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县供电公司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回眸
2008-12-19 13:53:1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三十年坚强电网奏强音 三十载宁都电力谱华章
(本网讯:魏惠江 彭建英)巍巍翠岗,傲然耸立;滔滔梅江,川流不息。位于武夷山脉南侧,江西赣南北部的宁都,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热土,又是一个具有1700多年悠久历史,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县份。三国吴嘉禾五年建县,明代、清代升县为州,近代又两次设为专区。宁都是著名的红色故土,是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就爆发在这里。
宁都县版图面积4053平方公里,人口76万,全县26个乡(镇、场)348个行政村。然而宁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却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雨沧桑,短短三十年,宁都电力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建设经历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从发展走向卓越,电源建设趋于合理,电力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电网更加坚强,乡村实现户户通电,企业经营业绩骄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企业党建、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在服务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服务,在发展中彰显责任,助推了宁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系列巨变,见证了宁都电力在这块红土地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向76万宁都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电力发展――透过数字变化看宁都电力巨变
三十年来,宁都电力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历世纪的跨越,犹如雨后春笋般,突飞猛进,绘就了崭新宁都、数字宁都的新画卷,在这方充满希望的红土地上,奋力崛起的坚强电网,宁都供电在发展与服务的双赢进程中,成为提升宁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和巨大动力。
1999年前,宁都县仅有一座35千伏中心变电站;年供电量4600万千瓦时,35千伏线路212.63公里;10千伏线路1233公里;0.4千伏低压线路2810公里;配变电器1134台,计41381千伏安,全县70%以上的自然村用上了电.
宁都供电公司自1999年实施改制为由江西省电力公司和县人民政府共同出资的股份制企业以来,宁都供电公司经过四年不懈努力,开始了大规模的农网建设与改造,总投资达9398.24万元,其中新建35千伏变电站18座;新建35千伏线路173.36公里,新建10千伏线路2217.61公里,;新建与改造0.4千伏线路2070.69公里;配电台区新建1848台,计143245千伏安;户表集装18万余户;全县农改开工乡镇26个占100%,开工行政村348个,占100%,农网改造后受益人口6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4%,解决无电村小组48个,供电可靠率达98%;经过农网改造后的电网,电网网架结构日趋完善、合理,供电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线损大幅降低,高压线损率由过去的20%降到10%以内,低压线损率由过去的40%降到12%以内;农村电价从原来平均每度1.8元,降到每度电0.60元;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1000多万元;农改后用电大幅上升,1997年全年供电量4532万/千瓦时,农改后2004年全年供电量11695万千瓦时,净增长158.1%,上交税利从1997年13万元提高到2004年666万元,净增长5023.1%。
通过近30年电力发展,宁都电网建设已得到大力加强,实现了城乡电网间的联接,构建网架结构优良、资源配置能力强的宁都电网。
2005年,宁都供电公司35千伏变电站19座,主变容量由2004年54440千伏安增加到58810千伏安;35千伏线路由2004年273.36公里增加到287.87公里;10千伏线路由2004年2217.61公里增加到2325.21公里;0.4千伏配电线路由2004年2070.69公里增加到2733.99公里;配变台区由2004年1848台增加到1902台,总容量由2004年143245千伏安增加到148643千伏安;供电量从2004年11692万/千瓦时增加到2005年13383万/千瓦时,净增长14.46%,上交税利从2004年666万元提高到2005年988万元,净增长48.35%,一举成为宁都县唯一纳税大户。
2006年,宁都供电公司通过电网建设与改造,主变容量由2005年58810千伏安增加到60250千伏安;35千伏线路由2005年287.87公里增加到306.16公里;10千伏线路由2005年2325.21公里增加到2337.45公里;0.4千伏配电线路由2005年2733.99公里增加到2782.51公里;配变台区由2005年1902台增加到1911台,总容量由2005年148645千伏安增加到149770千伏安;供电量从2005年15147.19万/千瓦时增加到2006年17590.48万/千瓦时,净增长16.13%,上交税利从2005年955万元提高到2006年988万元,净增长3.46%,一举成为宁都县唯一纳税大户。
2007年,宁都供电公司35千伏变电站由2006年19座增加到21座,主变容量由2006年60250千伏安增加到21980千伏安;35千伏线路由2006年306.16公里增加到385.36公里;10千伏线路由2006年2337.45公里增加到2361.76公里;0.4千伏配电线路由2006年1911公里增加到1943公里;配变台区由2006年1911台增加到1997台,总容量由2006年149770千伏安增加到151202千伏安;供电量从2006年17590.48万/千瓦时增加到2007年21516.61万/千瓦时,净增长22.32%,上交税利从2006年955万元提高到2007年1063万元,净增长11.31%,一举成为宁都县唯一纳税大户。
目前,宁都电网网络实现了“手拉手、多分段、多联络”的环网供电,全县农村低压台区实现了标准化管理,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供电可靠率达99.5%,电压合格率达96.8%,比改制前分别提高了32%和34%,解决了长期电力输送“卡脖子”的问题。至此,宁都电力成为宁都县工农业发展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的强劲动力,也为宁都供电公司自身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管理――以人为本 求真务实 精细管理
