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服务乐农家――吉林伊通农电公司服务地方民俗旅游业侧记
2009-06-10 09:22:2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刘洪亮
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这片土地上,农电有限公司结合科学发展观理论,不断完善供电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真实地演绎着支持地方民俗旅游业发展的一幕幕。
登门要“意见”
伊通满族自治县农电有限公司在各旅游区定期召开座谈会、主动登门走访,征求意见和建议。会后他们及时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分类,并将意见落实到各部室限期整改。
“到了这个季节,我们的旅游区最怕的就是出现事故停电,一旦停电就‘砸’了我们的生意,那损失就大了!以前我们旅游区搞得篝火晚会吸引了很多游客,一旦停电,无法使用音响、灯光和一些特效设备,使篝火晚会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我们把这种困难反应到新家供电所后,供电所李所长立即给全所人员开会,要求以后旅游再有篝火晚会,所里要安排两人到现场,一旦有事故停电,立即处理。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我们从心底感激他们啊。”这是伊通满族自治县旅游局牧情谷负责人张洪涛经理,在5月28日对前来征求用电服务意见的农电有限公司优质服务办公室主任赵克勤说的一句话。
“您现在对供电服务满意吗?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赵主任问。
“我们对供电服务很满意,但建议也有一个,就是新家供电所的电工为我们没白没黑地服务太辛苦,你们得给他们加工资啊。”张洪涛经理跟赵主任开了一个玩笑。
服务队进村来
在伊通县大孤山火山旅游区活跃着一支“阳光电力服务队”,这是大孤山供电所根据伊通满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的需求,采取的跟踪服务措施。
“伊通阳光电力服务队”在今年夏季到来之前,对大孤山镇的用电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大孤山街道低压线路和配电变压器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更换35平方毫米绝缘导线3000余米、8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电子表箱3000块。通过改造,大孤山镇的用电质量和用电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站在望风台上里就能看到大孤山的民俗旅游户“日出照农家”, 已经营了6年杜康酒家。在接受采访时,女主人杜大姐说:“前几年由于变压器容量小,到了用电高峰,常常正用电饭锅蒸着米饭突然停电,一锅米就变成了夹生饭,这样一来,生意能不受影响吗?现在不会有这样的事儿了。”她一边说,一边带笔者数了数家里的电器:5台空调、2台冰柜、1台冰箱、1台微波炉、4个电饭锅。“你看,我这生意哪一样都离不开电!县农电有限公司进行变压器改造后,我们用电得到了保证。对他们提供的跟踪式供电服务我非常满意,出了故障一个电话就能马上解决。”
“有了‘伊通阳光电力服务队’,我村的用电有了保障,旅游收入还能上一个新台阶!”在大孤山镇采访时,镇党委书记赵海杰按捺不住喜悦之情,“看看这么多来登山的游客,你就知道我们的生意多么红火!”
电气化兴旅游
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内的寿山水库民俗旅游区,自伊通满族自治县农电有限公司开展电气化兴旅游活动以来,旅游区周边有120户人家有70余户搞起了家庭旅馆,拥有普通床位800余张,标准客房床位50余张,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旅游业已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
“‘电气化’成了我们营城子镇寿山水库民俗旅游区的一块金字招牌,现在我们镇的农家旅馆全部住满,我们就坐在家门口等着收钱。”营城子镇党委书记陈杰带着笔者,在寿山水库旅游区里边走边介绍着。
“寿山水库大酒店”的经理孙连成也与我们聊起当前旅游高峰的用电情况,“现在酒店里有70多个床位,6个标准间,6台空调,3台冰箱。一到夏季特别是端午节,来自全省各地的游客常常让他家的旅馆爆满,光用电一个月就得1000千瓦时以上。去年夏天旅游旺季时,我们镇还没建成电气化镇,我们家想上一套中央空调,但由于镇里的用电超负荷,为避免频繁跳闸,镇里对上空调的农家用电进行限制,极大地影响了旅游收入。自去年11月份建成了电气化镇后,限制用电的规定就自然而然地取消了,今年的游客比去年增长了一倍。”
夜幕降临时分采访结束了,笔者来到了营城子镇投资300多万元建成的新寿山水库大坝,只见水面上几艘渔船灯光闪烁,坝上游人如织,水边上的农村家家灯火通明,好一派和谐的农家乐景象!
