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供电城乡一体化助农村经济发展
2009-06-15 16:37:3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网通讯员 孙永兴 报道
近几年来,东台市供电公司,积极贯彻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不遗余力地将城市供电管理的经验移植到农电系统上,营造了城乡服务同优、网架同强、管理同质的和谐供电的大环境,扎实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现己建成5个电气化镇、42个电气化村,2009年东台市将建成农村电气化县(市),其中再建5个电气化镇,29个电气化村。为东台市实现新跨越、全面达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促进供电城乡一体化
东台市供电公司对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生产管理、专一技术管理、供电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细化。以提升农电管理水平为目标,使农电管理与供电公司整体管理相接轨。
走进东台市每个农村供电营业厅,都能给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全市23个供电所营业厅按统一标准建设,制定了城乡统一的服务规范、统一的服务标准,建立了农村供电所月考核机制,每月一考一评”的优质服务常态运行监督机制,不断创新丰富“国家电网”品牌。公司加强对农电员工进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员工服务“十个不准”,“三公”调度十项制度的教育,从而使农电职工在服务观念、服务机制和服务行为上实现新的转变和提高。
各供电所新设营业班、抄表班和运行维护班,按照专业划分,将人员合理划到班组,做到抄管分离,将主业管理模式向供电所延伸。实施原村电工现供电所人员每天到所上班,对供电所所长进行大幅度交流,通过公开招聘形式,使一批年轻、有技术的能人进入供电所一长四员岗位,同时为供电所储备了后备人才。强化农电员工的技能培训,提高人员业务技能,使供电所管理工作更专业化。
东台市委书记祁彪多次在东台市供电公司报送的《供电服务简报》上作出专门批示:供电公司实施供电城乡一体化后,对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很大,这几年农村电网改造投入也很多,是包重华总经理一班人全力支持的结果……
盐城市人大代表建洋村(由甘港、大洋、建国三村合并)党总支书记刘怀仁非常兴奋地说:自从甘港村进行了农村电网改造和城乡供电一体化后,使甘港的橡胶产业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全村原来只有四台变压器,现在发展到14台综合变和4台专用变,容量由原来的470千伏安增加到2120千伏安。全村目前有近600多人从事橡胶产业。08年,甘港村完成工业产值2.9个亿,实现利税2300多万,人均收入超万元。今年5月份,工业用电总量达205.4万千瓦时较去年的139.25万千瓦时,增长了31%。眼下,甘港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村党委书记刘怀仁满怀信心地说,到2009年,甘港村三业总产值要突破十亿元、集体积累过千万、农民人均收入超万元,把甘港真正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甜蜜港湾”。
增强服务意识和功能,使优质服务再登新台阶
东台市供电公司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绿色电力、共建和谐”和“服务家电下乡”等主题活动,全力查找优质服务工作在机制、流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全力解决广大用户遇到的困难。把市区供电服务规范、制度、规程要求延伸到农村供电所,使农村供电所优质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城乡服务一体化。对农村一批重点项目特事特办,解客户燃眉之急。主动走访,征求意见,倾力服务,积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采取一切措施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三农”。东台市供电公司以“家电下乡”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户在“家电下乡”活动中真正得到实惠。
2008年茧丝绸行情走低,但在“中国茧都”富安镇,秋茧获得了近年来最好的收成,总产量高达3.4万担,且茧质上佳。相比之下,蚕农亩桑效益依然较高,蚕农们又喜获丰收。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江苏省富安茧丝绸公司董事长卢克松介绍说:富安镇连续二十多年蚕茧居全国之冠,其中供电所在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精神可佳。他们想蚕农之所想,指导蚕农搞好电加温育蚕,安全用电服务到户,养蚕期间错开施工工程,千方百计保证蚕农用电。富安镇60%以上的蚕农都要在家里搞小蚕供育,遍及全镇22个村。全镇197个供电台区中有188个供电台区涉及到蚕农供电。这意味着:在小蚕供育的半个月时间内,全镇各村都要保持正常供电。为此,供电所采取了专人“盯防”,跟踪服务的措施。将全镇的供电线路维护责任到人,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无阻,只要一接到电话,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随时排除出现的用故障。供电所的专一化服务,使全镇3.5万亩桑园、2万多蚕农每年收获10万担优质蚕茧,亩收入都在世界范围4500-5000元,整个富安镇提前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
蔬菜大棚是东台市三仓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今年春节刚过,一直是阴雨绵绵,霜冻不断,出现了少有的“倒春寒”,这对大棚种植极为不利,如果温度达不到,就会影响西瓜、青椒等苗秧的生长,从而出现僵苗死苗。因供电质量提高了,农民们都采用电热丝加温,从而保证了大棚内的苗秧安然无恙。为了全面缓解大棚电加温用电高峰矛盾,三仓供电所对用电量超负荷的村,变压器容量小的,实行小改大,换下来的小变压器,优先解决一些边远偏僻田头,低压供电不到的村,根据申请,做到流程上减化,人力上打足,同时将换下来的8台容量小的变压器,及时安装到边远田头,做到不误农时,满足苗秧生长有足够的温度,为日后的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青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是三仓大棚种植销售的主渠道,负责人王青告诉笔者,无论是开春的“倒春寒”还是4月的干旱,三仓供电所服务专业化,措施得力,保障有方,拉得出打得响,是我们农民的保护伞守护神。
