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公司:电力扶贫拓宽红色景区产业致富路
2010-04-02 17:05:49 来源:杨映忠
A-
A+
电力18讯: 2009年9月4日,四川省电力公司和巴中市人民政府举行“支持革命老区发展加快巴中电网建设”和“实施连片扶贫开发电网改造工程”座谈会暨签约仪式……这一镜头的出现,标志着革命老区巴中电网建设和连片扶贫开发电网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2010年月1月29日,笔者从沙溪王坪村连片扶贫电网建设改造施工现场看到,村道两旁、农户院坝边一排排15米水泥杆,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过去的蜘蛛网变成了标准的规格线,老百姓对建设改造后的电网线路赞不绝口,笑逐颜开。
2010年3月16日,王坪村的父老乡亲,听说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胡柏初来通江调研检查工作,村党支部书记王兆富、村文书王绍礼和两名村民代表专程从乡下赶到通江县城,把刻有感谢信的横匾和鲜红的锦旗送到胡柏初手中,感谢四川省电力公司连片扶贫电网建设改造给全村人民带来的福泽。
陵园成景区电力是后盾
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1992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陵园,200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每年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从全国各地来这里拜祭的烈士后代,在此寻根的红军传人,来此游览观光的客人,都因景区实施落后,吃住行都不方便,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加之电力无保障,老百姓想进行产业开发,都担心电压不足,无从着手,也就更不能从红色旅游产业链条中去获得收益。
“这下可好了,电力部门做了件大好事,电网线路改造加强了,变压器容量加大了,用电有保障了,我们可以放开手脚修个宾馆、开个酒楼饭庄了。”村民王朝伟从去年的“红歌唱祖国• 红色巴中行”红军后代访问团在王坪体验生活中看到了巨大商机,目前一个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红军生活体验等于一体的红色景区产业已具雏形。
全面建设助发展
巴中局电业局总工程师江泰廷说:“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建设改造标准,都是远远超过了计划标准要求,可以说这是一个高规格超常规的建设改造”。村支部书记王兆富目睹和见证了 这一不惜血本、不计代价的惠民工程,他紧紧握住江总的手说:“王坪能有今天,一是托红军先烈的福,二是托省电力公司的福啊!”
电网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在生产生活方面,在全面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农电“三新”战略之中,通江供电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农家,访百姓,爬高山,下河谷……去年10月15日,公司总经理何平履新上任后,以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带着电力职工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走遍了连片扶贫的5个乡镇22个村的山山洼洼。 在充分掌握县域电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着力从电网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三农”等方面入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电网扶贫改造实施方案,并整合争取资金,确定改造建设一片,让当地农民受益一片。
针对景区周围一砖厂因电力配变技术不到位,影响生产,沙溪供电所开通绿色通道,免费为该厂提供技术保障服务,及时解了企业销售供不应求的燃眉之急。该厂厂长周福群对所长张尚斌说:“你们的真诚服务,这个‘亲家’我们就算攀对了,今后一定加强与你们的通力合作,互动双赢。”
景区群众有福音
通过构建全方位的全面建设改造体系,连片扶贫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群众高兴地说,电力真是咱山区群众的福音。
沙溪镇党委书记刘得文对笔者说,“边远山区的农村供电质量问题解决后,既解决了照明问题,又发展了农副产品加工业,电视机、电冰箱、音响设备等家电开始进入农民家庭,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城镇街道路灯改造和延伸后,山城的夜晚亮了起来、美了起来,为开发红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电力连片扶贫,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和省电力公司对革命老区电力建设、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亲切关怀和巨大支持”。
县经商委主任韩国武装每每言及此事时,便情不自禁地说,电力系统扶贫工作,叫真扶贫,是带着感情扶贫。电力部门所做的工作是全县其他行业和部门所不能达到的,电力人是我县最受欢迎的人,是可亲、可敬、可爱的人。
“连片扶贫的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必须沉下身子,带着感情去做,而不单纯的是去改线路、增加变压器。我们的一言一行老百姓会记一辈子。我们肩负着国家电网公司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所以有义务把这项工作干实干好。”该公司总经理何平回答了笔者的提问。
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电力人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道出了四川电力公司“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在施工现场的电力员工表示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立新功。
