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鼎力金庐陵――吉安供电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巡礼
2009-04-17 14:48:4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江西吉安县古称庐陵,地处江西省中部,井冈山的前沿地,古有“金庐陵”、“将军县”、“灯彩之乡”、“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近年来,吉安县瞄准“率先实现新跨越,进入全国先进县”的目标,全面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开明开放的吉安县走向全国,异彩绽放。
担负着“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的重要职责,吉安县公司多年来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作为江西省电力公司首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试点单位,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全面完成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9个电气化乡镇、100个电气化村的总体规模,提升了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服务水平,为国家实施“拉动内需”、“家电下乡”等战略决策奠定了扎实基础,推动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目标的实现。
作为吉安县公司电气化建设首要见证人,笔者亲历了电气化建设一个个火热的场面,耳闻了电气化建设一曲曲动人的战歌,目睹了电气化建设工程的具体做法。聚焦吉安县电气化建设,“亮点”一词深深地刻在笔者心里,永远都抹不掉……
精心谋划,铸就“三新”坚强网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吉安县公司始终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坚强电网”为核心,以服务“三农”主线,紧紧围绕“三新”农电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倾力打造“三新”特色品牌。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期工作准备充分
为做实、做新、做强吉安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吉安县公司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超前谋划、深入调研。全面开展了新农村电气化35kV输变电工程和乡(镇)、村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的调查摸底和勘察设计工作,广泛听取县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二是健全组织、强化领导。该公司主动将电气化建设融入吉安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将企业行动及时转化为县政府的大事重点谋划。成立了吉安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县、乡(镇)和村三级用电管理协调组织。该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验收考评标准和管理办法》要求,制订了吉安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细则,将各类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细化措施,把电气化建设与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该公司通过吉安县电视台、《吉安晚报》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在各乡(镇)、村利用宣传车、标语、宣传栏等大造舆论氛围;印发了一系列宣传材料,在农村集市和农电工登门服务时发放;在示范村及公路两侧房屋刷上了大型墙体宣传标语。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电气化建设的热情。
(二)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中期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提高认识、执行到位。该公司从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将科学发展观融入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事业,迅速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建设过程中,始终做到不出杂音,不讲条件,不找借口,恪守承诺,不折不扣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到位。
二是上级重视、领导关心。该县电气化建设自示范村的选点布局到设备技术和施工工艺,从工程的开工、竣工、验收到电气化档案资料的建立与完善,省市公司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指导,多次派遣专家到永阳蒋坊、敦厚洋湖等示范村现场精心指导。2007年12月3日,江西省电力公司毛日峰总经理视察指导吉安县电气化建设工作,对吉安县电气化建设进展中的亮点和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2月4日,吉安县政府组织召开了电气化建设动员大会,实施县、乡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对工程征地、杆线拆迁等涉及农民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给予有力协调、及时解决。
三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该公司选择了一些群众基础好、干部思想觉悟高、经济较发达的新农村生态示范村作为样板建设工程,并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气化建设标准,着力在典型设计、突出科技、质量安全和规范工艺上苦下功夫。先后打造出蒋坊、洋湖新村等17个电气化标准示范村和万福坝尾、北源官山院等27个示范工程,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四是锁定目标,狠抓安全。该公司从管理层到安监部、从工程监理到一线施工人员均把“安全”放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首位,狠抓安全建设。取消了休息日,实行了领导挂点督察制,确保“人员、时间、力量”三个百分之百投入;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严格履行 “两票”制度;切实执行 “两措、三查”等安全规定,从源头上发现并杜绝安全隐患;召开周例会,及时了解、掌握工程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分析总结经验,分解布置下周任务,确保工程的安全进度。
