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供电公司:优质服务展新颜
2008-12-19 13:49:3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通讯员:彭海燕
业扩报装和电费缴纳,是与用电客户息息相关,也是最受客户关注、热议的话题。服务水平的优与劣,客户心中自有杆秤。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萍乡供电公司通过不断规范服务流程,细化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涵,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业扩:“电老虎”演变成“电保姆”
80年代初,缺电现象严重,电成为了“香饽饽”。权力电、关系电、一些“挑肥拣瘦”等现象在部分职工中时有发生。据老职工张师傅讲,先前装一块表,如果距离太远不想去,关系不好的客户总得拖一两天。
萍乡供电公司由此吸取过深刻的教训。1984年元月15日《人民日报》《江西日报》《中国电力报》等媒体相继披露并批评了萍乡供电公司部分职工存在以电谋私,吃、喝、拿、要用户等不正之风,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痛定思痛后,萍乡供电公司在全员中大刀阔斧进行整顿、改革。其中,业扩报装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步步推进。1984年,全面进行思想整顿;1987年,业扩报装实行审批制;1992年,制订《关于实行“一条龙”服务若干规定》;1996年,出台《用电业扩报装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997年,明确业务办理流程和审批权限,采取“双轨制”运行,实行微机化管理;2000年,推出供电服务承诺制,公开服务承诺内容;2001年,组建集业扩报装、故障受理、电费收缴为一体的客户服务中心,推出客户首问制和领导执班制。2007年,成立了一部三中心,实施了客户经理制,真正做到了“内转外不转”。
萍乡矿业集团的黄科长对业扩报装前后的变化深有感触。从80年代中旬以来,他先后就钥匙湾一户一表整改、基建村改造、观丰小区新装和景泰星湖湾开发等业扩工程,与供电公司有着频繁的业务往来。
黄科长说,以前业扩不太规范,管理上差一个档次,如要办一块表,先要找到班组,再找到领导布置,随后找相关不同的部门去跑,由于人员不熟,常常要碰壁,委屈不说,办事效率很低。现在业扩全程有客户经理跟踪协调服务,只要找到一个人,剩下的事都不需多操心。
江西鑫镍鑫有限公司等众多大工业用户有着同样的感受。鑫镍鑫工程是去年新增的一个业扩工程。客户称:初次与供电企业打交道,就对供电服务留下了深刻印象。整个过程,供电公司从查勘到竣工,委派专人全程跟踪服务,领导经常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为我们企业提前投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10月中旬,当业扩人员再次来到该厂回访时,用电客户由衷地感叹:你们的服务真到家。
从“电老虎”演变到“电保姆”,展现的不仅仅是供电服务的变化,更是一个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胸怀。
缴费:单一模式演变为多元模式
习惯了多年每个月往供电营业厅缴电费的黄阿姨,今年来再也没有往营业厅跑。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她女儿的帮助下,她办了网上银行,水电费足不出户就能简单的完成缴纳。黄阿姨还颇为自豪地向笔者介绍她在网上刚刚学会的淘宝购物。
1978年,电费缴纳的模式相对单一,主要有坐收、走收两种收费方式。据黄阿姨介绍,她家住在靠近城郊的地区,当时公交车未通达,每次需走1个多小时来到营业厅交电费。后来通了公交车,来回也要两块钱,极不方便。
改革初,萍乡市城区仅3万多低压用电客户,2008年则达到了11万户左右。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区域不断扩张,人口剧增,用电量“水涨船高”,随之而来的电费回收日益繁重。
除原有的收费方式外,萍乡公司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增加了银行托收、物电互抵、承兑汇票、转帐支票等收费方式。2000年,对居民用户推出了银行储蓄划拨电费。同时,由于走收风险大,走收这一模式在改革中也逐步推出了舞台。
缴费渠道的增加,加上强化电费回收考核,电费回收情况一年比年好。据老职工介绍,80年代,曾经出现这一笑话,某供电所与某家单位仅一条马路之隔,一年当中竟 “无人问津”上门催收电费。这件事成为了当时大家的笑柄,同时也折射出了管理上的混乱。现在的管理则提升了几个档次。电费回收不仅责任到人、考核到位,而且要求每月资金和户头“双结零”。
2006年,萍乡供电公司在南门、鹅湖公园等市区中心地带,新增四个电费营业窗口。次年,则推出邮政储蓄网点代收和建行缴费通短信缴费。在方便客户缴纳电费上,服务不单是追求快捷灵活,更追求满足客户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与此对应的是,农网客户的缴费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继2007年在全省率先推出 “快易营业点”代缴电费以来,今年11月份,萍乡供电公司在湘东供电所又实行了农网城网客户交互交费,极大地方便了农网客户。
