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巨变】庄浪电力和改革开放一同走来
2008-11-20 14:15:0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烟囱眼,冒冒烟;牛拉桄,种夏田;夏田黄,麦上场;连枷打,木掀扬;一扬扬了七八装,驮着粮食去磨房;磨子咯载,细萝细筛。立电杆,拉电线,安灯泡,通大电;煤油灯盏不见了,磨面不用水磨了……”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娃都会说的童谣,真实的映照了当初电给农村带来的变化。从1976年庄浪县真正意义上通电到如今的户户通电,30年来,庄浪电力人负重前行,一步一个脚印,使庄浪电力发生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变迁。可以说,庄浪电力和改革开放一同走来……
庄浪县有电有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3年,庄浪县文艺宣传队购进1台小型汽油发电机,供演出照明,从而拉开了庄浪人用电的帷幕。此后的23年间,庄浪人用电一直在柴汽油发电机间徘徊,用电户也只是一些机关单位。1976年9月20日,秦安莲花至水洛35千伏线路建成投运,庄浪县历史上第一座35千伏水洛变电站开始运营,县城也架设了一条仅8公里的10千伏配电线路,当时用电户不足300户。
80年代,庄浪电网向乡镇延伸,在上级的统筹安排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建成运了南湖、阳川35千伏送变电工程,10千线路也延伸至各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90年代,庄浪电力开始向农村覆盖,庄浪利用集资办电的方针和两栖贷款的项目,又建成投运了35千伏卧龙变电站,10千伏线路覆盖到所有村社。进入新千年,庄浪电力人紧紧抓住“两改一同价”的时机,建成投运了庄浪县历史上第一座110千伏水洛变电站,新增35千伏变电站4座,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不仅使电网结构更趋合理,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而且彻底消除了无电人口。
安全生产及优质服务也和改革开放一同走来的。在老职工中的记忆中,还残存着这样的印象:当初施工,根本没有“三项措施”,甚至个别职工不戴安全帽。现如今,这样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安全第一”的思想已根植员工心中,30年来,庄浪电力人制订和完善了各项安全责任制和考核机制,持续推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在发展的过程中,庄电人也越来越认识到优质服务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整治营业环境,规范经营行为,公开服务承诺,积极推行“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等各项措施,下大力气铲除了“三电”、“三乱”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风气,由过去的“客户求我”转向“客户至上”,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现在,客户如需装表接电,只需在供电部门营业厅填写用电申请,提供相关资料,供电部门就会派员现场勘察,设计图纸,拟定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为客户供上优质可靠的电力。还24小时随时待命,客户只要用电出现故障,只要一个电话,所有的事情均由我们完成。
同改革开放一同走来的还有诸多荣誉。坐落在紫荆山下的平凉供电公司庄浪分公司,自1980年成立以来,先后三次荣获原水得部“全国供电系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两次荣获原水得部“水利电力直属单位优质服务先进集体”、“三为”达标单位,两次原被西北电业管理局评为“西北供电系统优质服务先进集体”,1998年,被原国家电力公司评为“双文明单位”;近年来,又被甘肃省政府评为“户户通电”先进集体,被省消费者协会评为“诚信单位”,被甘肃省物价局评为“价格诚信单位”,数次受到甘肃省电力公司和平凉供电公司的奖励,被当地政府多次评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现如今,全县境内拥有110千伏送电线路3条140.31KM,110千伏变电站一座,主变2×16000千伏安;35千伏送电线路10条135.925KM,35千伏变电站8座,容量27800千伏安;10千伏线路926.28KM,配电变压器1118台,56239千伏安;辖区内共有各类电压等级客户100300多户,用电容量达到12090千瓦,用电户数和用电容量分别增长了334倍和80倍,村、社、户通电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9.9%。如今,在童谣的后面,又加上了“过去做饭一屋烟,如今做饭拉开关”两句。
