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璀璨耀煤城――铜川电力改革30年发展纪实
2008-12-17 16:42:1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梁小勇 王同利
光阴任苒,白驹过隙。改革开放30年,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历程只是一个微小片段,然而,铜川电力改革发展所释放出的能量却引人注目、熠熠生辉!电网建设突飞猛进,率先实现全省乡村户户通电,售电量一路高歌,供电服务更加优质,行风建设跨入免评行列......这一系列巨变,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画卷中。
铁塔银线铸丰碑
铜川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铜川因煤而兴,同样,铜川电力也因煤而起。铜川供电局不但担负着本地“四区一县”的供电职责,还承担向延安、渭南和甘肃庆阳部分地区的转供电任务,供电营业区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
当铜电人撕完1978年的日历时,历史是这样记载着:铜川供电局全年售电量仅为3.99亿千瓦时,110千伏变电站廖廖无几,整个铜川电网以35千伏为主,总线路里程不足80公里。
电力是社会发展的命脉和动力,在铜川经济建设发展的进程中,铜川供电局在电网建设上一马当先,为地方经济发展勇当排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决定,铜川供电局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周密部署,合理布局,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农网改造。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从骄阳似火,到数九寒天,从偏僻边远的小村庄,到繁华喧嚣的闹市区,铜电人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将艰辛的汗水、满腔的热血,化作一条条延绵千里的铁塔银线四通八达,一座座星罗棋布的现代化变电站拔地而起,撑起了铜川坚强可靠的供电网架。从此,铜川地区电网结构和供电可靠性随之发生了质的飞跃!
2006年7月,铜川供电局农村“户户通电”工程率先通过省级竣工验收,全市“四区一县”彻底消灭了无电户。“户户通电”工程打开了致富门、拓宽了小康路,让农民群众终于告别了祖辈几代人“磨面靠牛,点灯靠油、吃水下沟”的历史,让千家万户农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充分感受到党的阳光和温暖,树立了政府和供电企业一心为民的良好形象,点亮了富民暖心灯。
截至目前,铜川电网330千伏形成了东塬变、金锁变、桃曲变的三角形网架结构,110千伏形成了东、西、中大的闭环供电网络,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城配网初步形成了手拉手环网供电方式,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一户一表”工程改造解决了用户多户共表供电、转接供电的矛盾,为开拓电力市场和增供扩销打下坚实的基础,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全局在网运行的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共32座,其中33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19座、35千伏变电站11座;共计主变压器52台,总容量241.65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80条,共计1106.678公里。6-10千伏配电线路2273.39公里,配变2173台,容量18.98万千伏安。较“九五”末铜川电网主变总容量明显增加,大大提高了本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及外输能力,构成了“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高效”的现代化电网。
坚强的地区电网,造就了铜川供电局售电量的大幅增长,从2005年至2007年售电量一路高歌,连续三年迈上“20亿、30亿和40亿千瓦时”三个台阶。2008年11月30日该局实现连续安全生产970天,创建局近40年最高历史记录。正可谓“二十亿,三十亿,四十亿,亿亿精彩;三百天,六百天,九百天,天天安全”。
铜川电力历经30载变迁,今非夕比,铁塔银线作证。
浓墨重彩写华章
多年来,铜川供电局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视优质服务为供电企业的生命线。深入开展“供电优质服务年”活动,弘扬“一保群众满意、二保政府放心”的“二保”精神,不断深化“三为在线”(为农业发展、为农村经济、为农民服务)服务品牌内涵,15支以“为地方经济、为居民生活、为政府工作大局”为宗旨的“三为在线”服务队活跃在全市城乡,影响广泛;大力开展了“金牌服务迎奥运”等供电服务年系列活动,更好地服务于铜川经济社会发展,为活力铜川、生态铜川、和谐铜川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截至2008年11月底,业扩报装用户5092个,容量1318.944千伏安;实行VIP大客户服务,初步形成了规范的大客户经理管理制度;支持国家产业政策,根据政府要求对涉及关停整合的46家煤矿逐一检查并停止了生产供电;完善应急预案和有序供电方案,圆满完成了错避峰有序供电、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保供电任务。110千伏关庄变增容改造、35千伏陈炉变升压改造、“一户一表”改造1万户三项工程被铜川市人民政府列入2008年“为全市人民要办的20件实事”之一。实施了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建设,负荷管理、调度自动化、营销管理系统、语音呼叫、营销无笔化等系统的有效整合,为实现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全省率先开通了“95598”电力服务热线和服务网站,以科技进步大大提升了优质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
