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纪实
2009-08-12 16:33:1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肥城市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纪实
2009-08-07 09:03
肥城市供电公司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累计筹措资金1.2亿元投入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后建成电气化乡(镇)6个、电气化村183个,占全市乡(镇)、村的42.9%和30.2%。6月12日,肥城市顺利通过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与集团公司联合组织的新农村电气化县考评验收,成为今年我省首个通过验收的县级市。
没有电杆的电气化村
7月12日,我们来到王西村,发现整个村内没有一根电杆,街道上空干干净净,平时见惯了的架空线也失去了踪影。
见我们一脸疑惑,村党支部书记罗朝田笑着说:“我们村是供电公司按照电气化建设最高标准改造的,电缆全部下地。”“那咱们一定投入不少钱吧?”“不瞒你们说,我们村电气化建设没花供电公司和村民一分钱!”建设如此高标准的电气化村竟没花供电公司和村民一分钱,这让我们大为惊奇。
原来,肥城市矿产资源丰富,煤矿企业众多,近年来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壮大,压煤村的搬迁成为他们的重点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压煤村搬迁所需费用由煤矿企业承担,王西村便是搬迁村之一。肥城公司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向市政府汇报,建议将电气化村建设与压煤村搬迁结合起来统一实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府的协调下,肥城公司加强与煤矿企业和压煤搬迁村的联系沟通,由煤矿企业投资,供电公司实施,村民使用,高标准建设电气化村,让三方受益。像这样的电气化村,在肥城共有24个。
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肥城公司并没有统一标准搞“一揽子”工程,而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深入全市各乡(镇)、村进行调研,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积极向政府汇报,由政府牵头,按照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原则,制订了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实施方案,并与各乡(镇)、村签订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责任书,作为一项指标纳入年度业绩考核,切实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这项惠民工程做实、做好。
企业满意,政府更满意
“这些年我们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原来的线路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电气化建设帮了我们大忙,用电可靠了,我们公司今年又投资2亿元新上了特种石墨电极项目。”昌盛石墨有限公司是石横镇产值过亿元的大型民营企业之一,谈起电气化建设,公司经理李允柱异常兴奋,连声夸奖。
石横镇位于肥城市西北18公里处,是全国重点镇、全国首批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由于地处矿区,该镇具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石墨等资源,工业经济比较发达,全镇民营企业有300多家。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石横镇发展的基础,没有电,就没有石横镇今天的成绩。”镇党委书记杜玉江说,“我们镇民营企业多,不仅用电量大,而且发展很快。供电公司结合实际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我们镇新增和改造了50多台变压器、50公里输电线路,缩小了配变台区供电半径,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电气化建设后,我们镇年用电量翻了一番,不仅企业满意,我们政府更满意。去年我们镇实现生产总值53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6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70元,可以说是电气化为我们镇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针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用电需求增长迅速的实际,在工程建设中,肥城公司广泛应用“四新”技术,大力推广应用环保节能型箱变和非晶合金变压器,设计容量可满足今后5年的用电需求,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有力助推了农村经济发展。
实现电气化,才是真正的新农村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利国利民,我们一定要高标准完成,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在肥城公司大小会议上,公司经理史爱国经常这样说。在工作中,肥城公司充分考虑各村经济条件和农民的不同需求,坚持分步实施,因地制宜,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对硬件条件较差的东大封、国庄等村,他们加强对配电设施的改造,确保配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原来东大封村经常跳闸停电,居民拨打95598报修业务多。电气化改造后,村里停电次数明显减少,群众十分满意。对供电半径长和台区电压偏低的太平、孙家小庄等村,他们通过将变压器向负荷中心迁移的方式提高电压质量,减少电能损失。孙家小庄村原有2台变压器,供电半径长,低压线损高,通过改造,缩短了供电距离,低压线损率由原来的10%降到7.6%。
有了可靠电力保障,孙家小庄村人纷纷搞起庭院经济,小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村能有今天的飞跃发展,电气化功不可没。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510元,村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从温饱型向宽裕小康型快速迈进,电气化建设成为我们村发展的新动力。”村党支部书记孙衍寅发自肺腑地说。
