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电业局荣获 “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09-03-05 09:13:5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信息来源:乌海市人民政府
近日,内蒙古乌海电业局荣获 “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这一荣誉的获得,是对乌海电业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服务地区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优质服务为切入点的经营服务理念的肯定,更是对“光明无限、服务有情”的企业精神的最高褒奖。
强化“硬”措施 确保安全供电
为了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乌海电业局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几年来修编了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了企业管理和员工行为有章可循。在生产中,乌海电业局要求各生产单位和员工严格按照国家、行业、企业颁布的法规、规程,编制规程进行交接班、巡视,严格按照流程图进行操作,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确保了安全可靠供电。
乌海电业局及其下属各生产单位由于管理规范,设备运行安全稳定,先后被授予多项荣誉,伊和220千伏变电站被内蒙古电力公司授予“红旗标杆变电站”,顺达220千伏变电站被内蒙古电力公司授予“红旗变电站”,这是继黄河220千伏变电站被内蒙古电力公司授予红旗站称号以来,在红旗站创建工作中取得的又一显著成就。2008年,乌海电业局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全国电力行业用户满意企业”、“全国电力行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内蒙古电力公司先进单位、乌海市首届十优文明单位,连续6年夺得“乌海市红旗党委流动杯”。科学、规范的管理,为企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软”环境 打造品牌服务
人们常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说起乌海电业局的服务,乌海市及周边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部分地区享受乌海电力服务的用户多会竖起大拇指。可在这一口碑的背后,离不开的是他们的管理,离不开的是全体员工为客户服务的火热之心。
为了做好客户的服务工作,乌海电业局从内部挖潜,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乌海电业局以启动“蒙电服务进万家”工程为契机,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召开 “蒙电服务进万家”现场会,在社会上打响了“蒙电服务”品牌。
为了保证安全供电,员工们不管是在营业厅工作,还是在变电站、急修班工作,都立足于本职,想用户所想,努力为用户做好服务。碰到有的用户在下班后发现家中忘记买电了,只要拨通供电营业厅工作人员的电话,工作人员会及时赶到营业厅为其售电;遇到刮风或雨、雪天气,变电站防护顶被损,危及到设备安全时,电力维修工会冒着风雨赶到现场进行抢修;每到节假日,万家灯火点亮、阖家团圆之时,电业局急修班的员工们却守护在值班室的电话机旁,随时准备为用户排除供电故障,确保安全供电……
“光明无限、服务有情”,为了这个誓言,员工们忘我地工作着,身体虽感到疲惫,脸上却洋溢着笑容。许多用户都记不住他们的姓名,但却记住了一个品牌――乌海电业局“蒙电服务”。
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从 2007年起,乌海电业局在已建成的3个具有“五遥”功能的计算网络集控站的基础上,又建成了集控中心,使25座变电站成为无人值班站,集控率达到94.6%,每年节约费用近千万元,在内蒙古电网中首屈一指,在全国也名列前茅。2008年,乌海电业局又先后成立了“GPR输变电在线巡检系统”、“乌海电网集中抄表和监测系统”、“在线监测系统”三个科技攻关小组,为状态在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浇灌文明花 勇担社会责任
近年来,乌海电业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积极奉献爱心,开展了“春蕾计划”、“学雷锋助残”、“金秋助学”等一系列扶贫帮困活动。特别是2008年南方遭遇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后,全局员工和共产党员踊跃捐款捐物,累计捐款39万余元,衣物1000余件,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尚情操。
有付出就有回报。2003年以来,乌海电业局每年净增售电量超10亿千瓦时,进入全国地市级供电单位中上游水平。2008年,乌海电业局实现全年安全无事故,安全生产周期达565天;电压合格率完成98.83%;供电可靠性完成99.788%;取得售电量66.79亿千瓦时的好成绩,圆满完成了内蒙古电力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昂首进入内蒙古电力公司先进单位行列。
近日,内蒙古乌海电业局荣获 “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这一荣誉的获得,是对乌海电业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服务地区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优质服务为切入点的经营服务理念的肯定,更是对“光明无限、服务有情”的企业精神的最高褒奖。
强化“硬”措施 确保安全供电
为了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乌海电业局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几年来修编了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了企业管理和员工行为有章可循。在生产中,乌海电业局要求各生产单位和员工严格按照国家、行业、企业颁布的法规、规程,编制规程进行交接班、巡视,严格按照流程图进行操作,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确保了安全可靠供电。
乌海电业局及其下属各生产单位由于管理规范,设备运行安全稳定,先后被授予多项荣誉,伊和220千伏变电站被内蒙古电力公司授予“红旗标杆变电站”,顺达220千伏变电站被内蒙古电力公司授予“红旗变电站”,这是继黄河220千伏变电站被内蒙古电力公司授予红旗站称号以来,在红旗站创建工作中取得的又一显著成就。2008年,乌海电业局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全国电力行业用户满意企业”、“全国电力行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内蒙古电力公司先进单位、乌海市首届十优文明单位,连续6年夺得“乌海市红旗党委流动杯”。科学、规范的管理,为企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软”环境 打造品牌服务
人们常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说起乌海电业局的服务,乌海市及周边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部分地区享受乌海电力服务的用户多会竖起大拇指。可在这一口碑的背后,离不开的是他们的管理,离不开的是全体员工为客户服务的火热之心。
为了做好客户的服务工作,乌海电业局从内部挖潜,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乌海电业局以启动“蒙电服务进万家”工程为契机,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召开 “蒙电服务进万家”现场会,在社会上打响了“蒙电服务”品牌。
为了保证安全供电,员工们不管是在营业厅工作,还是在变电站、急修班工作,都立足于本职,想用户所想,努力为用户做好服务。碰到有的用户在下班后发现家中忘记买电了,只要拨通供电营业厅工作人员的电话,工作人员会及时赶到营业厅为其售电;遇到刮风或雨、雪天气,变电站防护顶被损,危及到设备安全时,电力维修工会冒着风雨赶到现场进行抢修;每到节假日,万家灯火点亮、阖家团圆之时,电业局急修班的员工们却守护在值班室的电话机旁,随时准备为用户排除供电故障,确保安全供电……
“光明无限、服务有情”,为了这个誓言,员工们忘我地工作着,身体虽感到疲惫,脸上却洋溢着笑容。许多用户都记不住他们的姓名,但却记住了一个品牌――乌海电业局“蒙电服务”。
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从 2007年起,乌海电业局在已建成的3个具有“五遥”功能的计算网络集控站的基础上,又建成了集控中心,使25座变电站成为无人值班站,集控率达到94.6%,每年节约费用近千万元,在内蒙古电网中首屈一指,在全国也名列前茅。2008年,乌海电业局又先后成立了“GPR输变电在线巡检系统”、“乌海电网集中抄表和监测系统”、“在线监测系统”三个科技攻关小组,为状态在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浇灌文明花 勇担社会责任
近年来,乌海电业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积极奉献爱心,开展了“春蕾计划”、“学雷锋助残”、“金秋助学”等一系列扶贫帮困活动。特别是2008年南方遭遇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后,全局员工和共产党员踊跃捐款捐物,累计捐款39万余元,衣物1000余件,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尚情操。
有付出就有回报。2003年以来,乌海电业局每年净增售电量超10亿千瓦时,进入全国地市级供电单位中上游水平。2008年,乌海电业局实现全年安全无事故,安全生产周期达565天;电压合格率完成98.83%;供电可靠性完成99.788%;取得售电量66.79亿千瓦时的好成绩,圆满完成了内蒙古电力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昂首进入内蒙古电力公司先进单位行列。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