庄浪电力和改革开放一同走来,从当初的一条35千伏线路到如今的10条,从当初的一座35千伏变电站到如今拥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8座,从当初的1条10千伏线路发展到现在33条,从当初的照明不到300户到现在的100300户,覆盖44万人,可以说,短短30年,庄浪电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30年埋头苦干,30年负重前行,30年的开拓创新,勤劳朴实的庄浪人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顽强拼博的铁军意志,不断弹奏着光明的旋律。面对新征尘,自强不息的庄电人必将乘着科学发展的步伐,再次谱写庄浪电力发展的辉煌诗篇。(梁红红)
庄浪县有电有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3年,庄浪县文艺宣传队购进1台小型汽油发电机,供演出照明,从而拉开了庄浪人用电的帷幕。此后的23年间,庄浪人用电一直在柴汽油发电机间徘徊,用电户也只是一些机关单位。1976年9月20日,秦安莲花至水洛35千伏线路建成投运,庄浪县历史上第一座35千伏水洛变电站开始运营,县城也架设了一条仅8公里的10千伏配电线路,当时用电户不足300户。
80年代,庄浪电网向乡镇延伸,在上级的统筹安排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建成运了南湖、阳川35千伏送变电工程,10千线路也延伸至各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90年代,庄浪电力开始向农村覆盖,庄浪利用集资办电的方针和两栖贷款的项目,又建成投运了35千伏卧龙变电站,10千伏线路覆盖到所有村社。进入新千年,庄浪电力人紧紧抓住“两改一同价”的时机,建成投运了庄浪县历史上第一座110千伏水洛变电站,新增35千伏变电站4座,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不仅使电网结构更趋合理,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而且彻底消除了无电人口。
安全生产及优质服务也和改革开放一同走来的。在老职工中的记忆中,还残存着这样的印象:当初施工,根本没有“三项措施”,甚至个别职工不戴安全帽。现如今,这样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安全第一”的思想已根植员工心中,30年来,庄浪电力人制订和完善了各项安全责任制和考核机制,持续推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在发展的过程中,庄电人也越来越认识到优质服务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整治营业环境,规范经营行为,公开服务承诺,积极推行“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等各项措施,下大力气铲除了“三电”、“三乱”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风气,由过去的“客户求我”转向“客户至上”,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现在,客户如需装表接电,只需在供电部门营业厅填写用电申请,提供相关资料,供电部门就会派员现场勘察,设计图纸,拟定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为客户供上优质可靠的电力。还24小时随时待命,客户只要用电出现故障,只要一个电话,所有的事情均由我们完成。
同改革开放一同走来的还有诸多荣誉。坐落在紫荆山下的平凉供电公司庄浪分公司,自1980年成立以来,先后三次荣获原水得部“全国供电系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两次荣获原水得部“水利电力直属单位优质服务先进集体”、“三为”达标单位,两次原被西北电业管理局评为“西北供电系统优质服务先进集体”,1998年,被原国家电力公司评为“双文明单位”;近年来,又被甘肃省政府评为“户户通电”先进集体,被省消费者协会评为“诚信单位”,被甘肃省物价局评为“价格诚信单位”,数次受到甘肃省电力公司和平凉供电公司的奖励,被当地政府多次评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现如今,全县境内拥有110千伏送电线路3条140.31KM,110千伏变电站一座,主变2×16000千伏安;35千伏送电线路10条135.925KM,35千伏变电站8座,容量27800千伏安;10千伏线路926.28KM,配电变压器1118台,56239千伏安;辖区内共有各类电压等级客户100300多户,用电容量达到12090千瓦,用电户数和用电容量分别增长了334倍和80倍,村、社、户通电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9.9%。如今,在童谣的后面,又加上了“过去做饭一屋烟,如今做饭拉开关”两句。
庄浪电力和改革开放一同走来,从当初的一条35千伏线路到如今的10条,从当初的一座35千伏变电站到如今拥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8座,从当初的1条10千伏线路发展到现在33条,从当初的照明不到300户到现在的100300户,覆盖44万人,可以说,短短30年,庄浪电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30年埋头苦干,30年负重前行,30年的开拓创新,勤劳朴实的庄浪人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顽强拼博的铁军意志,不断弹奏着光明的旋律。面对新征尘,自强不息的庄电人必将乘着科学发展的步伐,再次谱写庄浪电力发展的辉煌诗篇。(梁红红)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