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暗电明”又一村――祁门供电公司拉开2010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帷幕
2010-03-18 10:02:52 来源:吴坚强
A-
A+
电力18讯: 2010年,祁门供电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计划工程58个,预算投入资金达660.56万元。考虑到任务重、工期紧以及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正月15过后,祁门公司即组织进行勘察设计,截止3月中旬,已完成20%以上工程项目的前期勘察任务。从公司到各供电所,纷纷主动与政府部门及镇村对接,积极妥善地应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全力以赴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
潺潺的水公溪,高高的三步塔
“我们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三步塔新村也可以着手建设了!”
3月15日,在祁门小路口镇三步塔自然村新建配电台区现场,村长方四清紧紧握住祁门小路口供电所所长苏旺生的手,激动地说道。
三步塔自然村位于祁门小路口镇的水公溪源头,从县城沿326省道西行7公里后,右转进山约8公里处。由于开春以后雨量充沛,当我们溯源蜿蜒前进时,潺潺的流水声在幽清的山谷中不断回响,显得分外悦耳。在步行到达横跨小溪之上的水公桥后,眼前豁然出现一片一亩开外的空地,依山斧凿的痕迹显现出当地的群众为了这“巴掌”大的“新居”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
“我们村里人都住在水公溪的源头,离地面有三百多米高呢!生产生活都极为不便。这片空地是我们村民自己决策、出资,准备兴建的‘新村’,等新房建成以后,可就方便多了。”方村长又告诉我们,再转过两道弯,走上十来分钟就能见到三步塔村的面貌了----难怪在这里还看不见住房呢。
林壑优美“夜南叉”,雨雪连绵空计划
“新村”所在地有一个很奇怪的地名,唤作“夜南叉”,而平整后的空地在水公溪的西边,群众一致同意用“西夜南叉”为新村冠名。村里有老人说:三步塔、三步塔,一步就要累趴下。这也许是新村更名的原因之一吧?问及为何有“夜南叉”这个奇怪的称呼,方村长一时也说不上来,或许是曾有过久远美丽的传说?又或许是谐音所致?看来只能等有机会再去问一问村里的老人看有没有知晓的。
如皖南山区很多地方一样,此处林壑多姿,山空水静。但苦在山重水复,运输不易。村里合计要就地取材用电制砖,于2009年下半年向供电所申请用电。元月下旬,供电所进山完成了前期勘察、设计及方案上报。但由于天气原因,三天两头雨雪不断,施工计划被迫两次延期。方村长与苏所长相互来回跑了多次,拟定的方案和计划都已经是滚瓜烂熟,但就是无法开工建设。群众们盼电心切,施工人员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心里都憋着一股劲。
“林暗电明”又一村,服务先行电气化
直到3月10日,在持续将近一个月的“感冒”之后,天终于放晴了,天气预报说将会连续几天晴好。所长苏旺生立即召集施工队员们进行工作布置:力争3月15日完成竖杆放线装表工作!摩拳擦掌等待已久的施工人员一扫连日的“阴霾”,开始了三步塔新村的施工。
据苏所长介绍,三步塔新村电气化建设是首批六个工程中的第一个,包括新架70米10千伏线路、增设50千伏安配变一套、新架200米低压主干线在内,工程造价约5.5万元。从施工作业开始后,每天都会有村民自发前来帮忙。和我们一同进山曾经在小路口所工作过的操师傅说道:这山里人,实忱!
我们到达现场后,看到10千伏跨溪线及低压出线俱已架设完毕,接地扁铁的地槽也已经挖好,就等焊接埋设了。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压着线鼻,另两个在小溪对面的山坡上渡线。12:05,支线T接完成,苏所长说道:收工了,下午接着干!
方村长陪着我们一起出山,一路上兴高采烈地为我们描绘着三步塔新村的建设前景:等通电后,我们就要开始建设了。预计6月份新房可以落成;前面那一截子的烂泥路要硬化;小溪对面还要建“东夜南叉”;对了,沿溪边要载一溜子的桃树,有条件就挂两盏路灯,到时候你们再来三步塔可就不是现在这样子了,你们看如何……
潺潺的水公溪,高高的三步塔
“我们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三步塔新村也可以着手建设了!”
3月15日,在祁门小路口镇三步塔自然村新建配电台区现场,村长方四清紧紧握住祁门小路口供电所所长苏旺生的手,激动地说道。
三步塔自然村位于祁门小路口镇的水公溪源头,从县城沿326省道西行7公里后,右转进山约8公里处。由于开春以后雨量充沛,当我们溯源蜿蜒前进时,潺潺的流水声在幽清的山谷中不断回响,显得分外悦耳。在步行到达横跨小溪之上的水公桥后,眼前豁然出现一片一亩开外的空地,依山斧凿的痕迹显现出当地的群众为了这“巴掌”大的“新居”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
“我们村里人都住在水公溪的源头,离地面有三百多米高呢!生产生活都极为不便。这片空地是我们村民自己决策、出资,准备兴建的‘新村’,等新房建成以后,可就方便多了。”方村长又告诉我们,再转过两道弯,走上十来分钟就能见到三步塔村的面貌了----难怪在这里还看不见住房呢。
林壑优美“夜南叉”,雨雪连绵空计划
“新村”所在地有一个很奇怪的地名,唤作“夜南叉”,而平整后的空地在水公溪的西边,群众一致同意用“西夜南叉”为新村冠名。村里有老人说:三步塔、三步塔,一步就要累趴下。这也许是新村更名的原因之一吧?问及为何有“夜南叉”这个奇怪的称呼,方村长一时也说不上来,或许是曾有过久远美丽的传说?又或许是谐音所致?看来只能等有机会再去问一问村里的老人看有没有知晓的。
如皖南山区很多地方一样,此处林壑多姿,山空水静。但苦在山重水复,运输不易。村里合计要就地取材用电制砖,于2009年下半年向供电所申请用电。元月下旬,供电所进山完成了前期勘察、设计及方案上报。但由于天气原因,三天两头雨雪不断,施工计划被迫两次延期。方村长与苏所长相互来回跑了多次,拟定的方案和计划都已经是滚瓜烂熟,但就是无法开工建设。群众们盼电心切,施工人员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心里都憋着一股劲。
“林暗电明”又一村,服务先行电气化
直到3月10日,在持续将近一个月的“感冒”之后,天终于放晴了,天气预报说将会连续几天晴好。所长苏旺生立即召集施工队员们进行工作布置:力争3月15日完成竖杆放线装表工作!摩拳擦掌等待已久的施工人员一扫连日的“阴霾”,开始了三步塔新村的施工。
据苏所长介绍,三步塔新村电气化建设是首批六个工程中的第一个,包括新架70米10千伏线路、增设50千伏安配变一套、新架200米低压主干线在内,工程造价约5.5万元。从施工作业开始后,每天都会有村民自发前来帮忙。和我们一同进山曾经在小路口所工作过的操师傅说道:这山里人,实忱!
我们到达现场后,看到10千伏跨溪线及低压出线俱已架设完毕,接地扁铁的地槽也已经挖好,就等焊接埋设了。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压着线鼻,另两个在小溪对面的山坡上渡线。12:05,支线T接完成,苏所长说道:收工了,下午接着干!
方村长陪着我们一起出山,一路上兴高采烈地为我们描绘着三步塔新村的建设前景:等通电后,我们就要开始建设了。预计6月份新房可以落成;前面那一截子的烂泥路要硬化;小溪对面还要建“东夜南叉”;对了,沿溪边要载一溜子的桃树,有条件就挂两盏路灯,到时候你们再来三步塔可就不是现在这样子了,你们看如何……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