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服务品牌 精塑诚信文化新沂市供电公司红芳服务团队诚信服务纪略
2009-03-31 09:04:5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为满足地方经济跨越发展的优质供电,新沂市供电公司秉承国家电网公司“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成立了红芳服务团队,着力打造和培育诚信服务品牌,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使“红芳服务团队”逐步成为向社会展示企业诚信形象的平台,成为新沂市供电服务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近年来,团队先后荣获江苏省“巾帼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江苏省电力公司“一流班组”等多项荣誉。在团队服务文化的辐射和影响下,新沂市供电公司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连续三年行风评议进入新沂市前三名。
注重细节 提升服务品质
“红芳服务团队”成立于2007年4月,由12名女队员组成,平均年龄25周岁,她们担负着新沂市30多万电力客户的电费核收、业务办理及电力故障报修等业务。“红芳服务团队”队员坚持从细节入手,使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为更好的服务客户,她们在营业大厅内设置了VIP接待室、业务洽谈区、客户休息区、宣传资料区、自助查询缴费区和电能利用展示区六个区域,并设置了伤残人员“绿色通道”,报刊杂志、擦鞋机、老花镜等便民设施配备一应俱全。
针对老年人行动不方便的特点,建立了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用电提供特殊服务的制度,主动为他们提供上门代购电、代缴电费、维修线路和处理表计故障等细心服务。在老人用电服务活动记录簿上,处理结果签的都是用户满意。团队还实行“5S”现场管理,即整理、整顿、清理、清洁、素养,为客户营造温馨、舒适的服务场所,桌面除了必要的东西以外,一律不放置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办公文具、票据等相关公用物品定点放置,便于客户使用,保持整洁、无垃圾状态,使班组每一位员工由心态上养成自觉遵守规则,进一步提高了班组成员的职业素养。
公司以红芳服务团队为龙头建立了责权明晰、管理到位的运行机制,把公司内部营销、农电、工程等部门的工作有机地协调起来,保证客户每项业务做到及时办理,将服务流程优化,不断细化服务措施,推行个性化、亲情化服务,实施首问负责制、客户经理制和零天工程,主动延长缴费时间、开辟报装绿色通道,建立大客户联系制度,实现预约、电话、上门服务等全方位服务,切实践行“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余的工作由我们来做”的服务承诺。
2007年9月初,新建的城南新村公寓在未接电的情况下,已有部分居民入住,服务队主动到现场与业主联系用电事宜,由于业主与部分居民在房屋购买协议上存在分歧,迟迟没有办理用电申请。10月8日,接到城南新村用电申请后,红芳服务团队迅速联系大客户经理与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现场勘察,确定了供电方案,与客户达成了一致的用电意向。并帮助客户与施工单位协调,于10月10日就做出了工程预算,有效地缩短了业扩报装周期,工程提前了5天完工。团队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受到客户的高度称赞。
诚信服务 树立高品质形象
“立信才能立业”,这是红芳服务团队姑娘们的座佑铭。在对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她们不仅只立足于行动快、手续简、多服务,还把提供诚信服务作为提高优质服务水平重点工作内容来抓。2008年3月,一位老人来到营业厅反映家里无人居住,但2月份却出现了18元的电费,老人要求验表。队员许青带领校表人员到现场进行校验,表计正常,但老人还是不能接受,坚持说电表有故障,并连连埋怨。队长王红芳为消除王老太的疑虑,又专门带领抄表员现场检查用电情况,结果发现单元的楼梯灯照明线路接在了老人家中的空气开关上。张老太恍然大悟,原来她所住的单元是每月轮流缴纳楼梯照明电费的,3月正该她承担。知道原因后老人不住的道歉。“换了是我也会这样的”王红芳微笑着离开了老人的家。
大到制度落实,小到一言一行,团队都注重在本职工作中取信于客户,致力于打造“诚信电力”服务品牌。2007年11月2日,队员闻文在收取一客户电费时,发现该客户在匆忙中多给了一百元钞票,她礼貌地叫住已转身走的客户王先生告知详情,并返还一百元钞票。王先生连声道谢。
奉献爱心 创建和谐团队
红芳服务队统一的形象标志、规范的组织体系、贴心的服务内容,积极投身到义务服务工作中,积极搭建企业社会和谐的“桥梁”。她们高度关注弱势群体,主动向独居老人、留守家庭、孤残儿童伸出援助之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红芳服务团队的身影。团队建立了特约服务资料库,录入了27位独居老人住址、32个孤残儿童档案、13户留守家庭的联系方式,营造温暖和谐的大家庭氛围。团队自组建以来先后服务特殊客户800余人次。
