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化缔结“一流”花――赤峰农电创一流工作纪实
2008-12-10 14:11:5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岳文华 齐国民 王志广
11月24日,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农电局、松山区农电局双双通过考评验收,正式被国家电网公司命名为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到目前为止,赤峰农电系统已有3家县级农电企业进入国一流行列,也是东北电网公司仅有的3家一流县级农电企业。近日,笔者走进赤峰农电局,亲身感受精益化管理的神奇魅力。
标杆管理让“国一流”不再遥不可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赤峰农电局吴振峰总工程师用苏东坡这首诗道出了创一流的思维突破历程。结合企业同业对标工作的开展,赤峰市农电局将对标理念进一步延伸,在创一流工作中引入对“标杆”管理。在全市13家农电企业中进行全面细致地摸底检查,把创一流工作动作比较快的、开展得比较好的县级农电企业树为标杆。先在内部树立起看得见、够得着的标杆,然后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让其他农电企业观摩学习的方式,缩小各单位创一流工作的差距。在学有榜样的同时,市农电局又组织县级农电企业负责人走出去,先后到蒙西、辽宁、山东等国家一流县级农电企业进行实地取经,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经验,坚定创一流工作的信心。通过横向的比较、纵向的学习,各县级农电企业负责人认识到:创国家电网一流企业不仅仅是硬件要硬,还要软件不软。
排序管理让“创一流”成为工作习惯
“内外兼顾、增收与挖潜并举”是赤峰市农电局一贯的工作思路。为此,在标杆管理的基础上,赤峰市农电局又实施“排序管理”,狠抓创一流工作的进程。根据年度重点工作安排,赤峰市农电局对所属的13家县级农电局开展的所有专业性工作检查都按照创一流工作标准进行,并对检查结果下发通报,通报中不仅对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措施及要求,同时按照检查结果进行单位排序,到年底把各项工作的综合排序作为评先、兑现年度业绩奖励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在召开创一流推进工作的现场观摩会上,赤峰市农电局还组织所有县级农电局参观学习排名第一的单位好的经验与做法,同时对排在末位的后两名单位行政一把手实施“说清楚”制度,以督促其整改与进步。几年来,赤峰市农电局用于创一流的奖励资金已达1000多万元,多次获奖的左旗农电局局长王子恩说:“通过排序管理,激励了创一流工作中的创新者,鞭策了创一流工作中的靠后者,不仅让创一流工作融入日常管理,变成日常行为,也在赤峰农电系统内部营造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创一流企业氛围。”
人才培养让“创一流”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借鉴左旗农电局创一流的先进经验,赤峰市农电局把人才培养作为创国一流企业的突破点,实施市级对县级负责、县级对二级单位负责、二级单位对本单位员工负责的三组人才考核机制,实现全员培训的无缝对接。同时,合理使用内部培训资源,在赤峰市农电系统组建了内部兼职教师队伍,让自己人给自己人当“先生”,编培训教材、选培训时间、定培训方式,以技能训练为主,让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了培训工作的动态管理。还针对赤峰市县级农电企业地理位置分散,距离遥远,员工集中培训难的实际情况,将安全、生产、营销、管理等11个专业员工必备的知识点、关键点整理提炼出来作为考核点,以判断题和选择题的方式,制作成拥有1万余道题库的考试系统,创新性地开辟了网上培训及考试系统。考试随机出题、自动计时、随机判卷同步进行,方便了大规模的调考和专业考试的同时,还有效地促进了员工自主学习能力和全员素质的提升,在2007年东北电网公司农电系统配电线路工技能竞赛中左旗农电局包揽了团体和个人的所有奖项。一大批技能型人才的涌现,有效地推动了创一流工作的开展。
高科技电网让“创一流”美梦成真
创建国家一流供电企业,电网建设是基础。近年来,赤峰市农电局以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为契机,不断完善电网结构和提高科技水平,累计投资23亿元,新建、扩建及改造66千伏变电站65座,新建及改造送电线路1800千米,改造10千伏线路19000千米,低压线路14500千米,更换高耗能主变58台,更新配电变电压12000台,使电网结构更加坚强。还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了县级调度自动化建设。目前,巴林左旗、宁城县、松山区三个农电局已实现电网的现代化管理,所辖的33座变电所均具备了“五遥”功能,全部实现了无人值班。同时,让无功补偿优化、组件式配网地理信息系统、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现代化办公系统、综合自动化保护装置等一大批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到电网建设中,初步建成“装备一流、可靠安全、绿色环保”的先进供电网络,达到了国一流供电企业的硬件标准。
