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修大动脉――枞阳供电线路工区抗雪灾保供电纪实
2009-11-26 11:00:44 来源:安徽省枞阳县供电公司:王超
A-
A+
电力18讯: 11月15日深夜,安徽省枞阳县迎来2009年第一场雪,气温骤降到零度左右,风力达到5级,凛冽的寒风裹着雪花四处飞舞,瞬间就让枞川大地银装素裹。线路覆冰厚度达15毫米,20厘米长的溜冰随处可见,路面是5毫米的冰层,碗口粗的大树从中间劈断,110千伏线路跳闸3条,35kV线路线路跳闸2条,10千伏线路跳闸73条,2310个台区故障停电,涉及22个乡镇、近24万居民生活用电受到严重影响。
11月15日至16日,枞阳遭受百年来罕见大风冻雨暴雪袭击,电网受损严重。灾情发生后,一场战斗随之展开。
出师在拂晓
故障就是命令,线路工区负责人接到公司应急办通知后,立即启动工区低温雨雪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凌晨三点二十分,在接到紧急电话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工区所有人员都赶到办公室,开始准备抢修工作。16日清晨,鹅毛大雪继续在天空飘浮、凛冽的寒风不停在耳边呼啸,公司电力抢修车已载着工区抢修人员分两班人马赶赴35kV线路受灾现场进行故障特巡与抢修复电工作。
人在杆不倒
16日下午,线路工区在查到35kV雨坛308线故障点在位于龙王尖山顶的87#与89#杆之间B相导线断线,85#杆、86#杆瓷横担断裂,电杆严重倾斜。龙王尖山,位于官埠桥镇境内海拔319米,气温降到零下1度,最大风速3级,积雪厚达40厘米,能见度仅几米,远远超过了本地区常年气候的各项指标,线路抢修环境异常恶劣。因近年来实施的封山育林,山上已基本无路可走,漫山白雪皑皑。平时徒手上山都不易,更不用说是肩扛手提抢修材料与工器具的抢修人员。面对极其恶劣的环境,抢修人员毫不退缩,纷纷表示:再难走的路也挡不住线路人巡查除险的脚步。工区抢修人员在没膝的雪地里,一路砍枝伐道,一步三滑的沿着线路走廊前行。一路上依稀可见导线上碗口粗的覆冰。经过近4个小时紧张有序的工作,共校正电杆2根、更换瓷横担5根,导线300米。是日18时许,35kV雨坛308线恢复供电。
铁军转征战
17日下午,才刚刚完成老洲境内35kV线路抢修任务,又接到属地供电所故障特巡人员报告,35kV牛集312线路A相线接地故障点已查清,是该线路53#杆与56#杆之间杆塔瓷横担断裂。工区参战人员顾不上片刻休息,便迅速从老洲镇移师到会宫乡境内,由于故障抢修地点的地理条件非常恶劣,其中54#杆位于一座小山半山腰上,上山的路不光陡峭、荆棘丛生,而且全被冰雪履盖。为了尽快将工器具和施工材料运到杆下,抢修队员们拨开丛林一步一滑,平均每人负重10多公斤,硬是用双肩把抢修必备工具背上了山腰。经过2小时零8分的紧急抢修,是日16时许,35kV牛集312线路恢复供电。
情暖风雪中
线路工区主任陈刚,前几天还伤风感冒身体不适,但是今天他就抖擞精神在前面开道。安全员林青放弃休假始终工作在抢修第一线,哪里任务最重他就出现在哪里。工作负责人张军,由于岁数偏大,在昨天夜里抢修时导线将身上数处划伤,肩步及腿部时时隐隐作痛,可他仍紧咬牙关,用接地针当拐杖,紧紧地跟着队伍。队员们都劝他不要上山,指定另一负责人监护,但他却倔强的说“我不能脱离我的岗位,越是这种恶劣环境,我更应与大家一起奋战!”一席话,顿时让大家心里感到阵阵温暖。
会战在钱桥
“陈主任,请带领工区人员到钱桥供电所来,支援下”接到公司江小胜副总经理的电话后,线路工区人员将施工用具装运上抢修车后,马不停蹄赶到钱桥镇,“江总,请将施工难度最大、任务最重的线路交给我们,保证在二个工作日完成任务”。工区负责人陈刚主动向公司领导提出。21日,国家电监会安全局局长杨昆率电监会检查组一行在省公司领导吴平、杜贵和陪同下来到枞阳受灾严重的钱桥唐尚埠支线抢修现场,时值下午14:10分,当听到围观的村民说,师傅们午饭都还没有吃,仍在杆上作业时,杨昆局长动情地对省公司吴平总经理说,枞阳公司这支抢修队伍身上闪烁着安徽电力系统倡导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电网人精神。