宁都县供电公司前身是宁都县小水电公司,由于电力体制改革,于1999年月 日,宁都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至此,在九年间宁都县供电公司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不断突破自我走向卓越,掀开了宁都电力事业起步、发展的新纪元。
宁都县供电公司现有职工931人,其中国营职工333人,农电员工498人,大集体职工100人,其中大专及以人学历职工143人,中级及以上职称20人,工人技师9人,政工师及以上3人,现在设有一级机构12个,二级机构11个,供电所9个、营业站24个,管理更加专业、精细和规范,共同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市场经济成熟的步伐,宁都供电公司以建设“一强三优”的电网公司、实现“四个服务”、达到“四个满意”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管理让上级满意,发展让政府满意,服务让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狠抓企业基础管理,强化安全管理标准化,完善各项安全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强化经营管理标准化,实行经营精细化管理,完善各项制度,简化流程;促进管理精细化,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强化执行力建设,加强作风建设、着力培养干部员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团结资源协作的工作作风、克已奉公的生活作风;深化企业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效益,提高了公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竞争肥力和盈利能力,实现了企业集约化、市场化发展,促进了公司效率和效益的同步提升。加强员工培训,在员工培训上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基层一线,员工培训工作向基层倾斜,创新培训形式;二是结合岗位技能练兵,积极开展各类岗位技能大练兵、劳动竞赛等活动;三是结合实际需要,本着“员工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就组织培训什么、学习什么”的原则,努力提高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细化了服务工作内容,规范了员工服务标准、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全面开通了95598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管理客户服务咨询、投诉举报、故障报修等业务;做到了“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与此同时,公司还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优质服务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通过对供电服务窗口进行明察暗访,召开行风监督员、重要客户座谈会、走访重要客户等活动,广泛征求客户建议和意见,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不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企业社会形象和客户满意度持续上升。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责任为先
满意从客户开始,服务从点滴做起。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日渐丰实,社会服务质量和服务要求逐步提高,以提升客户优质服务水平为载体的用电营销管理工作已日益成为宁都供电公司适应市场机制的重要利器。近年来,宁都供电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于电力客户、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主动、超前、高效服务宁都广大用户,为宁都发展添足马力、保驾护航。以行风建设促进优质服务水平的提高,全面推行“三化”服务,出台了一系列的方便客户的服务措施。不断创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开展“优质服务年”、“诚信工程”、“满意工程”、“金牌服务迎奥运”等活动,使各项优质服务体系做到客户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在迎峰度夏、奥运保电期间,宁都供电公司以一种责任、一份义务和一种信念,点亮千家万户,精心打造一支百姓满意的“电力110”。这支被百姓誉为“电力110”的电力抢修队,他们不惧赤日炎炎,热浪滚滚以冲不跨宁都供电人的坚强毅力,哪里有故障就出现在哪里,为了百姓酷暑中的那缕清凉,为了百姓能观看到每一场奥运赛事,每一位电力抢修队员几乎都成了“奥运铁人”,这支电力抢修队在1个月当中已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750余次,出动抢修员工1230人次,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宁都电力情暖万家的服务理念,出色完成了迎峰度夏、奥运期间保电工作,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树立了良好的供电服务形象。公司还通过积极推行客户经理制和社区经理制,简化、优化服务流程,解决了诸多客户早通电、急用电的燃眉之急,精心开展“六进服务”让优质服务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校园、走进田间地头,架起沟通客户连心桥;在服务窗口,推行人性化服务体系,构建了规范服务的和谐环境;引导客户安全合理用电,实现与客户的和谐发展,促进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水平的提高。所有的服务都体现着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展示着宁都电力发展与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是建立在宁都供电公司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上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是宁都电力大发展、大服务意义上的超越,凝结着改革30年宁都电力光荣与梦想,更是践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结晶,企业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全面展示,宁都供电公司不断地鞭策完善自己,“电网坚强、管理规范、服务优质”是他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企业文化――人企合一 活力无限
企业文化是什么?宁都供电公司经理刘兴华打了一个比喻:馒头是干面做成的,可是光有面粉能做成馒头吗?得靠水来凝聚。企业文化就像水一样在企业起着凝聚作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多年来,宁都供电公司正是秉承着这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引领企业驶向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员工精神振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跨越式提升。
