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井山上的来客"-石台供电抗雨保电
2009-03-20 14:06:4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苗静然
2月27日至3月初,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七都镇海拔近千米的七井高山片台区受冻雨天气影响,发生严重的灾害性电力线路毁损事故,在这场历时9天的抢修战役中,石台供电公司的广大一线员工,最终将一面写着“尽心服务、尽力先行”的供电旗帜,牢牢的插在了七井几百米深的大跨越顶端,飘在了七井近2000户村民的心中。
“无论如何,都要扫除进山的障碍!”
冻雨天气始于2月19日,真正给高山上的电力线路带来最早是在27日,在这七、八天的灾害天气里,山区的浓雾阻挡了巡线员的视线,大批倒下的山竹积压在路面,封锁了电力运输车和山里人的行驶的路线,线路上的冰凌在冻雨和低温低压的交叠下,越裹越厚,压迫着跨越处的横担和拉线,横担上明显的扭曲和杆塔上的裂纹都隐藏在了茫茫的浓雾和厚厚的冰凌中,无法再第一时间发现。
28日夜,向七井供电的石贡10kV126线全线停电,42个台区,近2000户用户受到了影响。3月1日,灾害持续扩大,倒杆数增多、台区和线路覆冰面增大。
灾情在第一时间反馈,为减少损失范围,遏制冻雨灾害的扩大,该公司紧急召开会议,连夜制定并启动抗冻雨应急抢修方案,随后分管领导带队,兵分两路,前往覆冰跳闸和倒杆短线较严重的两个台区,实地查看线路,并预备对覆冰程度较小的台区,先行进行除冰修复,然而抢修车辆只行进至最近的一个台区,便因路面满覆冰凌和竹木被迫折返。
“无论如何,都要扫除进山的障碍!”抢修领导心系灾区百姓生活,面对来自上级公司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怀,立下重重誓言:
“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村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哪怕用斧头砍,也要劈出一条可以进山的路线,把损失控制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3月2日,笔者得以跟随该公司一线抢修队伍,克服重重困难,进入七井山。沿途可见道路和杆塔覆冰现象较为严重,导线和设备上结出的冰凌平均达5cm之厚,压弯的毛竹被拨开或砍翻在路边,虽然可以通行,仍是加大了抢修材料运输的困难度。笔者到达的当天,洪宕台区又传来了损害扩大的消息:受持续几天覆冰的积压,台区内再次发生多处倒杆断线情况,最近一处倒杆甚至发生在村民的屋前几米处,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安全。
“你们辛苦了,进屋喝口茶吧!”
进了山的抢修队第一时间投入到紧张的除冰和线路抢修中去,大伙都憋着一口气,不愿在这嚣张的冻雨面前轻易的服软。
洪宕台区边上的住户老王头,看着雨中爬上杆塔敲冰的抢修队员,有点心酸。“你们辛苦了,休息下,进屋喝口茶吧……”他昂着脖子喊了嗓子,冲着杆架上正使劲敲着厚冰的队员,又看了看杆下紧盯作业的工作负责人,轻声的嘟囔了句:“害人啊,这鬼天气!歇会吧,不差这一时……”。杆上的队员笑了笑,继续手里的工作,杆下的负责人擦擦面上的雨水,“大爷,通上了电再休息吧!咱喝茶也快活些,您说对吧……”
“抢修不完,不准倒下!”
“抢修不完,不准倒下!”这样的命令近乎于不近人情,却戳中了每个抢修队员的肝胆。负责主要抢修工作的城北所,加上所长在内一共10来号人,三个就倒下了俩。羽绒服挡不住冰寒刺骨的风雨、山上的三餐种类及其有限,除了辣椒和萝卜干,唯一能多吃些的就是米饭和泡面。恶劣的环境和连续的作战,使得大山深处的每个抢修队员都紧紧绷紧了心中的那根弦。
“我知道你们累,但是不许后退!”分管的领导和所长始终坚守在现场,一遍遍重复着这样的话,“山里的老百姓都还断着电,这样的天气,一天没有电,老百姓就受苦一天……”
“大家加油干,前面辛苦点,等通了电,我掏钱请客,想吃大餐你们随便点,不差钱!”抢修负责人乐观幽默的话语,似一剂剂强心针注入心田,也成了缓解队员疲劳的“营养快餐”。
“你们太棒了,服务专业又可靠!”
“你们太棒了,这样的鬼天气,还没放晴就能通电,供电的服务就是没的说,真是专业又可靠啊!”3月6日下午5时,随着七井山村民传来的一片欢呼声,七井最后一个在冰冻灾害中受损的洪宕台区顺利恢复送电。已断电几天的老百姓纷纷涌出家门,拿出自家腌制生姜和茶叶,一边拉着抢修队员的手,一边交口称赞。村支书田诗发更是喜笑颜开,对着公司的分管领导和抢修负责人称赞连连,“抢修速度快,服务质量又好,你们这样的好队伍哪里找啊!没得说,你们就是我们七井村最欢迎的客人!”
此次抗冻雨保供电的战役,石台供电公司连续奋战了9天的时间,共组织抢修30多次,出动车辆29台次,抢修人员164人次,累计恢复43个配电台区、1900余用户的供电;修复10kV线路7千米,低压线路9千米……大灾大难面前,石台供电人用属于他们的昂扬斗志,谱写下了一曲诗篇,震撼人心的同时,也在众人眼前展现了一幅深山跋涉、勇战冰雪的辽阔画卷,画卷上涂抹的不是丹青,而是汗水;使用的不是绚烂五彩的画笔,而是破旧的工具包和小小的登高板;描摹的不是黎明前的黑暗,而是一幅被七井人民亲切的称作《光明卫士战冰雪》的精彩画卷!