(四川通江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邮编:636700)
2010年月1月29日,笔者从沙溪王坪村连片扶贫电网建设改造施工现场看到,村道两旁、农户院坝边一排排15米水泥杆,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过去的蜘蛛网变成了标准的规格线,老百姓对建设改造后的电网线路赞不绝口,笑逐颜开。
2010年3月16日,王坪村的父老乡亲,听说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胡柏初来通江调研检查工作,村党支部书记王兆富、村文书王绍礼和两名村民代表专程从乡下赶到通江县城,把刻有感谢信的横匾和鲜红的锦旗送到胡柏初手中,感谢四川省电力公司连片扶贫电网建设改造给全村人民带来的福泽。
陵园成景区电力是后盾
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1992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陵园,200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每年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从全国各地来这里拜祭的烈士后代,在此寻根的红军传人,来此游览观光的客人,都因景区实施落后,吃住行都不方便,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加之电力无保障,老百姓想进行产业开发,都担心电压不足,无从着手,也就更不能从红色旅游产业链条中去获得收益。
“这下可好了,电力部门做了件大好事,电网线路改造加强了,变压器容量加大了,用电有保障了,我们可以放开手脚修个宾馆、开个酒楼饭庄了。”村民王朝伟从去年的“红歌唱祖国• 红色巴中行”红军后代访问团在王坪体验生活中看到了巨大商机,目前一个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红军生活体验等于一体的红色景区产业已具雏形。
全面建设助发展
巴中局电业局总工程师江泰廷说:“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建设改造标准,都是远远超过了计划标准要求,可以说这是一个高规格超常规的建设改造”。村支部书记王兆富目睹和见证了 这一不惜血本、不计代价的惠民工程,他紧紧握住江总的手说:“王坪能有今天,一是托红军先烈的福,二是托省电力公司的福啊!”
电网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在生产生活方面,在全面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农电“三新”战略之中,通江供电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农家,访百姓,爬高山,下河谷……去年10月15日,公司总经理何平履新上任后,以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带着电力职工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走遍了连片扶贫的5个乡镇22个村的山山洼洼。 在充分掌握县域电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着力从电网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三农”等方面入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电网扶贫改造实施方案,并整合争取资金,确定改造建设一片,让当地农民受益一片。
针对景区周围一砖厂因电力配变技术不到位,影响生产,沙溪供电所开通绿色通道,免费为该厂提供技术保障服务,及时解了企业销售供不应求的燃眉之急。该厂厂长周福群对所长张尚斌说:“你们的真诚服务,这个‘亲家’我们就算攀对了,今后一定加强与你们的通力合作,互动双赢。”
景区群众有福音
通过构建全方位的全面建设改造体系,连片扶贫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群众高兴地说,电力真是咱山区群众的福音。
沙溪镇党委书记刘得文对笔者说,“边远山区的农村供电质量问题解决后,既解决了照明问题,又发展了农副产品加工业,电视机、电冰箱、音响设备等家电开始进入农民家庭,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城镇街道路灯改造和延伸后,山城的夜晚亮了起来、美了起来,为开发红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电力连片扶贫,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和省电力公司对革命老区电力建设、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亲切关怀和巨大支持”。
县经商委主任韩国武装每每言及此事时,便情不自禁地说,电力系统扶贫工作,叫真扶贫,是带着感情扶贫。电力部门所做的工作是全县其他行业和部门所不能达到的,电力人是我县最受欢迎的人,是可亲、可敬、可爱的人。
“连片扶贫的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必须沉下身子,带着感情去做,而不单纯的是去改线路、增加变压器。我们的一言一行老百姓会记一辈子。我们肩负着国家电网公司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所以有义务把这项工作干实干好。”该公司总经理何平回答了笔者的提问。
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电力人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道出了四川电力公司“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在施工现场的电力员工表示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立新功。
(四川通江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邮编:636700)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