家住水文巷13号的罗大爷提起红芳服务团队,激动得潸然泪下。他感动于这些姑娘像亲闺女那样在他需要的时候总是雪中送炭。2008年6月,红芳服务团队成员了解到这位87岁的老人孤独的住在两间潮湿的平房里,老人成了队员们心中的一份牵挂。她们组织了4名队员专程来到老人家中,擦窗、扫地、买米、送水,走后交给老人一张特殊服务卡,告诉老人有什么困难及时打电话,老人含泪接下。2008年8月的一场大雨后,老人打来电话说家里进水了,队员们匆忙赶来淘干了老人屋里的积水。9月初,几位农民工推着水泥和黄沙走进了老人的家里,将老人的平房地板铺了一层水泥。再也进不了水了,老人哽咽着给姑娘们打电话表示感谢。
目前,红芳服务团队已经从单一的帮助个别弱势群体,发展到奉献社会、履行社会职责上来。积极参加当地妇联组织的“春蕾计划”、“爱心妈妈”等活动,在市妇联举办的为孤残儿童送爱心“恒爱行动”捐赠仪式上,红芳服务团队为棋盘镇35名孤残儿童送上了30余件被褥、棉袄、手套及学习用品,捐助5000元救助款,谱写着一曲曲和谐之歌。
高效团队 增强服务技能
为提高队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业务能力,红反复服务团队以创建学习型团队为长效目标,建立了一整套团队培训计划和实施细则,除参加公司举办的专业培训外,团队组织业务和专业学习。她们强调“学习+激励”,倡导“更聪明地工作”,以增强团队的学习力为核心,竭力提高群体素质,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除坚持正常开展的学习日和读书活动以外,还建立了促学、考学、励学“三个五”的学习机制。即:“五有促学”,每日学习知识和研究业务技能一小时,每周进行一次团队学习交流,每月进行一次服务课题深入学习研讨,每季检查一次学习情况,每年开展一次学习等级活动;“五有考学”,学习出勤有登记,集中讨论有记录,个人学习有笔记,学习体会有文章,年度学习有小结;“五创励学”,争创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争创“刘平式营业厅”、争创优秀学习团队、争创先进班组、争创文明班组,用明确的目标激励学习。通过不断的培训和训练,团队成员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2007年、2008年徐州供电公司举办的“创争”活动特色成果发布会上,她们分别以《打造红芳服务团队品牌》和《创新奋进促和谐,青春舞动甘奉献》的成果展示,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学习使队员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同时也提升了团队的服务技能,培养了队员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是红芳服务团队成为优秀集体的坚实支撑,也使她们变得愈加出类拔萃,在供电服务文化建设中绽放出青春光彩。今年2008年8月,一位聋哑人来动营业厅办理业务,队员魏星接待了他,娴熟的哑语手势为这位特殊客人提供了快捷业务,“怎么她们连哑语也会”旁边的客户感到非常惊讶。团队在加强业务技能学习的同时,针对语言存在障碍的特殊群体和招商引资外籍客户,她们聘请专家进行英语、哑语等知识培训。12名队员中有三名精通哑语,两名队员分别达到了英语口语四级和六级水平。
为了适应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电力企业更高的发展要求,“让优质服务进行到底”是她们许下的庄严承诺,红芳服务团队将继续以“诚信服务,追求卓越”为服务宗旨,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将服务工作做得更为圆满。
作者:支大勇
注重细节 提升服务品质
“红芳服务团队”成立于2007年4月,由12名女队员组成,平均年龄25周岁,她们担负着新沂市30多万电力客户的电费核收、业务办理及电力故障报修等业务。“红芳服务团队”队员坚持从细节入手,使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为更好的服务客户,她们在营业大厅内设置了VIP接待室、业务洽谈区、客户休息区、宣传资料区、自助查询缴费区和电能利用展示区六个区域,并设置了伤残人员“绿色通道”,报刊杂志、擦鞋机、老花镜等便民设施配备一应俱全。
针对老年人行动不方便的特点,建立了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用电提供特殊服务的制度,主动为他们提供上门代购电、代缴电费、维修线路和处理表计故障等细心服务。在老人用电服务活动记录簿上,处理结果签的都是用户满意。团队还实行“5S”现场管理,即整理、整顿、清理、清洁、素养,为客户营造温馨、舒适的服务场所,桌面除了必要的东西以外,一律不放置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办公文具、票据等相关公用物品定点放置,便于客户使用,保持整洁、无垃圾状态,使班组每一位员工由心态上养成自觉遵守规则,进一步提高了班组成员的职业素养。
公司以红芳服务团队为龙头建立了责权明晰、管理到位的运行机制,把公司内部营销、农电、工程等部门的工作有机地协调起来,保证客户每项业务做到及时办理,将服务流程优化,不断细化服务措施,推行个性化、亲情化服务,实施首问负责制、客户经理制和零天工程,主动延长缴费时间、开辟报装绿色通道,建立大客户联系制度,实现预约、电话、上门服务等全方位服务,切实践行“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余的工作由我们来做”的服务承诺。
2007年9月初,新建的城南新村公寓在未接电的情况下,已有部分居民入住,服务队主动到现场与业主联系用电事宜,由于业主与部分居民在房屋购买协议上存在分歧,迟迟没有办理用电申请。10月8日,接到城南新村用电申请后,红芳服务团队迅速联系大客户经理与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现场勘察,确定了供电方案,与客户达成了一致的用电意向。并帮助客户与施工单位协调,于10月10日就做出了工程预算,有效地缩短了业扩报装周期,工程提前了5天完工。团队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受到客户的高度称赞。