五是典型设计、坚强电网。该公司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典型设计标准施工,采用智能化、可靠性高、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和维护方便的电力设施,提高农村电网设备的科技含量。建设35kV变电站1座,将35kV城关站改造成10kV开闭所,率先将7座35kV变电站全部改造成有载调压、双主变运行、无人值班站,成立了集控中心,实现了远程“遥信、遥测、遥视、遥控、遥调”五遥功能。在电气化示范村和小区建设中,广泛采用了集束电缆、多功能集表箱、红外线摇测电子表、低压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箱式变、PVC管套管敷设低压进户线等工艺,增强了配网科技含量,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
六是真诚服务,凝聚民力。在电气化建设中,吉安县公司始终从服务“三农”的战略高度来打造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建设工地,施工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抗冰保电精神,吃住在一线,奋斗在工地,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赢来了当地群众的自发支持和帮助,为电气化建设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家电下乡”拉动内需、增供扩销营造了和谐宽松的环境。
(三)自我加压、奋力冲刺,后期攻坚圆满完成
2008年7月,吉安县电气化建设进入全面攻坚阶段。该公司自我加压、倒排工期,拉开了后期攻坚冲刺战。
一是抓住重点、突出亮点。后期建设中,该公司认真实施“抓住重点,突出亮点”的建设思路,确定了“保农村电网安全、利经济社会发展、为企业降损增效”等三类电气化建设工程为重点工程(如35kV变电站的新建与无人值班战的改造、县城10kV“手拉手”环网建设、0.4KV配网供电半径与线径的综合治理等), 精心设计、倾心铸造;确立了每个乡镇至少要有1个质量过硬、工艺美观、安全标准的电气化示范点,列为亮点工程,倾力打造。通过点面结合,提升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速度、效率和质量,确保了整体工程的顺利完成。
二是以人为本、狠抓落实。后期建设中,该公司进一步细化了各级各类人员责任和职责,加压奋进。公司挂点领导负责与当地政府协调解决电气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督促检查挂点区的工作进度;采取周计划施工制,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将任务计划的完成情况与工作绩效考核挂钩,营造“千斤重担有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良好氛围,确保建设工作的如期完成。
三是严实整改、务求实效。2008年8月8日,该县第二批电气化村考评验收后,该公司立即召开专题会,就考评验收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制定严实整改方案,成立整改工作小组,细化责任、加大考核、限期整改、务求实效。
“新”在农家,“三新”鼎力金庐陵
为做实、做强、做新“三新”农电品牌,吉安县公司着力在“新”字上苦下功夫,不断挖潜。新”在农家,“三新”鼎力金庐陵。
(一)坚强电网,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实力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之前,吉安县电网十分薄弱,怕风、怕雨、怕雪,虽然通过一、二期农网改造有所改观,但离坚强电网目标、满足广大用电客户需求还有很大距离。电气化建设与改造后,该县供电可靠率达99.78%,电压合格率达98.77%,客户满意率达99.9%,节能型主变和节能型配变比率100%,均达到和超过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要求,满足了10年用电负荷的增长需要。
(二)集束集抄,并驾齐驱,“新电力”优化人力资源,提升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电气化示范工程建设中,该公司集束电缆、远程集抄并驾齐驱,倾力打造高水平电气化示范工程,覆盖户数5263户,亮化新农村。低压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的投运,实现了远程迅速、精度抄表和故障查询和复电自动化等功能,原来需2-3人完成的工作,现仅需1人完成,优化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平行集束电缆的推广使用,有效地减轻了配网维护工作量,还节约了维护成本,节省了工程造价,加大了安全防窃电功能。
据统计,2008年底,示范村电量同比增长40.17%;示范村线损下降至5%以内,同比降低了2个百分点;公司直接受益达63.16万元。敦厚、永阳、安塘、天河等投入低压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的乡镇减少农电工12人,减少各项开支达40.3万元。
(三)拓宽农电市场,“新农村”实现“三农”经济和供电效益双赢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后,农村电能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用电环境有了大幅改善。各种家用电器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厨房革命”成了农村家庭电气化的一个代名词,实现了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的能源替代工程;各种养殖业、加工业在农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民真切地感受到电气化所带来的实惠、方便和新变化。
据统计,2008年底,吉安县全县人均用电量达800千瓦时,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达120千瓦时。吉安县公司完成供电量3.21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比增长13.11%;完成售电量3.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734万元,同比增长15.53 %;线损率完成5.71%,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改造后的示范村线损下降至5%以内,同比降低了2个百分点。农村用电结构和用电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居民照明用电同比增长17.6%,动力用电同比增长46.8%,商业用电同比增长31.2%,家用电器同比增长29.8%。2008年,吉安县工业园西区进园区企业增加13家,达72家;已经建成投产有63家。截至2008年年底,园区用电负荷达5万千伏安,远期用电负荷测算将达到8万千伏安,可以说,实现了供电企业与“三农”经济的双赢。
(四)“新服务”极大地延伸国网品牌,全面提升公司形象
电气化建设中,吉安县公司立足“三农”,推出了“零点消缺”、“爱心平安工程”、“首问负责制”和“95598”坐台热线等零距离服务举措。一个电话、一把雨伞、一杯热茶、一个微笑等细节服务随处可见, “国家电网”品牌服务形象深入到千家万户,使国家电网公司“三新”农电发展战略、江西省电力公司新农村试点工程家喻户晓。
2007年,吉安县公司被评为吉安县形象测评免评单位;荣获江西省电力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荣获吉安市2008年度“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先进单位;中共吉安县委、县政府授予“2008年县直机关作风建设”先进单位,公司形象全面提升。2009年3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陈进行副总经理亲临吉安县永阳镇蒋坊新村调研视察,在仔细了解该县远程集抄系统后,发出了“在农村,低压远程集中抄表系统有如此规模,搞得这么规范,我还是第一次遇上。”由衷感叹,对吉安县新农村电气化成就予以了充分肯定。
