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发明 大智慧――福建电力公司的科技创新之路
2007-07-18 11:11:55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长期以来,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坚持走以员工群众为主体,专业化和群众性结合,科技管理部门和工会组织互动的科技创新之路,把培养和激发广大员工群众的创新能力作为一项持之以恒的重点工作来落实。
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为福建公司一线员工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单导线两用出线飞车,智能电气状态机,万能接地设备,调度指令票安全约束系统……这一项项闪烁着员工智慧的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为福建公司的技术创新增添了新的活力。
应用员工发明的垂直卡具
近两年来,福建公司系统员工技术创新成果达350多项,136位员工的78项成果获得福建公司员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荣获“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的泉州电业局员工黄启祥提出的“合成绝缘子碗头卡具”项目,获得第十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2006年,该公司员工参加第十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获得2金2银1铜的好成绩。在2007年海峡两岸员工创新成果展上,该公司推荐的创新项目又获得了12金10银8铜的佳绩。
“群众性科技创新更大的作用,在于激发一线员工钻研技术的热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冯振波对此深有体会。他所在的QC小组,组员自己动手设计和加工带电作业工器具的能力都很强,个个都能独挡一面。1998年以来,在冯振波的带领下,其所在带电班QC小组每年都自主研发出多个技术革新成果,先后研制出闽江大跨越高塔带电作业特型钩具等15种新型工器具。他们完成的“变电站外绝缘带电清扫”等科技项目,填补了省内带电作业的多项空白。
为提高山区线路的带电作业水平,去年9月份,龙岩电业局成立了以配电部主任工程师梁开栋、带电作业班班长刘启标为组长的专题研究小组,力图因地制宜,设计出适用于山区绝缘线路的带电作业工具。今年1月,这个新工具出炉了,它像一把高背椅子,设计轻便,便于现场安装。把它固定在电杆上,作业人员就可站在平台上直接接触带电体,对杆上的各种设备直接进行带电作业,而且它可以绕着电杆旋转360度,作业面可达100%。依靠这种绝缘平台,该局一年就可多开展带电作业数十次,减少停电时户数1000多个,多供电量20多万千瓦时。
2007年,福建公司、福建省电力工会联合在福建公司系统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基层广大员工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福建公司系统共申报群众性科技创新项目100余项,经筛选保留86个项目参加评审,其中43个项目经专家评审脱颖而出,成为2007年度福建公司系统群众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福建公司配套下拨了125.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这些重点项目的开发、实施和推广。
这些项目突出了“全、广、高、小、实”五大特点。“全”即申报项目涵盖面广,在立项的43个项目中,电气工程类26项,信息通信类11项,还有水电热机类、市场营销类、软课题类,包括工器具革新改造、操作法、工作法、实用性软件开发等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内容;“广”即一线员工参与面广,创新项目来自福建公司系统12个基层单位,项目负责人大部分是生产一线员工,参与人数达272人;“高”即创新项目参与员工的技能等级高,有技师、高级技师20人,高级工45人,中级工120多人;“小”即项目规模较小,创新主体定位于员工个人或以员工为核心的创新小团队,着重于挖掘个人的技术创造力,促进员工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实”即项目对成果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要求不高,但突出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为福建公司一线员工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单导线两用出线飞车,智能电气状态机,万能接地设备,调度指令票安全约束系统……这一项项闪烁着员工智慧的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为福建公司的技术创新增添了新的活力。
近两年来,福建公司系统员工技术创新成果达350多项,136位员工的78项成果获得福建公司员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荣获“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的泉州电业局员工黄启祥提出的“合成绝缘子碗头卡具”项目,获得第十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2006年,该公司员工参加第十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获得2金2银1铜的好成绩。在2007年海峡两岸员工创新成果展上,该公司推荐的创新项目又获得了12金10银8铜的佳绩。
“群众性科技创新更大的作用,在于激发一线员工钻研技术的热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冯振波对此深有体会。他所在的QC小组,组员自己动手设计和加工带电作业工器具的能力都很强,个个都能独挡一面。1998年以来,在冯振波的带领下,其所在带电班QC小组每年都自主研发出多个技术革新成果,先后研制出闽江大跨越高塔带电作业特型钩具等15种新型工器具。他们完成的“变电站外绝缘带电清扫”等科技项目,填补了省内带电作业的多项空白。
为提高山区线路的带电作业水平,去年9月份,龙岩电业局成立了以配电部主任工程师梁开栋、带电作业班班长刘启标为组长的专题研究小组,力图因地制宜,设计出适用于山区绝缘线路的带电作业工具。今年1月,这个新工具出炉了,它像一把高背椅子,设计轻便,便于现场安装。把它固定在电杆上,作业人员就可站在平台上直接接触带电体,对杆上的各种设备直接进行带电作业,而且它可以绕着电杆旋转360度,作业面可达100%。依靠这种绝缘平台,该局一年就可多开展带电作业数十次,减少停电时户数1000多个,多供电量20多万千瓦时。
2007年,福建公司、福建省电力工会联合在福建公司系统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基层广大员工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福建公司系统共申报群众性科技创新项目100余项,经筛选保留86个项目参加评审,其中43个项目经专家评审脱颖而出,成为2007年度福建公司系统群众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福建公司配套下拨了125.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这些重点项目的开发、实施和推广。
这些项目突出了“全、广、高、小、实”五大特点。“全”即申报项目涵盖面广,在立项的43个项目中,电气工程类26项,信息通信类11项,还有水电热机类、市场营销类、软课题类,包括工器具革新改造、操作法、工作法、实用性软件开发等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内容;“广”即一线员工参与面广,创新项目来自福建公司系统12个基层单位,项目负责人大部分是生产一线员工,参与人数达272人;“高”即创新项目参与员工的技能等级高,有技师、高级技师20人,高级工45人,中级工120多人;“小”即项目规模较小,创新主体定位于员工个人或以员工为核心的创新小团队,着重于挖掘个人的技术创造力,促进员工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实”即项目对成果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要求不高,但突出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