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电力局供电所联网信息系统应用调查
2008-03-19 10:43:1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记者:柏云波
陕西省略阳县位于嘉陵江上游的秦岭深处,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由于地理条件所限,加上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近几年,略阳电力局加大了信息系统的开发力度。今年2月,一套适用于西北山区的供电所联网信息系统开发完成。两会代表委员说电力专题
这套信息系统,在县局与供电所之间架起了快速通达的信息桥梁,在农电管理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农电管理搭上了信息快车。访问
迟钝的“神经末梢”资料频道提供电力行业最新统计资料
谈起开发供电所联网信息系统的初衷,略阳电力局农电科科长李小军感触颇多。
据李小军介绍,略阳电力局下辖12个供电所,呈星形发散分布在大山深处,其中有6个所距县城60千米以上,交通不便是最主要的特点。如果从县城出发,将每个所跑一遍,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时间。以前,县局向各所发送各种文件、通知、报表等,必须靠人工送达;供电所向县局传递报表等,也得跋涉很远的山路。在这种情况下,上情不能及时下达、下情不能及时上传的问题十分严重。形象的讲就是:龙头舞动,龙尾难动。
在安全、营销、线损管理方面,供电所作为农电管理的终端,出现了“神经末梢”反应迟钝的现象。为此,略阳电力局下决心要在县局和供电所之间架起一条信息通道,打破崇山峻岭的阻隔,让“神经末梢”灵动起来。
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在选用什么样的方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问题上,略阳电力局进行了充分的比较、论证,最后从费用、功能、实用化等方面,选择了最为科学的解决方案。即:把信息通道问题和基础业务信息化管理结合起来,实现供电所微机化管理,完成与电力局信息中心的数据交换。
在信息通道的选择上,该局考虑了三种方案:一是利用光纤架设局域网,此方案对于山区供电所而言,工程浩大,花费过多,实施起来不现实。二是实施VPN技术(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技术上没有问题,但高昂的费用让企业望而却步。三是采用DVPN技术。这是一种动态虚拟专用网络技术,能够动态获取对端的信息,并建立连接。通过电信网络,将县局与供电所相互连接成一个信息线路长达几十千米的虚拟专用局域网,县局与供电所信息交换能够真正在同一局域网内实现,而且所有的动态路由信息、数据信息都经过了加密处理,所以非常安全。采用这一技术,各供电所每个月的花费不到700元,与第二种方案相比节省了近97%的费用。如果带宽不够,还可以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扩充。
略阳电力局将DVPN技术与原有的供电所信息管理系统整合起来,实现了单机分散管理到网络化管理的转变,使供电所在营业、安全生产等领域实现全面的信息互传,各类报表、文件及其他数据信息的许可、审批直接在网上进行。
好处说不完
略阳电力局农电管理工作应用供电所联网信息系统以来,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供电所的员工,都感到十分方便。
农电科员工衡涛感慨地说:“以前,县局下发的各类文件以及供电所上报的各种报表,都要靠人工送达,费时费力。如果必须下发紧急文件,就更不方便了。去年夏天,药木院供电所营业员小张往局里送报表时遇到嘉陵江涨水,船不能摆渡,人只能望江兴叹。现在,这一切都成了历史,点一下鼠标,问题就都解决了。”
两河口供电所所长刘平山说:“以前向县局报送资料很困难,翻山越岭不说,还不能及时送到。各种报表都要靠手工统计来完成,比较原始。往往为几个数据而反复校对,既费精力又耽误时间,工作效率低下。现在我们和县局交换信息非常方便,各种报表的编制也由以前手工计算改为用程序计算,又快捷又准确。”
实施供电所联网信息系统后,略阳电力局基本实现了无纸化、网络化办公。供电所的管理也更加规范有序,有3个供电所分别达到了国家电网公司和陕西省电力公司的样板供电所标准。
一花引来百花开
在供电所联网信息系统成功应用之后,略阳电力局在此平台上又完善了以前单机运行的农电信息管理系统,拓展了信息管理的功能,延伸了基础业务。该局开发了安全工器具管理模块和备品材料管理模块,各供电所的安全工器具管理、使用情况和备品材料库存、动态在县局管理部门的计算机上一览无余,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的精准性。
