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排头兵――河口供电“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采访纪实
2008-12-19 11:58:2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经济发展 电力先行。自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以来,河口电力在当地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排头兵,在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近日,我对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的兴华村、寿光村、老鸦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感受颇深。
兴华村走上致富路
虽然,来河口工作不久,我对河口区义和镇兴华村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公司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大型的“电力彩虹献爱心”活动,而兴华村由于困难户多,一直是我们的重点扶贫对象。最近,听说新华村的电量一路攀升,村里提出变压器增容申请,我不禁来了兴趣。一下车,干净的街道、整齐的瓦房映入我的眼帘。听说我是供电公司来得,村民们很快把我围起来,当提到如何致富,他们争先恐后得说“以前,俺们这里穷啊,地碱的厉害,就靠种冬枣树过日子,没有冰库不能储存,也卖不了好价钱。现在好了,供电公司帮俺们架设了新线路,换了大变压器,冬枣存到冬天卖,价钱高一倍还不止呢”。“俺们这家家户户都养貂,一张皮能赚200多呢”“貂吃什么呀!”我问道。“吃粉碎的肉、鱼、爆米花,刚开始变压器容量小带不动机器,俺们是真急呀!没想到给供电公司打个电话,接着就来了工程队,白天黑夜的忙,俺再也不担心电不够用了,过几天俺打算再养一批貂”。“大爷,您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吗?希望提出意见!”“俺满意,没有电俺也过不上好日子。”
寿光村呈现新风尚
在东营电力组织的包村活动中,河口区供电公司跟寿光村结成了帮扶对子,出资10余万元为寿光村建成了文化大院。大院的图书馆、健身器材每天都向村民们开放。听寿光村的张书记介绍:自从建成文化大院,民风有了很大改变。以前,大家一有空闲就聚在一起打扑克,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聊,现在科普读物、文学作品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学习多了、纠纷少了。健身器材更是受到大家的喜爱。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打断了我们的谈话。“李伯,又来锻炼了!”“锻炼身体,少吃药啊!”看着年轻人在云梯上晃,李大伯走上前跃跃欲试,我赶紧说“大爷,这个太危险……。”“俺以前在部队的时候,障碍都能翻过去,这算什么!”没想到我的话激起了李大伯的犟脾气。每个器材李大伯都玩得很顺手,让人很难想到他已经是72岁的老人了。交谈中说到现在的日子,李大伯一脸的满足“自来水通到家、家用电器都齐全,供电公司又给村里建了文化大院,俺们过得是城里人的日子。”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做一名电力人是那样的自豪。
老鸦村发展水产养殖
经过很长时间的颠簸,我们来到了位于老鸦村的华春养殖场,海风吹到脸上又咸又湿。“你好、你好,是供电公司的吧,欢迎啊!”我指指脖子上挂着的相机,调侃的说“人家都把我当电视台的记者呢,你怎么知道我是供电公司的?”“因为你一进来,眼就盯着电线杆”。“哈哈……”我不禁佩服杨经理作为生意人的精明。在杨经理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鱼池、虾池、蟹池,知道他的海产品已经销往北京、云南等地。“这么一池虾能卖多少钱呀?”我问道。“200多万元吧,所以啊,我们做水产的对电压合格率,要求很高呀。只要一停电,损失可大了,一池子的虾就会因缺氧死亡。不过,自从实现了双电源供电至今没有发生过一次停电、跳闸事故,供电公司的服务真是让我感动,每年农电人员都会定期来给我们检修线路,现在我是真正的放心了。”(马纯超)
兴华村走上致富路
虽然,来河口工作不久,我对河口区义和镇兴华村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公司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大型的“电力彩虹献爱心”活动,而兴华村由于困难户多,一直是我们的重点扶贫对象。最近,听说新华村的电量一路攀升,村里提出变压器增容申请,我不禁来了兴趣。一下车,干净的街道、整齐的瓦房映入我的眼帘。听说我是供电公司来得,村民们很快把我围起来,当提到如何致富,他们争先恐后得说“以前,俺们这里穷啊,地碱的厉害,就靠种冬枣树过日子,没有冰库不能储存,也卖不了好价钱。现在好了,供电公司帮俺们架设了新线路,换了大变压器,冬枣存到冬天卖,价钱高一倍还不止呢”。“俺们这家家户户都养貂,一张皮能赚200多呢”“貂吃什么呀!”我问道。“吃粉碎的肉、鱼、爆米花,刚开始变压器容量小带不动机器,俺们是真急呀!没想到给供电公司打个电话,接着就来了工程队,白天黑夜的忙,俺再也不担心电不够用了,过几天俺打算再养一批貂”。“大爷,您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吗?希望提出意见!”“俺满意,没有电俺也过不上好日子。”
寿光村呈现新风尚
在东营电力组织的包村活动中,河口区供电公司跟寿光村结成了帮扶对子,出资10余万元为寿光村建成了文化大院。大院的图书馆、健身器材每天都向村民们开放。听寿光村的张书记介绍:自从建成文化大院,民风有了很大改变。以前,大家一有空闲就聚在一起打扑克,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聊,现在科普读物、文学作品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学习多了、纠纷少了。健身器材更是受到大家的喜爱。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打断了我们的谈话。“李伯,又来锻炼了!”“锻炼身体,少吃药啊!”看着年轻人在云梯上晃,李大伯走上前跃跃欲试,我赶紧说“大爷,这个太危险……。”“俺以前在部队的时候,障碍都能翻过去,这算什么!”没想到我的话激起了李大伯的犟脾气。每个器材李大伯都玩得很顺手,让人很难想到他已经是72岁的老人了。交谈中说到现在的日子,李大伯一脸的满足“自来水通到家、家用电器都齐全,供电公司又给村里建了文化大院,俺们过得是城里人的日子。”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做一名电力人是那样的自豪。
老鸦村发展水产养殖
经过很长时间的颠簸,我们来到了位于老鸦村的华春养殖场,海风吹到脸上又咸又湿。“你好、你好,是供电公司的吧,欢迎啊!”我指指脖子上挂着的相机,调侃的说“人家都把我当电视台的记者呢,你怎么知道我是供电公司的?”“因为你一进来,眼就盯着电线杆”。“哈哈……”我不禁佩服杨经理作为生意人的精明。在杨经理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鱼池、虾池、蟹池,知道他的海产品已经销往北京、云南等地。“这么一池虾能卖多少钱呀?”我问道。“200多万元吧,所以啊,我们做水产的对电压合格率,要求很高呀。只要一停电,损失可大了,一池子的虾就会因缺氧死亡。不过,自从实现了双电源供电至今没有发生过一次停电、跳闸事故,供电公司的服务真是让我感动,每年农电人员都会定期来给我们检修线路,现在我是真正的放心了。”(马纯超)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