作者:彭洋
担负着“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的重要职责,吉安县公司多年来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作为江西省电力公司首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试点单位,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全面完成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9个电气化乡镇、100个电气化村的总体规模,提升了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服务水平,为国家实施“拉动内需”、“家电下乡”等战略决策奠定了扎实基础,推动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目标的实现。
作为吉安县公司电气化建设首要见证人,笔者亲历了电气化建设一个个火热的场面,耳闻了电气化建设一曲曲动人的战歌,目睹了电气化建设工程的具体做法。聚焦吉安县电气化建设,“亮点”一词深深地刻在笔者心里,永远都抹不掉……
精心谋划,铸就“三新”坚强网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吉安县公司始终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坚强电网”为核心,以服务“三农”主线,紧紧围绕“三新”农电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倾力打造“三新”特色品牌。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期工作准备充分
为做实、做新、做强吉安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吉安县公司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超前谋划、深入调研。全面开展了新农村电气化35kV输变电工程和乡(镇)、村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的调查摸底和勘察设计工作,广泛听取县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二是健全组织、强化领导。该公司主动将电气化建设融入吉安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将企业行动及时转化为县政府的大事重点谋划。成立了吉安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县、乡(镇)和村三级用电管理协调组织。该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验收考评标准和管理办法》要求,制订了吉安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细则,将各类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细化措施,把电气化建设与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该公司通过吉安县电视台、《吉安晚报》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在各乡(镇)、村利用宣传车、标语、宣传栏等大造舆论氛围;印发了一系列宣传材料,在农村集市和农电工登门服务时发放;在示范村及公路两侧房屋刷上了大型墙体宣传标语。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电气化建设的热情。
(二)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中期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提高认识、执行到位。该公司从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将科学发展观融入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事业,迅速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建设过程中,始终做到不出杂音,不讲条件,不找借口,恪守承诺,不折不扣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到位。
二是上级重视、领导关心。该县电气化建设自示范村的选点布局到设备技术和施工工艺,从工程的开工、竣工、验收到电气化档案资料的建立与完善,省市公司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指导,多次派遣专家到永阳蒋坊、敦厚洋湖等示范村现场精心指导。2007年12月3日,江西省电力公司毛日峰总经理视察指导吉安县电气化建设工作,对吉安县电气化建设进展中的亮点和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2月4日,吉安县政府组织召开了电气化建设动员大会,实施县、乡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对工程征地、杆线拆迁等涉及农民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给予有力协调、及时解决。
三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该公司选择了一些群众基础好、干部思想觉悟高、经济较发达的新农村生态示范村作为样板建设工程,并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气化建设标准,着力在典型设计、突出科技、质量安全和规范工艺上苦下功夫。先后打造出蒋坊、洋湖新村等17个电气化标准示范村和万福坝尾、北源官山院等27个示范工程,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四是锁定目标,狠抓安全。该公司从管理层到安监部、从工程监理到一线施工人员均把“安全”放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首位,狠抓安全建设。取消了休息日,实行了领导挂点督察制,确保“人员、时间、力量”三个百分之百投入;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严格履行 “两票”制度;切实执行 “两措、三查”等安全规定,从源头上发现并杜绝安全隐患;召开周例会,及时了解、掌握工程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分析总结经验,分解布置下周任务,确保工程的安全进度。
五是典型设计、坚强电网。该公司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典型设计标准施工,采用智能化、可靠性高、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和维护方便的电力设施,提高农村电网设备的科技含量。建设35kV变电站1座,将35kV城关站改造成10kV开闭所,率先将7座35kV变电站全部改造成有载调压、双主变运行、无人值班站,成立了集控中心,实现了远程“遥信、遥测、遥视、遥控、遥调”五遥功能。在电气化示范村和小区建设中,广泛采用了集束电缆、多功能集表箱、红外线摇测电子表、低压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箱式变、PVC管套管敷设低压进户线等工艺,增强了配网科技含量,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