公司把“追求卓越、努力超越”的企业精神,作为激励员工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动力,倾力培育员工的拼搏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努力打造一支“懂规矩、守纪律、负责任”的员工队伍,培养一种“尽心、尽职、尽责、求精、求新、求实”的职业素养和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作风,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面对困难、承担艰巨任务时,所持有的是一种不屈不挠、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信心,使公司发展完成了一次次飞跃。
公司始终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不断盘点以人为载体的无形资产,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和睦的人际氛围,全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优、专业技能强、服务意识好”的员工队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努力做好“育人、用人、养人、管人”4篇文章。积极探索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实现途径,总结提炼出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具有行业特点和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从细节上不断规范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让员工处处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活力和感染力。该公司将国网集团企业标志全部进行了应用推广,在生产现场悬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观宣传牌,保证了企业形象的规范和统一,强化了企业对大环境的亲和力与融和力,起到了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作用。在危难之处、紧急时刻,更加显现出宁都供电企业文化的风采。在今年春节前后的特大冰雪灾害面前,全公司员工坚守岗位,临危不惧,以最快速度恢复抢修电网、恢复供电,用责任诠释了宁都供电“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文化。同时,还充分利用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融洽“家”之成员的关系,“庆元旦文艺晚会”、“迎新春文艺晚会”、“三八工间操比赛”、“五一卡拉OK、两票知识竞赛、百问百查知识竞赛”、“庆七一”歌咏比赛、“巾帼风采”演讲比赛、体育运动会等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近年来,该公司党委提出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突破口,重塑学习型企业文化体系。各种学习型组织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如: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科室、学习型班组、学习型站所,将企业文化关口延伸到最基层,在公司上下认真开展读好“五本书”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手册》、《赢在执行》、《从细节决定成败》、《与公司共命运》、《做事做到位》活动。形成了“人本文化、无处不在、文化落地生根”的企业文化大格局。
在秉承多年形成的深厚企业文化底蕴基础上,该公司着重在公司上下树立“团队学习”、“工作学习、学习工作化”、“学习重在创新”和“系统思考”四种全新的学习理念;采取自训、外聘等形式,常年对员工开展专业技能、边缘学科、职业道德、法律知识、时事政治、公关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公司专门下发了《关于职工学历教育经费管理的规定》,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和接受教育,对自学成才和再教育学习取得学历者,采取学费报销比例与考试成绩挂钩的办法来促学强企。几年来,该公司成功举办了南昌工程学院“供用电管理”专科宁都函授学习班,参加学习的66名员工全部取得了学历文凭。至2007年,公司机关中层管理干部全部达到了大专学历,一些年轻有为的中青年人才走上了领导管理岗位。目前公司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2名,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92名,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者168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公司还先后投入上百万元、为员工建造了3个“习武场”,其中1个公司级培训基地,2个实际技能操作训练场,学习、工作、绩效、使用、待遇相配套的机制在企业内部逐步得到完善,员工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精神文明硕果累累 明天会更好
30年来,在缔造宁都电力事业的同时,也铸造着精神文明的食粮,公司始终坚持以创建促工作,以创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按照“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和“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有效地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春风总与光明伴,汗水酿就百花鲜。宁都电力事业的辉煌成就,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引擎。正因如此,宁都供电公司2003年获得了江西省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连续五年被赣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纳税大户奖‘及“税利增幅奖”、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招商引资跟踪服务奖”、2006年被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县委、县政府授予唯一“特别贡献奖”,2008年荣获赣州供电公司“抗冰抢险电网恢复重建先进单位”。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硕果鼓人心;瞻未来,蓝图无限美。回眸宁都电力发展的全过程,留下的是累累硕果,更饱含着广大供电员工辛勤的劳动和真情付出。如今宁都供电人将站在建设坚强电网的起点上,同心同德、上下同欲,以建设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为目标,共同描绘宁都电力新的宏伟蓝图。