加强电网标准化建设,满足经济发展用电需求
东台市供电公司按照“增容、升压、换代、优化通道”电网建设指导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极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东台市近几年在农村投入近3亿元资金,改造农村电网和农村接户线,达到城乡电网一体化。
溱东镇是东台的电气化镇之一,全镇民营企业业已突破3000家,并跻身于全省千亿级不锈钢产业群,享有“中国不锈钢名镇”美誉。作为电气化村的周黄村,溱东镇人大副主席、周黄村党总支书记费存录深有感触:电气化把周黄村送上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的阳光大道。
近两年来,溱东镇周黄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有的一条10千伏线路供电己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供电公司又为周黄村新架2条10千伏专用线路,全村公用变压器从4台增加到8台,48家不锈钢生产企业,家家拥有专用变压器,装置容量达16000千伏安。现在周黄村的供电量充足。由于供电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令这里迅速成为不锈钢生产之乡,每天成千上万吨的原料和成品调进运出,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让人由衷高兴的是全村上缴1400多万税收中,华盛、高强度两家公司纳税都超过400万元,丽达公司超200万元,腾飞公司超100万,韩国一家企业老板见周黄村不锈钢生产如火如荼,于2008底投资2000万元,与飞达公司合作,扩大生产规模,溱东供电所立即帮助办理变压器增容手续,安装1台3000千伏变压器,一个新的纳税超百万企业顺利诞生,今年1月21日,龙华实业有限公司和东方接触网厂原来两企业在原有的1250和1700千伏安容量基础上又分别增加12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满足了生产的需要。富裕起来的周黄村,户户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住房由平房向别墅发展,村里110盏路灯照亮新老村庄的条条巷道,人年纯收入达15000元。
东台市供电公司与时俱进,加快电网建设。今年4月份已完成110千伏海堰变工程施工任务,6月底建成35千伏 港变升压,开工建设35千伏唐洋变升压,按期完成时堰变等大型技改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电网发展建设,合力打造坚强的东台城乡电网。
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东台市供电公司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城乡服务、管理、网建一体化。
近几年来,东台市供电公司,积极贯彻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不遗余力地将城市供电管理的经验移植到农电系统上,营造了城乡服务同优、网架同强、管理同质的和谐供电的大环境,扎实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现己建成5个电气化镇、42个电气化村,2009年东台市将建成农村电气化县(市),其中再建5个电气化镇,29个电气化村。为东台市实现新跨越、全面达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促进供电城乡一体化
东台市供电公司对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生产管理、专一技术管理、供电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细化。以提升农电管理水平为目标,使农电管理与供电公司整体管理相接轨。
走进东台市每个农村供电营业厅,都能给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全市23个供电所营业厅按统一标准建设,制定了城乡统一的服务规范、统一的服务标准,建立了农村供电所月考核机制,每月一考一评”的优质服务常态运行监督机制,不断创新丰富“国家电网”品牌。公司加强对农电员工进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员工服务“十个不准”,“三公”调度十项制度的教育,从而使农电职工在服务观念、服务机制和服务行为上实现新的转变和提高。
各供电所新设营业班、抄表班和运行维护班,按照专业划分,将人员合理划到班组,做到抄管分离,将主业管理模式向供电所延伸。实施原村电工现供电所人员每天到所上班,对供电所所长进行大幅度交流,通过公开招聘形式,使一批年轻、有技术的能人进入供电所一长四员岗位,同时为供电所储备了后备人才。强化农电员工的技能培训,提高人员业务技能,使供电所管理工作更专业化。
东台市委书记祁彪多次在东台市供电公司报送的《供电服务简报》上作出专门批示:供电公司实施供电城乡一体化后,对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很大,这几年农村电网改造投入也很多,是包重华总经理一班人全力支持的结果……
盐城市人大代表建洋村(由甘港、大洋、建国三村合并)党总支书记刘怀仁非常兴奋地说:自从甘港村进行了农村电网改造和城乡供电一体化后,使甘港的橡胶产业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全村原来只有四台变压器,现在发展到14台综合变和4台专用变,容量由原来的470千伏安增加到2120千伏安。全村目前有近600多人从事橡胶产业。08年,甘港村完成工业产值2.9个亿,实现利税2300多万,人均收入超万元。今年5月份,工业用电总量达205.4万千瓦时较去年的139.25万千瓦时,增长了31%。眼下,甘港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村党委书记刘怀仁满怀信心地说,到2009年,甘港村三业总产值要突破十亿元、集体积累过千万、农民人均收入超万元,把甘港真正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甜蜜港湾”。
