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供电公司助旅保企惠民促发展
2009-04-13 14:57:5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黄冬民
“没想到这么快就通电,丝毫未耽误春茶生产,今年增收有希望了,多亏了电力部门帮忙!”居住在高远山乡的安徽休宁县榆村乡酒店村返乡创业农民朱某深有感触地说。朱某是深化“阳光茶园行”受益者的一个代表。茶季来临之前,供电部门解决了他创办茶厂用三相电的燃眉之急。
安徽黄山供电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全市供电系统上下联动,在破解八大主要难题的实践基础上,坚持科学实践服务黄山“十大工程”建设,以绿色电网建设、优质服务、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服务黄山农业支柱产业生产等实践主题,破解发展难题,推出各式各样的助旅保企惠民举措,全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助推地方旅游经济社会发展,为黄山发展送来新的希望。
再造“新电网”服务“十大工程”
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实现新跨越是推动黄山地方经济发展主要引擎之一。按照全力实施“十大工程”,拉动内需保增长要求,2009年“十大工程”年度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548个。黄山供电公司科学分析宏观环境,坚持科学发展,全力推进电网建设,投入建设资金11.56亿,打造坚强黄山电网;与此同时,落实项目源头沟通制度,主动介入,全程跟踪,及时掌握招商引资项目和政府重点工程实施动态,努力为其提供及时、可靠的电力保障,助推旅游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十大工程”加快推进,黄山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将愈来愈重要。黄山供电公司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启动500千伏徽州、220千伏芳村和110千伏黎阳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截至目前,220千伏芳村输变电工程已于3月10日完成设计,500千伏徽州输变电工程可行性报告已通过审批,110千伏黎阳输变电工程可行性报告正在加紧实施当中,以保障三项工程今年7月左右动工建设。三项工程建设突破了黄山电网主电源主要依靠宁国方向两条220千伏输电线路,且大部分线路穿越地形条件复杂的皖南山区,电网相对薄弱和供电可靠性相对偏低这一“瓶颈”。这次黄山电网的投资规模,将使黄山电网资产扩大1.5倍,供电能力将提高3倍,相当于再建一个新黄山电网。日趋坚强的黄山电网,对保障黄山“十大工程”项目建设,满足加快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的战略举措的实施将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些项目的设计、施工还充分兼顾黄山的生态平衡。
助旅游龙头诠释电力责任
在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黄山风景区,正在进行的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电网改造二期工程苦竹溪至白鹅岭、苦竹溪至温泉电缆施放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黄山风景区是旅游资源的龙头,按照科学发展要求,依据景区电网改造“安全可靠、环境保护、技术进步、节能降耗、优化投资”的建设原则和“让黄山受益,而且还要不破坏黄山的景观和生态”,黄山供电公司不断破解景区电网发展难题,把景区电网升级与生态和谐深度融合,力求对黄山一草一石的惊动最小化。在电缆铺设中,从保护松树及名贵树木角度考虑,电缆线路走廊的选择均避开根系;电缆敷设设计,综合考虑黄山土地资源、生态、环保、岩体结构;电缆埋设,则采取“半直埋”方式,最大限度保护景区岩石结构。山下周边线路改造塔基采取“掏挖”方式,不破坏黄山植被。为了不砍伐黄山竹木,还将铁塔增高3米。
景区电网的科学升级,对黄山风景区供电安全和生态保护具有双重重要意义。景区内旅游服务设施的燃烧结构调整也在加快进行。在电网的支撑下,黄山市将在黄山风景区内及周边地区,全面推行以电、气、油替代柴和煤。所有宾馆酒店目前使用的油锅炉,将全部改为电锅炉,实现油烟达标排放。今后的黄山,将是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美。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黟县供电公司在实施电气化县建设中,实践科学发展,围绕黟县“世界遗产”与“世外桃源”两大品牌建设,充分考虑古民居、生态保护和节能降耗,不仅优化了政府投资和旅游环境,助推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而且成为实践科学发展的一大亮点。
保企业发展共渡经济危机
针对当前形势,黄山供电公司按照学习实践活动要求,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理念,重心前移,加强沟通,深入工业园区调研,掌握企业生产落户和经营难点,同时完善客户服务机制体制,建立大客户事故抢修机制,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为企业营造优质、快捷的服务环境。