营销部副主任刘双喜说:改革开放以来,电费缴纳的渠道不断拓宽,现在电费缴纳方式达8种之多,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选择。
业扩报装和电费缴纳,是与用电客户息息相关,也是最受客户关注、热议的话题。服务水平的优与劣,客户心中自有杆秤。改革开放30年来,江西萍乡供电公司通过不断规范服务流程,细化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涵,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业扩:“电老虎”演变成“电保姆”
80年代初,缺电现象严重,电成为了“香饽饽”。权力电、关系电、一些“挑肥拣瘦”等现象在部分职工中时有发生。据老职工张师傅讲,先前装一块表,如果距离太远不想去,关系不好的客户总得拖一两天。
萍乡供电公司由此吸取过深刻的教训。1984年元月15日《人民日报》《江西日报》《中国电力报》等媒体相继披露并批评了萍乡供电公司部分职工存在以电谋私,吃、喝、拿、要用户等不正之风,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痛定思痛后,萍乡供电公司在全员中大刀阔斧进行整顿、改革。其中,业扩报装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步步推进。1984年,全面进行思想整顿;1987年,业扩报装实行审批制;1992年,制订《关于实行“一条龙”服务若干规定》;1996年,出台《用电业扩报装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997年,明确业务办理流程和审批权限,采取“双轨制”运行,实行微机化管理;2000年,推出供电服务承诺制,公开服务承诺内容;2001年,组建集业扩报装、故障受理、电费收缴为一体的客户服务中心,推出客户首问制和领导执班制。2007年,成立了一部三中心,实施了客户经理制,真正做到了“内转外不转”。
萍乡矿业集团的黄科长对业扩报装前后的变化深有感触。从80年代中旬以来,他先后就钥匙湾一户一表整改、基建村改造、观丰小区新装和景泰星湖湾开发等业扩工程,与供电公司有着频繁的业务往来。
黄科长说,以前业扩不太规范,管理上差一个档次,如要办一块表,先要找到班组,再找到领导布置,随后找相关不同的部门去跑,由于人员不熟,常常要碰壁,委屈不说,办事效率很低。现在业扩全程有客户经理跟踪协调服务,只要找到一个人,剩下的事都不需多操心。
江西鑫镍鑫有限公司等众多大工业用户有着同样的感受。鑫镍鑫工程是去年新增的一个业扩工程。客户称:初次与供电企业打交道,就对供电服务留下了深刻印象。整个过程,供电公司从查勘到竣工,委派专人全程跟踪服务,领导经常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为我们企业提前投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10月中旬,当业扩人员再次来到该厂回访时,用电客户由衷地感叹:你们的服务真到家。
从“电老虎”演变到“电保姆”,展现的不仅仅是供电服务的变化,更是一个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胸怀。
缴费:单一模式演变为多元模式
习惯了多年每个月往供电营业厅缴电费的黄阿姨,今年来再也没有往营业厅跑。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她女儿的帮助下,她办了网上银行,水电费足不出户就能简单的完成缴纳。黄阿姨还颇为自豪地向笔者介绍她在网上刚刚学会的淘宝购物。
1978年,电费缴纳的模式相对单一,主要有坐收、走收两种收费方式。据黄阿姨介绍,她家住在靠近城郊的地区,当时公交车未通达,每次需走1个多小时来到营业厅交电费。后来通了公交车,来回也要两块钱,极不方便。
改革初,萍乡市城区仅3万多低压用电客户,2008年则达到了11万户左右。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区域不断扩张,人口剧增,用电量“水涨船高”,随之而来的电费回收日益繁重。
除原有的收费方式外,萍乡公司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增加了银行托收、物电互抵、承兑汇票、转帐支票等收费方式。2000年,对居民用户推出了银行储蓄划拨电费。同时,由于走收风险大,走收这一模式在改革中也逐步推出了舞台。
缴费渠道的增加,加上强化电费回收考核,电费回收情况一年比年好。据老职工介绍,80年代,曾经出现这一笑话,某供电所与某家单位仅一条马路之隔,一年当中竟 “无人问津”上门催收电费。这件事成为了当时大家的笑柄,同时也折射出了管理上的混乱。现在的管理则提升了几个档次。电费回收不仅责任到人、考核到位,而且要求每月资金和户头“双结零”。
2006年,萍乡供电公司在南门、鹅湖公园等市区中心地带,新增四个电费营业窗口。次年,则推出邮政储蓄网点代收和建行缴费通短信缴费。在方便客户缴纳电费上,服务不单是追求快捷灵活,更追求满足客户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与此对应的是,农网客户的缴费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继2007年在全省率先推出 “快易营业点”代缴电费以来,今年11月份,萍乡供电公司在湘东供电所又实行了农网城网客户交互交费,极大地方便了农网客户。
营销部副主任刘双喜说:改革开放以来,电费缴纳的渠道不断拓宽,现在电费缴纳方式达8种之多,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选择。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