增强服务意识和功能,使优质服务再登新台阶
东台市供电公司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绿色电力、共建和谐”和“服务家电下乡”等主题活动,全力查找优质服务工作在机制、流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全力解决广大用户遇到的困难。把市区供电服务规范、制度、规程要求延伸到农村供电所,使农村供电所优质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城乡服务一体化。对农村一批重点项目特事特办,解客户燃眉之急。主动走访,征求意见,倾力服务,积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采取一切措施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三农”。东台市供电公司以“家电下乡”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户在“家电下乡”活动中真正得到实惠。
2008年茧丝绸行情走低,但在“中国茧都”富安镇,秋茧获得了近年来最好的收成,总产量高达3.4万担,且茧质上佳。相比之下,蚕农亩桑效益依然较高,蚕农们又喜获丰收。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江苏省富安茧丝绸公司董事长卢克松介绍说:富安镇连续二十多年蚕茧居全国之冠,其中供电所在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精神可佳。他们想蚕农之所想,指导蚕农搞好电加温育蚕,安全用电服务到户,养蚕期间错开施工工程,千方百计保证蚕农用电。富安镇60%以上的蚕农都要在家里搞小蚕供育,遍及全镇22个村。全镇197个供电台区中有188个供电台区涉及到蚕农供电。这意味着:在小蚕供育的半个月时间内,全镇各村都要保持正常供电。为此,供电所采取了专人“盯防”,跟踪服务的措施。将全镇的供电线路维护责任到人,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无阻,只要一接到电话,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随时排除出现的用故障。供电所的专一化服务,使全镇3.5万亩桑园、2万多蚕农每年收获10万担优质蚕茧,亩收入都在世界范围4500-5000元,整个富安镇提前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
蔬菜大棚是东台市三仓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今年春节刚过,一直是阴雨绵绵,霜冻不断,出现了少有的“倒春寒”,这对大棚种植极为不利,如果温度达不到,就会影响西瓜、青椒等苗秧的生长,从而出现僵苗死苗。因供电质量提高了,农民们都采用电热丝加温,从而保证了大棚内的苗秧安然无恙。为了全面缓解大棚电加温用电高峰矛盾,三仓供电所对用电量超负荷的村,变压器容量小的,实行小改大,换下来的小变压器,优先解决一些边远偏僻田头,低压供电不到的村,根据申请,做到流程上减化,人力上打足,同时将换下来的8台容量小的变压器,及时安装到边远田头,做到不误农时,满足苗秧生长有足够的温度,为日后的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青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是三仓大棚种植销售的主渠道,负责人王青告诉笔者,无论是开春的“倒春寒”还是4月的干旱,三仓供电所服务专业化,措施得力,保障有方,拉得出打得响,是我们农民的保护伞守护神。
加强电网标准化建设,满足经济发展用电需求
东台市供电公司按照“增容、升压、换代、优化通道”电网建设指导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极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东台市近几年在农村投入近3亿元资金,改造农村电网和农村接户线,达到城乡电网一体化。
溱东镇是东台的电气化镇之一,全镇民营企业业已突破3000家,并跻身于全省千亿级不锈钢产业群,享有“中国不锈钢名镇”美誉。作为电气化村的周黄村,溱东镇人大副主席、周黄村党总支书记费存录深有感触:电气化把周黄村送上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的阳光大道。
近两年来,溱东镇周黄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有的一条10千伏线路供电己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供电公司又为周黄村新架2条10千伏专用线路,全村公用变压器从4台增加到8台,48家不锈钢生产企业,家家拥有专用变压器,装置容量达16000千伏安。现在周黄村的供电量充足。由于供电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令这里迅速成为不锈钢生产之乡,每天成千上万吨的原料和成品调进运出,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让人由衷高兴的是全村上缴1400多万税收中,华盛、高强度两家公司纳税都超过400万元,丽达公司超200万元,腾飞公司超100万,韩国一家企业老板见周黄村不锈钢生产如火如荼,于2008底投资2000万元,与飞达公司合作,扩大生产规模,溱东供电所立即帮助办理变压器增容手续,安装1台3000千伏变压器,一个新的纳税超百万企业顺利诞生,今年1月21日,龙华实业有限公司和东方接触网厂原来两企业在原有的1250和1700千伏安容量基础上又分别增加12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满足了生产的需要。富裕起来的周黄村,户户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住房由平房向别墅发展,村里110盏路灯照亮新老村庄的条条巷道,人年纯收入达15000元。
东台市供电公司与时俱进,加快电网建设。今年4月份已完成110千伏海堰变工程施工任务,6月底建成35千伏 港变升压,开工建设35千伏唐洋变升压,按期完成时堰变等大型技改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电网发展建设,合力打造坚强的东台城乡电网。
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东台市供电公司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城乡服务、管理、网建一体化。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