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有支“黑豹”电力服务队
2009-02-24 09:08:0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韩辉
在安徽固镇供电公司有一支年轻的队伍,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黑豹”电力服务队,“黑”即起早贪黑、皮肤黝黑、服务黑土地;“豹”即服务迅捷、机动灵活、全天候备战。组队一年多来,这支队伍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冲锋在保电一线、活跃在田间地头。
改造农网助发展
近年来,固镇县的工农业生产进程开始提速。通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批大中型企业纷纷上马,各乡镇创业园、民营企业、村办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抽芽露尖。固镇供电公司领导班子一致认为:“攻电网瓶颈,克建设难关”正是电力企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最实际行动。
蓝图已绘就,“黑豹”作先锋,一场打造坚强电网的大幕徐徐拉开。在110千伏谷阳输变电工程、35 千伏仲兴输变电工程、35千伏濠城-石湖输电线路、35千伏杨庙-湖沟输电线路、35千伏曹老集-王庄输电线路等项目的建设中,负责主要施工任务的“黑豹”服务队组织了近50人的施工队伍,起早贪黑奋战在施工一线。丘陵地区、水稻田中、青纱帐里到处可见他们的身影。在艰苦的条件下,施工队员们没有一个打退堂鼓,没有一个叫苦叫累,一滴滴汗水汇聚出的是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信心。
服务农村“零时限”
固镇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固镇供电公司主动在涉及电网建设规划、农村公共用电设施规划、电力供应、农电服务、农村安全用电、农村电气化等方面积极发挥电力企业的作用,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用电问题,并且提出了服务农村“零时限”的响亮口号。
新马桥镇是该县唯一的产稻区。2008年6月19日23时40分,一群肩扛铁锹,高卷裤腿,身上沾满泥巴的村民敲开了新马桥供电所的值班室。来人进门便说:“电灌站怎么突然没电了,我们庄400多亩水田正在灌水泡地,有的稻秧都已经拔好,时间长了恐怕就枯死了。俺们知道电灌站不是你们的设备,但是眼下只有求你们帮忙了。”看着大家焦急的心情,值班长“黑豹”新马桥服务分队队长崔勇二话没说,戴上安全帽,挎上工具包,提上应急灯,抱着备品备件箱,与另一名值班员一道骑上摩托车,奔赴曹家农灌电站。经过队员们的仔细查验、排除、测试,发现该电站配电盘上交流接触器线圈因长时间使用烧坏。他们立即拆除烧坏的交流接触器线圈,从备品备件箱里取出与之匹配的备件,在应急灯的照耀下,不到10分钟就更换完毕。灌水房的电灯亮了,涓涓流水喷薄着涌向农民的稻田。
服务农民“零距离”
“一切从农民兄弟的需要出发。”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是“黑豹”电力服务队总队长高明在服务队成立仪式上的庄严承诺。队伍组建以来,“黑豹”服务队在服务时间上求长、服务内容上求全、服务流程上求简。“宁可自己千般苦,不让农户一时难。”成为了这支队伍的行动指南。
2008年6月8日,曹老集供电所抢修值班室来了两个特殊的客户。他们一边咿咿呀呀的打着手势,一边用双手翻弄着衣裤口袋。原来这夫妻二人都是哑巴,一家三口日子过的很艰难,由于家中电线短路导致电表烧毁。翻口袋的意思是告诉值班员,自己想用电,却没钱买电表和电线。了解了他们的来意后,“黑豹”曹老集服务分队的队员们立即赶到哑巴家中,发现部分线路确实烧毁,家中的漏电保护器也烧毁了。大家当即表示,用电所需材料,由他们捐助解决。半个小时以后,哑巴家的灯亮了。哑巴夫妇激动地再次“咿咿呀呀”起来,这“无声”的感谢,恰恰生动地诠释了“黑豹”服务队真情沟通、真心服务、真切承诺、真诚行动的建队宗旨。
2008年10月15日,王庄镇最大的花生种植户朱建江与外商签订了5万斤花生外销合同。为了在合同约定时间发货,他购买了3台花生脱粒机,准备加班加点的进行加工。但是他的机器作业地点处于拆迁区内,不便于架设供电线路,按正常程序至少要10天才能架设电源。“黑豹”服务队王庄分队队长孙鸿升得知他的难处后,在第一时间率队深入现场勘察供电接入方案,专门从一条10千伏专用供电线路T接出一条出线,为朱建江的临时用电提供了电源。据孙鸿升介绍,类似这样的特殊服务,“黑豹”王庄服务分队每月都有十多件,而且都是费用最优惠、服务不打折。每逢春耕、双收、秋种等季节,他们还化整为零,到田间地头巡查,免费检查抽水机和收割机等设备的安全隐患,确保农业用电的安全。
据了解,“黑豹”服务队还推出了服务向科技延伸、向客户家庭延伸和向细节延伸等特殊服务项目,在各乡镇设立了14个服务站点,为农户提供便利服务。还特别突出对弱视群体、孤寡老人的关怀,推出了主动服务、亲情服务等多种举措,力争为他们排忧解难。