岳文华 齐国民 王志广
11月24日,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农电局、松山区农电局双双通过考评验收,正式被国家电网公司命名为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到目前为止,赤峰农电系统已有3家县级农电企业进入国一流行列,也是东北电网公司仅有的3家一流县级农电企业。近日,笔者走进赤峰农电局,亲身感受精益化管理的神奇魅力。
标杆管理让“国一流”不再遥不可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赤峰农电局吴振峰总工程师用苏东坡这首诗道出了创一流的思维突破历程。结合企业同业对标工作的开展,赤峰市农电局将对标理念进一步延伸,在创一流工作中引入对“标杆”管理。在全市13家农电企业中进行全面细致地摸底检查,把创一流工作动作比较快的、开展得比较好的县级农电企业树为标杆。先在内部树立起看得见、够得着的标杆,然后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让其他农电企业观摩学习的方式,缩小各单位创一流工作的差距。在学有榜样的同时,市农电局又组织县级农电企业负责人走出去,先后到蒙西、辽宁、山东等国家一流县级农电企业进行实地取经,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经验,坚定创一流工作的信心。通过横向的比较、纵向的学习,各县级农电企业负责人认识到:创国家电网一流企业不仅仅是硬件要硬,还要软件不软。
排序管理让“创一流”成为工作习惯
“内外兼顾、增收与挖潜并举”是赤峰市农电局一贯的工作思路。为此,在标杆管理的基础上,赤峰市农电局又实施“排序管理”,狠抓创一流工作的进程。根据年度重点工作安排,赤峰市农电局对所属的13家县级农电局开展的所有专业性工作检查都按照创一流工作标准进行,并对检查结果下发通报,通报中不仅对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措施及要求,同时按照检查结果进行单位排序,到年底把各项工作的综合排序作为评先、兑现年度业绩奖励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在召开创一流推进工作的现场观摩会上,赤峰市农电局还组织所有县级农电局参观学习排名第一的单位好的经验与做法,同时对排在末位的后两名单位行政一把手实施“说清楚”制度,以督促其整改与进步。几年来,赤峰市农电局用于创一流的奖励资金已达1000多万元,多次获奖的左旗农电局局长王子恩说:“通过排序管理,激励了创一流工作中的创新者,鞭策了创一流工作中的靠后者,不仅让创一流工作融入日常管理,变成日常行为,也在赤峰农电系统内部营造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创一流企业氛围。”
人才培养让“创一流”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借鉴左旗农电局创一流的先进经验,赤峰市农电局把人才培养作为创国一流企业的突破点,实施市级对县级负责、县级对二级单位负责、二级单位对本单位员工负责的三组人才考核机制,实现全员培训的无缝对接。同时,合理使用内部培训资源,在赤峰市农电系统组建了内部兼职教师队伍,让自己人给自己人当“先生”,编培训教材、选培训时间、定培训方式,以技能训练为主,让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了培训工作的动态管理。还针对赤峰市县级农电企业地理位置分散,距离遥远,员工集中培训难的实际情况,将安全、生产、营销、管理等11个专业员工必备的知识点、关键点整理提炼出来作为考核点,以判断题和选择题的方式,制作成拥有1万余道题库的考试系统,创新性地开辟了网上培训及考试系统。考试随机出题、自动计时、随机判卷同步进行,方便了大规模的调考和专业考试的同时,还有效地促进了员工自主学习能力和全员素质的提升,在2007年东北电网公司农电系统配电线路工技能竞赛中左旗农电局包揽了团体和个人的所有奖项。一大批技能型人才的涌现,有效地推动了创一流工作的开展。
高科技电网让“创一流”美梦成真
创建国家一流供电企业,电网建设是基础。近年来,赤峰市农电局以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为契机,不断完善电网结构和提高科技水平,累计投资23亿元,新建、扩建及改造66千伏变电站65座,新建及改造送电线路1800千米,改造10千伏线路19000千米,低压线路14500千米,更换高耗能主变58台,更新配电变电压12000台,使电网结构更加坚强。还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了县级调度自动化建设。目前,巴林左旗、宁城县、松山区三个农电局已实现电网的现代化管理,所辖的33座变电所均具备了“五遥”功能,全部实现了无人值班。同时,让无功补偿优化、组件式配网地理信息系统、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现代化办公系统、综合自动化保护装置等一大批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到电网建设中,初步建成“装备一流、可靠安全、绿色环保”的先进供电网络,达到了国一流供电企业的硬件标准。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