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推进农电信息化建设
2008-06-18 15:49:3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2008年4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在京召开了“农电管理业务应用项目试点工作启动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2007年工作情况,部署2008年农电管理业务应用建设工作任务,全面启动农电管理业务应用试点工作,促进提高农电管理水平。
农电管理业务应用项目属于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的一部分。“SG186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在2006年上半年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困扰人们的各部门之间数据无法共享的信息孤岛问题。“SG186工程”的实施将实现四大目标:一是建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公司上下信息畅通和数据共享;二是建成适应公司管理需求的八大业务应用,提高公司各项业务的管理能力;三是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六个信息化保障体系,推动信息化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四是力争到“十一五”末,公司的信息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初步建成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SG186工程”中的“1”,指的是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这个平台的建设,既源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构想,也源于日常的工作需要。“8”指的是按照国家电网企业级信息系统建设思路,依托公司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在公司总部和公司系统,建设财务(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协同办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综合管理等八大业务应用。“6”指六个体系:信息化安全防护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管理调控体系、评价考核体系、技术研究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这些体系的建立将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必需的资源、技术、管理和人才保障。
农电体制的复杂性,决定了农电信息化工作的复杂性。正如农电工作部副主任曹永新在会议发言时说的,农电管理业务应用涉及“SG186”工程中全部八大业务应用,覆盖范围包括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地市公司-县供电企业,分为公司总部到网省公司农电系统管理业务应用和县供电企业业务应用两个层次。农电系统管理业务应用覆盖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及地市公司农电管理业务应用的内容,包括安全质量管理、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管理、供电所管理、农电队伍管理、工程管理和综合管理等功能。县供电企业业务应用覆盖县供电企业及供电所业务应用的内容,包括财务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和综合管理等功能。
按照总体规划,农电管理业务应用项目将实现如下功能:公司总部和网省公司的财务、营销、生产、安监及人力资源等专业管理部门,能够通过“SG186”工程一体化企业信息平台,按照权限引用、统计和分析农电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公司总部、各网省公司、地市公司农电归口管理部门能够通过农电系统应用,方便快捷地查询分析县供电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及日常管理等环节的数据指标,为指导县供电企业工作和制订农电管理相关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县供电企业通过农电企业应用能够开展日常各项业务和管理工作,能够为农电及相关专业管理业务应用提供统一、完整、准确和及时的基础数据支撑服务。农电管理业务应用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同时还要看到目前农电信息化基础薄弱。尚没有形成信息化标准体系;部分县公司、供电所尚未建立网络通道;一些已经建立的信息系统,存在数据孤立、分散等问题,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以实现共享;没有建立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数据质量难以保证;农电信息化建设各业务系统间的交互性差、边界模糊、功能界定不清晰、数据多源化;数据缺乏源头或数据衔接断裂;数据共享程度较低;信息化应用资金缺乏;没有建立健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相关的制度及应急预案;农电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这次会议确定了农电管理业务应用建设三年的总体目标。同时,部署了2008年工作重点:建立农电管理业务应用常态维护机制,指导项目建设组开展规划、设计和开发工作;组织农电系统应用在网省公司的推广实施工作,统筹安排农电企业应用工作;定期汇总分析和通报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交流工作经验,保证工作质量;根据农电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情况,补充和完善标准规范,建立业务应用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农电信息化建设水平。
2008年4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在京召开了“农电管理业务应用项目试点工作启动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总结2007年工作情况,部署2008年农电管理业务应用建设工作任务,全面启动农电管理业务应用试点工作,促进提高农电管理水平。
农电管理业务应用项目属于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的一部分。“SG186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在2006年上半年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困扰人们的各部门之间数据无法共享的信息孤岛问题。“SG186工程”的实施将实现四大目标:一是建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公司上下信息畅通和数据共享;二是建成适应公司管理需求的八大业务应用,提高公司各项业务的管理能力;三是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六个信息化保障体系,推动信息化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四是力争到“十一五”末,公司的信息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初步建成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SG186工程”中的“1”,指的是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这个平台的建设,既源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构想,也源于日常的工作需要。“8”指的是按照国家电网企业级信息系统建设思路,依托公司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在公司总部和公司系统,建设财务(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协同办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综合管理等八大业务应用。“6”指六个体系:信息化安全防护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管理调控体系、评价考核体系、技术研究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这些体系的建立将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必需的资源、技术、管理和人才保障。
农电体制的复杂性,决定了农电信息化工作的复杂性。正如农电工作部副主任曹永新在会议发言时说的,农电管理业务应用涉及“SG186”工程中全部八大业务应用,覆盖范围包括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地市公司-县供电企业,分为公司总部到网省公司农电系统管理业务应用和县供电企业业务应用两个层次。农电系统管理业务应用覆盖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及地市公司农电管理业务应用的内容,包括安全质量管理、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管理、供电所管理、农电队伍管理、工程管理和综合管理等功能。县供电企业业务应用覆盖县供电企业及供电所业务应用的内容,包括财务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和综合管理等功能。
按照总体规划,农电管理业务应用项目将实现如下功能:公司总部和网省公司的财务、营销、生产、安监及人力资源等专业管理部门,能够通过“SG186”工程一体化企业信息平台,按照权限引用、统计和分析农电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公司总部、各网省公司、地市公司农电归口管理部门能够通过农电系统应用,方便快捷地查询分析县供电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及日常管理等环节的数据指标,为指导县供电企业工作和制订农电管理相关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县供电企业通过农电企业应用能够开展日常各项业务和管理工作,能够为农电及相关专业管理业务应用提供统一、完整、准确和及时的基础数据支撑服务。农电管理业务应用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同时还要看到目前农电信息化基础薄弱。尚没有形成信息化标准体系;部分县公司、供电所尚未建立网络通道;一些已经建立的信息系统,存在数据孤立、分散等问题,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以实现共享;没有建立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数据质量难以保证;农电信息化建设各业务系统间的交互性差、边界模糊、功能界定不清晰、数据多源化;数据缺乏源头或数据衔接断裂;数据共享程度较低;信息化应用资金缺乏;没有建立健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相关的制度及应急预案;农电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这次会议确定了农电管理业务应用建设三年的总体目标。同时,部署了2008年工作重点:建立农电管理业务应用常态维护机制,指导项目建设组开展规划、设计和开发工作;组织农电系统应用在网省公司的推广实施工作,统筹安排农电企业应用工作;定期汇总分析和通报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交流工作经验,保证工作质量;根据农电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情况,补充和完善标准规范,建立业务应用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农电信息化建设水平。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