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治理,如东公司弹好“三步曲”
2009-04-27 15:30:5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4月24日,江苏省如东县农电公司安全隐患专项检查组的成员早早出发,分组到各供电所开展安全隐患检查,这是该公司自今年初开展“抓违章、抓隐患治理”活动以来的例行工作。为了切实提高农村配网、设备健康运行水平,确保农村电网安全运行和优质可靠供电,该公司狠抓隐患治理,制订严格的工作流程,对安全隐患检查治理做到事前、事中、事后都有防范和应对措施,形成“闭环“治理”检查模式。
事前:预防除“苗头”
“在加大农网改造力度的同时,要提高现有农村配网健康运行水平,就要将安全工作“关口前移”,抓违章、抓隐患治理,同时要制定措施,做好隐患预控工作。”这上该县公司总经理陈仲兴在年初农电工作会议上,予以明确的安全生产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该公司“多剂并用”积极配好“预防针”:一是加强员工形势教育,让广大员工认清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增强员工“无违章,从我做起”的主观愿望。二是在全县21个供电所积极开展“创建无违章供电所、争当无违章个人”活动,大力营造反违章、抓隐患的氛围,有效地促使基层供电所主动作为。三是加大巡视力度。在加快电网建设和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的基础上,该公司结合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及“春检”活动,要求各所对所辖区域高低压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逐一进行地毯式巡视、检查,发现和处理用电隐患。同时,通过镇、村广播宣传和到各镇、村部及学校巡回播映安全用电宣传教育影片等多渠道加大老百姓安全用电意识。四是提高配网运行管理水平。去年该县公司将县城区以外的10KV配电线路巡视检查、配合故障巡视检查和部分农村配变令克操作工作委托该农电公司负责。为了使农电人员能迅速承担起所辖范围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巡视职责,该公司组织生技部、线路工区、安监部及调度室等相关部门,对全县21个供电所近120余名运行维护班成员进行了10 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农电员工配网运行管理水平。
事中:督促抓“实效”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力开展,各乡镇、村农居点的规模不断扩张,现代化的施工方式和进度对电力设施构成的安全隐患,成为治理工作的新挑战。
今年3月18日,在该县河口镇一农居点施工工地,河口所巡视人员发现该工地上使用的施工设备电源线多处破损,铜线芯已经裸露,不时还有几个小孩从那里经过。隐患严重程度使该所工作人员不敢怠慢,立即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制止,并及时通知村委会要求采取措施立即整改。待施工方将破损的电源线更换后,工作人员才离开工地。
针对存在的严重隐患,该公司建立了专项巡视卡,要求各所每两天进行一次对点特殊巡视,对发展进度和治理情况进行记录,并与政府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确保隐患得到根治。
事后:措施成“闭环”
“要使治理有效,制度是最有力的保障。我们每年都会对隐患治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修订,力求更具可操作性。”该公司总经理江晓晔郑重地说道。
近年来,该公司逐年加大对隐患治理工作力度,一是建立“农网缺陷库”。明确了缺陷整改的责任人,要求重大缺陷10日内消除,紧急缺陷24小时内消除, 对因硬件原因一时无法解决的重大隐患和缺陷,列入“农网项目储备库”,在农网改造中优先安排。二是在细节上下功夫,细化各级专项检查卡、隐患跟踪单、安全协议,并要求各缺陷责任人对重要隐患点每两天进行一次对点特殊巡视,对发展进度和治理情况进行记录。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凡是公司层面或上级公司检查发现的重大违章行为、重大隐患,该公司都严格按照岗位问责制度进行责任追究,严格考核。同时要求责任人到上级公司“说清楚”。四是在隐患和缺陷治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寻找治理工作中的欠缺点,对相关制度和流程进行完善,从而达到更好服务于安全隐患防控工作。
“事后完善制度,可以更好的服务于隐患预防,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形成隐患治理‘闭环’管理模式。”江晓晔深有感触地讲道。(蔡其芬)
事前:预防除“苗头”
“在加大农网改造力度的同时,要提高现有农村配网健康运行水平,就要将安全工作“关口前移”,抓违章、抓隐患治理,同时要制定措施,做好隐患预控工作。”这上该县公司总经理陈仲兴在年初农电工作会议上,予以明确的安全生产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该公司“多剂并用”积极配好“预防针”:一是加强员工形势教育,让广大员工认清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增强员工“无违章,从我做起”的主观愿望。二是在全县21个供电所积极开展“创建无违章供电所、争当无违章个人”活动,大力营造反违章、抓隐患的氛围,有效地促使基层供电所主动作为。三是加大巡视力度。在加快电网建设和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的基础上,该公司结合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及“春检”活动,要求各所对所辖区域高低压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逐一进行地毯式巡视、检查,发现和处理用电隐患。同时,通过镇、村广播宣传和到各镇、村部及学校巡回播映安全用电宣传教育影片等多渠道加大老百姓安全用电意识。四是提高配网运行管理水平。去年该县公司将县城区以外的10KV配电线路巡视检查、配合故障巡视检查和部分农村配变令克操作工作委托该农电公司负责。为了使农电人员能迅速承担起所辖范围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巡视职责,该公司组织生技部、线路工区、安监部及调度室等相关部门,对全县21个供电所近120余名运行维护班成员进行了10 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农电员工配网运行管理水平。
事中:督促抓“实效”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力开展,各乡镇、村农居点的规模不断扩张,现代化的施工方式和进度对电力设施构成的安全隐患,成为治理工作的新挑战。
今年3月18日,在该县河口镇一农居点施工工地,河口所巡视人员发现该工地上使用的施工设备电源线多处破损,铜线芯已经裸露,不时还有几个小孩从那里经过。隐患严重程度使该所工作人员不敢怠慢,立即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制止,并及时通知村委会要求采取措施立即整改。待施工方将破损的电源线更换后,工作人员才离开工地。
针对存在的严重隐患,该公司建立了专项巡视卡,要求各所每两天进行一次对点特殊巡视,对发展进度和治理情况进行记录,并与政府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确保隐患得到根治。
事后:措施成“闭环”
“要使治理有效,制度是最有力的保障。我们每年都会对隐患治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修订,力求更具可操作性。”该公司总经理江晓晔郑重地说道。
近年来,该公司逐年加大对隐患治理工作力度,一是建立“农网缺陷库”。明确了缺陷整改的责任人,要求重大缺陷10日内消除,紧急缺陷24小时内消除, 对因硬件原因一时无法解决的重大隐患和缺陷,列入“农网项目储备库”,在农网改造中优先安排。二是在细节上下功夫,细化各级专项检查卡、隐患跟踪单、安全协议,并要求各缺陷责任人对重要隐患点每两天进行一次对点特殊巡视,对发展进度和治理情况进行记录。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凡是公司层面或上级公司检查发现的重大违章行为、重大隐患,该公司都严格按照岗位问责制度进行责任追究,严格考核。同时要求责任人到上级公司“说清楚”。四是在隐患和缺陷治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寻找治理工作中的欠缺点,对相关制度和流程进行完善,从而达到更好服务于安全隐患防控工作。
“事后完善制度,可以更好的服务于隐患预防,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形成隐患治理‘闭环’管理模式。”江晓晔深有感触地讲道。(蔡其芬)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