“现在我们村家家都买了电视、冰箱等电器,生活水平步步高。实现电气化,才是真正的新农村!”村民张老伯高兴地说。
2009-08-07 09:03
肥城市供电公司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累计筹措资金1.2亿元投入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后建成电气化乡(镇)6个、电气化村183个,占全市乡(镇)、村的42.9%和30.2%。6月12日,肥城市顺利通过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与集团公司联合组织的新农村电气化县考评验收,成为今年我省首个通过验收的县级市。
没有电杆的电气化村
7月12日,我们来到王西村,发现整个村内没有一根电杆,街道上空干干净净,平时见惯了的架空线也失去了踪影。
见我们一脸疑惑,村党支部书记罗朝田笑着说:“我们村是供电公司按照电气化建设最高标准改造的,电缆全部下地。”“那咱们一定投入不少钱吧?”“不瞒你们说,我们村电气化建设没花供电公司和村民一分钱!”建设如此高标准的电气化村竟没花供电公司和村民一分钱,这让我们大为惊奇。
原来,肥城市矿产资源丰富,煤矿企业众多,近年来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壮大,压煤村的搬迁成为他们的重点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压煤村搬迁所需费用由煤矿企业承担,王西村便是搬迁村之一。肥城公司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向市政府汇报,建议将电气化村建设与压煤村搬迁结合起来统一实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府的协调下,肥城公司加强与煤矿企业和压煤搬迁村的联系沟通,由煤矿企业投资,供电公司实施,村民使用,高标准建设电气化村,让三方受益。像这样的电气化村,在肥城共有24个。
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肥城公司并没有统一标准搞“一揽子”工程,而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深入全市各乡(镇)、村进行调研,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积极向政府汇报,由政府牵头,按照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原则,制订了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实施方案,并与各乡(镇)、村签订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责任书,作为一项指标纳入年度业绩考核,切实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这项惠民工程做实、做好。
企业满意,政府更满意
“这些年我们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原来的线路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电气化建设帮了我们大忙,用电可靠了,我们公司今年又投资2亿元新上了特种石墨电极项目。”昌盛石墨有限公司是石横镇产值过亿元的大型民营企业之一,谈起电气化建设,公司经理李允柱异常兴奋,连声夸奖。
石横镇位于肥城市西北18公里处,是全国重点镇、全国首批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由于地处矿区,该镇具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石墨等资源,工业经济比较发达,全镇民营企业有300多家。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石横镇发展的基础,没有电,就没有石横镇今天的成绩。”镇党委书记杜玉江说,“我们镇民营企业多,不仅用电量大,而且发展很快。供电公司结合实际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我们镇新增和改造了50多台变压器、50公里输电线路,缩小了配变台区供电半径,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电气化建设后,我们镇年用电量翻了一番,不仅企业满意,我们政府更满意。去年我们镇实现生产总值53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6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70元,可以说是电气化为我们镇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针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用电需求增长迅速的实际,在工程建设中,肥城公司广泛应用“四新”技术,大力推广应用环保节能型箱变和非晶合金变压器,设计容量可满足今后5年的用电需求,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有力助推了农村经济发展。
实现电气化,才是真正的新农村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利国利民,我们一定要高标准完成,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在肥城公司大小会议上,公司经理史爱国经常这样说。在工作中,肥城公司充分考虑各村经济条件和农民的不同需求,坚持分步实施,因地制宜,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对硬件条件较差的东大封、国庄等村,他们加强对配电设施的改造,确保配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原来东大封村经常跳闸停电,居民拨打95598报修业务多。电气化改造后,村里停电次数明显减少,群众十分满意。对供电半径长和台区电压偏低的太平、孙家小庄等村,他们通过将变压器向负荷中心迁移的方式提高电压质量,减少电能损失。孙家小庄村原有2台变压器,供电半径长,低压线损高,通过改造,缩短了供电距离,低压线损率由原来的10%降到7.6%。
有了可靠电力保障,孙家小庄村人纷纷搞起庭院经济,小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村能有今天的飞跃发展,电气化功不可没。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510元,村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从温饱型向宽裕小康型快速迈进,电气化建设成为我们村发展的新动力。”村党支部书记孙衍寅发自肺腑地说。
“现在我们村家家都买了电视、冰箱等电器,生活水平步步高。实现电气化,才是真正的新农村!”村民张老伯高兴地说。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