与天斗、地斗、冰雪斗,决定胜负最终是人。在这场与冰雪抗争和搏斗中,枞电线路人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共产党员是开路先锋,工区全体参战人员是抗雪灾保供电的主人翁。冰雪终将消融,精神必将永存。在这场抗雪灾保供电战役中,线路工区经受住了冰与雪的考验。他们用自己奋勇抗灾、力保电网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1月15日至16日,枞阳遭受百年来罕见大风冻雨暴雪袭击,电网受损严重。灾情发生后,一场战斗随之展开。
出师在拂晓
故障就是命令,线路工区负责人接到公司应急办通知后,立即启动工区低温雨雪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凌晨三点二十分,在接到紧急电话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工区所有人员都赶到办公室,开始准备抢修工作。16日清晨,鹅毛大雪继续在天空飘浮、凛冽的寒风不停在耳边呼啸,公司电力抢修车已载着工区抢修人员分两班人马赶赴35kV线路受灾现场进行故障特巡与抢修复电工作。
人在杆不倒
16日下午,线路工区在查到35kV雨坛308线故障点在位于龙王尖山顶的87#与89#杆之间B相导线断线,85#杆、86#杆瓷横担断裂,电杆严重倾斜。龙王尖山,位于官埠桥镇境内海拔319米,气温降到零下1度,最大风速3级,积雪厚达40厘米,能见度仅几米,远远超过了本地区常年气候的各项指标,线路抢修环境异常恶劣。因近年来实施的封山育林,山上已基本无路可走,漫山白雪皑皑。平时徒手上山都不易,更不用说是肩扛手提抢修材料与工器具的抢修人员。面对极其恶劣的环境,抢修人员毫不退缩,纷纷表示:再难走的路也挡不住线路人巡查除险的脚步。工区抢修人员在没膝的雪地里,一路砍枝伐道,一步三滑的沿着线路走廊前行。一路上依稀可见导线上碗口粗的覆冰。经过近4个小时紧张有序的工作,共校正电杆2根、更换瓷横担5根,导线300米。是日18时许,35kV雨坛308线恢复供电。
铁军转征战
17日下午,才刚刚完成老洲境内35kV线路抢修任务,又接到属地供电所故障特巡人员报告,35kV牛集312线路A相线接地故障点已查清,是该线路53#杆与56#杆之间杆塔瓷横担断裂。工区参战人员顾不上片刻休息,便迅速从老洲镇移师到会宫乡境内,由于故障抢修地点的地理条件非常恶劣,其中54#杆位于一座小山半山腰上,上山的路不光陡峭、荆棘丛生,而且全被冰雪履盖。为了尽快将工器具和施工材料运到杆下,抢修队员们拨开丛林一步一滑,平均每人负重10多公斤,硬是用双肩把抢修必备工具背上了山腰。经过2小时零8分的紧急抢修,是日16时许,35kV牛集312线路恢复供电。
情暖风雪中
线路工区主任陈刚,前几天还伤风感冒身体不适,但是今天他就抖擞精神在前面开道。安全员林青放弃休假始终工作在抢修第一线,哪里任务最重他就出现在哪里。工作负责人张军,由于岁数偏大,在昨天夜里抢修时导线将身上数处划伤,肩步及腿部时时隐隐作痛,可他仍紧咬牙关,用接地针当拐杖,紧紧地跟着队伍。队员们都劝他不要上山,指定另一负责人监护,但他却倔强的说“我不能脱离我的岗位,越是这种恶劣环境,我更应与大家一起奋战!”一席话,顿时让大家心里感到阵阵温暖。
会战在钱桥
“陈主任,请带领工区人员到钱桥供电所来,支援下”接到公司江小胜副总经理的电话后,线路工区人员将施工用具装运上抢修车后,马不停蹄赶到钱桥镇,“江总,请将施工难度最大、任务最重的线路交给我们,保证在二个工作日完成任务”。工区负责人陈刚主动向公司领导提出。21日,国家电监会安全局局长杨昆率电监会检查组一行在省公司领导吴平、杜贵和陪同下来到枞阳受灾严重的钱桥唐尚埠支线抢修现场,时值下午14:10分,当听到围观的村民说,师傅们午饭都还没有吃,仍在杆上作业时,杨昆局长动情地对省公司吴平总经理说,枞阳公司这支抢修队伍身上闪烁着安徽电力系统倡导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电网人精神。
与天斗、地斗、冰雪斗,决定胜负最终是人。在这场与冰雪抗争和搏斗中,枞电线路人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共产党员是开路先锋,工区全体参战人员是抗雪灾保供电的主人翁。冰雪终将消融,精神必将永存。在这场抗雪灾保供电战役中,线路工区经受住了冰与雪的考验。他们用自己奋勇抗灾、力保电网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