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使宝坻成为宝地――全国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天津宝坻调查
2006-06-02 14:26:12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记者 陆 畅 金振文
2003年,天津宝坻被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为全国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这为宝坻农电事业的发展加载了强大的科技助推器。2005年,宝坻全区售电量达到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65%,同比提高0.028个百分点;电压合格率为98.76%,同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综合线损率由2004年的6.3%下降到6.02%。
科技的力量
2003年,宝坻口东214线路线损率高达8.9%。宝坻供电公司采取人力防窃电措施,但效果不明显,该线路线损率依然高达6.3%,并常出现反弹。
针对这一情况,宝坻供电公司成立了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对这条线路进行了仔细勘察,找出了该线路线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理论线损计算不够准确;不能对客户窃电进行有效监察;抄表时间不统一,同期性较差;对综合配电变压器监测不够;对农村电压质量不能进行及时监测;无法对10千伏线路主干及各分支的负荷进行监测,难以发现线路瓶颈,不能及时进行技术改造和负荷开放。
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成了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攻关课题。他们与杭州华龙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天津盛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历时6个月,完成了“配电网络监测系统”的开发和硬件安装调试工作,并在口东214线路上试运行。这个系统具有自动抄表、抄表后及时结算电费、线损在线监控、窃电远程监控、用电异常信息监控、预购电功能、理论线损在线计算和电网潮流监测等功能。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口东214线路线损率由原来的6.3%降为3%,取得了明显效果。该项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线损高的问题,而且减少了人工费用的支出,年增加效益50余万元。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宝坻县城10千伏电网全部实现绝缘化,干线及联络线全部实现手拉手供电。全公司所有综合变电站均具备无人值守条件,全区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均实现了双电源供电。宝坻城区10千伏供电线路均采用高压绝缘导线,城区供电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新农村的希望
今年5月24日下午2点,宝坻区大钟庄镇马郭庄村。强烈的阳光将人们都逼进了屋里,午后的村庄显得分外宁静。当记者一行走进村民岳志光开办的小服装加工厂时,顿时被这里热火朝天的劳动气氛包围了。12条生产线繁忙地工作着,屋子里虽然人多,机器也多,但是有几台空调同时在工作,大家都觉得非常凉快。岳志光乐呵呵地说:“多亏了低压电网改造。不然,我这厂子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办起来呢!”
负责马郭庄村供电任务的大钟庄供电营业所所长杨建民说,马郭庄村有居民用电户440余户,还有20多户动力用电客户,高峰时段用电量达到4.5万千瓦时左右。低压改造前,该村只有一个台区,供电半径过大,导线线径小,电压质量不合格,低压线损率很高,负荷开放难度较大,给百姓用电造成了困难,也制约了该村经济的发展。2006年,宝坻供电公司将马郭庄村电网改造工程作为低压电网改造的第一个项目,将该村01台区200千伏安变压器搬迁,新上16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改造10千伏线路1千米,改造低压线路6.57千米,更换集表箱151个。他们本着电网超前发展的原则,低压电路主线全部采用新型导线,增加了下户线强度,同时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年限。
经过更新改造,马郭庄村供电半径减小,变压器容量增加,防风抗灾能力增强,村民拥有了更优质的用电环境。该村党支部委员韩淑娟说,现在办理用电申请的客户越来越多,村企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她高兴地说:“这厂子办起来了,村里的人都忙起来了,还愁日子不好过?”
马郭庄村低压电网的成功改造,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板,也为宝坻地区低压改造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最近,宝坻供电公司制定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规划,一个清晰的宝坻新农电蓝图呼之欲出。其中,用于改善农村居民用电环境,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的科研项目,成为该公司的重点研究方向。科技,正在把宝坻变成一块宝地。
2003年,天津宝坻被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为全国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这为宝坻农电事业的发展加载了强大的科技助推器。2005年,宝坻全区售电量达到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65%,同比提高0.028个百分点;电压合格率为98.76%,同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综合线损率由2004年的6.3%下降到6.02%。
科技的力量
2003年,宝坻口东214线路线损率高达8.9%。宝坻供电公司采取人力防窃电措施,但效果不明显,该线路线损率依然高达6.3%,并常出现反弹。
针对这一情况,宝坻供电公司成立了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对这条线路进行了仔细勘察,找出了该线路线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理论线损计算不够准确;不能对客户窃电进行有效监察;抄表时间不统一,同期性较差;对综合配电变压器监测不够;对农村电压质量不能进行及时监测;无法对10千伏线路主干及各分支的负荷进行监测,难以发现线路瓶颈,不能及时进行技术改造和负荷开放。
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成了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攻关课题。他们与杭州华龙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天津盛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历时6个月,完成了“配电网络监测系统”的开发和硬件安装调试工作,并在口东214线路上试运行。这个系统具有自动抄表、抄表后及时结算电费、线损在线监控、窃电远程监控、用电异常信息监控、预购电功能、理论线损在线计算和电网潮流监测等功能。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口东214线路线损率由原来的6.3%降为3%,取得了明显效果。该项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线损高的问题,而且减少了人工费用的支出,年增加效益50余万元。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宝坻县城10千伏电网全部实现绝缘化,干线及联络线全部实现手拉手供电。全公司所有综合变电站均具备无人值守条件,全区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均实现了双电源供电。宝坻城区10千伏供电线路均采用高压绝缘导线,城区供电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新农村的希望
今年5月24日下午2点,宝坻区大钟庄镇马郭庄村。强烈的阳光将人们都逼进了屋里,午后的村庄显得分外宁静。当记者一行走进村民岳志光开办的小服装加工厂时,顿时被这里热火朝天的劳动气氛包围了。12条生产线繁忙地工作着,屋子里虽然人多,机器也多,但是有几台空调同时在工作,大家都觉得非常凉快。岳志光乐呵呵地说:“多亏了低压电网改造。不然,我这厂子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办起来呢!”
负责马郭庄村供电任务的大钟庄供电营业所所长杨建民说,马郭庄村有居民用电户440余户,还有20多户动力用电客户,高峰时段用电量达到4.5万千瓦时左右。低压改造前,该村只有一个台区,供电半径过大,导线线径小,电压质量不合格,低压线损率很高,负荷开放难度较大,给百姓用电造成了困难,也制约了该村经济的发展。2006年,宝坻供电公司将马郭庄村电网改造工程作为低压电网改造的第一个项目,将该村01台区200千伏安变压器搬迁,新上16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改造10千伏线路1千米,改造低压线路6.57千米,更换集表箱151个。他们本着电网超前发展的原则,低压电路主线全部采用新型导线,增加了下户线强度,同时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年限。
经过更新改造,马郭庄村供电半径减小,变压器容量增加,防风抗灾能力增强,村民拥有了更优质的用电环境。该村党支部委员韩淑娟说,现在办理用电申请的客户越来越多,村企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她高兴地说:“这厂子办起来了,村里的人都忙起来了,还愁日子不好过?”
马郭庄村低压电网的成功改造,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板,也为宝坻地区低压改造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最近,宝坻供电公司制定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规划,一个清晰的宝坻新农电蓝图呼之欲出。其中,用于改善农村居民用电环境,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的科研项目,成为该公司的重点研究方向。科技,正在把宝坻变成一块宝地。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