尽管经济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去,但黄山中小企业却已感到了电力部门的温暖。黄山金屹电源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金融危机对其造成了影响,如何降低电力成本是他们迫切考虑的一大问题。黄山供电公司技术人员主动上门,帮助他们分析降耗举措,主动指导企业有效利用峰谷电价差,合理安排生产班次,降低平均电价,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屯溪社屋前锯板厂是一家从事木材初加企业,设备简陋,耗损大。技术人员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推进节能降耗;黄山供电公司还为了振兴电源厂的一个建议,特地上门走访,解决了问题。优质的服务,使顿感惊讶的负责人再也不担忧扩大生产的用电需求。
创办汤口创业园是黄山景区汤口镇应对当前经济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黄山供电公司提前介入,科学指导用电,减少企业成本,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施工时,倒排工期,多次冒雨施工,加快项目投产进程。在供电先期介入下,目前,汤口创业园内的8家企业具备入驻条件。副镇长戴国平说道:“供电部门的提前介入,为返乡创业的有志之士解决后顾之忧,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
这些企业是黄山供电公司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受益的一个缩影。黄山供电公司还组织人员深入全市各级工业园服务,在一线解决用电问题,同时,根据企业需求无偿组织业务技能培训,并派遣技术人员进厂现场指导,帮助企业彻底扫除发展障碍。
惠民生营造社会和谐环境
“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目标要求。黄山供电公司在实践中深入领会,面向社区,走进乡村,积极开展服务民生活动,努力营造和谐环境。
“家电下乡”工程为拉动内需,拓展农村电力市场提供了一个机遇,同时也给农村电网建设和农电服务带了新的挑战。黄山供电公司坚持科学发展,把服务“家电下乡”,保障农民用电安全、可靠和构建和谐有序的供用电环境作为黄山新农村建设巩固拓展工程的一个新命题。通过研究部署,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家电下乡”工作紧密结合,着力从提升农网质量和农电服务水平这两个本质问题上下功夫。三年来,共完成8个电气化乡镇、80个电气化村建设,仅黟县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完成电气化建设乡镇4个,完成电气化村29个,累计投入资金4800多万元,直接惠农10840 户。今年,黄山供电公司计划建成新农村电气化乡镇11个、电气化村73个,为“家电下乡”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茶叶是黄山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黄山供电公司实践科学发展,不断深化“阳光茶园行”,全力排除隐患和实施增容。380V电压的线路接到茶农家门口,全市70万茶农和返乡茶农不再担忧线路不通、供电不足、电压不稳、停电限电等问题发生了。近6000座茶叶加工厂机器轰鸣,生产顺畅,茶叶飘香。
回乡创业自办茶厂的榆村乡农民朱某,居住地偏高,且离配变较远,一期农网改造时未架设三相四线线路。有了办茶厂念头没三相电也是没戏!朱某试着向榆村所递交了安装动力表的申请。令他未料到的是供电部门很快受理。休宁供电公司对该台区配变进行增容,在最短的时间里将380V线路延伸到他家,不仅茶叶加工用电难问题得以解决,而且还赶上了新茶生产。“供电部门造福老百姓,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因为感动,他还专门发来感谢信以致谢意。
新明乡是“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地,生产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矛盾突出。黄山区供电公司实践科学发展,投资222万元加大农网建设投入服务茶叶生产。夹坑茶厂是新办企业,当茶厂业主为急需用电而犯愁时,供电公司特事特办,增设一台80千伏安的专变,使茶厂如期投产。仅在新明乡改造10千伏主干线就达20.5公里,全乡8000茶农用电称心了。太平湖镇汪王岭村是黄山区产茶大村,560余户1700多个茶农,茶厂数十个。为确保茶季安全供电,黄山区供电公司实践科学发展,克服困难,投入150万元,完成10.6公里的支线绝缘化改造。
在加大新农村电网建设服务茶叶生产的同时,还开展社区共建,主动送服务、送知识、送温暖进社区和乡村。3月15日,95598客户服务代表走进黎阳、阳湖等乡村社区,开展“95598真情服务进农村”活动,宣传安全用电知识,为农户现场答疑解惑,现场解决客户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向群众征求服务意见,并发放95598热线便民服务卡。
