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电力为“中国氟硅之都”护航
2009-06-21 15:31:1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网讯 通讯员 郑怀华 汪烈红 报道 6月10日,110千伏中宁硅业输变电工程的启动投产,为目前国内最大多晶硅制造企业之一――浙江中宁硅业公司的顺利运营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证。这是衢州电力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主动适应当前形势,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助力衢州“氟硅经济”新飞跃的又一成果。
立意:主动适应当先行
衢州市是浙江省确定的以氟硅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从“神舟”飞船到“嫦娥一号”卫星,都有衢州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去年,该市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计划氟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目前,基地内氟化工系列产品销售额,占浙江省氟化工系列产品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一强。根据《衢州市氟硅产业集群“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新一轮工业布局中,氟硅产业发展规划是市区88平方公里“工业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氟硅产业将成为衢州超千亿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氟硅之都”。根据这一形势,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先行者的衢州电力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审时度势,意识到以硅氟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必将为衢州经济带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为此,该局认真编制片区电网规划方案,主动将电网规划有效融入地方发展规划,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项目可研,强化项目储备,使电网建设紧跟并适当地超前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衢州第二座500千伏变电所――夏金输变电工程已通过可研审查,500千伏兰溪-信安线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为氟硅基地配套的一批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也正同步跟进。
破题:优化管理挖潜力
衢州电力局意识到,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要助力氟硅产业的健康发展,供电部门不仅要当经济发展的“先行者”,更要当“护航者”。为此,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全市供电系统干部职工主动深入300多家氟硅企业开展调研,详细了解生产状况,征求供电服务意见和建议。
针对梳理出的30多条客户意见和建议,该局以意见为源头,实施“逆向工程”,查找自身在服务制度、服务流程和服务意识上的缺陷。干部员工依托“我为科学发展进一言”、“领导干部谈科学发展”等平台,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掀起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主题大讨论。一段时间,衢州电力上下“齐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共识悄然形成,“机关为基层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的“大服务”理念不断得以强化, “客户应急报装抢修制度”、“大客户服务经理制度”、“大客户业扩项目进度计划管理制度”、“项目协调会制度”等一系列新机制也由此顺势出台……
“有了供电部门的鼎力支持,这批货总算赶上了。” 日前,看着机器运转起来的衢州格莱美硅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终于松了一口气。5月初,作为衢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该公司接到一笔订单,希望能在5月底前予以送电生产。按正常流程,从申请到线路施工再到送电没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根本无法实施送电。为此,当地供电部门立即启动报装应急机制,缩短报装流程,实施现场办公,集中人力物力,连续奋战半个多月,终于提前6天为企业送上电。
践行:立体服务保增长
在金融海啸的席卷下,衢州的氟硅企业也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去年最严重时,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开工不足、5.7%半停产、3.6%停产。为此,衢州电力局树立“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市场、保稳定”的理念,推出以“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民生”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并结合“春风助企行动”,推出18项助企举措,全力帮助氟硅企业度过困难期。
“我们全年的电费支出要三四百万元,采用电力部门提供的优化方案后,一年可节省费用近12万元。”近日,浙江华晶氟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保障部郭卫阳非常感慨。该公司原变压器的容量为1600千伏安,而实际使用负荷只有800千瓦,通过跟踪了解,电力部门上门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提供了优化用电方案,仅仅5月份就比整改前节约1.4万余元费用。据统计,仅此一项,电力部门就为衢州全市的氟硅企业节约非正常生产状态下的电费支出近300多万元。
在为氟硅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衢州电力局还积极落实项目源头沟通制度,为氟硅企业安家落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省重点项目、浙江中宁硅业公司总投资45亿元,采用110千伏电压等级供电,远景总受电容量高达15万千伏安。该局从项目前期同步跟进,做好相关政策服务工作,为企业当好用电参谋。期间,专业部门主动对接企业,先后10多次调整修改可研报告,局有关负责人还带队上门现场办公,协调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上半年以来,我们连续几个月的业扩例会都围绕中宁输变电工程转,可以说是竭尽全力服务该项目。”该局营销专职在谈到服务中宁项目时说到。
衢州电力局的一系列服务举措在为衢州“氟硅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提振了衢州人民战胜经济危机的信心。据统计,一季度以来,衢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高出省平均水平10.2个百分点,协议招商引资额增长32%。“氟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电量增长提供强劲动力,截至5月底,衢州全市新增电力用户数1.5万多户,新增容量18.84万千伏安,全社会用电量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势头(除巨化集团公司外)。5月31日,衢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金平在该局调研时说:“电力部门主动融入大局,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衢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立意:主动适应当先行
