加强多经公司员工的思想建设和流动党员管理,在所属的6个多经公司分别成立党支部,选派有较高综合管理能力的干部担任专职或兼职党支部书记。为降低多经公司的经营风险,使多经资产效率最大化,选派了4名财务总监协助管理。
“相马”“赛马”结合 选拔优秀人才
为把群众公认、群众信任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宁国供电公司既“伯乐相马”又“赛场选马”。在第一轮选聘中将连续三年群众测评排名靠前的后备干部优先选拔,在第二轮竞聘中通过考试考核选拔在比赛中表现最好的干部,真正把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素质全面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干部岗位上来。
在选聘中,宁国供电公司特别注意选拔职工呼声高的员工。他们有的是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老实人;有的是班组管理经验丰富、善于创新的学习型人才;有的是技术过硬、业务精湛的技能型人才;有的是群众基础扎实、组织能力强的员工。即便是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些不足,公司也决定提拔重用,让老实人不再吃亏,让有为的人有更大的舞台。
在竞聘中,该公司坚持每道程序公开透明。竞聘方案公示;报名者背靠背将报名表投进投表箱,报名资格审查结果公示;笔试(占40%)试卷由党委书记全权负责,公司纪委书记、两位副总经理中午未休息,将姓名密封起来批改试卷;面试(占60%)由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合议,根据现场表现进行打分;考察结果公示。全过程在监察审计部、工会的参与监督下进行。
在竞聘中,该公司坚持选拔比赛表现最优者,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魏洪伦是2006年分到公司任职的外地大学生,曾在抄表班抄过2年电表,竞聘前担任客户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在参与电费管理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职务竞聘中,表现非常突出。虽然他在综合管理能力和社会阅历上缺乏经验,但是公司领导经过集体研究还是大胆启用,让他在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这对新进大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培养锻炼干部 加大人才交流
宁国供电公司将此次选竞聘工作看作是对干部学习力的检验,对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
近年来,宁国供电公司注重干部素质教育,建立培训机制,连续两年与省公司培训中心合作,开展中层(后备)干部轮训。在竞聘笔试和面试环节中,公文写作、执行力建设、团队建设等题目就是后备干部培训过的内容。通过竞赛,进一步检验后备干部的学习力。
在选聘中,该公司构筑交流平台,让优秀干部人尽其才,全方位的培养干部。在交流上,“冷”、“热”互动,突破部门限制;“党”、“政”互动,原党支部书记担任行政正职,原行政正职担任支部书记;“机关”、“基层”互动,将机关干部交流到基层锻炼,将基层干部交流到机关任职。
该公司通过给干部压担子、搭台子,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根据不同性格、特长、爱好,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搭建有利于发挥其才智的工作平台,充分发挥特长。
机构岗位优化 适应管理变革
在此次选竞聘工作中,无论是主业二级机构的组织构架,还是多经企业的管理模式,宁国供电公司都是按照网、省、市公司的最新要求进行贯彻落实。
该公司调整了部分二级机构的组织架构和管辖业务,采用新的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以适应上级公司对“三集五大”的要求。
为建立“大营销”管理格局,推进城乡业务一体化、营配一体化,宁国供电公司调整营销系统的机构设置,将客户服务中心原先的业务进行细化分类,撤销用电检查所、线路工区,新成立电费管理中心、计量中心和配电工区。此举将改变过去电费回收城市、农村两套系统,电能计量城市、农村水平不一,电力线路高压、低压两套人马的局面,通过有效整合资源,使公司的效益最大化。
为满足上级公司对电网建设“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要求,宁国供电公司将远动通讯业务从调度所划转到信息中心。通过业务的优化调整,既让调度所只需要专心做好电网调度,又进一步促进公司“大信息”格局的形成。
在此次选竞聘工作中,宁国供电公司领导班子对多经公司的管理模式非常慎重,为贯彻省公司多经会议“在规范中发展”的会议精神,宁国供电公司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进行落实。成立多经咨询指导委员会和多经民主监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主任分别由人资部和工会办负责人担任。为加强多经公司员工的思想建设和流动党员管理,在所属的6个多经公司分别成立党支部,选派有较高综合管理能力的干部担任专职或兼职党支部书记。为降低多经公司的经营风险,使多经资产效率最大化,选派了4名财务总监协助管理。
“相马”“赛马”结合 选拔优秀人才
为把群众公认、群众信任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宁国供电公司既“伯乐相马”又“赛场选马”。在第一轮选聘中将连续三年群众测评排名靠前的后备干部优先选拔,在第二轮竞聘中通过考试考核选拔在比赛中表现最好的干部,真正把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素质全面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干部岗位上来。
在选聘中,宁国供电公司特别注意选拔职工呼声高的员工。他们有的是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老实人;有的是班组管理经验丰富、善于创新的学习型人才;有的是技术过硬、业务精湛的技能型人才;有的是群众基础扎实、组织能力强的员工。即便是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些不足,公司也决定提拔重用,让老实人不再吃亏,让有为的人有更大的舞台。
在竞聘中,该公司坚持每道程序公开透明。竞聘方案公示;报名者背靠背将报名表投进投表箱,报名资格审查结果公示;笔试(占40%)试卷由党委书记全权负责,公司纪委书记、两位副总经理中午未休息,将姓名密封起来批改试卷;面试(占60%)由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合议,根据现场表现进行打分;考察结果公示。全过程在监察审计部、工会的参与监督下进行。
在竞聘中,该公司坚持选拔比赛表现最优者,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魏洪伦是2006年分到公司任职的外地大学生,曾在抄表班抄过2年电表,竞聘前担任客户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在参与电费管理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职务竞聘中,表现非常突出。虽然他在综合管理能力和社会阅历上缺乏经验,但是公司领导经过集体研究还是大胆启用,让他在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这对新进大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培养锻炼干部 加大人才交流
宁国供电公司将此次选竞聘工作看作是对干部学习力的检验,对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
近年来,宁国供电公司注重干部素质教育,建立培训机制,连续两年与省公司培训中心合作,开展中层(后备)干部轮训。在竞聘笔试和面试环节中,公文写作、执行力建设、团队建设等题目就是后备干部培训过的内容。通过竞赛,进一步检验后备干部的学习力。
在选聘中,该公司构筑交流平台,让优秀干部人尽其才,全方位的培养干部。在交流上,“冷”、“热”互动,突破部门限制;“党”、“政”互动,原党支部书记担任行政正职,原行政正职担任支部书记;“机关”、“基层”互动,将机关干部交流到基层锻炼,将基层干部交流到机关任职。
该公司通过给干部压担子、搭台子,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根据不同性格、特长、爱好,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搭建有利于发挥其才智的工作平台,充分发挥特长。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