以客户为关注焦点,不断深化优质服务内涵。该局推出的热线远端座席服务、故障抢修以及对老红军、五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发放“爱心卡”、心贴心服务等多项便民举措得到了广大客户的欢迎。下大力气切实解决群众缴费难的问题,同多家银行签订了代收代缴电费协议,方便了群众,并得到高度评价。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针对年初南方冰雪灾害,铜川局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的号召,组织30名精兵强将奔赴江西一线,圆满完成了抗冰抢险工作任务。“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该局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实行领导24小时带班制,一方面加强铜川电网和设备的巡视力度,做好各种防震措施,确保了地区电力的正常、可靠、安全供应;另一方面,按照省公司统一安排部署,抽调4名职工前往四川救灾,并组织100人援助队奔赴汉中排查电网隐患。全局干部职工踊跃为灾区捐款57多万元,离退休人员也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捐物,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形象。随后,该局选拔了43名职工驰骋北京保电一线,出色完成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及赛事的各项供电保障任务。在国庆和铜川建市50周年庆祝活动的保电工作以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活动中,该局同样表现突出、成绩显著。
2008年,该局在全市服务行业政风行风测评中获得免评资格,四个区(县)电力局两个获免评、两个获第一;荣获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殊荣,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全局保持了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辉煌的昨天展示铜电人的风采,奋进的今天再谱新的华章。在科学发展,不断进步的光辉历程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超越,不断创新,才有生机,才具活力。带着2008奥运的激情,铜电人表示,将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在新的起跑线上,用心智和汗水,谱写流光溢彩的新华章!
作者:梁小勇 王同利
光阴任苒,白驹过隙。改革开放30年,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历程只是一个微小片段,然而,铜川电力改革发展所释放出的能量却引人注目、熠熠生辉!电网建设突飞猛进,率先实现全省乡村户户通电,售电量一路高歌,供电服务更加优质,行风建设跨入免评行列......这一系列巨变,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画卷中。
铁塔银线铸丰碑
铜川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铜川因煤而兴,同样,铜川电力也因煤而起。铜川供电局不但担负着本地“四区一县”的供电职责,还承担向延安、渭南和甘肃庆阳部分地区的转供电任务,供电营业区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
当铜电人撕完1978年的日历时,历史是这样记载着:铜川供电局全年售电量仅为3.99亿千瓦时,110千伏变电站廖廖无几,整个铜川电网以35千伏为主,总线路里程不足80公里。
电力是社会发展的命脉和动力,在铜川经济建设发展的进程中,铜川供电局在电网建设上一马当先,为地方经济发展勇当排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决定,铜川供电局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周密部署,合理布局,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农网改造。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从骄阳似火,到数九寒天,从偏僻边远的小村庄,到繁华喧嚣的闹市区,铜电人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将艰辛的汗水、满腔的热血,化作一条条延绵千里的铁塔银线四通八达,一座座星罗棋布的现代化变电站拔地而起,撑起了铜川坚强可靠的供电网架。从此,铜川地区电网结构和供电可靠性随之发生了质的飞跃!