黄山供电公司还积极探索新型缴费方式,新近与联通达成收费协议;努力提高停电信息准确率,树立优质服务品牌,拓展服务方式,不断将学习实践活动推向深入。
“没想到这么快就通电,丝毫未耽误春茶生产,今年增收有希望了,多亏了电力部门帮忙!”居住在高远山乡的安徽休宁县榆村乡酒店村返乡创业农民朱某深有感触地说。朱某是深化“阳光茶园行”受益者的一个代表。茶季来临之前,供电部门解决了他创办茶厂用三相电的燃眉之急。
安徽黄山供电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全市供电系统上下联动,在破解八大主要难题的实践基础上,坚持科学实践服务黄山“十大工程”建设,以绿色电网建设、优质服务、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服务黄山农业支柱产业生产等实践主题,破解发展难题,推出各式各样的助旅保企惠民举措,全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助推地方旅游经济社会发展,为黄山发展送来新的希望。
再造“新电网”服务“十大工程”
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实现新跨越是推动黄山地方经济发展主要引擎之一。按照全力实施“十大工程”,拉动内需保增长要求,2009年“十大工程”年度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548个。黄山供电公司科学分析宏观环境,坚持科学发展,全力推进电网建设,投入建设资金11.56亿,打造坚强黄山电网;与此同时,落实项目源头沟通制度,主动介入,全程跟踪,及时掌握招商引资项目和政府重点工程实施动态,努力为其提供及时、可靠的电力保障,助推旅游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十大工程”加快推进,黄山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将愈来愈重要。黄山供电公司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启动500千伏徽州、220千伏芳村和110千伏黎阳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截至目前,220千伏芳村输变电工程已于3月10日完成设计,500千伏徽州输变电工程可行性报告已通过审批,110千伏黎阳输变电工程可行性报告正在加紧实施当中,以保障三项工程今年7月左右动工建设。三项工程建设突破了黄山电网主电源主要依靠宁国方向两条220千伏输电线路,且大部分线路穿越地形条件复杂的皖南山区,电网相对薄弱和供电可靠性相对偏低这一“瓶颈”。这次黄山电网的投资规模,将使黄山电网资产扩大1.5倍,供电能力将提高3倍,相当于再建一个新黄山电网。日趋坚强的黄山电网,对保障黄山“十大工程”项目建设,满足加快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的战略举措的实施将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些项目的设计、施工还充分兼顾黄山的生态平衡。
助旅游龙头诠释电力责任
在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黄山风景区,正在进行的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电网改造二期工程苦竹溪至白鹅岭、苦竹溪至温泉电缆施放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黄山风景区是旅游资源的龙头,按照科学发展要求,依据景区电网改造“安全可靠、环境保护、技术进步、节能降耗、优化投资”的建设原则和“让黄山受益,而且还要不破坏黄山的景观和生态”,黄山供电公司不断破解景区电网发展难题,把景区电网升级与生态和谐深度融合,力求对黄山一草一石的惊动最小化。在电缆铺设中,从保护松树及名贵树木角度考虑,电缆线路走廊的选择均避开根系;电缆敷设设计,综合考虑黄山土地资源、生态、环保、岩体结构;电缆埋设,则采取“半直埋”方式,最大限度保护景区岩石结构。山下周边线路改造塔基采取“掏挖”方式,不破坏黄山植被。为了不砍伐黄山竹木,还将铁塔增高3米。
景区电网的科学升级,对黄山风景区供电安全和生态保护具有双重重要意义。景区内旅游服务设施的燃烧结构调整也在加快进行。在电网的支撑下,黄山市将在黄山风景区内及周边地区,全面推行以电、气、油替代柴和煤。所有宾馆酒店目前使用的油锅炉,将全部改为电锅炉,实现油烟达标排放。今后的黄山,将是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美。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黟县供电公司在实施电气化县建设中,实践科学发展,围绕黟县“世界遗产”与“世外桃源”两大品牌建设,充分考虑古民居、生态保护和节能降耗,不仅优化了政府投资和旅游环境,助推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而且成为实践科学发展的一大亮点。
保企业发展共渡经济危机
针对当前形势,黄山供电公司按照学习实践活动要求,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理念,重心前移,加强沟通,深入工业园区调研,掌握企业生产落户和经营难点,同时完善客户服务机制体制,建立大客户事故抢修机制,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为企业营造优质、快捷的服务环境。