2009年春节期间,原固镇县县长汪支边在该公司调研时,了解到“黑豹”服务队的事迹后,动情地说:“感谢供电公司一直以来在改善招商引资环境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感谢供电公司在改善群众用电水平中做出的无私努力;更感谢供电公司全体干部员工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在安徽固镇供电公司有一支年轻的队伍,她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黑豹”电力服务队,“黑”即起早贪黑、皮肤黝黑、服务黑土地;“豹”即服务迅捷、机动灵活、全天候备战。组队一年多来,这支队伍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冲锋在保电一线、活跃在田间地头。
改造农网助发展
近年来,固镇县的工农业生产进程开始提速。通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批大中型企业纷纷上马,各乡镇创业园、民营企业、村办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抽芽露尖。固镇供电公司领导班子一致认为:“攻电网瓶颈,克建设难关”正是电力企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最实际行动。
蓝图已绘就,“黑豹”作先锋,一场打造坚强电网的大幕徐徐拉开。在110千伏谷阳输变电工程、35 千伏仲兴输变电工程、35千伏濠城-石湖输电线路、35千伏杨庙-湖沟输电线路、35千伏曹老集-王庄输电线路等项目的建设中,负责主要施工任务的“黑豹”服务队组织了近50人的施工队伍,起早贪黑奋战在施工一线。丘陵地区、水稻田中、青纱帐里到处可见他们的身影。在艰苦的条件下,施工队员们没有一个打退堂鼓,没有一个叫苦叫累,一滴滴汗水汇聚出的是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信心。
服务农村“零时限”
固镇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固镇供电公司主动在涉及电网建设规划、农村公共用电设施规划、电力供应、农电服务、农村安全用电、农村电气化等方面积极发挥电力企业的作用,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用电问题,并且提出了服务农村“零时限”的响亮口号。
新马桥镇是该县唯一的产稻区。2008年6月19日23时40分,一群肩扛铁锹,高卷裤腿,身上沾满泥巴的村民敲开了新马桥供电所的值班室。来人进门便说:“电灌站怎么突然没电了,我们庄400多亩水田正在灌水泡地,有的稻秧都已经拔好,时间长了恐怕就枯死了。俺们知道电灌站不是你们的设备,但是眼下只有求你们帮忙了。”看着大家焦急的心情,值班长“黑豹”新马桥服务分队队长崔勇二话没说,戴上安全帽,挎上工具包,提上应急灯,抱着备品备件箱,与另一名值班员一道骑上摩托车,奔赴曹家农灌电站。经过队员们的仔细查验、排除、测试,发现该电站配电盘上交流接触器线圈因长时间使用烧坏。他们立即拆除烧坏的交流接触器线圈,从备品备件箱里取出与之匹配的备件,在应急灯的照耀下,不到10分钟就更换完毕。灌水房的电灯亮了,涓涓流水喷薄着涌向农民的稻田。
服务农民“零距离”
“一切从农民兄弟的需要出发。”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是“黑豹”电力服务队总队长高明在服务队成立仪式上的庄严承诺。队伍组建以来,“黑豹”服务队在服务时间上求长、服务内容上求全、服务流程上求简。“宁可自己千般苦,不让农户一时难。”成为了这支队伍的行动指南。
2008年6月8日,曹老集供电所抢修值班室来了两个特殊的客户。他们一边咿咿呀呀的打着手势,一边用双手翻弄着衣裤口袋。原来这夫妻二人都是哑巴,一家三口日子过的很艰难,由于家中电线短路导致电表烧毁。翻口袋的意思是告诉值班员,自己想用电,却没钱买电表和电线。了解了他们的来意后,“黑豹”曹老集服务分队的队员们立即赶到哑巴家中,发现部分线路确实烧毁,家中的漏电保护器也烧毁了。大家当即表示,用电所需材料,由他们捐助解决。半个小时以后,哑巴家的灯亮了。哑巴夫妇激动地再次“咿咿呀呀”起来,这“无声”的感谢,恰恰生动地诠释了“黑豹”服务队真情沟通、真心服务、真切承诺、真诚行动的建队宗旨。
2008年10月15日,王庄镇最大的花生种植户朱建江与外商签订了5万斤花生外销合同。为了在合同约定时间发货,他购买了3台花生脱粒机,准备加班加点的进行加工。但是他的机器作业地点处于拆迁区内,不便于架设供电线路,按正常程序至少要10天才能架设电源。“黑豹”服务队王庄分队队长孙鸿升得知他的难处后,在第一时间率队深入现场勘察供电接入方案,专门从一条10千伏专用供电线路T接出一条出线,为朱建江的临时用电提供了电源。据孙鸿升介绍,类似这样的特殊服务,“黑豹”王庄服务分队每月都有十多件,而且都是费用最优惠、服务不打折。每逢春耕、双收、秋种等季节,他们还化整为零,到田间地头巡查,免费检查抽水机和收割机等设备的安全隐患,确保农业用电的安全。
据了解,“黑豹”服务队还推出了服务向科技延伸、向客户家庭延伸和向细节延伸等特殊服务项目,在各乡镇设立了14个服务站点,为农户提供便利服务。还特别突出对弱视群体、孤寡老人的关怀,推出了主动服务、亲情服务等多种举措,力争为他们排忧解难。
2009年春节期间,原固镇县县长汪支边在该公司调研时,了解到“黑豹”服务队的事迹后,动情地说:“感谢供电公司一直以来在改善招商引资环境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感谢供电公司在改善群众用电水平中做出的无私努力;更感谢供电公司全体干部员工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