三十年坚强电网奏强音 三十载宁都电力谱华章
(本网讯:魏惠江 彭建英)巍巍翠岗,傲然耸立;滔滔梅江,川流不息。位于武夷山脉南侧,江西赣南北部的宁都,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热土,又是一个具有1700多年悠久历史,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县份。三国吴嘉禾五年建县,明代、清代升县为州,近代又两次设为专区。宁都是著名的红色故土,是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就爆发在这里。
宁都县版图面积4053平方公里,人口76万,全县26个乡(镇、场)348个行政村。然而宁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却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雨沧桑,短短三十年,宁都电力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建设经历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从发展走向卓越,电源建设趋于合理,电力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电网更加坚强,乡村实现户户通电,企业经营业绩骄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企业党建、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在服务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服务,在发展中彰显责任,助推了宁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系列巨变,见证了宁都电力在这块红土地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向76万宁都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电力发展――透过数字变化看宁都电力巨变
三十年来,宁都电力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历世纪的跨越,犹如雨后春笋般,突飞猛进,绘就了崭新宁都、数字宁都的新画卷,在这方充满希望的红土地上,奋力崛起的坚强电网,宁都供电在发展与服务的双赢进程中,成为提升宁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和巨大动力。
1999年前,宁都县仅有一座35千伏中心变电站;年供电量4600万千瓦时,35千伏线路212.63公里;10千伏线路1233公里;0.4千伏低压线路2810公里;配变电器1134台,计41381千伏安,全县70%以上的自然村用上了电.
宁都供电公司自1999年实施改制为由江西省电力公司和县人民政府共同出资的股份制企业以来,宁都供电公司经过四年不懈努力,开始了大规模的农网建设与改造,总投资达9398.24万元,其中新建35千伏变电站18座;新建35千伏线路173.36公里,新建10千伏线路2217.61公里,;新建与改造0.4千伏线路2070.69公里;配电台区新建1848台,计143245千伏安;户表集装18万余户;全县农改开工乡镇26个占100%,开工行政村348个,占100%,农网改造后受益人口6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4%,解决无电村小组48个,供电可靠率达98%;经过农网改造后的电网,电网网架结构日趋完善、合理,供电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线损大幅降低,高压线损率由过去的20%降到10%以内,低压线损率由过去的40%降到12%以内;农村电价从原来平均每度1.8元,降到每度电0.60元;每年可减轻农民负担1000多万元;农改后用电大幅上升,1997年全年供电量4532万/千瓦时,农改后2004年全年供电量11695万千瓦时,净增长158.1%,上交税利从1997年13万元提高到2004年666万元,净增长5023.1%。
通过近30年电力发展,宁都电网建设已得到大力加强,实现了城乡电网间的联接,构建网架结构优良、资源配置能力强的宁都电网。
2005年,宁都供电公司35千伏变电站19座,主变容量由2004年54440千伏安增加到58810千伏安;35千伏线路由2004年273.36公里增加到287.87公里;10千伏线路由2004年2217.61公里增加到2325.21公里;0.4千伏配电线路由2004年2070.69公里增加到2733.99公里;配变台区由2004年1848台增加到1902台,总容量由2004年143245千伏安增加到148643千伏安;供电量从2004年11692万/千瓦时增加到2005年13383万/千瓦时,净增长14.46%,上交税利从2004年666万元提高到2005年988万元,净增长48.35%,一举成为宁都县唯一纳税大户。
2006年,宁都供电公司通过电网建设与改造,主变容量由2005年58810千伏安增加到60250千伏安;35千伏线路由2005年287.87公里增加到306.16公里;10千伏线路由2005年2325.21公里增加到2337.45公里;0.4千伏配电线路由2005年2733.99公里增加到2782.51公里;配变台区由2005年1902台增加到1911台,总容量由2005年148645千伏安增加到149770千伏安;供电量从2005年15147.19万/千瓦时增加到2006年17590.48万/千瓦时,净增长16.13%,上交税利从2005年955万元提高到2006年988万元,净增长3.46%,一举成为宁都县唯一纳税大户。
2007年,宁都供电公司35千伏变电站由2006年19座增加到21座,主变容量由2006年60250千伏安增加到21980千伏安;35千伏线路由2006年306.16公里增加到385.36公里;10千伏线路由2006年2337.45公里增加到2361.76公里;0.4千伏配电线路由2006年1911公里增加到1943公里;配变台区由2006年1911台增加到1997台,总容量由2006年149770千伏安增加到151202千伏安;供电量从2006年17590.48万/千瓦时增加到2007年21516.61万/千瓦时,净增长22.32%,上交税利从2006年955万元提高到2007年1063万元,净增长11.31%,一举成为宁都县唯一纳税大户。
目前,宁都电网网络实现了“手拉手、多分段、多联络”的环网供电,全县农村低压台区实现了标准化管理,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供电可靠率达99.5%,电压合格率达96.8%,比改制前分别提高了32%和34%,解决了长期电力输送“卡脖子”的问题。至此,宁都电力成为宁都县工农业发展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的强劲动力,也为宁都供电公司自身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管理――以人为本 求真务实 精细管理
宁都县供电公司前身是宁都县小水电公司,由于电力体制改革,于1999年月 日,宁都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至此,在九年间宁都县供电公司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不断突破自我走向卓越,掀开了宁都电力事业起步、发展的新纪元。
