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供电有限公司深化服务活动侧记
2009-10-14 11:51:0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人民网・天津视窗10月13日电:电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才能真正先行,成为基层单位的好帮手,天津市静海县供电有限公司的做法是:把深化机关党员干部入户谈心服务活动,当好电力先行官,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灵活服务方式,强化督查推动,使职能作用得已充分发挥,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创新活动载体,扩大服务范围
县供电有限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入户谈心服务活动,积极为所包的3个村解难题、办实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促进了所包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使活动深入发展,今年以来,该公司为认真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要求,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公司党委在总结入户谈心服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在系统内深入开展了“静海电力为‘三农’志愿服务行动”,公司283名党员和全县383个自然村全部建立对应关系,每名党员向所包村公布联系电话,承诺服务内容。村里有用电需求,只要打一个电话,不论节假日、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包保人员及时提供服务,使公司入户谈心服务活动由3个村延伸到全县各村街,实现了全覆盖。同时,深入开展“静电之光”一助一爱心助学活动,协调团县委、县教育局确定困难学生,结成助学对子,给予每人每年400元的资助。今年公司157名干部职工与全县167名困难学生结成助学对子,资助金额7.9万元,有效解决了部分学生因家庭困难不能正常学习、甚至濒临辍学的问题。
灵活方式方法,提高服务水平
在深入开展谈心服务中,该公司不断改变服务方式,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公司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研,面对面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建议,对查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行班子成员负责制,一包到底,限时办结。今年以来,先后深入18个乡镇、2个县级园区、1个新城走访,和30多个用电大户座谈,共梳理出电网建设、电力配套、业扩报装、大项目规划等6大类81项意见建议。目前,已解决72项。工作中,他们坚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解决问题、破解矛盾、服务“三农”的重点,先后投资近1.5亿元,加强乡镇电气化建设,已完成15个乡镇207个村街电气化建设任务,涉及居民9万余户,到2010年全县383个村将全部实现电气化,在全市两区三县中率先完成电气化建设任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良的供电环境。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公司进一步强化对打井抗旱、植树造林、大棚建设等农业重点工作的服务,明确规定,凡涉及以上工程,在工程预算上实行零效益,公司不赚一分钱。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全县招商引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抽调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员工,组建10支志愿服务队,跟踪服务全县重点项目。开通24小时服务“绿色通道”,对用电需求和服务要求实行“一条龙”服务,促使大项目在静海早落户、早开工、早投产、早用电。目前,已为大项目办实事61件,为用户节省资金300多万元。
强化督查推动,确保服务质量
为最大限度的发挥干部职工作用,公司党委狠抓督查推动。一是强化领导责任。把深化机关党员干部入户谈心服务活动,纳入干部职工考核,量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标准,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志愿服务工作联系卡制度。成立由公司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志愿服务领导小组,向社会公布联系方式,并要求班子成员每10天或半个月走访一次服务对象,了解相关情况,征求乡镇、涉农部门、村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公司每位班子成员先后深入基层10次以上,共走访农户900多个。三是建立志愿服务内容和质量反馈表制度。组织公司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深入用电客户发放征求意见表,进行服务质量专项问卷调查。对重点工程项目和企业用电大户,实施现场质量跟踪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开展“为‘三农’志愿服务行动”以来,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取得了明显成效。1至8月份,公司完成购电量2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完成电网投资1.89亿元,新农村建设投资1亿元;建设改造的团泊湖220KV站、双杨、大寨渠、青静河3座110KV变电站和中旺35KV变电站投入运行,双塘35KV变电站近期将投入运行,使全县供电主网结构不断改善,有效地服务了静海经济社会的发展。(记者王谦华 通讯员马军田)
创新活动载体,扩大服务范围
县供电有限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入户谈心服务活动,积极为所包的3个村解难题、办实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促进了所包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使活动深入发展,今年以来,该公司为认真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要求,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公司党委在总结入户谈心服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在系统内深入开展了“静海电力为‘三农’志愿服务行动”,公司283名党员和全县383个自然村全部建立对应关系,每名党员向所包村公布联系电话,承诺服务内容。村里有用电需求,只要打一个电话,不论节假日、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包保人员及时提供服务,使公司入户谈心服务活动由3个村延伸到全县各村街,实现了全覆盖。同时,深入开展“静电之光”一助一爱心助学活动,协调团县委、县教育局确定困难学生,结成助学对子,给予每人每年400元的资助。今年公司157名干部职工与全县167名困难学生结成助学对子,资助金额7.9万元,有效解决了部分学生因家庭困难不能正常学习、甚至濒临辍学的问题。
灵活方式方法,提高服务水平
在深入开展谈心服务中,该公司不断改变服务方式,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公司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研,面对面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建议,对查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行班子成员负责制,一包到底,限时办结。今年以来,先后深入18个乡镇、2个县级园区、1个新城走访,和30多个用电大户座谈,共梳理出电网建设、电力配套、业扩报装、大项目规划等6大类81项意见建议。目前,已解决72项。工作中,他们坚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解决问题、破解矛盾、服务“三农”的重点,先后投资近1.5亿元,加强乡镇电气化建设,已完成15个乡镇207个村街电气化建设任务,涉及居民9万余户,到2010年全县383个村将全部实现电气化,在全市两区三县中率先完成电气化建设任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良的供电环境。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公司进一步强化对打井抗旱、植树造林、大棚建设等农业重点工作的服务,明确规定,凡涉及以上工程,在工程预算上实行零效益,公司不赚一分钱。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全县招商引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抽调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员工,组建10支志愿服务队,跟踪服务全县重点项目。开通24小时服务“绿色通道”,对用电需求和服务要求实行“一条龙”服务,促使大项目在静海早落户、早开工、早投产、早用电。目前,已为大项目办实事61件,为用户节省资金300多万元。
强化督查推动,确保服务质量
为最大限度的发挥干部职工作用,公司党委狠抓督查推动。一是强化领导责任。把深化机关党员干部入户谈心服务活动,纳入干部职工考核,量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标准,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志愿服务工作联系卡制度。成立由公司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志愿服务领导小组,向社会公布联系方式,并要求班子成员每10天或半个月走访一次服务对象,了解相关情况,征求乡镇、涉农部门、村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公司每位班子成员先后深入基层10次以上,共走访农户900多个。三是建立志愿服务内容和质量反馈表制度。组织公司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深入用电客户发放征求意见表,进行服务质量专项问卷调查。对重点工程项目和企业用电大户,实施现场质量跟踪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开展“为‘三农’志愿服务行动”以来,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取得了明显成效。1至8月份,公司完成购电量2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完成电网投资1.89亿元,新农村建设投资1亿元;建设改造的团泊湖220KV站、双杨、大寨渠、青静河3座110KV变电站和中旺35KV变电站投入运行,双塘35KV变电站近期将投入运行,使全县供电主网结构不断改善,有效地服务了静海经济社会的发展。(记者王谦华 通讯员马军田)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