2006年7月,铜川供电局农村“户户通电”工程率先通过省级竣工验收,全市“四区一县”彻底消灭了无电户。“户户通电”工程打开了致富门、拓宽了小康路,让农民群众终于告别了祖辈几代人“磨面靠牛,点灯靠油、吃水下沟”的历史,让千家万户农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充分感受到党的阳光和温暖,树立了政府和供电企业一心为民的良好形象,点亮了富民暖心灯。
截至目前,铜川电网330千伏形成了东塬变、金锁变、桃曲变的三角形网架结构,110千伏形成了东、西、中大的闭环供电网络,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城配网初步形成了手拉手环网供电方式,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一户一表”工程改造解决了用户多户共表供电、转接供电的矛盾,为开拓电力市场和增供扩销打下坚实的基础,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全局在网运行的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共32座,其中33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19座、35千伏变电站11座;共计主变压器52台,总容量241.65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80条,共计1106.678公里。6-10千伏配电线路2273.39公里,配变2173台,容量18.98万千伏安。较“九五”末铜川电网主变总容量明显增加,大大提高了本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及外输能力,构成了“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高效”的现代化电网。
坚强的地区电网,造就了铜川供电局售电量的大幅增长,从2005年至2007年售电量一路高歌,连续三年迈上“20亿、30亿和40亿千瓦时”三个台阶。2008年11月30日该局实现连续安全生产970天,创建局近40年最高历史记录。正可谓“二十亿,三十亿,四十亿,亿亿精彩;三百天,六百天,九百天,天天安全”。
铜川电力历经30载变迁,今非夕比,铁塔银线作证。
浓墨重彩写华章
多年来,铜川供电局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视优质服务为供电企业的生命线。深入开展“供电优质服务年”活动,弘扬“一保群众满意、二保政府放心”的“二保”精神,不断深化“三为在线”(为农业发展、为农村经济、为农民服务)服务品牌内涵,15支以“为地方经济、为居民生活、为政府工作大局”为宗旨的“三为在线”服务队活跃在全市城乡,影响广泛;大力开展了“金牌服务迎奥运”等供电服务年系列活动,更好地服务于铜川经济社会发展,为活力铜川、生态铜川、和谐铜川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截至2008年11月底,业扩报装用户5092个,容量1318.944千伏安;实行VIP大客户服务,初步形成了规范的大客户经理管理制度;支持国家产业政策,根据政府要求对涉及关停整合的46家煤矿逐一检查并停止了生产供电;完善应急预案和有序供电方案,圆满完成了错避峰有序供电、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保供电任务。110千伏关庄变增容改造、35千伏陈炉变升压改造、“一户一表”改造1万户三项工程被铜川市人民政府列入2008年“为全市人民要办的20件实事”之一。实施了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建设,负荷管理、调度自动化、营销管理系统、语音呼叫、营销无笔化等系统的有效整合,为实现服务品质和服务效率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全省率先开通了“95598”电力服务热线和服务网站,以科技进步大大提升了优质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
以客户为关注焦点,不断深化优质服务内涵。该局推出的热线远端座席服务、故障抢修以及对老红军、五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发放“爱心卡”、心贴心服务等多项便民举措得到了广大客户的欢迎。下大力气切实解决群众缴费难的问题,同多家银行签订了代收代缴电费协议,方便了群众,并得到高度评价。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针对年初南方冰雪灾害,铜川局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的号召,组织30名精兵强将奔赴江西一线,圆满完成了抗冰抢险工作任务。“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该局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实行领导24小时带班制,一方面加强铜川电网和设备的巡视力度,做好各种防震措施,确保了地区电力的正常、可靠、安全供应;另一方面,按照省公司统一安排部署,抽调4名职工前往四川救灾,并组织100人援助队奔赴汉中排查电网隐患。全局干部职工踊跃为灾区捐款57多万元,离退休人员也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捐物,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形象。随后,该局选拔了43名职工驰骋北京保电一线,出色完成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及赛事的各项供电保障任务。在国庆和铜川建市50周年庆祝活动的保电工作以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活动中,该局同样表现突出、成绩显著。
2008年,该局在全市服务行业政风行风测评中获得免评资格,四个区(县)电力局两个获免评、两个获第一;荣获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殊荣,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全局保持了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辉煌的昨天展示铜电人的风采,奋进的今天再谱新的华章。在科学发展,不断进步的光辉历程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超越,不断创新,才有生机,才具活力。带着2008奥运的激情,铜电人表示,将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在新的起跑线上,用心智和汗水,谱写流光溢彩的新华章!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