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驱寒意 冬日暖如春――重庆武隆供电公司结对扶贫帮扶小记
2008-12-24 13:38: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陆斌
凛冽的寒风挡不住爱心的暖流,为赶在春节到来之前,给扶贫帮扶联系村的贫困户送去温暖,12月13日一早,重庆武隆供电公司工会主席刘宁带领帮扶小组一行,冒着刺骨寒风和淅沥冬雨,赶到海拔900多米的火炉镇岩峰村,为当地贫困户送去被褥和帮扶金。
岩峰村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交通闭塞,是武隆有名的贫困村。由于该村耕地面积少,村民的农业耕作只能自给自足,所以大部分村民都选择外出打工。2007年,武隆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当地县委、政府的“结对共建”活动号召,与岩峰村建立了共建关系。
颗颗支农心
颗颗支农心,浓浓帮扶情。两年来,该公司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做好农村电网建设和扶贫帮扶等相关工作,进一步密切与客户的关系,给农村送去温暖,送去和谐。
“晚上点灯用煤油,冬来防寒皱眉头,年轻力壮出村头。”几年前,岩峰村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这也是当时该村的真实写照。那时,村里电力线路走向不合理,私拉乱接多,线径细,电压低。每年一到冬季,贫困户就为防寒发愁。了解情况后,2007年11月,武隆供电公司通过多方努力,筹集资金59.9万元,对岩峰村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电网建设期间,广大施工人员克服山高坡陡、天寒地冻的不利环境,鏖战在施工现场,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新建架空线路20.58千米,电杆203根,安装下户线8.99千米,改造户表182户,实现了抄表到户。改造后,电压稳定了,灯亮了,电视的影像也清晰了,村民们非常高兴。
如今的岩峰村,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一条条崭新的电力线路使小村充满了生机。
浓浓帮扶情
帮扶帮片,扶贫扶智。为充分发挥党组织联对的积极作用。该公司党委针对岩峰村党员老化、后备不足、思想保守的状况,严格按照联建“六联同”的要求,与岩峰村党支部切实开展结对联建工作。派专人参加岩峰村党支部民主生活会,邀请该村支部委员参加公司党委召开的民主生活会。相互剖析存在的不足,共同理清工作思路,服务扶贫工作,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目的。同时,该公司还委派一名党员干部作为住村干部,长期住在该村,在该村的公路建设、引水工程、产业发展等方面,参与规划实施,帮助该村开展生产建设。武隆供电公司在党建工作上给予的帮助,大大提升了岩峰村的基础管理工作。
武隆供电公司造血式的扶贫,扶出了岩峰村的三大支柱产业,即养猪业、西瓜种植业、劳务输出业,促进了该村的快速发展。“我们岩峰村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一是党的政策好,二是供电部门为我们打开了致富路,没有供电部门的扶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村支部书记代德宏激动地说。
“供电公司不仅给村里送来了光明,而且也给我们村民打开了致富路,”今年43岁的田文华,初中毕业后,因村子穷,家里条件差,被迫外出,常年在外打工。2007年,听说供电公司要在村里招农电工,有着电工基础的他回到了村里,成为了一名农电工。他笑呵呵地说:“过去有技能也没地方发挥,现在政策好了,自己在家门口都能挣1000多块钱呢。”像田文华一样,该村先后有5位村民返乡,凭着一技之长,成为了农电战线的新兵。
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挡不住岩峰人脱贫的决心;山道弯弯,如丝如线,牵连着岩峰人致富的信心。昔日的扶贫村,今天已结出了串串硕果,兢兢业业的供电人用辛勤和汗水帮助岩峰村村民描绘出了岩峰村美好的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图中,岩峰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陆斌
凛冽的寒风挡不住爱心的暖流,为赶在春节到来之前,给扶贫帮扶联系村的贫困户送去温暖,12月13日一早,重庆武隆供电公司工会主席刘宁带领帮扶小组一行,冒着刺骨寒风和淅沥冬雨,赶到海拔900多米的火炉镇岩峰村,为当地贫困户送去被褥和帮扶金。
岩峰村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交通闭塞,是武隆有名的贫困村。由于该村耕地面积少,村民的农业耕作只能自给自足,所以大部分村民都选择外出打工。2007年,武隆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当地县委、政府的“结对共建”活动号召,与岩峰村建立了共建关系。
颗颗支农心
颗颗支农心,浓浓帮扶情。两年来,该公司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做好农村电网建设和扶贫帮扶等相关工作,进一步密切与客户的关系,给农村送去温暖,送去和谐。
“晚上点灯用煤油,冬来防寒皱眉头,年轻力壮出村头。”几年前,岩峰村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这也是当时该村的真实写照。那时,村里电力线路走向不合理,私拉乱接多,线径细,电压低。每年一到冬季,贫困户就为防寒发愁。了解情况后,2007年11月,武隆供电公司通过多方努力,筹集资金59.9万元,对岩峰村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电网建设期间,广大施工人员克服山高坡陡、天寒地冻的不利环境,鏖战在施工现场,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新建架空线路20.58千米,电杆203根,安装下户线8.99千米,改造户表182户,实现了抄表到户。改造后,电压稳定了,灯亮了,电视的影像也清晰了,村民们非常高兴。
如今的岩峰村,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一条条崭新的电力线路使小村充满了生机。
浓浓帮扶情
帮扶帮片,扶贫扶智。为充分发挥党组织联对的积极作用。该公司党委针对岩峰村党员老化、后备不足、思想保守的状况,严格按照联建“六联同”的要求,与岩峰村党支部切实开展结对联建工作。派专人参加岩峰村党支部民主生活会,邀请该村支部委员参加公司党委召开的民主生活会。相互剖析存在的不足,共同理清工作思路,服务扶贫工作,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目的。同时,该公司还委派一名党员干部作为住村干部,长期住在该村,在该村的公路建设、引水工程、产业发展等方面,参与规划实施,帮助该村开展生产建设。武隆供电公司在党建工作上给予的帮助,大大提升了岩峰村的基础管理工作。
武隆供电公司造血式的扶贫,扶出了岩峰村的三大支柱产业,即养猪业、西瓜种植业、劳务输出业,促进了该村的快速发展。“我们岩峰村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一是党的政策好,二是供电部门为我们打开了致富路,没有供电部门的扶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村支部书记代德宏激动地说。
“供电公司不仅给村里送来了光明,而且也给我们村民打开了致富路,”今年43岁的田文华,初中毕业后,因村子穷,家里条件差,被迫外出,常年在外打工。2007年,听说供电公司要在村里招农电工,有着电工基础的他回到了村里,成为了一名农电工。他笑呵呵地说:“过去有技能也没地方发挥,现在政策好了,自己在家门口都能挣1000多块钱呢。”像田文华一样,该村先后有5位村民返乡,凭着一技之长,成为了农电战线的新兵。
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挡不住岩峰人脱贫的决心;山道弯弯,如丝如线,牵连着岩峰人致富的信心。昔日的扶贫村,今天已结出了串串硕果,兢兢业业的供电人用辛勤和汗水帮助岩峰村村民描绘出了岩峰村美好的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图中,岩峰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