宁都县供电公司现有职工931人,其中国营职工333人,农电员工498人,大集体职工100人,其中大专及以人学历职工143人,中级及以上职称20人,工人技师9人,政工师及以上3人,现在设有一级机构12个,二级机构11个,供电所9个、营业站24个,管理更加专业、精细和规范,共同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市场经济成熟的步伐,宁都供电公司以建设“一强三优”的电网公司、实现“四个服务”、达到“四个满意”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管理让上级满意,发展让政府满意,服务让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狠抓企业基础管理,强化安全管理标准化,完善各项安全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强化经营管理标准化,实行经营精细化管理,完善各项制度,简化流程;促进管理精细化,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强化执行力建设,加强作风建设、着力培养干部员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团结资源协作的工作作风、克已奉公的生活作风;深化企业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和效益,提高了公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竞争肥力和盈利能力,实现了企业集约化、市场化发展,促进了公司效率和效益的同步提升。加强员工培训,在员工培训上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基层一线,员工培训工作向基层倾斜,创新培训形式;二是结合岗位技能练兵,积极开展各类岗位技能大练兵、劳动竞赛等活动;三是结合实际需要,本着“员工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就组织培训什么、学习什么”的原则,努力提高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细化了服务工作内容,规范了员工服务标准、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全面开通了95598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管理客户服务咨询、投诉举报、故障报修等业务;做到了“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与此同时,公司还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优质服务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通过对供电服务窗口进行明察暗访,召开行风监督员、重要客户座谈会、走访重要客户等活动,广泛征求客户建议和意见,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不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企业社会形象和客户满意度持续上升。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责任为先
满意从客户开始,服务从点滴做起。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日渐丰实,社会服务质量和服务要求逐步提高,以提升客户优质服务水平为载体的用电营销管理工作已日益成为宁都供电公司适应市场机制的重要利器。近年来,宁都供电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于电力客户、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主动、超前、高效服务宁都广大用户,为宁都发展添足马力、保驾护航。以行风建设促进优质服务水平的提高,全面推行“三化”服务,出台了一系列的方便客户的服务措施。不断创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开展“优质服务年”、“诚信工程”、“满意工程”、“金牌服务迎奥运”等活动,使各项优质服务体系做到客户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在迎峰度夏、奥运保电期间,宁都供电公司以一种责任、一份义务和一种信念,点亮千家万户,精心打造一支百姓满意的“电力110”。这支被百姓誉为“电力110”的电力抢修队,他们不惧赤日炎炎,热浪滚滚以冲不跨宁都供电人的坚强毅力,哪里有故障就出现在哪里,为了百姓酷暑中的那缕清凉,为了百姓能观看到每一场奥运赛事,每一位电力抢修队员几乎都成了“奥运铁人”,这支电力抢修队在1个月当中已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750余次,出动抢修员工1230人次,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宁都电力情暖万家的服务理念,出色完成了迎峰度夏、奥运期间保电工作,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树立了良好的供电服务形象。公司还通过积极推行客户经理制和社区经理制,简化、优化服务流程,解决了诸多客户早通电、急用电的燃眉之急,精心开展“六进服务”让优质服务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校园、走进田间地头,架起沟通客户连心桥;在服务窗口,推行人性化服务体系,构建了规范服务的和谐环境;引导客户安全合理用电,实现与客户的和谐发展,促进了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水平的提高。所有的服务都体现着企业的责任和担当,展示着宁都电力发展与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是建立在宁都供电公司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上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是宁都电力大发展、大服务意义上的超越,凝结着改革30年宁都电力光荣与梦想,更是践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结晶,企业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全面展示,宁都供电公司不断地鞭策完善自己,“电网坚强、管理规范、服务优质”是他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企业文化――人企合一 活力无限
企业文化是什么?宁都供电公司经理刘兴华打了一个比喻:馒头是干面做成的,可是光有面粉能做成馒头吗?得靠水来凝聚。企业文化就像水一样在企业起着凝聚作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多年来,宁都供电公司正是秉承着这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引领企业驶向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员工精神振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跨越式提升。