供电所联网信息系统的使用也促进了供电所营销工作再上台阶
陕西省略阳县位于嘉陵江上游的秦岭深处,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由于地理条件所限,加上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近几年,略阳电力局加大了信息系统的开发力度。今年2月,一套适用于西北山区的供电所联网信息系统开发完成。两会代表委员说电力专题
这套信息系统,在县局与供电所之间架起了快速通达的信息桥梁,在农电管理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农电管理搭上了信息快车。访问
迟钝的“神经末梢”资料频道提供电力行业最新统计资料
谈起开发供电所联网信息系统的初衷,略阳电力局农电科科长李小军感触颇多。
据李小军介绍,略阳电力局下辖12个供电所,呈星形发散分布在大山深处,其中有6个所距县城60千米以上,交通不便是最主要的特点。如果从县城出发,将每个所跑一遍,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时间。以前,县局向各所发送各种文件、通知、报表等,必须靠人工送达;供电所向县局传递报表等,也得跋涉很远的山路。在这种情况下,上情不能及时下达、下情不能及时上传的问题十分严重。形象的讲就是:龙头舞动,龙尾难动。
在安全、营销、线损管理方面,供电所作为农电管理的终端,出现了“神经末梢”反应迟钝的现象。为此,略阳电力局下决心要在县局和供电所之间架起一条信息通道,打破崇山峻岭的阻隔,让“神经末梢”灵动起来。
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在选用什么样的方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问题上,略阳电力局进行了充分的比较、论证,最后从费用、功能、实用化等方面,选择了最为科学的解决方案。即:把信息通道问题和基础业务信息化管理结合起来,实现供电所微机化管理,完成与电力局信息中心的数据交换。
在信息通道的选择上,该局考虑了三种方案:一是利用光纤架设局域网,此方案对于山区供电所而言,工程浩大,花费过多,实施起来不现实。二是实施VPN技术(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技术上没有问题,但高昂的费用让企业望而却步。三是采用DVPN技术。这是一种动态虚拟专用网络技术,能够动态获取对端的信息,并建立连接。通过电信网络,将县局与供电所相互连接成一个信息线路长达几十千米的虚拟专用局域网,县局与供电所信息交换能够真正在同一局域网内实现,而且所有的动态路由信息、数据信息都经过了加密处理,所以非常安全。采用这一技术,各供电所每个月的花费不到700元,与第二种方案相比节省了近97%的费用。如果带宽不够,还可以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扩充。
略阳电力局将DVPN技术与原有的供电所信息管理系统整合起来,实现了单机分散管理到网络化管理的转变,使供电所在营业、安全生产等领域实现全面的信息互传,各类报表、文件及其他数据信息的许可、审批直接在网上进行。
好处说不完
略阳电力局农电管理工作应用供电所联网信息系统以来,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供电所的员工,都感到十分方便。
农电科员工衡涛感慨地说:“以前,县局下发的各类文件以及供电所上报的各种报表,都要靠人工送达,费时费力。如果必须下发紧急文件,就更不方便了。去年夏天,药木院供电所营业员小张往局里送报表时遇到嘉陵江涨水,船不能摆渡,人只能望江兴叹。现在,这一切都成了历史,点一下鼠标,问题就都解决了。”
两河口供电所所长刘平山说:“以前向县局报送资料很困难,翻山越岭不说,还不能及时送到。各种报表都要靠手工统计来完成,比较原始。往往为几个数据而反复校对,既费精力又耽误时间,工作效率低下。现在我们和县局交换信息非常方便,各种报表的编制也由以前手工计算改为用程序计算,又快捷又准确。”
实施供电所联网信息系统后,略阳电力局基本实现了无纸化、网络化办公。供电所的管理也更加规范有序,有3个供电所分别达到了国家电网公司和陕西省电力公司的样板供电所标准。
一花引来百花开
在供电所联网信息系统成功应用之后,略阳电力局在此平台上又完善了以前单机运行的农电信息管理系统,拓展了信息管理的功能,延伸了基础业务。该局开发了安全工器具管理模块和备品材料管理模块,各供电所的安全工器具管理、使用情况和备品材料库存、动态在县局管理部门的计算机上一览无余,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的精准性。
供电所联网信息系统的使用也促进了供电所营销工作再上台阶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