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服务保供电 优化环境促发展――渭南供电局行风建设暨优质服务工作纪实
2009-01-14 15:06:1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马创全
2008年底,渭南供电局从全市31个公共服务行中脱颖而出,荣获市2008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免评单位,所辖5个县市电力局均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其中3个电力局同获免评资格、2个电力局获得第一名。骄人业绩的背后,是该局全体职工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全面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狠抓作风建设的身影。
金牌服务创造良好电力投资环境
该局构建生产、营销、监督为一体的“大服务”体系,有效推进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去年以来,先后为26家产业园区、176家入驻企业提供了可靠用电保障,圆满完成了奥运会、残奥会、神七载人航天和苹果节保电等32项重要保电任务,收到了渭南市委、市政府及客户多次送来的锦旗、感谢信。
在服务园区用电工作中,该局针对园区入驻企业多,用电需求大、点多线长等特点,适时召开全市工业园区用电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地方政府的用电需求;建立了“外事内办、内事外办”工作新机制,制定下发了2008年省市118项重点项目、园区项目跟踪服务分解表,围绕重点项目,建立了《重点项目跟踪方案》,推出“四快”服务,即报装快、施工快、验收快、供电快,实行“五统一、一分头”,即统一方案、统一纪律、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头组织施工的工作机制,使得园区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高度赞誉。针对大客户多、用电需求急等特点,该局简化报装程序,加快报装进程,建立报装接电的“绿色通道”,对客户的新建和扩建项目安排专人开展跟踪服务、上门服务、电话预约服务;同时,定期走访客户,征询客户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的挖掘市场潜力,以“抓大不放小”的市场开发策略拉动电量增长。
在为民服务方面,该局在已建成的34个农电示范窗口的基础上进行软硬件设施升级,日前,华阴华山供电所作为“陕西省电力公司景区示范窗口”,韩城龙亭供电所和市区良田供电所作为“陕西省电力公司样板供电所”已经以焕然一新的面貌投入使用。在方便居民缴费方面,该局积极拓展收费渠道,增设营业交费网点,推广自助缴费机、银行代收、网上交费等方式,新增交费网点80个。今年将在各县(市)建成11
个电力社区服务示范站点,使全市的居民客户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创新机制塑造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
该局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用体制、机制、管理创新打造管理科学化、信息数字化、工作标准化的“一强三优”现代企业,促进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体制创新方面,该局作为营销体制改革试点,率先在全省完成了营销“一部三中心”建设任务,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管理控制能力和营销整体运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营销“三个中心”建设现场交流会在该局召开,来自北京、新疆、云南等地的18家供电单位前来参观学习,其建设及运行经验得到了网省各级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管理创新方面,该局以推广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为重点,把精细化、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向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延伸,依靠信息化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流转,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打造管理新平台,实现了管理业务流程的再造和优化。
在科技创新方面,该局坚持用技术创新带动管理升级。潼关集抄及营配自动化系统建成投运后,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4县局建成了集抄营配一体化体系,实现了抄、核、收全过程微机化管理,避免了“人情电”、“关系电”和抄表差错,减轻了客户负担,也减少了客户用电纠纷。
完善监督机制为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该局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究、部署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的作用,加强督导检查,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和党支部对标内容,实行重奖重罚。
坚持行风工作分析例会制度,由该局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对举报投诉情况进行分析,督促解决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每年都组织对全局营业大厅、供电站(所)等窗口单位进行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在全局上下的不懈努力下,该局客户投诉大幅下降,行风投诉从2001年的98件下降到去年的4件,客户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该局在网站、各营业场所建立服务监督栏,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主动向市政府汇报工作;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明委以及大客户和居民代表参观营业窗口及建设工地;自觉接受“优化投资环境”测评与政风行风测评;通过参加渭南广播电台《环境热线》“十部局领导与群众面对面”和“走进渭南供电局”大型直播节目,实现自我加压,增进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使行风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和提高。
加快电网建设步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近年来,在项目建设战略的带动下,渭南经济连续几年保持高速增长,电力需求越来越大。该局滚动修改电网发展规划,一方面千方百计争取投资,另一方面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配合,结合“十一五”时期渭北化工、焦炭、炼钢、水泥等项目开发和县区工业园建设快速发展的实际,把电网建设重点放在输配电能力严重不足和电网“卡脖子”的关键部位,加快110千伏及以下的电源点和网架建设,同时加快老旧设备的更新整治,不断提高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在农配网工程建设及改造方面,大力开展新农村电气化配套工程,新增农网无功补偿,对部分农网线路实施设备改造、集抄推广。现已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2个、电气化乡(镇)11个、电气化村116个,完成了5.3万户的下户线改造。
