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相连 用心沟通――渑池县电业局创建文明单位纪实
2009-11-25 10:19:44 来源:渑池县电业局 曹磊
A-
A+
电力18讯: 渑池县委、县政府记功奖励,连年被三门峡供电公司评为先进单位,2009年荣获河南省电力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国家二级”达标,连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证书和一块块金光闪闪的奖牌,浓缩了渑池县电业局一步一个脚印的文明创建历程,展示了全体干部职工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精神。
家和万事兴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大家庭,那么企业的每位员工就要有责任心来共同爱护这个家庭,壮大这个家庭,企业这个大家庭就要为员工服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人员管理上,该局坚持“精简机关,充实一线”的原则,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和岗位目标责任制,保证了各岗位人员的精干和高效。在目标管理上,进一步增强成本控制意识,科学制定资产经营指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同时对供电所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制定了综合考核办法,对电量、电费、线损实行指标考核、工效挂钩,并做到奖惩兑现,不仅使营销管理渠道畅通,同时也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保证了年度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
为了切实体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该局始终坚持民主管理制度,建立企务公开工作规范,并进一步完善工会制度。四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上收集职工代表21项提案、意见和建议,经领导班子研究后进行处理,均在限期内给予解决与答复,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关心企业发展的热情更加高涨。
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公司在抓文明创建工作中,形成了一种常态机制,员工都能自觉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一呼百应。
文明优质服务
“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 渑池县电业局以此为目标,不断改善服务水平,坚持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争做一流县级供电企业为载体,深入开展自尊、自爱、自省、自励的“四自”精神和增强信誉、信用、信任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人人树立电业形象,人人维护电业形象”。2009年大力开展了“迎祖国60周年,展供电服务风采”活动,“红马甲”服务队在各社区门口设立咨询台和意见箱,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公开对电力客户征求意见,弘扬“热心、耐心、恒心、诚心”精神。调查表明,客户对渑池县电业局方面服务工作的满意率都在98%以上。
2009年10月20日上午9时左右,杨金凤老人拄着拐杖来到英豪供电所,她带来了一封委托他人代写的感谢信,执意要交给荆战强所长。原来,杨金凤是一位特困老人,她所住的房屋室内线及表后连接线多处老化,电灯一直不亮,只有点煤油灯照明。在一次走访中,荆战强所长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当即表示要免费为老人新装一块照明表。几天后,供电所服务人员就上门为老人安装了电表、漏电保护器和室内照明线。看着新安装的电表和电灯,老人激动得泪流满面地说:“我还以为再也点不到电灯了,没想到,真没想到,感谢你们这些好心人。”
……
这一件件事情,都印证了渑池县电业局服务文化的渗透力度和范围,彰显出渑池县电业局对优质诚信服务文化的追求。
企业文化暖人心
企业文化的开展能增强员工凝聚力、向心力,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基础。
2009年以来,该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和文体活动,引导员工文明健康生活。成功组织了“迎新春联欢晚会”、“五一爱岗敬业祖国有我”系列活动,组织了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电力职工书法绘画漫画比赛,还认真举办了“爱国故事大家讲”比赛活动。组队参加 “迎祖国60周年”知识竞赛,三门峡农电系统调度知识竞赛、变电运行工知识竞赛等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
该局还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局领导分别联系5个贫困户作为帮扶对象,各供电所还成立服务小分队,为当地的军烈属、伤残、孤寡老人发放服务连心卡,随时为他们提供无偿服务。发动职工向仰韶西阳西天坛村捐款捐物达7480元,全部用于购买桌椅等办公用品,改善村组办公条件。为发展集体经济,帮助精神文明建设帮扶村天坛村,制做宣传版面9块,为该村架设高低压线路4公里,安装变压器1台,帮助建成了饲料加工厂,预计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左右。8月份,在渑池县“携手慈善、圆梦大学”助学活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共为该县09年考上理想大学的23名贫困大学提供助学金34500元,为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伸出援手,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2009年以来,员工积极参与春蕾助学、无偿献血、帮困扶贫献爱心活动,送温暖捐款48600元。通过爱心活动的开展,塑造和提升了渑池县电业局的良好社会形象。