衢州市是浙江省确定的以氟硅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从“神舟”飞船到“嫦娥一号”卫星,都有衢州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去年,该市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计划氟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目前,基地内氟化工系列产品销售额,占浙江省氟化工系列产品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一强。根据《衢州市氟硅产业集群“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新一轮工业布局中,氟硅产业发展规划是市区88平方公里“工业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氟硅产业将成为衢州超千亿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氟硅之都”。根据这一形势,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先行者的衢州电力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审时度势,意识到以硅氟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必将为衢州经济带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为此,该局认真编制片区电网规划方案,主动将电网规划有效融入地方发展规划,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项目可研,强化项目储备,使电网建设紧跟并适当地超前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衢州第二座500千伏变电所――夏金输变电工程已通过可研审查,500千伏兰溪-信安线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为氟硅基地配套的一批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也正同步跟进。
破题:优化管理挖潜力
衢州电力局意识到,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要助力氟硅产业的健康发展,供电部门不仅要当经济发展的“先行者”,更要当“护航者”。为此,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全市供电系统干部职工主动深入300多家氟硅企业开展调研,详细了解生产状况,征求供电服务意见和建议。
针对梳理出的30多条客户意见和建议,该局以意见为源头,实施“逆向工程”,查找自身在服务制度、服务流程和服务意识上的缺陷。干部员工依托“我为科学发展进一言”、“领导干部谈科学发展”等平台,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掀起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主题大讨论。一段时间,衢州电力上下“齐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共识悄然形成,“机关为基层服务,后台为前台服务,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的“大服务”理念不断得以强化, “客户应急报装抢修制度”、“大客户服务经理制度”、“大客户业扩项目进度计划管理制度”、“项目协调会制度”等一系列新机制也由此顺势出台……
“有了供电部门的鼎力支持,这批货总算赶上了。” 日前,看着机器运转起来的衢州格莱美硅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终于松了一口气。5月初,作为衢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该公司接到一笔订单,希望能在5月底前予以送电生产。按正常流程,从申请到线路施工再到送电没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根本无法实施送电。为此,当地供电部门立即启动报装应急机制,缩短报装流程,实施现场办公,集中人力物力,连续奋战半个多月,终于提前6天为企业送上电。
践行:立体服务保增长
在金融海啸的席卷下,衢州的氟硅企业也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去年最严重时,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开工不足、5.7%半停产、3.6%停产。为此,衢州电力局树立“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市场、保稳定”的理念,推出以“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民生”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并结合“春风助企行动”,推出18项助企举措,全力帮助氟硅企业度过困难期。
“我们全年的电费支出要三四百万元,采用电力部门提供的优化方案后,一年可节省费用近12万元。”近日,浙江华晶氟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保障部郭卫阳非常感慨。该公司原变压器的容量为1600千伏安,而实际使用负荷只有800千瓦,通过跟踪了解,电力部门上门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提供了优化用电方案,仅仅5月份就比整改前节约1.4万余元费用。据统计,仅此一项,电力部门就为衢州全市的氟硅企业节约非正常生产状态下的电费支出近300多万元。
在为氟硅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衢州电力局还积极落实项目源头沟通制度,为氟硅企业安家落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省重点项目、浙江中宁硅业公司总投资45亿元,采用110千伏电压等级供电,远景总受电容量高达15万千伏安。该局从项目前期同步跟进,做好相关政策服务工作,为企业当好用电参谋。期间,专业部门主动对接企业,先后10多次调整修改可研报告,局有关负责人还带队上门现场办公,协调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上半年以来,我们连续几个月的业扩例会都围绕中宁输变电工程转,可以说是竭尽全力服务该项目。”该局营销专职在谈到服务中宁项目时说到。
衢州电力局的一系列服务举措在为衢州“氟硅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提振了衢州人民战胜经济危机的信心。据统计,一季度以来,衢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高出省平均水平10.2个百分点,协议招商引资额增长32%。“氟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电量增长提供强劲动力,截至5月底,衢州全市新增电力用户数1.5万多户,新增容量18.84万千伏安,全社会用电量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势头(除巨化集团公司外)。5月31日,衢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金平在该局调研时说:“电力部门主动融入大局,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衢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