作者:马创全
2008年底,渭南供电局从全市31个公共服务行中脱颖而出,荣获市2008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免评单位,所辖5个县市电力局均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其中3个电力局同获免评资格、2个电力局获得第一名。骄人业绩的背后,是该局全体职工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全面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狠抓作风建设的身影。
金牌服务创造良好电力投资环境
该局构建生产、营销、监督为一体的“大服务”体系,有效推进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去年以来,先后为26家产业园区、176家入驻企业提供了可靠用电保障,圆满完成了奥运会、残奥会、神七载人航天和苹果节保电等32项重要保电任务,收到了渭南市委、市政府及客户多次送来的锦旗、感谢信。
在服务园区用电工作中,该局针对园区入驻企业多,用电需求大、点多线长等特点,适时召开全市工业园区用电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地方政府的用电需求;建立了“外事内办、内事外办”工作新机制,制定下发了2008年省市118项重点项目、园区项目跟踪服务分解表,围绕重点项目,建立了《重点项目跟踪方案》,推出“四快”服务,即报装快、施工快、验收快、供电快,实行“五统一、一分头”,即统一方案、统一纪律、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头组织施工的工作机制,使得园区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高度赞誉。针对大客户多、用电需求急等特点,该局简化报装程序,加快报装进程,建立报装接电的“绿色通道”,对客户的新建和扩建项目安排专人开展跟踪服务、上门服务、电话预约服务;同时,定期走访客户,征询客户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的挖掘市场潜力,以“抓大不放小”的市场开发策略拉动电量增长。
在为民服务方面,该局在已建成的34个农电示范窗口的基础上进行软硬件设施升级,日前,华阴华山供电所作为“陕西省电力公司景区示范窗口”,韩城龙亭供电所和市区良田供电所作为“陕西省电力公司样板供电所”已经以焕然一新的面貌投入使用。在方便居民缴费方面,该局积极拓展收费渠道,增设营业交费网点,推广自助缴费机、银行代收、网上交费等方式,新增交费网点80个。今年将在各县(市)建成11
个电力社区服务示范站点,使全市的居民客户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创新机制塑造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
该局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用体制、机制、管理创新打造管理科学化、信息数字化、工作标准化的“一强三优”现代企业,促进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体制创新方面,该局作为营销体制改革试点,率先在全省完成了营销“一部三中心”建设任务,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管理控制能力和营销整体运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营销“三个中心”建设现场交流会在该局召开,来自北京、新疆、云南等地的18家供电单位前来参观学习,其建设及运行经验得到了网省各级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管理创新方面,该局以推广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为重点,把精细化、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向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延伸,依靠信息化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流转,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打造管理新平台,实现了管理业务流程的再造和优化。
在科技创新方面,该局坚持用技术创新带动管理升级。潼关集抄及营配自动化系统建成投运后,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4县局建成了集抄营配一体化体系,实现了抄、核、收全过程微机化管理,避免了“人情电”、“关系电”和抄表差错,减轻了客户负担,也减少了客户用电纠纷。
完善监督机制为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该局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究、部署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的作用,加强督导检查,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和党支部对标内容,实行重奖重罚。
坚持行风工作分析例会制度,由该局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对举报投诉情况进行分析,督促解决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每年都组织对全局营业大厅、供电站(所)等窗口单位进行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在全局上下的不懈努力下,该局客户投诉大幅下降,行风投诉从2001年的98件下降到去年的4件,客户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该局在网站、各营业场所建立服务监督栏,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主动向市政府汇报工作;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明委以及大客户和居民代表参观营业窗口及建设工地;自觉接受“优化投资环境”测评与政风行风测评;通过参加渭南广播电台《环境热线》“十部局领导与群众面对面”和“走进渭南供电局”大型直播节目,实现自我加压,增进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使行风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和提高。
加快电网建设步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近年来,在项目建设战略的带动下,渭南经济连续几年保持高速增长,电力需求越来越大。该局滚动修改电网发展规划,一方面千方百计争取投资,另一方面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配合,结合“十一五”时期渭北化工、焦炭、炼钢、水泥等项目开发和县区工业园建设快速发展的实际,把电网建设重点放在输配电能力严重不足和电网“卡脖子”的关键部位,加快110千伏及以下的电源点和网架建设,同时加快老旧设备的更新整治,不断提高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在农配网工程建设及改造方面,大力开展新农村电气化配套工程,新增农网无功补偿,对部分农网线路实施设备改造、集抄推广。现已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2个、电气化乡(镇)11个、电气化村116个,完成了5.3万户的下户线改造。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