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供电局110千伏水树梅线直流融冰侧记
2009-01-14 14:38:5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月9日12时36分,毕节供电局利用安装在220kV水城变的直流融冰装置,通过从110千伏水树梅线95#T接至110千伏梅花山牵引变,进行直流融冰试验。34分钟的充电试验,P1-P122段A、B、C三相导线上的覆冰全部脱落。110千伏水树梅线直流融冰试验取得成功。
毕节深处高海拔地区,长期以来,主要采取人工除冰方式对重冰区线路进行除冰。费时费力,效率不高。入冬以来,为加强线路除冰工作,毕节供电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详细的线路直流融冰实施方案,成立了由该局分管领导任组长,生技,调度、送电、政工等部门联合组成的融冰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110千伏水树梅线的直流融冰工作。
从1月6日开始,气温急速下降。导线上被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雾凇。8日下午,覆冰直径为70--120毫米,达到直流融冰环境要求。当天傍晚,副局长周原下达第二天上午对110千伏水树梅线进行直流融冰的命令。办理完停电及许可手续后,在工作人员住宿的小旅店里,送电管理所主任夏开胜连夜主持召开了融冰试验工作会,对融冰工作进行周密分工和安排:1月9日清晨,第一组人员到达220千伏水城变110千伏水树梅线出口侧,观察未覆冰导线温度变化情况;第二组人员赶到线路末端P128 号杆处进行线路短接;第三组人员到达观冰点测量、记录导线温度情况,现场拍照、摄像融冰过程。并就工器具准备、操作要求、安全事项作了详细交待。
1月9日清晨,工作人员到达梅花山顶时,明显感觉到气温有所回升,天空有放晴的可能。原定方案是在110千伏水树梅线最末端的P128号杆处进行短接。若要赶到目的地,还需花费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时间不允许。为抢在太阳出来前将试验做完,夏开胜主任当机立断,选择在P122+1 号杆处进行线路短接,观冰点就设在附近。一声令下,工作人员迅速从车上卸下工器具,人员各就各位。系上安全带、停电、验电、安装接地线、派人监护杆上工作人员等一系列安全措施准备就绪后,将A、B、C三项导线进行短接,并用红外仪对导线直流电阻进行了测试。
10时37分,班长钟以平向调度汇报:“短接工作结束,现场安全措施已拆除,所有工作人员已撤离现场,可以将110千伏水树梅线由检修状态转冷备用。”
12时02分,现场工作人员在110千伏水树梅线122号杆处进行红外线测温,环境温度为零下8度,导线温度A、B、C三项分别为-6.9度、-9.3度,-6.5度,环境湿度44%。
地调调度值班员与水城地调值班调度员联系后,启动了直流融冰装置,对110千伏水树梅线主线开始进行直流融冰。从300A开始,对110千伏水树梅线A、B、C三相加载电流融冰。当电流上升到了512A后,12时13分,水城变出口P5处,导线温度为26.2度,观冰点处导线温度升至7度时, A相导线覆冰全部脱落;12时29分,水城变出口P5处,导线温度为20.4度,观冰点处导线温度升至13度时, B相导线覆冰全部脱落;12时36分,水城变出口P5处,导线温度为29.1度,观冰点处导线温度升至9度时,C相导线上覆冰全部脱落。
12时36分,试验圆满结束。工作人员对110千伏水树梅线P122+1#短接线进行拆除工作,随后,110千伏水树梅线正常复电。(刘定琴 陈勇宇)
1月9日12时36分,毕节供电局利用安装在220kV水城变的直流融冰装置,通过从110千伏水树梅线95#T接至110千伏梅花山牵引变,进行直流融冰试验。34分钟的充电试验,P1-P122段A、B、C三相导线上的覆冰全部脱落。110千伏水树梅线直流融冰试验取得成功。
毕节深处高海拔地区,长期以来,主要采取人工除冰方式对重冰区线路进行除冰。费时费力,效率不高。入冬以来,为加强线路除冰工作,毕节供电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详细的线路直流融冰实施方案,成立了由该局分管领导任组长,生技,调度、送电、政工等部门联合组成的融冰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110千伏水树梅线的直流融冰工作。
从1月6日开始,气温急速下降。导线上被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雾凇。8日下午,覆冰直径为70--120毫米,达到直流融冰环境要求。当天傍晚,副局长周原下达第二天上午对110千伏水树梅线进行直流融冰的命令。办理完停电及许可手续后,在工作人员住宿的小旅店里,送电管理所主任夏开胜连夜主持召开了融冰试验工作会,对融冰工作进行周密分工和安排:1月9日清晨,第一组人员到达220千伏水城变110千伏水树梅线出口侧,观察未覆冰导线温度变化情况;第二组人员赶到线路末端P128 号杆处进行线路短接;第三组人员到达观冰点测量、记录导线温度情况,现场拍照、摄像融冰过程。并就工器具准备、操作要求、安全事项作了详细交待。
1月9日清晨,工作人员到达梅花山顶时,明显感觉到气温有所回升,天空有放晴的可能。原定方案是在110千伏水树梅线最末端的P128号杆处进行短接。若要赶到目的地,还需花费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时间不允许。为抢在太阳出来前将试验做完,夏开胜主任当机立断,选择在P122+1 号杆处进行线路短接,观冰点就设在附近。一声令下,工作人员迅速从车上卸下工器具,人员各就各位。系上安全带、停电、验电、安装接地线、派人监护杆上工作人员等一系列安全措施准备就绪后,将A、B、C三项导线进行短接,并用红外仪对导线直流电阻进行了测试。
10时37分,班长钟以平向调度汇报:“短接工作结束,现场安全措施已拆除,所有工作人员已撤离现场,可以将110千伏水树梅线由检修状态转冷备用。”
12时02分,现场工作人员在110千伏水树梅线122号杆处进行红外线测温,环境温度为零下8度,导线温度A、B、C三项分别为-6.9度、-9.3度,-6.5度,环境湿度44%。
地调调度值班员与水城地调值班调度员联系后,启动了直流融冰装置,对110千伏水树梅线主线开始进行直流融冰。从300A开始,对110千伏水树梅线A、B、C三相加载电流融冰。当电流上升到了512A后,12时13分,水城变出口P5处,导线温度为26.2度,观冰点处导线温度升至7度时, A相导线覆冰全部脱落;12时29分,水城变出口P5处,导线温度为20.4度,观冰点处导线温度升至13度时, B相导线覆冰全部脱落;12时36分,水城变出口P5处,导线温度为29.1度,观冰点处导线温度升至9度时,C相导线上覆冰全部脱落。
12时36分,试验圆满结束。工作人员对110千伏水树梅线P122+1#短接线进行拆除工作,随后,110千伏水树梅线正常复电。(刘定琴 陈勇宇)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