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中的通信基础网络规划
2008-02-27 13:54:5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摘要:该文针对农村电网运营与管理的业务需求及电力系统行业的特殊性,从农村电网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阐述了农网电力通信与信息网络建设模式在农电企业中应用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农村电网;电力;信息与通信网络;模式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7)11-0041-03
随着国家“农网改造”对农村电网建设的支持,农电系统对其信息与通信专网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和满足电力系统的运行、维修、管理的多方面需要,必须建立农村电网的高可靠性的农网通信基础网络。同时农网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基于各地不同实际情况及经济发展水平,农网电力信息通信系统也出现了技术体制及组网模式的多样化。本文阐述了农网电力通信与信息网络建设模式在农电企业中应用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1 农村电力通信专网的现状
农村电力通信专网是县及以下供电(支)分公司、农村变电站及与上级单位之间的信息与通信基础服务平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新的通信网络开始逐渐运用到农电网络中。在目前情况下,农网通信系统不仅需要传输调度电话,还要传输远动、数据、图文及计算机信息。随着电力调度程控交换网、通信网监系统、MIS信息管理系统、会议电视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的需要,将来还要将传输信息进一步扩展到监测数据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计算机联网、图像传输等各种业务的需要。其主要作用为农村电网生产运行、管理、基建等方面服务。若按业务进行划分,这些信息可分为语音业务、低速及宽带数据业务和视频业务;按专业信息分类,则有调度及行政语音信息、农网运行监控信息、视频会议信息、视频实时监控信息、行政管理信息等。
随着农村电力的发展,电力通信网正在由基于TDM的语音通信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基于数据通信为主,将承载越来越多的IP数据业务,各种业务对传输质量的要求差别也很大;与此同时,传统的基于TDM的重要业务仍然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
2 调度本部化是电力通信的定位
随着国家农网改造项目的实施,很多农村地区建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基于SDH的电力专用通信网络,为农村电力的信息化运营提供了平台。但是,由于很多地区的通信设施建设均是随农网基建项目实施的,受基建项目投资方和工程范围的限制,使目前通信网的网架结构普遍存在薄弱环节。此外,随着网内不断增长的IP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所占比重日益增加,以支持单一TDM业务为主的SDH的技术体制也难以高效地支持此类业务,无法满足业务传输与汇聚的要求,造成了带宽的浪费。这就需要考虑对现有网络进行优化。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2001年,各省、市电力公司完成了电力调度机构本部化的整合。由于职能的转移,电力通信工作从调度机构中划了出来,重新整合为电力通信公司或电力通信中心。在本部化后的调度机构中,只保留一个调度通信管理部门,代表调度机构提出对调度通信的需求,并对调度通信网的运行进行考核。
通常的做法是:调度机构本部化后,将电力通信人员全部从调度机构中划出,与省公司原行政通信部门整合后组建省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电力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电通公司)。电通公司的职责是:受省电力公司委托,负责省公司通信资产的经营,负责省电力公司干线通信电路的建设,负责省公司通信设备(电路)的技改、重措、大修工程的实施,负责电力通信专网的运行维护;经省电力公司授权,负责全省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和主干通信电路的调度指挥,负责电力通信网络的频率管理工作,负责通信资源的保护和对外经营,承担全省电力通信网络的规划发展和技术进步工作。电通公司的经营方针(理念)是:对内强化技术服务,对外开拓电信市场,打造电通品牌。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的模式与电力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是相适应的。它保证了其所传输的保护业务、语音业务、MIS业务的稳定、准确和可靠,促进了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工作,提高了通信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在通信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通信保障。目前的农村电力通信网网络拓扑整体上依赖于输电线走向,大体上呈星形或链状拓扑结构。而目前农村电力网的结构并不规则,从通信网络层面来看,其可靠性很低。
3 电力通信网的构成及特点
农村电力通信网是由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多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