六是真诚服务,凝聚民力。在电气化建设中,吉安县公司始终从服务“三农”的战略高度来打造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建设工地,施工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抗冰保电精神,吃住在一线,奋斗在工地,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赢来了当地群众的自发支持和帮助,为电气化建设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家电下乡”拉动内需、增供扩销营造了和谐宽松的环境。
(三)自我加压、奋力冲刺,后期攻坚圆满完成
2008年7月,吉安县电气化建设进入全面攻坚阶段。该公司自我加压、倒排工期,拉开了后期攻坚冲刺战。
一是抓住重点、突出亮点。后期建设中,该公司认真实施“抓住重点,突出亮点”的建设思路,确定了“保农村电网安全、利经济社会发展、为企业降损增效”等三类电气化建设工程为重点工程(如35kV变电站的新建与无人值班战的改造、县城10kV“手拉手”环网建设、0.4KV配网供电半径与线径的综合治理等), 精心设计、倾心铸造;确立了每个乡镇至少要有1个质量过硬、工艺美观、安全标准的电气化示范点,列为亮点工程,倾力打造。通过点面结合,提升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速度、效率和质量,确保了整体工程的顺利完成。
二是以人为本、狠抓落实。后期建设中,该公司进一步细化了各级各类人员责任和职责,加压奋进。公司挂点领导负责与当地政府协调解决电气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督促检查挂点区的工作进度;采取周计划施工制,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将任务计划的完成情况与工作绩效考核挂钩,营造“千斤重担有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良好氛围,确保建设工作的如期完成。
三是严实整改、务求实效。2008年8月8日,该县第二批电气化村考评验收后,该公司立即召开专题会,就考评验收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制定严实整改方案,成立整改工作小组,细化责任、加大考核、限期整改、务求实效。
“新”在农家,“三新”鼎力金庐陵
为做实、做强、做新“三新”农电品牌,吉安县公司着力在“新”字上苦下功夫,不断挖潜。新”在农家,“三新”鼎力金庐陵。
(一)坚强电网,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实力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之前,吉安县电网十分薄弱,怕风、怕雨、怕雪,虽然通过一、二期农网改造有所改观,但离坚强电网目标、满足广大用电客户需求还有很大距离。电气化建设与改造后,该县供电可靠率达99.78%,电压合格率达98.77%,客户满意率达99.9%,节能型主变和节能型配变比率100%,均达到和超过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要求,满足了10年用电负荷的增长需要。
(二)集束集抄,并驾齐驱,“新电力”优化人力资源,提升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电气化示范工程建设中,该公司集束电缆、远程集抄并驾齐驱,倾力打造高水平电气化示范工程,覆盖户数5263户,亮化新农村。低压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的投运,实现了远程迅速、精度抄表和故障查询和复电自动化等功能,原来需2-3人完成的工作,现仅需1人完成,优化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平行集束电缆的推广使用,有效地减轻了配网维护工作量,还节约了维护成本,节省了工程造价,加大了安全防窃电功能。
据统计,2008年底,示范村电量同比增长40.17%;示范村线损下降至5%以内,同比降低了2个百分点;公司直接受益达63.16万元。敦厚、永阳、安塘、天河等投入低压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的乡镇减少农电工12人,减少各项开支达40.3万元。
(三)拓宽农电市场,“新农村”实现“三农”经济和供电效益双赢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后,农村电能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用电环境有了大幅改善。各种家用电器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厨房革命”成了农村家庭电气化的一个代名词,实现了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的能源替代工程;各种养殖业、加工业在农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民真切地感受到电气化所带来的实惠、方便和新变化。
据统计,2008年底,吉安县全县人均用电量达800千瓦时,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达120千瓦时。吉安县公司完成供电量3.21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比增长13.11%;完成售电量3.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734万元,同比增长15.53 %;线损率完成5.71%,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改造后的示范村线损下降至5%以内,同比降低了2个百分点。农村用电结构和用电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居民照明用电同比增长17.6%,动力用电同比增长46.8%,商业用电同比增长31.2%,家用电器同比增长29.8%。2008年,吉安县工业园西区进园区企业增加13家,达72家;已经建成投产有63家。截至2008年年底,园区用电负荷达5万千伏安,远期用电负荷测算将达到8万千伏安,可以说,实现了供电企业与“三农”经济的双赢。
(四)“新服务”极大地延伸国网品牌,全面提升公司形象
电气化建设中,吉安县公司立足“三农”,推出了“零点消缺”、“爱心平安工程”、“首问负责制”和“95598”坐台热线等零距离服务举措。一个电话、一把雨伞、一杯热茶、一个微笑等细节服务随处可见, “国家电网”品牌服务形象深入到千家万户,使国家电网公司“三新”农电发展战略、江西省电力公司新农村试点工程家喻户晓。
2007年,吉安县公司被评为吉安县形象测评免评单位;荣获江西省电力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荣获吉安市2008年度“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先进单位;中共吉安县委、县政府授予“2008年县直机关作风建设”先进单位,公司形象全面提升。2009年3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陈进行副总经理亲临吉安县永阳镇蒋坊新村调研视察,在仔细了解该县远程集抄系统后,发出了“在农村,低压远程集中抄表系统有如此规模,搞得这么规范,我还是第一次遇上。”由衷感叹,对吉安县新农村电气化成就予以了充分肯定。
作者:彭洋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