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这片土地上,农电有限公司结合科学发展观理论,不断完善供电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真实地演绎着支持地方民俗旅游业发展的一幕幕。
登门要“意见”
伊通满族自治县农电有限公司在各旅游区定期召开座谈会、主动登门走访,征求意见和建议。会后他们及时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分类,并将意见落实到各部室限期整改。
“到了这个季节,我们的旅游区最怕的就是出现事故停电,一旦停电就‘砸’了我们的生意,那损失就大了!以前我们旅游区搞得篝火晚会吸引了很多游客,一旦停电,无法使用音响、灯光和一些特效设备,使篝火晚会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我们把这种困难反应到新家供电所后,供电所李所长立即给全所人员开会,要求以后旅游再有篝火晚会,所里要安排两人到现场,一旦有事故停电,立即处理。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我们从心底感激他们啊。”这是伊通满族自治县旅游局牧情谷负责人张洪涛经理,在5月28日对前来征求用电服务意见的农电有限公司优质服务办公室主任赵克勤说的一句话。
“您现在对供电服务满意吗?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赵主任问。
“我们对供电服务很满意,但建议也有一个,就是新家供电所的电工为我们没白没黑地服务太辛苦,你们得给他们加工资啊。”张洪涛经理跟赵主任开了一个玩笑。
服务队进村来
在伊通县大孤山火山旅游区活跃着一支“阳光电力服务队”,这是大孤山供电所根据伊通满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的需求,采取的跟踪服务措施。
“伊通阳光电力服务队”在今年夏季到来之前,对大孤山镇的用电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大孤山街道低压线路和配电变压器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更换35平方毫米绝缘导线3000余米、8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电子表箱3000块。通过改造,大孤山镇的用电质量和用电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站在望风台上里就能看到大孤山的民俗旅游户“日出照农家”, 已经营了6年杜康酒家。在接受采访时,女主人杜大姐说:“前几年由于变压器容量小,到了用电高峰,常常正用电饭锅蒸着米饭突然停电,一锅米就变成了夹生饭,这样一来,生意能不受影响吗?现在不会有这样的事儿了。”她一边说,一边带笔者数了数家里的电器:5台空调、2台冰柜、1台冰箱、1台微波炉、4个电饭锅。“你看,我这生意哪一样都离不开电!县农电有限公司进行变压器改造后,我们用电得到了保证。对他们提供的跟踪式供电服务我非常满意,出了故障一个电话就能马上解决。”
“有了‘伊通阳光电力服务队’,我村的用电有了保障,旅游收入还能上一个新台阶!”在大孤山镇采访时,镇党委书记赵海杰按捺不住喜悦之情,“看看这么多来登山的游客,你就知道我们的生意多么红火!”
电气化兴旅游
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内的寿山水库民俗旅游区,自伊通满族自治县农电有限公司开展电气化兴旅游活动以来,旅游区周边有120户人家有70余户搞起了家庭旅馆,拥有普通床位800余张,标准客房床位50余张,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旅游业已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
“‘电气化’成了我们营城子镇寿山水库民俗旅游区的一块金字招牌,现在我们镇的农家旅馆全部住满,我们就坐在家门口等着收钱。”营城子镇党委书记陈杰带着笔者,在寿山水库旅游区里边走边介绍着。
“寿山水库大酒店”的经理孙连成也与我们聊起当前旅游高峰的用电情况,“现在酒店里有70多个床位,6个标准间,6台空调,3台冰箱。一到夏季特别是端午节,来自全省各地的游客常常让他家的旅馆爆满,光用电一个月就得1000千瓦时以上。去年夏天旅游旺季时,我们镇还没建成电气化镇,我们家想上一套中央空调,但由于镇里的用电超负荷,为避免频繁跳闸,镇里对上空调的农家用电进行限制,极大地影响了旅游收入。自去年11月份建成了电气化镇后,限制用电的规定就自然而然地取消了,今年的游客比去年增长了一倍。”
夜幕降临时分采访结束了,笔者来到了营城子镇投资300多万元建成的新寿山水库大坝,只见水面上几艘渔船灯光闪烁,坝上游人如织,水边上的农村家家灯火通明,好一派和谐的农家乐景象!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