2月27日至3月初,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七都镇海拔近千米的七井高山片台区受冻雨天气影响,发生严重的灾害性电力线路毁损事故,在这场历时9天的抢修战役中,石台供电公司的广大一线员工,最终将一面写着“尽心服务、尽力先行”的供电旗帜,牢牢的插在了七井几百米深的大跨越顶端,飘在了七井近2000户村民的心中。
“无论如何,都要扫除进山的障碍!”
冻雨天气始于2月19日,真正给高山上的电力线路带来最早是在27日,在这七、八天的灾害天气里,山区的浓雾阻挡了巡线员的视线,大批倒下的山竹积压在路面,封锁了电力运输车和山里人的行驶的路线,线路上的冰凌在冻雨和低温低压的交叠下,越裹越厚,压迫着跨越处的横担和拉线,横担上明显的扭曲和杆塔上的裂纹都隐藏在了茫茫的浓雾和厚厚的冰凌中,无法再第一时间发现。
28日夜,向七井供电的石贡10kV126线全线停电,42个台区,近2000户用户受到了影响。3月1日,灾害持续扩大,倒杆数增多、台区和线路覆冰面增大。
灾情在第一时间反馈,为减少损失范围,遏制冻雨灾害的扩大,该公司紧急召开会议,连夜制定并启动抗冻雨应急抢修方案,随后分管领导带队,兵分两路,前往覆冰跳闸和倒杆短线较严重的两个台区,实地查看线路,并预备对覆冰程度较小的台区,先行进行除冰修复,然而抢修车辆只行进至最近的一个台区,便因路面满覆冰凌和竹木被迫折返。
“无论如何,都要扫除进山的障碍!”抢修领导心系灾区百姓生活,面对来自上级公司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怀,立下重重誓言:
“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村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哪怕用斧头砍,也要劈出一条可以进山的路线,把损失控制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3月2日,笔者得以跟随该公司一线抢修队伍,克服重重困难,进入七井山。沿途可见道路和杆塔覆冰现象较为严重,导线和设备上结出的冰凌平均达5cm之厚,压弯的毛竹被拨开或砍翻在路边,虽然可以通行,仍是加大了抢修材料运输的困难度。笔者到达的当天,洪宕台区又传来了损害扩大的消息:受持续几天覆冰的积压,台区内再次发生多处倒杆断线情况,最近一处倒杆甚至发生在村民的屋前几米处,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安全。
“你们辛苦了,进屋喝口茶吧!”
进了山的抢修队第一时间投入到紧张的除冰和线路抢修中去,大伙都憋着一口气,不愿在这嚣张的冻雨面前轻易的服软。
洪宕台区边上的住户老王头,看着雨中爬上杆塔敲冰的抢修队员,有点心酸。“你们辛苦了,休息下,进屋喝口茶吧……”他昂着脖子喊了嗓子,冲着杆架上正使劲敲着厚冰的队员,又看了看杆下紧盯作业的工作负责人,轻声的嘟囔了句:“害人啊,这鬼天气!歇会吧,不差这一时……”。杆上的队员笑了笑,继续手里的工作,杆下的负责人擦擦面上的雨水,“大爷,通上了电再休息吧!咱喝茶也快活些,您说对吧……”
“抢修不完,不准倒下!”
“抢修不完,不准倒下!”这样的命令近乎于不近人情,却戳中了每个抢修队员的肝胆。负责主要抢修工作的城北所,加上所长在内一共10来号人,三个就倒下了俩。羽绒服挡不住冰寒刺骨的风雨、山上的三餐种类及其有限,除了辣椒和萝卜干,唯一能多吃些的就是米饭和泡面。恶劣的环境和连续的作战,使得大山深处的每个抢修队员都紧紧绷紧了心中的那根弦。
“我知道你们累,但是不许后退!”分管的领导和所长始终坚守在现场,一遍遍重复着这样的话,“山里的老百姓都还断着电,这样的天气,一天没有电,老百姓就受苦一天……”
“大家加油干,前面辛苦点,等通了电,我掏钱请客,想吃大餐你们随便点,不差钱!”抢修负责人乐观幽默的话语,似一剂剂强心针注入心田,也成了缓解队员疲劳的“营养快餐”。
“你们太棒了,服务专业又可靠!”
“你们太棒了,这样的鬼天气,还没放晴就能通电,供电的服务就是没的说,真是专业又可靠啊!”3月6日下午5时,随着七井山村民传来的一片欢呼声,七井最后一个在冰冻灾害中受损的洪宕台区顺利恢复送电。已断电几天的老百姓纷纷涌出家门,拿出自家腌制生姜和茶叶,一边拉着抢修队员的手,一边交口称赞。村支书田诗发更是喜笑颜开,对着公司的分管领导和抢修负责人称赞连连,“抢修速度快,服务质量又好,你们这样的好队伍哪里找啊!没得说,你们就是我们七井村最欢迎的客人!”
此次抗冻雨保供电的战役,石台供电公司连续奋战了9天的时间,共组织抢修30多次,出动车辆29台次,抢修人员164人次,累计恢复43个配电台区、1900余用户的供电;修复10kV线路7千米,低压线路9千米……大灾大难面前,石台供电人用属于他们的昂扬斗志,谱写下了一曲诗篇,震撼人心的同时,也在众人眼前展现了一幅深山跋涉、勇战冰雪的辽阔画卷,画卷上涂抹的不是丹青,而是汗水;使用的不是绚烂五彩的画笔,而是破旧的工具包和小小的登高板;描摹的不是黎明前的黑暗,而是一幅被七井人民亲切的称作《光明卫士战冰雪》的精彩画卷!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