光纤保护以物理拓扑分类,可分为线路保护与自愈环保护方式。自愈环可使网络在失效发生后极短的时间内(小于50 ms)从故障中自动恢复。根据农村电力通信网络的目前状况,只能采用线路保护倒换<
关键词:农村电网;电力;信息与通信网络;模式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7)11-0041-03
随着国家“农网改造”对农村电网建设的支持,农电系统对其信息与通信专网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和满足电力系统的运行、维修、管理的多方面需要,必须建立农村电网的高可靠性的农网通信基础网络。同时农网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基于各地不同实际情况及经济发展水平,农网电力信息通信系统也出现了技术体制及组网模式的多样化。本文阐述了农网电力通信与信息网络建设模式在农电企业中应用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1 农村电力通信专网的现状
农村电力通信专网是县及以下供电(支)分公司、农村变电站及与上级单位之间的信息与通信基础服务平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新的通信网络开始逐渐运用到农电网络中。在目前情况下,农网通信系统不仅需要传输调度电话,还要传输远动、数据、图文及计算机信息。随着电力调度程控交换网、通信网监系统、MIS信息管理系统、会议电视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的需要,将来还要将传输信息进一步扩展到监测数据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计算机联网、图像传输等各种业务的需要。其主要作用为农村电网生产运行、管理、基建等方面服务。若按业务进行划分,这些信息可分为语音业务、低速及宽带数据业务和视频业务;按专业信息分类,则有调度及行政语音信息、农网运行监控信息、视频会议信息、视频实时监控信息、行政管理信息等。
随着农村电力的发展,电力通信网正在由基于TDM的语音通信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基于数据通信为主,将承载越来越多的IP数据业务,各种业务对传输质量的要求差别也很大;与此同时,传统的基于TDM的重要业务仍然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
2 调度本部化是电力通信的定位
随着国家农网改造项目的实施,很多农村地区建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基于SDH的电力专用通信网络,为农村电力的信息化运营提供了平台。但是,由于很多地区的通信设施建设均是随农网基建项目实施的,受基建项目投资方和工程范围的限制,使目前通信网的网架结构普遍存在薄弱环节。此外,随着网内不断增长的IP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所占比重日益增加,以支持单一TDM业务为主的SDH的技术体制也难以高效地支持此类业务,无法满足业务传输与汇聚的要求,造成了带宽的浪费。这就需要考虑对现有网络进行优化。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2001年,各省、市电力公司完成了电力调度机构本部化的整合。由于职能的转移,电力通信工作从调度机构中划了出来,重新整合为电力通信公司或电力通信中心。在本部化后的调度机构中,只保留一个调度通信管理部门,代表调度机构提出对调度通信的需求,并对调度通信网的运行进行考核。
通常的做法是:调度机构本部化后,将电力通信人员全部从调度机构中划出,与省公司原行政通信部门整合后组建省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电力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电通公司)。电通公司的职责是:受省电力公司委托,负责省公司通信资产的经营,负责省电力公司干线通信电路的建设,负责省公司通信设备(电路)的技改、重措、大修工程的实施,负责电力通信专网的运行维护;经省电力公司授权,负责全省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和主干通信电路的调度指挥,负责电力通信网络的频率管理工作,负责通信资源的保护和对外经营,承担全省电力通信网络的规划发展和技术进步工作。电通公司的经营方针(理念)是:对内强化技术服务,对外开拓电信市场,打造电通品牌。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的模式与电力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是相适应的。它保证了其所传输的保护业务、语音业务、MIS业务的稳定、准确和可靠,促进了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工作,提高了通信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在通信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通信保障。目前的农村电力通信网网络拓扑整体上依赖于输电线走向,大体上呈星形或链状拓扑结构。而目前农村电力网的结构并不规则,从通信网络层面来看,其可靠性很低。
3 电力通信网的构成及特点
农村电力通信网是由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多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
光纤保护以物理拓扑分类,可分为线路保护与自愈环保护方式。自愈环可使网络在失效发生后极短的时间内(小于50 ms)从故障中自动恢复。根据农村电力通信网络的目前状况,只能采用线路保护倒换<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