公司把“追求卓越、努力超越”的企业精神,作为激励员工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动力,倾力培育员工的拼搏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努力打造一支“懂规矩、守纪律、负责任”的员工队伍,培养一种“尽心、尽职、尽责、求精、求新、求实”的职业素养和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作风,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面对困难、承担艰巨任务时,所持有的是一种不屈不挠、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信心,使公司发展完成了一次次飞跃。
公司始终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不断盘点以人为载体的无形资产,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和睦的人际氛围,全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优、专业技能强、服务意识好”的员工队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努力做好“育人、用人、养人、管人”4篇文章。积极探索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实现途径,总结提炼出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具有行业特点和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从细节上不断规范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让员工处处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活力和感染力。该公司将国网集团企业标志全部进行了应用推广,在生产现场悬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观宣传牌,保证了企业形象的规范和统一,强化了企业对大环境的亲和力与融和力,起到了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作用。在危难之处、紧急时刻,更加显现出宁都供电企业文化的风采。在今年春节前后的特大冰雪灾害面前,全公司员工坚守岗位,临危不惧,以最快速度恢复抢修电网、恢复供电,用责任诠释了宁都供电“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文化。同时,还充分利用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融洽“家”之成员的关系,“庆元旦文艺晚会”、“迎新春文艺晚会”、“三八工间操比赛”、“五一卡拉OK、两票知识竞赛、百问百查知识竞赛”、“庆七一”歌咏比赛、“巾帼风采”演讲比赛、体育运动会等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近年来,该公司党委提出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突破口,重塑学习型企业文化体系。各种学习型组织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如: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科室、学习型班组、学习型站所,将企业文化关口延伸到最基层,在公司上下认真开展读好“五本书”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手册》、《赢在执行》、《从细节决定成败》、《与公司共命运》、《做事做到位》活动。形成了“人本文化、无处不在、文化落地生根”的企业文化大格局。
在秉承多年形成的深厚企业文化底蕴基础上,该公司着重在公司上下树立“团队学习”、“工作学习、学习工作化”、“学习重在创新”和“系统思考”四种全新的学习理念;采取自训、外聘等形式,常年对员工开展专业技能、边缘学科、职业道德、法律知识、时事政治、公关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公司专门下发了《关于职工学历教育经费管理的规定》,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和接受教育,对自学成才和再教育学习取得学历者,采取学费报销比例与考试成绩挂钩的办法来促学强企。几年来,该公司成功举办了南昌工程学院“供用电管理”专科宁都函授学习班,参加学习的66名员工全部取得了学历文凭。至2007年,公司机关中层管理干部全部达到了大专学历,一些年轻有为的中青年人才走上了领导管理岗位。目前公司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2名,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92名,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者168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公司还先后投入上百万元、为员工建造了3个“习武场”,其中1个公司级培训基地,2个实际技能操作训练场,学习、工作、绩效、使用、待遇相配套的机制在企业内部逐步得到完善,员工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精神文明硕果累累 明天会更好
30年来,在缔造宁都电力事业的同时,也铸造着精神文明的食粮,公司始终坚持以创建促工作,以创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按照“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和“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有效地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春风总与光明伴,汗水酿就百花鲜。宁都电力事业的辉煌成就,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引擎。正因如此,宁都供电公司2003年获得了江西省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连续五年被赣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纳税大户奖‘及“税利增幅奖”、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招商引资跟踪服务奖”、2006年被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县委、县政府授予唯一“特别贡献奖”,2008年荣获赣州供电公司“抗冰抢险电网恢复重建先进单位”。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硕果鼓人心;瞻未来,蓝图无限美。回眸宁都电力发展的全过程,留下的是累累硕果,更饱含着广大供电员工辛勤的劳动和真情付出。如今宁都供电人将站在建设坚强电网的起点上,同心同德、上下同欲,以建设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为目标,共同描绘宁都电力新的宏伟蓝图。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