尽管经济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去,但黄山中小企业却已感到了电力部门的温暖。黄山金屹电源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金融危机对其造成了影响,如何降低电力成本是他们迫切考虑的一大问题。黄山供电公司技术人员主动上门,帮助他们分析降耗举措,主动指导企业有效利用峰谷电价差,合理安排生产班次,降低平均电价,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屯溪社屋前锯板厂是一家从事木材初加企业,设备简陋,耗损大。技术人员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推进节能降耗;黄山供电公司还为了振兴电源厂的一个建议,特地上门走访,解决了问题。优质的服务,使顿感惊讶的负责人再也不担忧扩大生产的用电需求。
创办汤口创业园是黄山景区汤口镇应对当前经济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黄山供电公司提前介入,科学指导用电,减少企业成本,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施工时,倒排工期,多次冒雨施工,加快项目投产进程。在供电先期介入下,目前,汤口创业园内的8家企业具备入驻条件。副镇长戴国平说道:“供电部门的提前介入,为返乡创业的有志之士解决后顾之忧,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
这些企业是黄山供电公司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受益的一个缩影。黄山供电公司还组织人员深入全市各级工业园服务,在一线解决用电问题,同时,根据企业需求无偿组织业务技能培训,并派遣技术人员进厂现场指导,帮助企业彻底扫除发展障碍。
惠民生营造社会和谐环境
“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目标要求。黄山供电公司在实践中深入领会,面向社区,走进乡村,积极开展服务民生活动,努力营造和谐环境。
“家电下乡”工程为拉动内需,拓展农村电力市场提供了一个机遇,同时也给农村电网建设和农电服务带了新的挑战。黄山供电公司坚持科学发展,把服务“家电下乡”,保障农民用电安全、可靠和构建和谐有序的供用电环境作为黄山新农村建设巩固拓展工程的一个新命题。通过研究部署,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家电下乡”工作紧密结合,着力从提升农网质量和农电服务水平这两个本质问题上下功夫。三年来,共完成8个电气化乡镇、80个电气化村建设,仅黟县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完成电气化建设乡镇4个,完成电气化村29个,累计投入资金4800多万元,直接惠农10840 户。今年,黄山供电公司计划建成新农村电气化乡镇11个、电气化村73个,为“家电下乡”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茶叶是黄山当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黄山供电公司实践科学发展,不断深化“阳光茶园行”,全力排除隐患和实施增容。380V电压的线路接到茶农家门口,全市70万茶农和返乡茶农不再担忧线路不通、供电不足、电压不稳、停电限电等问题发生了。近6000座茶叶加工厂机器轰鸣,生产顺畅,茶叶飘香。
回乡创业自办茶厂的榆村乡农民朱某,居住地偏高,且离配变较远,一期农网改造时未架设三相四线线路。有了办茶厂念头没三相电也是没戏!朱某试着向榆村所递交了安装动力表的申请。令他未料到的是供电部门很快受理。休宁供电公司对该台区配变进行增容,在最短的时间里将380V线路延伸到他家,不仅茶叶加工用电难问题得以解决,而且还赶上了新茶生产。“供电部门造福老百姓,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因为感动,他还专门发来感谢信以致谢意。
新明乡是“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地,生产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矛盾突出。黄山区供电公司实践科学发展,投资222万元加大农网建设投入服务茶叶生产。夹坑茶厂是新办企业,当茶厂业主为急需用电而犯愁时,供电公司特事特办,增设一台80千伏安的专变,使茶厂如期投产。仅在新明乡改造10千伏主干线就达20.5公里,全乡8000茶农用电称心了。太平湖镇汪王岭村是黄山区产茶大村,560余户1700多个茶农,茶厂数十个。为确保茶季安全供电,黄山区供电公司实践科学发展,克服困难,投入150万元,完成10.6公里的支线绝缘化改造。
在加大新农村电网建设服务茶叶生产的同时,还开展社区共建,主动送服务、送知识、送温暖进社区和乡村。3月15日,95598客户服务代表走进黎阳、阳湖等乡村社区,开展“95598真情服务进农村”活动,宣传安全用电知识,为农户现场答疑解惑,现场解决客户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向群众征求服务意见,并发放95598热线便民服务卡。
黄山供电公司还积极探索新型缴费方式,新近与联通达成收费协议;努力提高停电信息准确率,树立优质服务品牌,拓展服务方式,不断将学习实践活动推向深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