诚信服务 树立高品质形象
“立信才能立业”,这是红芳服务团队姑娘们的座佑铭。在对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她们不仅只立足于行动快、手续简、多服务,还把提供诚信服务作为提高优质服务水平重点工作内容来抓。2008年3月,一位老人来到营业厅反映家里无人居住,但2月份却出现了18元的电费,老人要求验表。队员许青带领校表人员到现场进行校验,表计正常,但老人还是不能接受,坚持说电表有故障,并连连埋怨。队长王红芳为消除王老太的疑虑,又专门带领抄表员现场检查用电情况,结果发现单元的楼梯灯照明线路接在了老人家中的空气开关上。张老太恍然大悟,原来她所住的单元是每月轮流缴纳楼梯照明电费的,3月正该她承担。知道原因后老人不住的道歉。“换了是我也会这样的”王红芳微笑着离开了老人的家。
大到制度落实,小到一言一行,团队都注重在本职工作中取信于客户,致力于打造“诚信电力”服务品牌。2007年11月2日,队员闻文在收取一客户电费时,发现该客户在匆忙中多给了一百元钞票,她礼貌地叫住已转身走的客户王先生告知详情,并返还一百元钞票。王先生连声道谢。
奉献爱心 创建和谐团队
红芳服务队统一的形象标志、规范的组织体系、贴心的服务内容,积极投身到义务服务工作中,积极搭建企业社会和谐的“桥梁”。她们高度关注弱势群体,主动向独居老人、留守家庭、孤残儿童伸出援助之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红芳服务团队的身影。团队建立了特约服务资料库,录入了27位独居老人住址、32个孤残儿童档案、13户留守家庭的联系方式,营造温暖和谐的大家庭氛围。团队自组建以来先后服务特殊客户800余人次。
家住水文巷13号的罗大爷提起红芳服务团队,激动得潸然泪下。他感动于这些姑娘像亲闺女那样在他需要的时候总是雪中送炭。2008年6月,红芳服务团队成员了解到这位87岁的老人孤独的住在两间潮湿的平房里,老人成了队员们心中的一份牵挂。她们组织了4名队员专程来到老人家中,擦窗、扫地、买米、送水,走后交给老人一张特殊服务卡,告诉老人有什么困难及时打电话,老人含泪接下。2008年8月的一场大雨后,老人打来电话说家里进水了,队员们匆忙赶来淘干了老人屋里的积水。9月初,几位农民工推着水泥和黄沙走进了老人的家里,将老人的平房地板铺了一层水泥。再也进不了水了,老人哽咽着给姑娘们打电话表示感谢。
目前,红芳服务团队已经从单一的帮助个别弱势群体,发展到奉献社会、履行社会职责上来。积极参加当地妇联组织的“春蕾计划”、“爱心妈妈”等活动,在市妇联举办的为孤残儿童送爱心“恒爱行动”捐赠仪式上,红芳服务团队为棋盘镇35名孤残儿童送上了30余件被褥、棉袄、手套及学习用品,捐助5000元救助款,谱写着一曲曲和谐之歌。
高效团队 增强服务技能
为提高队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业务能力,红反复服务团队以创建学习型团队为长效目标,建立了一整套团队培训计划和实施细则,除参加公司举办的专业培训外,团队组织业务和专业学习。她们强调“学习+激励”,倡导“更聪明地工作”,以增强团队的学习力为核心,竭力提高群体素质,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除坚持正常开展的学习日和读书活动以外,还建立了促学、考学、励学“三个五”的学习机制。即:“五有促学”,每日学习知识和研究业务技能一小时,每周进行一次团队学习交流,每月进行一次服务课题深入学习研讨,每季检查一次学习情况,每年开展一次学习等级活动;“五有考学”,学习出勤有登记,集中讨论有记录,个人学习有笔记,学习体会有文章,年度学习有小结;“五创励学”,争创国家级“青年文明号”、争创“刘平式营业厅”、争创优秀学习团队、争创先进班组、争创文明班组,用明确的目标激励学习。通过不断的培训和训练,团队成员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2007年、2008年徐州供电公司举办的“创争”活动特色成果发布会上,她们分别以《打造红芳服务团队品牌》和《创新奋进促和谐,青春舞动甘奉献》的成果展示,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学习使队员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同时也提升了团队的服务技能,培养了队员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是红芳服务团队成为优秀集体的坚实支撑,也使她们变得愈加出类拔萃,在供电服务文化建设中绽放出青春光彩。今年2008年8月,一位聋哑人来动营业厅办理业务,队员魏星接待了他,娴熟的哑语手势为这位特殊客人提供了快捷业务,“怎么她们连哑语也会”旁边的客户感到非常惊讶。团队在加强业务技能学习的同时,针对语言存在障碍的特殊群体和招商引资外籍客户,她们聘请专家进行英语、哑语等知识培训。12名队员中有三名精通哑语,两名队员分别达到了英语口语四级和六级水平。
为了适应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电力企业更高的发展要求,“让优质服务进行到底”是她们许下的庄严承诺,红芳服务团队将继续以“诚信服务,追求卓越”为服务宗旨,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将服务工作做得更为圆满。
作者:支大勇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