文明创建对渑池县电业局来说是“永不竣工”的诚信服务文化工程,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今,渑池县电业局员工们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为企业的发展无私奉献,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呈现的将是另外一幅美丽的景象。
家和万事兴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大家庭,那么企业的每位员工就要有责任心来共同爱护这个家庭,壮大这个家庭,企业这个大家庭就要为员工服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人员管理上,该局坚持“精简机关,充实一线”的原则,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和岗位目标责任制,保证了各岗位人员的精干和高效。在目标管理上,进一步增强成本控制意识,科学制定资产经营指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同时对供电所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制定了综合考核办法,对电量、电费、线损实行指标考核、工效挂钩,并做到奖惩兑现,不仅使营销管理渠道畅通,同时也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保证了年度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
为了切实体现员工的主人翁地位,该局始终坚持民主管理制度,建立企务公开工作规范,并进一步完善工会制度。四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上收集职工代表21项提案、意见和建议,经领导班子研究后进行处理,均在限期内给予解决与答复,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关心企业发展的热情更加高涨。
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公司在抓文明创建工作中,形成了一种常态机制,员工都能自觉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一呼百应。
文明优质服务
“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 渑池县电业局以此为目标,不断改善服务水平,坚持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争做一流县级供电企业为载体,深入开展自尊、自爱、自省、自励的“四自”精神和增强信誉、信用、信任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人人树立电业形象,人人维护电业形象”。2009年大力开展了“迎祖国60周年,展供电服务风采”活动,“红马甲”服务队在各社区门口设立咨询台和意见箱,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公开对电力客户征求意见,弘扬“热心、耐心、恒心、诚心”精神。调查表明,客户对渑池县电业局方面服务工作的满意率都在98%以上。
2009年10月20日上午9时左右,杨金凤老人拄着拐杖来到英豪供电所,她带来了一封委托他人代写的感谢信,执意要交给荆战强所长。原来,杨金凤是一位特困老人,她所住的房屋室内线及表后连接线多处老化,电灯一直不亮,只有点煤油灯照明。在一次走访中,荆战强所长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当即表示要免费为老人新装一块照明表。几天后,供电所服务人员就上门为老人安装了电表、漏电保护器和室内照明线。看着新安装的电表和电灯,老人激动得泪流满面地说:“我还以为再也点不到电灯了,没想到,真没想到,感谢你们这些好心人。”
……
这一件件事情,都印证了渑池县电业局服务文化的渗透力度和范围,彰显出渑池县电业局对优质诚信服务文化的追求。
企业文化暖人心
企业文化的开展能增强员工凝聚力、向心力,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基础。
2009年以来,该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和文体活动,引导员工文明健康生活。成功组织了“迎新春联欢晚会”、“五一爱岗敬业祖国有我”系列活动,组织了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电力职工书法绘画漫画比赛,还认真举办了“爱国故事大家讲”比赛活动。组队参加 “迎祖国60周年”知识竞赛,三门峡农电系统调度知识竞赛、变电运行工知识竞赛等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
该局还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局领导分别联系5个贫困户作为帮扶对象,各供电所还成立服务小分队,为当地的军烈属、伤残、孤寡老人发放服务连心卡,随时为他们提供无偿服务。发动职工向仰韶西阳西天坛村捐款捐物达7480元,全部用于购买桌椅等办公用品,改善村组办公条件。为发展集体经济,帮助精神文明建设帮扶村天坛村,制做宣传版面9块,为该村架设高低压线路4公里,安装变压器1台,帮助建成了饲料加工厂,预计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左右。8月份,在渑池县“携手慈善、圆梦大学”助学活动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共为该县09年考上理想大学的23名贫困大学提供助学金34500元,为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伸出援手,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2009年以来,员工积极参与春蕾助学、无偿献血、帮困扶贫献爱心活动,送温暖捐款48600元。通过爱心活动的开展,塑造和提升了渑池县电业局的良好社会形象。
文明创建对渑池县电业局来说是“永不竣工”的诚信服务文化工程,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今,渑池县电业局员工们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为企业的发展无私奉献,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呈现的将是另外一幅美丽的景象。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